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2章第1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同步试题(一)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第1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同步试题〔一〕
图中A 、B 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2.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广阔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
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达在 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 ②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
③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④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A.径级数越大,株数百分率越大
B.相同径级高海拔株数百分率低
A. ①③⑤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林木径级是指森林中原木的直径值,通常用 cm 来表示,以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坡岳华林种群
1.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限制 林木径级随海拔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
3〜4题.
3.长白山北坡岳华林总体上呈现
C.株数所占比重随着径级数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
D.相同径级低海拔数百分率低
4 .从开发与保护角度考虑,推测长白山北坡岳华林最适宜采伐的原木径级主要集中在
A.原木径级15—30cm的1800米附近山地
B.原木径级2.5—15cm的1800米附近山地
C.原木径级30—40cm的1900米附近山地
D.原木径级30—65cm的2000米附近山地
以下图为“世界某低纬沿海城市城区分布图和未来100年海岸线变化模拟示意图〞,该地沿岸种植了大量的红树林.读图完成10〜11小题.
5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可能是
A . a 地
B . b 地
地 D. d地
6 .红树林目前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红树林的大量破坏将
A.加剧海岸侵蚀 B .加快泥沙淤积速度
C.吸引鱼群聚集
D.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答复以下小题.
甲叁林萩晚乙森㈱乐统
O网用的大小反发齐力调轼的爵少一箫头的祖第代表物浪敢的大小m中物量八+淳h枯柱幕叶
7 .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8 .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C. 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8 . 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亚欧大陆
B.大洋洲
C.非洲大陆
D.南美洲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属于天堂雨林〔世界三大雨林区之一〕的一局部,现正以
每小时50个球场速度被毁.以下图为满目疮痍的雨林局部景观图,据此答复以下各题.
9 .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有〔〕
①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
②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
③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④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 .为了拯救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区,应采取哪些举措〔〕
A.减少载畜量
B.采育结合,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C.扩大耕地面积,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
D.禁止砍伐,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11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
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缺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以下图并答复以下各
巴西人与西欧人的争论
费与雅*神舄才△人
善*,上岸#14畏
*曲什此#*
12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它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土壤中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3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
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缺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 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速率, 减去植物呼吸作用
消耗有机物质的速率,叫做净初级生产率.净初级生产率上下综合反映地表无机环境的优劣, 同时也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般来说,生物净初级生产率高的地方, 往往也是生物
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比拟好的地方.下表为不同生态系统的平均净初级生产率. 据此完成
卜列各题.
生态系统平均净初级生产率〔g/m2 - a〕
赤道闲林〔陆地〕2000
淡水沼泽〔陆地〕2500
河口〔海洋〕1800
中纬度森林〔陆地〕1300
农用地〔陆地〕650
中纬度草原〔陆地〕500
湖泊与河流〔陆地〕500
荒漠〔陆地〕3
14 .与湖泊相比,中纬度森林〔〕
A.生物多样性差
B.地表无机环境恶劣
C.生物资源稀缺
D.生态系统结构复杂15.破坏植被对地表无机环境影响最大的区域是〔〕
A.内蒙古大草原
B.三江平原
C.刚果盆地
D.恒河人海口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 该岛热带雨林面积广阔,约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10%,人口稀少,动植物资源丰富.大局部地区经济贫困,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左图为加里曼丹岛等高线地形图.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国,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
为大力种植橡胶,加里曼丹岛一直在砍伐热带雨林.以下图为热带雨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
图.
〔1〕描述加里曼岛地形特征.
〔2〕分析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该岛大力种植橡胶对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D 6.A
7. B 8. A
【7题详解】
根据生物量m的大小,可以得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
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 生物体储存的养
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所以B正确.
【8题详解】
据热带雨林系统储存特点, 养分储存在生物体内, 故甲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所以A正确.
9. A 10 B
【9题详解】
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如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毁林开荒, 种植油棕树;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 A正确;苏门答腊岛是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水旱灾害少.
【10题详解】
拯救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区的举措为采育结合,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B正确;热带雨林区
不适宜开展畜牧业;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雨林;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不利于经济的开展. 11.A
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多雨的气候
使淋溶作用强,养分易流失,①②正确;
12. B 13. A
12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光热充足, 植物四季可以生长,光合作用强烈,①对.生物循环旺盛, ②对.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③对.养分集中在地上的生物体中,土壤中养分较少,④错.
所以B对.
13 .热带雨林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①对.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②对.土壤肥力上下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高
低,与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关系不大,③错.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多少,不能表示土
壤肥力上下,④错.所以A对.
14 . D 15. C
14 .由材料分析可知,一般来说,生物净初级生产率高的地方,往往也是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比拟好的地方. 读表中数据可知,中纬度森林的生物净初级生产率比湖泊的高, 说明中纬度森林的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因此D正确.
15 .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局部, 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根底物
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植被是气候和无机环境条件的调节者,无机和有机营养的调节和储存者,空气和水源的净化者.植被在人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重要的环境要素, 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热带雨林具有调节全球气候,维持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对无机环境影响巨大,因此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地表无机环境影响最大,逛过盘底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雨林广布,故答案选C.
16 .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该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岛屿面积大,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地势起伏大, 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地域相对孤立,特有动植物较多;人类开发破坏较少〔每点2分, 任意答3点,共6分).
(3)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增强,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修养水源水平下降.
【详解】(1)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和地势两方面来分析;图中等高线弯曲密集,海拔200 米以上,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从气候、地形、人类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该岛是热带雨林气
候,全年高温多雨;地势起伏大 ,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地域相对孤立,特有动植物较多;
人类开发破坏较少.
(3)大力种植橡胶会破坏雨林植被,植被破坏会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原始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增强,植被有修养水源的功能,植被破坏会使下渗减弱, 地表径流增加,修养水源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