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记录】观课记录__中国的疆域__孙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评记录
《中国的疆域》点评
记录人:陈浩第 1 节
授课教师孙强学校班级八年级一班授课时间4月11日授课内容《中国的疆域》观课主题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主要亮点
(围绕观课主题陈述现象)1.从整节课来看,教师能在八年级第一节课把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当重点训练,非常有利学生后期对地理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能了解地理课必须以图来巩固知识点的的学习方法。
整节课教师都是以安排学生读图来促进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识记,如:要求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疆域的四至点、名称、在图上找出北回归线,
判
断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2.除电子导学上的图示外,教师用语言也更能引导学生读图、析
图
的能力。
存在的不足
(围绕观课主题陈述现象)1、在读图方法上,教师需在第一节课教会学生有序读图,按方向
顺
序读图的方法。
2、要求学生读图不能只要求学生动口,而且要动手,教师动手板
图时就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引导,如果安排学生在这里跟着教师动手画图,学习效果会更好,任何学习看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一遍不如画一遍。
策略建议
(围绕观课主题论
述)1、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一是电子导学上的“学习要求”要显示:
如何合作读图的具体要求,(如:对画图、指图、读图到具体人)使学生在合作读图过程中通过动口、动手来提高。
2、班级展示时,学生必须到讲台上指图、讲图。
这样才使学生展示
时,不只是对知识点掌握层度的展示,也是对读图能力的展示。
评定等级(根据
课堂整体情况和效
果评价)
A
陈浩: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且目标达成度极高;问题设计有层次感且学以致用;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设计流畅,能力雪莲面向全体,
时间安排得当;教师态度自然大方,语言简洁清晰,附有亲和力,
善于适当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小组合作气氛浓厚,参与度高;
制作课件使用有效,实施进行德语渗透,课堂检测落实到位。
《中国的疆域》观课记录
执笔者:张斌
一、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改新课程《地理》八年级(上
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的第一节课,由于国家领土
是国家主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国家领土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地
成为地理课中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充分挖掘并利
用好这些因素,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既能够适应青年学
生的求知欲望,使之学到扎实的地理知识,又能同时实施必要的
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的德育目标定位为:认识到我国疆域辽阔,
不仅有辽阔的领陆,而且有广袤的海洋,我国有绵长的疆界和众
多邻国等基本国情;感受到我国国土辽阔、地理位置的优越,开
发我国“蓝色国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自觉树立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课堂记录
第一片段:地理位置
师:(引言)欣赏完祖国各地著名景观,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中国地理》,首先看“中国的疆域”。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你能说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演示多媒体课件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30秒钟以
后),(请同学们联系旧知回答)。
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
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
【评析:在地理课教学中运用景观图,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学生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壮
丽的自然风光、灿烂辉煌的人文建筑,使学生对祖国有一个直观
的认识,从而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疆
域了解的强烈动机。
师:(出示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纬度位置图,出示我国与日本和哈萨克斯坦位置图),比较他们的差异。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优越性?
师:对比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
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日本、哈萨克斯坦有何不同;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师生讨论: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
生产。
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
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
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
“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第二片段:辽阔国土
师:我们经常说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那我国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学生:960万平方千米(几乎异口同声)
师:同学们!记住我国领土面积是1260万平方千米,960万平方千米只
是我国的陆地面积,我国领土还包括30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海
洋。
中国的领土轮廓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
我国陆地面积仅次
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面积相当。
师: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出示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
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教师辅导。
生: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师:(出示“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学生查阅地图开始计算,并回答。
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海南和黑龙江、北京与乌鲁木齐同一时间图片,学生分析出现不同景象的原因。
师布置【练习】
最后教师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
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
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评析:通过对祖国辽阔国土的面积、四至和纬度优越性详细分析和学生在图上量算、比较,此时此刻,一幅壮丽辽阔的画面立即浮现
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以祖国疆域的广阔感到自豪和骄傲,为祖国
的疆土的广大感到无上的荣耀,以作为一位中国公民而无比荣
光。
其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的道德
情感油然而生。
】
【评析:虽然我国疆域陆海兼备,但国人的海洋意识历来比较薄弱。
中国急需提高和增强全民族自上而下的海洋意识。
教师通过情景事
例、图片分析帮助学生树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需要海
洋,中国的未来在海洋。
增强海洋意识,是摆在每个中国公民面
前的一个迫切课题。
】
点评:在学科教学中怎样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教师领悟了地理品德素质教育是在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良
好的地理行为品质活动。
充分利用祖国疆域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
由于这些资源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空头说教,学生好
感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
体现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能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于重难点的突破,能有效的利用
地图和对比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效果较好。
当堂练习落实到位针对性强,体现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课件图文并茂,能通过课件的展示,突破重难点。
设计的问题有效,能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对学生的能力训练有
梯度,照顾全体,时间安排得当。
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简
洁清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接触文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
间和机会。
评价及时,积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激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