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丽水市三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丽水市三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石环是高寒地区一种独特的冻土景观。
在冰缘地区的地表层,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较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这种冻土地貌就是石环,下图为石环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石环形成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岩浆活动
B. 流水搬运
C. 风化作用
D. 冰川沉积
2. 在高寒地区的下列区域,易出现石环的区域是()
A. 山地陡坡
B. 高原边缘
C. 山口、平缓的坡麓
D. 山地冰川分布地区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在冰缘地区的地表层,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较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这种冻土地貌就是石环。
”由此可知,石环是由于冻融作用形成的,属于风化作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石环是由于冻融作用形成的,高寒地区气温在0℃左右变化,形成大面积石环。
这些泥土和小的岩屑物长期保存说明没有较强的侵蚀作用,山口、平缓的坡麓容易出现石环,山地陡坡、高原边缘坡度大,侵蚀作用强,不易出现石环,C正确,AB错误;山地冰川分布地区全年气温低,且被冰雪覆盖,不易出现石环,D错误。
故选C。
【点睛】风化作用一般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岩石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不均匀膨胀与收缩,使岩石产生裂隙,崩解为碎块,这种风化仅改变颗粒大小与形状,不改变原来的矿物成分;化学风化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是植物根系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下图示意我国几种常规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地域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 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是()
A. 总量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
B. 品种分布呈现北煤南油
C. 能源自给度高,进口需求低
D. 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水力为辅
4. 可缓解我国能源分布与需求矛盾的是()
A. 建设高速铁路实施西煤东运
B. 通过特高压向东中部输送电力
C. 转移高耗能产业至西部地区
D. 用核能等新能源取代常规能源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是总量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A正确;品种分布煤、油资源都是北方较丰富,B错误;我国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C错误;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D错误。
故选A。
【4题详解】
我国主要是北煤南运,且高铁不是运煤的交通运输方式,A错误;我国电力西电东送,通过特高压向东中部输送电力,B正确;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适合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C错误;新能源由于稳定性差等原因,不能取代常规能源,D错误。
故选B。
【点睛】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首先,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人均少,人均能耗及人均电力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次,能源分布很不均衡。
我国约60.8%煤炭探明储量集中在华北,70%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远离消费中心,数量庞大的石油和液化石油气使铁路运输不堪重负。
第三,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第四,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
第五,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工业消耗能源占有较大比重。
第六,农村商业能源短缺。
下图示意陕北黄土丘陵区某局部地区植被群落变化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区域植被群落体现了()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规律
D. 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规律
6. 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该地的草本群落将演替为()
A. 荒漠
B. 草原
C. 灌木
D. 乔木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图中不同植被分布在丘陵的不同部位,其最大的不同是土壤和水分条件,故该区域植被群落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该区域为陕北黄土丘陵区海拔1300-1700m的植被变化,不涉及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CD错误;海拔高度变化小,无法体现垂直分异规律,A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
当前该地为草原,当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会演变为对水分条件要求更高的灌木,B错误,C正确;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生态环境更好,不可能演化为荒漠,A错误;该地位于陕北黄土丘陵区,海拔1300-1700m,水热条件较差,即使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也不满足乔木生长,D错误。
故选C。
【点睛】地带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热量,分布规律为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2、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水分,分布规律为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3、垂直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水热状况,分布规律为沿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变化。
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7. 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暖流
B. 海陆位置
C. 寒流
D. 纬度位置
8. 图中裂谷形成原因是()
A. 板块张裂下陷
B. 板块相撞挤压
C. 流水侵蚀作用
D. 地震造成断裂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图中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温度较低,由较低温度流向较高温度海区,受寒流影响,C正确、A错误;海水局部温度差异与海陆位置和纬度无关,B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该裂谷为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拉张边界,A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睛】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关系:碰撞挤压或分离张裂。
板块的边界,地壳不稳定,常形成火山、地震。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是指企业在提供服务时溶入量科学、工程、技术等专业性知识的服务,涵盖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咨询、法律、财务和管理咨询以及营销传播等高知识增值服务。
客观存在的集聚对区域旅游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下图示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旅游创新的作用机制。
完成下面小题。
9.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旅游创新作用水平最高的是()
A. 成渝地区
B. 中原地区
C. 长三角地区
D. 长株潭地区
10.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会相应提高,是因为()
①市场需求增大②劳动力成本上升③交通运输改善④制造业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对于区域教育科研水平相关性高,选项中四个地区里,长三角地区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最佳,对区域旅游创新作用水平最高,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题详解】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会相应提高,主要是随着市场需求增大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区域间服务业联系更为密切,对于专业性知识的要求也在提高,①②正确;交通运输改善和制造业规模扩大与服务业专业化的过程没有必然联系,③④错误。
故选A。
【点睛】影响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需求、劳动力、科技创新、交通运输条件、信息化水平、地价与企业竞租能力、生态环境、政策等。
其中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的影响较大。
1、市场需求: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与地区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等因素紧密相关。
人口越多、经济水平越高、居民收入越高,市场需求越大。
人们对于各种服务活动的要求和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个性化,服务业内部的分工也会更加细化和专业化,从而带来规模经济和生产技术创新。
2、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同,促使其区位分布不同。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往往对劳动力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这类服务业多集聚在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附近;而餐饮、商贸等消费性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其区位选择的要求则相对宽泛。
罗非鱼为热带鱼种,不耐低温。
以色列在海拔-200多米流入死海的约旦河谷挖掘鱼塘,引用地下水,天然养殖罗非鱼。
完成下面小题。
11. 约旦河谷天然养殖罗非鱼的有利条件是()
A. 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
B. 谷地开阔养殖空间广
C. 约旦河流经水源充足
D. 可自流引用地下热水
12. 以色列大面积养殖罗非鱼的主要影响有()
A. 加剧区域地质灾害
B. 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C. 增加地表径流含盐量
D.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罗非鱼为热带鱼种,不耐低温。
以色列在海拔-200多米流入死海的约旦河谷挖掘鱼塘,引用地下水”看出,该地区养殖最大的有利条件是通过引用地下水满足了罗非鱼不耐低温的特性,故有利条件是可自流引用地下热水,D正确;约旦河谷纬度超过30°,并不低,A错误;由等高线看出河谷相对狭窄,空间不大,B错误;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大,降水少,水源补给较少,C错误。
故选
D。
【12题详解】
以色列地处断崖附近,大面积养殖罗非鱼,引用地下水,增加河谷载水量,会加剧区域地质灾害,A正确;引水养殖,会减少城市地下水量,减少内涝风险,B错误;地下水盐度低,引用地下水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含盐量,C错误;大量淡水用于养殖,蒸发散失,不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错误。
故选A。
【点睛】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生活用水优先于其他一切目的的用水,水质较好的地下水、地表水优先用于饮用水。
合理安排工业用水,安排必要的农业用水,兼顾环境用水,以适应社会经济稳步增长。
地质时期间冰期,亚洲内陆的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热岛效应得到加强。
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大气环流模型图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图为间冰期亚洲部分地区的大气环流模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 相较冰期,间冰期()
A. 海一气间物质交换趋于减弱
B. 东亚一太平洋物质循环加强
C. 青藏高原地区高山雪线下移
D. 印度洋向大陆输送水汽减少
14. 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建立大气环流模型图作用是()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追踪台风移动路径
B. 遥感技术提供研究区域精确三维信息
C. 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处理分析模型
D. 遥感技术提供海量气象数据储存服务【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相较冰期,间冰期温度较高,海—气间物质交换趋于增强,A错误;东亚—太平洋物质循环随着北太平洋洋流系统的增强而加强,B正确;青藏高原地区高山雪线上移,C错误;海—气间物质交换趋于增强,印度洋向大陆输送水汽增多,D错误。
故选B。
【14题详解】
建立大气环流模型图需要了解各环节的范围和过程,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处理分析模型,C正确;台风移动路径作用遥感技术、精确三维信息应用卫星导航系统,储存服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动量、物质的交换,以及这种交换对大气、对海洋各种物理特性的影响及改变。
海洋与大气之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
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是给予大气热量与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大气主要通过向下的动量输送(风应力),产生风生洋流和海水的上下翻涌运动;海洋与大气在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和变化上共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
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沟渠纵横,水利资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
下图为宁夏银川平原等潜水位线图(海拔,单位:米)。
完成下面小题。
15. 银川平原潜水()
A. 北部水位低,水质最优
B. 西部水位高,水质最优
C. 总体由东北向西南流动
D. 总体由中部向周边流动
16. 银川平原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大气降水
B. 高山冰川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地表灌溉水下渗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银川平原潜水整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西部潜水位高,且位于山地,污染小水质好,北部水质较差,A错误,B正确;潜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自西南流向东北,CD错误。
故选B。
【16题详解】
银川平原地处我国内陆,降水较少,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也较少,由于黄河流经,灌溉农业发达,因此银川平原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表灌溉水下渗,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通常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雨雪降落到地面上,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蒸发重新回到大气层,还有一部分入渗到土壤、岩石当中形成地下水。
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引水渠等地表水体,在地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也通过渗漏补给地下水。
多数情况下降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但在降水小于200毫米的干旱区盆地,降水量很少,地下水主要来自于盆地周边出山河道的渗漏补给,还有少量的凝结水补给。
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海水平均盐度(‰)分布垂直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大西洋西部30°纬度附近,盐度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副热带海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B. 径流带入陆地盐分量大
C. 海域相对封闭,受到外部影响小
D. 寒流流经,海水密度大
18. 符合大西洋西部赤道地区盐度垂直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17. A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大西洋西部30°纬度附近,位于副热带海域,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多晴天,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使得盐度较其他纬度高,A正确;相比海洋,入海径流盐度较低,主要对沿海海域海水起稀释作用,B错误;由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大西洋西部30°纬度附近,海域开阔,C错误;大西洋西部30°纬度附近,暖流流经,而不是寒流,D错误。
故选A。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大西洋西部赤道附近表层海水盐度介于36‰~36.5‰之间,AB错误;深层海水深度在4000m左右,盐度介于34.8‰~34.9‰之间,小于35‰,C错误,D 正确。
故选D。
【点睛】不同海域,影响盐度的因素不同。
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是海水温度、降水量与蒸发量等。
在近岸地区,海水盐度通常还会受入海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有些海域相对封闭,海水盐度受河流和气候的影响尤为明显。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注入的海水盐度状况对该海域盐度的影响,即考虑与周围海域的海水交换。
2023年1月24日(正月初三)18点左右,浙江某地(30°N,120°E)某同学观测到了火星木星与西南方低空中的月亮、金星、土星构成了“五星连珠”现象(下图所示,因火星位置较高未出现在图幅中)。
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同学欲在若干天后18:00左右,观测到月亮位于地平线附近,当天可能是
()
A. 1月29日
B. 2月6日
C. 2月10日
D. 2月14日
20. 该同学观测到“五星连珠”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值的位置接近()
A. 8.5°S,150°W
B. 15°S,150°W
C. 8.5°S,30°E
D. 15°S,30°E 【答案】19. B 20. D
【答案】22. A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上述地级市生态环境较差,市域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较低,人口主
要集中在条件较好的市区,①正确;上述地级市部分城市因矿产开发,人口开始从
事非农业活动,使非农产业人口集聚,②正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户籍制度的变
化对地级市人口城镇化率影响较小,③④错误。
故选A。
【23题详解】
推进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各县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D正确;加快撤县设区建市的进度,无法推动该地经济发展,A错误;提高耕地的非农使用率,使耕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B错误;上述地级市人口总量小,不适合县城房地产业大发展,C错误。
故选D。
【点睛】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表现为城市
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
城市化进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
有关。
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气象上通常用气球把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速风向
等气象要素测量。
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高空气象站,某年11月份释放的探空气球,从近地面上升至万米高空的漂移数据(图中坐标表示水平方位,每两个点位间的观测间隔时间相等)。
完成下面小题。
24. 此次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的盛行风向为()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25. 水平气压梯度力平均值最大区间在()
A. 2.01—3.82Km
B. 3.82—6Km
C. 6—8.03Km
D. 8.03—9.76Km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从探空气球从近地面上升至万米高空的漂移数据可以看出,气球一直在向东北移动,故吹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5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平均值最大,即风力最大,故气球相同时间位移更远,3.82—6km间隔最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对于任何方向的风,其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即等压线分布越密集,
风力越大,风速越快。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里兰卡位于南亚,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经济以农业为主,茶
叶、椰子、橡胶为三大传统农产品,在不同的区域分布有大片的茶园、椰子园和橡
胶园。
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良,被誉为世界上最“干净”的茶叶,锡兰红茶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也是该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下图为斯
里兰卡三种传统农作物种植区域和茶园景观图。
材料二:2021年5月,斯里兰卡政府推出“绿色农业革命”,禁止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和化学肥料,向100%有机农业的理想迈出了大胆的一步。
但在诸多压力下,政府又于11月撤销该禁令,但此时已有大量土地因未及时施肥大幅减产或抛荒,国内粮食安全线崩溃。
(1)说明斯里兰卡三大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分布特点。
(2)分析斯里兰卡茶叶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
(3)有机农业是未来农业的新趋势,但斯里兰卡却难于推行,试说明原因。
【答案】(1)依地势不同种植,沿海低处种植椰子;地势稍高(西部)地区种植橡胶;山区则种植茶树
(2)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山区种植,排水条件好(土壤不易积水);山地海拔高处,多云雾,也减少太阳直射;茶园里的遮阴树可避免茶树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减少水分蒸发。
(3)传统农业减产严重,农民收入降低,影响生产积极性;传统农产品出口降低,减少了外汇收入;没有足够的有机肥代替化肥;大量土地被抛荒,加剧了粮食危机。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斯里兰卡的传统农业和“绿色农业革命”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分布特征、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本小题可从种植区域图直接读取三种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分布区域。
由图可知,斯里兰卡三大传统农作物依地势高低分布,斯里兰卡沿海低处种植椰子,西部地势较高地区种植橡胶,海拔高处的山区则种植茶树。
【小问2详解】
农产品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光热水土等角度进行分析。
斯里兰卡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由所学知识可知,茶叶喜湿怕涝,喜光忌晒。
由上题分析可知,茶树主要种植在海拔高处的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排水条件好;山地高海拔处,多云雾,可以减少太阳直射;由图可知,茶园中分布有遮阴树,可避免茶树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减少水分蒸发。
【小问3详解】
本小题主要结合材料分析有机农业导致的问题。
由材料“但此时已有大量土地因未
及时施肥大幅减产或抛荒”可知,推行有机农业,导致传统农业减产严重,农民收
入降低,影响生产积极性;结合材料一“是该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可知,
传统农业减产,使得传统农产品出口降低,减少了外汇收入;由材料“禁止使用杀
虫剂、除草剂和化学肥料”和“此时已有大量土地因未及时施肥大幅减产或抛荒”
可知,斯里兰卡没有足够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导致有机农业难以推行;大量土地抛荒、农业减产,加剧了粮食危机,进一步导致有机农业难以推行。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年降水量400mm左右,桑干河是北京市水源地官厅水库水源的主要来源。
曾经大同盆地由于环境破坏,土地沙化严重,是影响
北京市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同盆地大力开展小叶杨树种植,小叶杨树在初期长势很快,但是三五年后几乎就停止生长,树干长得七扭八
歪,甚至干枯死亡;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后,植树造林从盆地种植小叶杨树转向
以山地的落叶松种植为主,在山地的土层浅薄和干旱地区,则种植柠条等耐旱灌
木,绿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材料二下图为大同盆地位置及区域略图。
(1)大同盆地植树造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有____、____。
(2)分析造成大同盆地内小叶杨树前、后期不同生长表现的自然原因。
(3)简析大同盆地对植树造林区域和树种进行调整的可行性。
【答案】(1)①. 防风固沙②. 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或“保持水土”)(2)该地气候较干旱;土壤水分条件差;小叶杨树生长前期需水少,后期需水多。
(3)①减小盆地内种植规模,可降低耗水和减少耕地侵占;②山地适于发展林业,造林后涵养水源功能明显;③干旱地区和土层浅薄地区种植耐旱灌木,减少水分消耗,且保持水土效果好。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大同盆地位置及区域略图为情境,考查森林的生态功能、植被
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
养。
【小问1详解】
大同盆地由于环境破坏,土地沙化严重,是影响北京市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
盆地
四周为山地,桑干河流经,因此大同盆地植树造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有防风固沙、涵
养水源。
【小问2详解】
大同盆地年降水量400mm左右,气候较为干旱,小叶杨树前期需水量较小,初期长势很快。
但后期小叶杨树需水量增大,该地水分无法满足小叶杨树的生长。
加之该地土地沙化严重,肥力条件也逐渐无法满足小叶杨树的生长。
【小问3详解】
在山地的土层浅薄和干旱地区,种植柠条等耐旱灌木,减小盆地内种植规模,可降低耗水和减少耕地侵占;保持水土效果好。
以山地的落叶松种植为主,山地适于发展林业,造林后涵养水源功能明显。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工业用材,被誉为“工业牙齿”和“工业味精”,钨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航天工程、高端机械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
2017年,江西省景德镇发现一大型钨矿,经勘察其矿体主要为矽卡岩钨矿,该矿钨储量规模保持着世界纪录。
2021年,中国钨资源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1%,处于开采进程中矿山钨储量为世界矿山钨储量的83%。
近年来,作为全国最重要钨矿资源开采地的江西省,正逐步把钨精深加工产业向沿江集聚布局。
下左图为赣东北局部区域图,下右图为钨矿化矽卡岩分布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19年中国钨产品出口(不含钨硬质合金)总量约为2.4万吨,主要目的国家和地区的占比如下图。
(1)说出江西景德镇钨矿体矽卡岩的岩石类型,并简述形成该类岩石的地质条件。
(2)指出江西省钨精深加工产业向沿江集聚布局的原因。
(3)分析2019年中国钨产品出口特点的形成原因,并简述该特点对中国钨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4)说明景德镇大规模开采钨矿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1)变质岩,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岩体埋藏深度大;有碳酸盐分布。
(2)钨相关产业产品为大宗商品;沿江地区水运发达,水运运费低;沿江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