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克利什的《J.B.》看《约伯记》中的苦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麦 克 利 什 的 《J .B .》 看 《约 伯 记 》中的苦难
陈影
内容提要:美国著名作家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的诗剧《丄B.》 取 材 于 《约伯记》,将冷战时期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人生的绝望放 置 到 经 典 的 圣 经 叙 事 之 中 ,利 用 宗 教 传 统 去 承 载 宏 大 的 写 作 意 图 。 作品以诗性方式展现并解答了《约 伯 记》中苦难这一核心问题,彰 显 出 在 现 代 性 社 会 语 境 下 ,人 类 生 存 危 机 的 出 路 势 必 呈 现 为 一 种 落 脚于人性的超验性诉求。麦克利什通过颠覆性的笑与神域之外的爱 这 两 个 维 度 去 消 解 传 统 基 督 教 中 上 帝 的 中 心 与 权 威 ,而剧中上帝本 身的缺席或不确定在场抹去了《约 伯 记》中人神之间张力的一极, 使神域之外的人性之爱得以注入信仰的论域。
Key words: J .B ., Job, suffering, laugh, love Author、 contact inf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Renmin University o f China. Email: rucchenying@ 1 2 6 .com
贩 祖 斯 (ZUSS ) 和 尼 克 斯 (Nickles ) 。① 剧 本 的 演 出 背 景 是 一 个 移 动 的 马 戏 团 帐 篷 ,祖 斯 和 尼 克 斯 见 到 散 场 后 的 舞 台 空 无 一 人 ,便 戏 瘾 大 发 ,扮 演 起 了 《约 伯 记 》中 的 上 帝 和 撒 旦 ,这出 《约 伯 记 》的 主 角 便 是 J.B.。这 两 位 昔 日 的 演 员 在 加 入 演 出 的 同 时 ,又 是 该 剧 的 观 众 。有 意 思 的 是 ,J.B.的 故 事 按 照 《约 伯 记 》 的 逻 辑 自 然 演 进 ,无 须 任 何 外 在 力 量 推 动 其 故 事 发 展 ,体现出 《J.B.》以 一 种 希 腊 悲 剧 式 的 决 定 论 彰 显 人 类 苦 难 的 命 题 ,使 这 部 携 带 元 戏 剧 与 诗 歌 双 重 品 格 的 经 典 之 作 很 好 地 呼 应 了 《约 伯 记 》中 散 文 与 诗 歌 结 合 的 文 体 特 征 ,将 冷 战 时 期 人 们 对 战 争 的 恐 惧 及 其 对 人 生 的 绝 望 放 置 到 经 典 的 圣 经 叙 事 之 中 ,表明唯 有圣经这种伟大的宗教传统经典才能承载如此宏大的写作意图 和难以把握的言说对象。
185
圣经文学研究•第2 2 辑
苦 难 带 给 人 反 省 的 空 间 和 视 角 的 转 换 ,在 此 过 程 中 ,苦难 问题的普遍性往往指向了苦难本身与上帝公义性相遇后产生的 神 义 论 问 题 ;在 神 义 论 的 现 代 性 语 境 下 ,如何持有爱和希望去 生 存 ,似 乎 成 了 一 个 无 法 回 答 但 又 必 须 回 应 的 重 要 议 题 。创作 于 1 9 5 8 年 的 诗 剧 《J.B.》便 是 美 国 著 名 作 家 、诗 人 阿 奇 博 尔 德 . 麦 克 利 什 ( Archibald MacLeish, 1892 - 1982 ) 借由文学 的 表 征 方 式 ,对 源 自 《约 伯 记 》中 苦 难 问 题 进 行 的 现 代 性 回 应 。 该 剧 于 1 9 5 9 年 获 得 普 利 策 戏 剧 奖 和 托 尼 奖 最 佳 话 剧 奖 ,是麦 克 利 什 对 《约 伯 记 》苦 难 问 题 的 现 代 读 解 。全 剧 以 冷 战 为 背 景 , 重 述 了 约 伯 式 人 物 — J.B. 如 何 从 一 位 家 庭 美 满 、事业 有 成 的 中 产 阶 级 商 人 变 成 家 破 人 亡 、频 临 破 产 、疾 病 缠 身 的 可 悲 人 物 。 在 苦 难 面 前 ,J.B.仍 然 持 守 对 上 帝 的 信 仰 ,不 认 可 妻 子 撒 拉 面 对 苦 难 时 所 秉 持 的 “弃 掉 神 ,死 了 吧 ”© 的 态 度 ;面对超越此 世 存 在 的 无 解 苦 难 ,J.B. 陷 入 困 境 ,他 既 无 力 探 究 自 身 苦 难 背 后 的 原 因 ,亦 无 法 找 到 解 决 苦 难 的 途 径 。撒 拉 决 定 投 河 自 尽 , 以 此 作 为 苦 难 的 解 决 与 终 结 ,但 看 到 河 岸 两 旁 盛 开 的 连 翘 花 后 , 她 意 识 到 在 毫 无 公 义 可 言 的 世 界 中 ,仍 然 存 系 着 爱 。此 外 ,贯 穿 诗 剧 始 终 的 另 一 条 线 索 是 两 位 昔 日 的 演 员 ,如 今 的 马 戏团 商
如 果 说 《约 伯 记 》中 的 约 伯 是 在 信 仰 层 面 追 问 苦 难 的 根 源 , 那 么 , 《J.B.》便 携 带 着 约 伯 名 称 的 记 号 ,® 取 材 于 宗 教 传 统 , 但 最 终 塑 型 为 一 部 非 宗 教 的 诗 剧 。该 剧 既 没 有 陷 人 体 制 性 宗 教 的 僵 化 ,也 没 有 沉 溺 于 存 在 主 义 式 的 绝 望 ,而 是 通 过 文 学 方 式 展 现 和 解 答 了 《约 伯 记 》中 的 苦 难 问 题 ,反 转 了 正 统 神 义 论 中 的 人 神 关 系 ,彰 显 并 探 究 了 现 代 社 会 人 类 生 存 境 况 ,最 后 形 成 一 种 神 学 层 面 的 思 辨 ,这 种 思 辨 最 终 演 化 为 具 有 美 学 品 格 的 批 判 视 角 。携 带 这 种 视 角 反 观 该 剧 ,我们会发现传统神义论的基 本 命 题 已 经 展 现 出 世 俗 性 的 诉 求 和 非 宗 教 诠 释 的 倾 向 。众所周
又 是 魔 鬼 的 主 要 伎 俩 ,故 该 词 具 有 魔 鬼 的 含 义 。
②பைடு நூலகம்
J.B.为 约 伯 (Job) —词 的 缩 写 。
187
圣经文学研究•第2 2 辑
知 ,“神 义 论 ”(或 “神 正 论 ”)一 词 源 自 莱 布 尼 茨 的 《神 正 论 》, 原 用 来 阐 释 和 维 护 面 对 恶 的 问 题 时 上 帝 的 公 义 与 良 善 。神义论 的 三 个 前 提 分 别 是 :上 帝 是 良 善 的 ( God is good) 、上帝是全 能 的 ( God is omnipotent ) 和 恶 是 真 实 的 ( evil is real ) 。虽 然 对 于 上 帝 是 否 为 恶 之 创 造 者 及 恶 之 来 源 的 争 议 颇 多 ,但 “上 帝在世界中创造了恶之潜力和可能性”这种表述方法似乎能够 被 各 方 所 接 受 。® 同 时 ,圣 经 多 处 经 文 也 在 阐 明 恶 的 存 在 ,® 其 目 的 是 服 务 于 善 ,正 如 起 初伊甸园善恶树之果的名称所启示 的 ,善 与 恶 是 一 体 两 面 ,不 可 分 割 的 ,善 无 法 在 恶 的 缺 席 状 态 中 得 以 指 认 和 延 续 。 因 此 ,恶 在 本 体 论 意 义 上 是 存 在 的 必 要 维 度 ,是 一 个 必 须 接 受 与 认 可 的 事 实 ,而 非 需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
① 祖 斯 (Z USS) — 词 明 显 为 希 腊 神 话 中 “宙 斯 ” (Z e u s ) 的 变 体 , 且 “z u s s ” 在 德 语
中 具 有 “甜 美 、 甘 甜 ” 之 意 ; 尼 克 斯 ( N ic k le s ) 源 德 语 “Kupfemickd” , 意 为 “镍 铜 ” 或 “魔 鬼 铜 ” , 因 为 铜 (K u p f c r ) 的 颜 色 与 镍 矿 ( N i c k e l ) 的 颜 色 类 似 , 人 们 常 常 受 到 欺 骗 , 而 欺 骗
关键词: 《丄B.》, 《约伯记》,苦 难 ,笑 ,爱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184
从 麦 克 利 什 的 《J.B.》看 《约 伯 记 》 中 的 苦 难
The Suffering o f Job Observed in Archibald MacLeish's J.B .
CHEN Ying
① 此 处 亦 是 作 者 对 《约 伯 记 》2 : 9 的 直 接 引 用 。 参 见 A r c h ih a l(丨M a c L e iSh ,* /.5. (N ew Y ork: H oughton M ifflin H arco u rt, 1958), 1 1 0 〇
186
从 麦 克 利 什 的 《J.B.》 看 《约 伯 记 》 中 的 苦 难
Abstract: A retelling o f the book of Job, the play J .B . by American author Archibald MacLeish sets the fear o f war and sense o f hopelessness that people felt during the Cold War within the frame o f this classic biblical narrative, letting religious traditions bear the weight o f a grand narrative. The work uses a poetic form to demonstrate and respond to the key theme o f suffering in Job, and reveals that the solution to the crisis o f human existen ce in modern society lies in transcendental pursuits. The author removes the centrality and power o f the traditional Christian God through two dim ensions: subversive laughter, and human love beyond the divine realm. The absence or ambiguous presence o f God in the play eliminates God’s part in the tensioned human-divine relationship, so that human love outside the divine realm finds its place in the religious field .
基 督 教 神 学 对 神 义 论 的 理 解 往 往 导 致 一 种 两 难 境 地 :要么 接 受 上 帝 为 全 能 ,但 却 对 人 类 的 苦 难 置 若 罔 闻 ;要 么 接 受 上 帝 为 公 义 ,但 无 力 对 世 界 施 与 审 判 ,正 如 麦 克 利 什 在 U .B.》的 “序 幕 ”中 借 尼 克 斯 之 口 所 言 : “如 果 上 帝 是 上 帝 ,他 就 不 是 善 的 ; 如 果 上 帝 是 善 的 ,他 就 不 是 上 帝 。 ” ( IfGod is God He is not good; If God is good He is not God ) ③ 作 为 神 义 论 的 基 础 与 核 心 ,这 一 悖 论 正 是 《J.B.》展 开 其 线 索 的 起 点 。通 常 来 讲 ,文 学 对 神 义 论 的 书 写 往 往 聚 焦 上 帝 ,在 证 实 上 帝 良 善 的 基 本 前 提 下 ,展 现 上 帝 乃 是 回 答 人 生 意 义 与 起 源 的 重 要 参 照 ,这一点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