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
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
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看到一封
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
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 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 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 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 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 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 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 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 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 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语词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衡量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所谈的“书”究竟指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本题的四个选项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述“书”,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是B。
先看A项,原文一开始说:“‘书’本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这里“不是……也不是……而是……”的句式表明原文的“书”指的就是书法,因而A项符合原意,不是选项。
B项原文是说由于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才使得“书”与“金”“石”“画”并称,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原文并没有说“金”“石”“画”在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B项与原文意思不符,是正确选项。
从文化常识看,虽然在历史上“金”“石”“画”的影响也较深远,但是跟书法相比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C项原文说:“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
”又说:“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而所谓“书”就是书法,因而C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不是选项。
D项原文第三段说:“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可见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确实是按照“书”的艺术风格不同而划分出来的,所以D项符合原文意思,也不是选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是B。
先看A项,原文第二段说:“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接着又说:“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
”这里“所以”一词表明了真书确实是字体由繁到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结果,A项表述中的“于是”“应运而生”跟这里的“所以”相当,因此A项跟原文的意思是一致的,不是选项。
再说B项,首先看草书的第一个来源,原文第二段说:“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不言而喻,B项的前半部分与原文相符。
再看草书的另一个来源,原文说:“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这句话的意思是,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章草是用
汉隶的笔法写的,而如果用真书的笔法来写章草,就形成了草书;这一种草书,到东晋以后跟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也就是两个不同来源的草书合流。
而B项的后半部分说草书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这就明显误解了原文。
因而B项与原文不符,是正确选项。
关于C 项,原文说:“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这里所谓“在这以前……到唐代……”,跟C项的表述“起初……直到唐朝……”应该是同义的。
而“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以及下文“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云云,正好暗示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是“书法家”。
可见C项与原文相符,不是选项。
最后看D项,原文的意思是说在古代“书法”和“法书”这两者的指称不同,而到现代,只用“书法”一词来指称。
可见D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不是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应该选C。
先看A项,原文说:“甲骨文,字形繁难复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可见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确实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则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
原文接着说:“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
”这里“就是因为”等跟选项中“根本原因”等的意思正相呼应,所以A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不是选项。
再看B项,原文说,在唐代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可见B项的前半部分是符合原文内容的。
原文又说,“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名臣……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
正因为“崇尚”,所以唐代才有包括皇帝在内这么多人都爱书法,同时书法流派也大为增多,可见B项的后半部分也是符合原文的,所以不是选项。
关于C项,原文说:“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可见,C项的前半部分“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符合原文意思。
但是C项的后半部分,则是忽略了原文“传世”一词。
从原文可知,应该是传世碑版的书法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但是“传世碑版”不等
于全部“唐人碑版”,我们无法确认未能传世的唐人碑版就一定不能代表当时最高的书法水平。
所以C项不符合原文意思,为正确选项。
最后看D项,原文对“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一语的解释是“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然后补充说明其原因是:“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中国人就有把一个人的书法看成这个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传统,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传统,所以才有“见字如见其人”的说法。
由此可见,D项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不是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理发室里的笑声
徐叔衡
这是临街的一套一楼住房。
厅堂面向街道,大开门,居室、厨房、卫生间都在后面。
厅堂加上阳台,被辟为理发室。
这房子“码头”好,临街,工贸市场又在旁边,人来客往挺多。
女理发师中等个子,壮实,脸型稍大,留短发,手一双,嘴一张,做事麻利。
她一边给人理发,一边同客人聊天,一边眼睛还盯着街上行人,有熟人经过,便立刻笑着同人打招呼,送去问候。
七点刚过,她丈夫带着儿子从里屋出来,背着书包出去。
我问:“你们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嘛,这么早就去上课?”“哪里是去上课哟,”她一边理发,一边笑着回答我的问话,“他是到对面三楼去做功课,这里太吵了。
”“哟,厉害嘛,”我夸赞她,“你在这里又买了一套房子呀?”“哪里哟,对面三楼的房子,是我婆婆的,她原住在闹市区,老房子拆迁,政府补偿的,”她顿了顿,说话语气变得兴奋起来,“我倒真是又买了一套新房子,在朝阳小区,还没装修。
”“真不简单,”我继续夸她,“能够买下两套房子,可不容易,我追问,“你丈夫是做生意当老板的吧?”在我的印象中,不太长的时间,能买下两套房子,若不是做老板,真不大可能。
“做什么老板哟,他没做什么像样的生意,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能赚到自己吃的就不错了。
”“她的这两套房子,是她用剃头刀剃出来的。
”旁边一位知情者插话。
我吃惊不小。
一个手拿剃头刀的,理一个发才赚几块钱,一天也理不了多少人,要攒下在一个省会城市买两套房的钱,可不是常人所能办到的。
“记得那时你在前面那两栋楼房中间巷子里,用一块帆布遮挡,就在那里理发,我也去理过几次,没几年工夫,就买了两套房,同时还供养一家四口,两个孩子还在念书,你真不
简单。
”听我这么一说,引发了她的思绪,她愉快地回忆起了往事。
她是郊区人,18岁进城理发,先在市中心租了一家店面,带了一个徒弟,做得也不错。
后来结婚要生孩子,只好停工,那徒弟撑不下来,只好关门歇业。
过了三五年,生了两个孩子,又重操旧业。
那时,两手空空,无钱再租店面,只得先在两墙中间搭块篷布,从旁边婆婆住的三楼牵一根电线下来,解决了理发用电问题,搬来几个塑料方凳,给客人坐,又拿来一个旧脸盆架,放上脸盆,用塑料水桶从婆婆家提来自来水,拿来两个热水瓶,装上开水,用于客人洗头、刮脸。
冬天到了,她就在北面再围上块帆布挡一挡风霜雨雪。
整个条件的确简陋,但女理发师为人热情,做事认真,不论男女老少理发,都一丝不苟;又喜欢聊天,手艺也很不错,收费也低廉,当时,男人理一次只收一元钱,到她那里去理发的人不少,经常要排队等候。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一干就是10多年,靠勤劳刻苦,省吃俭用,积攒下一笔钱,买下了现在这套房子。
有了自己的住房,又有自己的店面,女理发师更是做得风生水起。
女理发师今年43岁,干理发这个行当20多年了。
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理发,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九十点钟,每天十四五个小时。
忙的时候,来理发的人排起了长队,她连吃饭都从简,婆婆做好饭,端到她面前,她随便扒两口,将嘴巴一抹就接着干,经年如此。
我以前经常来这儿理发,每次都是人满为患。
“你长年累月这样站,这样干,不累吗?”我问道。
“已经习惯了,不累。
”“现在个人发展机会多得很,你没想去做做别的吗?”我又问。
“看到我每天都这么累,我老公也劝过我,让我别做了,去做生意吧,”这时,一个客人理好了,她收好钱,又换上一个人,她帮客人围好白布,笑着说,“我没同意,我觉得理发这门手艺好,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但稳当、踏实、牢靠,成本低,风险小,我喜欢。
我觉得,只要人勤快,收入也比较稳定,人辛苦点没事,做什么不辛苦呢。
”说到这里,她换了一种坚定的口气,“我这个人就这么个死心眼,认准了的事,就做到底。
”说完,她开心地笑了。
那笑声远远地传了开去。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多次写到了女理发师的“笑”,很好地照应了题目。
文末对其笑声的描写更是意味深长,对体现小说的主题有很重要的作用。
B. 女理发师能取得突出的“业绩”,主要取决于她选择的“码头”好:临街,工贸市场又在旁边,人来客往挺多。
C. 文中“知情者”的插话虽然简短却是小说的重要内容,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去掉。
D. 文章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还采用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主人公
的情况,使故事情节完整,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5. 小说中女理发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小说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塑造女理发师这一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为人热情,待人和善。
“笑着与人打招呼,送去问候。
”②勤劳刻苦,严谨踏实。
“做事认真,一丝不苟,二十多年的勤奋工作。
”③性情开朗,自信乐观。
“总是笑着说话,做事;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挺满意。
”
6. ①正面描写。
通过描写“女理发师”的外貌(肖像)和语言等来表现她的个性特点。
②侧面描写。
小说中的“徒弟”“丈夫”“我”“知情者”等次要人物都是用来侧面衬托主人公精神品质的;“顾客盈门”和“买了两套房子”也从侧面衬托了“女理发师”手艺好,取得的成绩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B项,结合文本内容“整个条件的确简陋,但女理发师为人热情,做事认真……又有自己的店面,女理发师更是做得风生水起”分析可知,女理发师的成功应主要取决于她这个人本身,而不完全是位置好。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
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
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一边同客人聊天,一边眼睛还盯着街上行人,有熟人经过,便立刻笑着同人打招呼,送去问候”,为人热情,待人和善;“但女理发师为人热情,做事认真,不论男女老少理发,都一丝不苟,又喜欢聊天,手艺也很不错”,严谨踏实;“说完,她开心地笑了”“只要人勤快,收入也比较稳定,人辛苦点没事,做什么不辛苦呢”,性情开朗,自信乐观。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塑造的
方法分析。
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②侧面描写。
本题从文本中有关叙写中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写“女理发师”的外貌(肖像)和语言等来表现她的个性特点。
“旁边一位知情者插话”“带了一个徒弟,做得也不错”“我老公也劝过我,让我别做了”“我”,侧面衬托主人公精神品质的。
“能够买下两套房子,可不容易”“忙的时候,来理发的人排起了长队”,从侧面衬托了“女理发师”手艺好。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国家政策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
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
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
福建猛狮科技总经理王少平表示,“国内锂动力电池正在向高品质、有产能的企业集中,大者恒大的趋势开始越来越明显。
”而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摘编自《动力电池市场的“内忧外患”》,上海有色网2018年6月21日)
材料二:
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有7席,占据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一串数字,并没有让业内人士觉得骄傲。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说:“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仍然引领锂电池原始创新、核心材料研发;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生产规范严格,能够最先制造出新的成品电池;我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
”据了
解,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唯独隔膜仍是短板。
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
(摘编自《一层隔膜两重天:国产锂电池尚需拨云见日》,《科技日报》2018年6月22日)材料三: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日前宣布,该国部分企业及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并力争早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此前,法国雷诺汽车业务负责人诺曼德表示,全固态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
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将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首先,相同能量下,全固态电池更薄且体积更小,从而方便应用在新型小尺寸智能电子设备,实现终端产品的小微型化。
其次,全固态电池轻便,能量密度高。
综合考虑到以上两大因素,全固态电池相比于一般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到目前为止,许多实验室中,都已经可以小规模批量试制出能量密度为300﹣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
从能量密度的数据上看,全固态电池带给人们的直观体会是我们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从“一天一充”升级到“两天一充”。
(摘编自《日本为何对全固态锂电池情有独钟?》,OFweek锂电网2018年06月20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以2018年5月份的汽车产销量为例,通过列数据、作比较可以看出,在汽车整体产销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B. 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加大了对为蹭热度、蹭补贴而进入该市场的电池厂商的淘汰力度,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C. 中国动力电池在市场份额和企业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虽然规模够大,但仍然存在着不足。
D. 作为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的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不仅制约了国产锂电池的进一步升级,也成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障碍。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推进了地方补贴、奖励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的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