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病名电子四百味》第(96)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病名电子四百味》第(96)节
pic-404 hh035
药、丹皮、延胡索、甘草,用于肠痈腹痛。

鸦胆子
【歌诀】鸦胆子苦,治痢杀虫,疟疾能止,赘疣①有
功。

【译注】鸦胆子味苦,性寒。

有杀虫、止痢、截疟的作用,用治痢疾(阿米巴痢)、疟疾,疗效都很好。

本品用仁
捣烂外涂治瘊瘤,可起腐蚀功效。

注:①赘疣(zhui you):音坠游,皮肤外面的赘生物,
即瘊瘤。

【应用】用于热毒血痢、休息痢(阿米巴痢),可去壳
取仁,装胶囊吞服,或用鸦胆子仁浸液保留灌肠。

用治间日疟及三日疟,单用其仁装胶囊吞服。

用治鸡眼及寻常疣,可将其捣烂敷患处,或以凡士林调成90%软膏外涂。

【用量用法】治痢疾,每次10一30粒,每日3次,连
服7天;治疟疾,每次10一15粒,每日3次,连服5~7 天,去壳取仁,装胶囊吞服,或用龙眼肉包裹吞服。

小儿酌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不宜多用
久服。

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生物碱(鸦胆子碱、鸦胆宁等)、
甙类(鸦胆灵、鸦胆子甙等)、酸性成分、鸦胆子油等。

对多种病毒及病原体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疟、抗肿瘤作用。

白鲜皮
【歌诀】白鲜皮寒,疥癣疮毒,痹痛发黄,湿热可逐。

pic-405
【译注】白鲜皮味苦,性寒。

苦能燥湿、寒可清热,有
清热除湿的作用,凡由湿热引起的疥癣疮疡、风疹丹毒,以
及关节肿痛、黄疸等症,用本品都有好的效果。

【应用】用治湿疹、湿疮,常与金银花、苦参、黄柏及
薏苡仁、滑石、木通等同用。

用于风疹常配荆芥、防风、蝉衣同用。

若治疥癣麻风,多配苦参、地肤子、白花蛇、大风子等药。

用治风湿热痹,可配苍术、黄柏、牛膝、防己。

治湿热黄疸,与茵陈同用,即有良功。

【用量用法】5一lOg。

外用适量。

【现代研究】本品含白鲜碱、白鲜内脂、谷甾醇、胆碱等。

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作用的抑制作用,并有解热作用。

土茯苓
【歌诀】土茯苓平,梅毒宜服,既能利湿,又可解毒。

【译注】土茯苓味甘淡,性平。

既能淡渗利湿,又能清
热解毒,为治梅毒的要药。

对梅毒因服轻粉而引起的肢体关节拘挛,亦有疗效。

【应用】用于梅毒,可与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
草同用,或单用浓煎剂加白糖内服亦效。

用治梅毒因服轻粉而致肢体关节拘挛者,可重用本品,配少许皂角、牵牛子水
煎服。

此外,本品配黄连、苦参、龙胆草,用治湿热疮毒、
阴痒带下淋浊,其效亦佳。

【用量】30一l20g'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忌茶。

【现代研究】本品含生物碱、挥发油、己糖类、鞣酸、
植物甾醇等。

能解汞毒;并能明显拮抗棉酚毒性。

pic-406
【附方】
复方土茯苓汤:土茯苓、金银花、白鲜皮、威灵仙、甘草,用于梅毒或因服轻粉而致的肢体关节拘挛。

马勃
【歌诀】马勃味辛,散热清金,咽痛咳嗽,吐衄失音。

【译注】马勃味辛,性平。

有散风热、清肺利咽的作
用,适用于风热蕴肺引起的咳嗽、失音、咽喉肿痛,以及吐血、鼻出血等症。

【应用】用治风热咳嗽、咽痛失音,常与牛蒡子、薄
荷、连翘及黄芩、黄连、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用于血热吐衄,可以本品配砂糖为丸服,或与生地、白茅根、侧柏
叶等同用。

本品外用加压包扎,还可用治外伤出血。

【用量用法】3一5g。

外用适量。

【现代研究】本品含马勃素、尿素、麦角甾醇、亮氨
酸、酪氨酸、大量磷酸钠。

有止血、抑菌作用。

【附方】
普济消毒饮:见黄芩条,用于热毒上攻、咽喉肿痛。

橄榄
【歌诀】橄榄甘平,清肺生津,解河豚毒,治咽喉痛。

【译注】橄榄味甘酸涩,性平。

有清热生津解毒的作
用,可用于肺胃壅热的咽喉肿痛,以及食河豚鱼中毒等症。

【应用】用治口舌干燥咽喉疼痛,常与寒水石、大青
叶、桔梗、甘草、冰片等同用为丸服,或用鲜青果、鲜莱菔水煎服。

若治河豚鱼蟹中毒,可用橄榄捣汁或浓煎服。


pic-407
外,本品烧灰(存性)研服可治肠风下血;单用或配儿茶研
末外敷↓还可治下部疳疮。

【用量用法】6~12g,大剂量可用至60g。

外用,烧存
性研末调涂。

蕺菜(鱼腥草)
【歌诀】蕺菜微寒,肺痈宜服,熏洗痔疮,消肿解毒。

【译注】蕺菜味辛,性微寒。

辛能发散、寒可清热,有
散肺热、解热毒、消痈肿的作用。

内服为治痰热壅肺、咳吐脓血的肺痈要药;外用煎汤熏洗,治痔疮肿痛有效。

此外,
还可用于痈肿疔疮,有消肿解毒的功效。

【应用】用于肺痈吐脓,可与芦根、冬瓜仁、桃仁、苡
仁及蒲公英、瓜蒌、贝母、桔梗等同用。

用治痔疮肿痛,可煎汤熏洗。

用于痈肿疔疮,又当配伍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之效。

用治湿热泻
痢常与黄连、黄柏等同用;用治湿热淋症,常配车前子、白
茅根、海金沙等同用。

【用量用法】10~30g,不宜久煎。

外用适量。

【现代研究】本品含鱼腥草素、挥发油、斟皮甙、氯化
钾等。

对多种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还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及镇痛、止血、镇咳的作用。

板蓝根
【歌诀】板蓝根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大头瘟毒。

【译注】板蓝根味苦,性寒。

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咽的
pic-408
作用,适用于风温时毒,发热头痛头面部红肿胀痛的大头瘟及咽喉肿痛。

【应用】用于大头瘟疫,咽喉肿痛,痄腮,常与薄荷、
连翘、牛蒡子及黄芩、黄连、玄参等同用。

此外,本品配生地、丹皮、赤芍等合用,还可用治温毒发斑。

【用量】6一l2g,
【现代研究】本品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
旋体有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草科68-1株、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抑制作用。

【附方】
普济消毒饮:见黄芩条,用于大头瘟疫、咽喉肿痛。

西瓜附:西瓜翠衣
【歌诀】西瓜甘寒,解渴利尿,天生白虎,清暑最好。

【译注】西瓜味甘淡,性寒。

善能清暑热、除烦渴、利
小便,适用于夏天感受暑热的烦渴,及温病壮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症,前人予之“天生白虎汤”的称号。

确是清暑的佳品。

【应用】用于暑热烦渴及温病壮热烦渴兼有小便不利者,多单用本品取瓤绞汁饮用。

【用量用法】每次饮用川O一300ml,每日数次。

【附方】
清络饮:鲜银花、鲜扁豆花、鲜荷叶、西瓜翠衣、鲜竹
叶心、丝瓜皮,用于暑热尿赤、烦渴引饮。

【附】西瓜翠衣,即西瓜皮。

性味甘凉,清热解暑之力
不及西瓜,然利尿之力较西瓜为胜,用治暑热尿赤,可配伍
鲜荷叶、鲜银花、鲜扁豆花等药。

用于黄疸水肿,可与白茅pic-409
根、滑石、车前子、茵陈等同用。

荷叶附:荷梗
【歌诀】荷叶苦平,暑热能除,升清治泻,止血散瘀。

【译注】荷叶味苦,性平。

有清除暑热和升发脾胃清阳
的作用,适用于暑湿泻痢及脾虚清阳下陷的泄泻等症。

此外,又有止血散瘀的功效,可治吐血及子宫出血等。

【应用】用于暑湿泻痢,可配滑石、甘草、木香、黄连
等同用。

用治脾虚泄泻,可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若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可以鲜荷叶配伍鲜生地、鲜艾叶、鲜侧柏叶等清热凉血药。

用荷叶烧研,配蒲黄、黄芩为散服,可治崩中下血。

【用量】3~10g.
【附方】
四生丸:见侧柏叶条,用于血热吐衄。

【附】荷梗(叶柄),性味与荷叶相同,功效除清暑外,
又能通气宽胸,多用于夏天感受暑湿,胸闷不舒,泄泻痢疾
等症。

用量30~60cm。

大豆卷
【歌诀】豆卷甘平,内清湿热,外解表邪,湿热最宜。

【译注】大豆卷味甘,性平。

既能清利湿热,又可发汗
解表。

今多用于暑湿、湿温、湿热内蕴,发热汗少、胸闷不舒等症。

古方用治水肿胀满、湿痹筋挛,但以湿热所致为宜。

【应用】用于暑湿、湿温初起,发热恶寒、身重胸闷苔pic-410
腻等症,常与藿香、佩兰、厚朴等同用。

古方治水肿胀满, 常以之配大黄使用。

用治湿痹拘挛,可配伍薏苡仁、防己、木瓜等品。

【用量 10~l5g
【使用注意】本品以清水制者,名清水豆卷,长于清热
利湿;用麻黄水制者,名大豆黄卷,偏于发汗解表。

佩兰(省头草)
【歌诀】佩兰辛平,芳香辟秽,祛暑和中,化湿开胃。

【译注】佩兰味辛,性平,气清香。

有芳香辟秽、祛暑
化湿、醒脾开胃的作用,适用于暑湿表证、寒热头痛、胸闷不舒,以及湿浊郁滞脾胃,口中甜腻、多涎作恶、不能进食等症。

【应用】用于暑湿表证,寒热头痛,胸闷不饥,常配藿
香、厚朴、荷叶等同用。

用治胃呆不饥,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可单用本品煎服,《内经》称兰草汤;也可配伍藿香、
厚朴、扁豆、蔻仁等化湿和中药同用。

【用量】3~lOg.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祛痰作用。

【按】本品即“兰草”,又名“省头草”,为菊科植物,
与唇形科的泽兰不可混用。

冬瓜子附:冬瓜皮
【歌诀】冬瓜子寒,利湿清热,排脓消肿,化痰亦良。

【译注】冬瓜子味甘,性寒。

既能清上焦肺部蕴热,又
pic-411
能除下焦大肠的热积,并可排脓消肿。

对湿热内蕴、日久成脓的肺痈和肠痈,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兼能化痰,用于痰
热咳嗽,疗效也很好。

本品还有清除下焦湿热的作用,可治白带、白浊。

【应用】用于肺痈吐脓,常与苡仁、桃仁、芦根同用。

用于肠痈,又当与大黄、丹皮、芒硝配伍使用。

用治痰热咳嗽,也可与瓜蒌、黄芩、大贝母等同用。

本品配伍黄柏、车前子、萆薢、土茯苓等药,还可用治白带、白浊。

【用量】3一12g。

【附方】
1.(千金)苇茎汤:见薏苡仁条,用于肺痈吐脓胸痛。

2.大黄牡丹汤:见大黄条,用于肠痈腹痛。

【附】“冬瓜皮”性味与子相同,功效偏于利水退肿,
常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用量15一30g.
海金沙
【歌诀】海金沙寒,淋病宜用,湿热可除,又善止痛。

【译注】海金沙味甘淡,性寒。

甘淡能利水渗湿、寒能
清热、性偏下降,所以它有清除下焦湿热的作用,为治淋病
的要药。

对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的热淋更为有效,可起通淋止痛的功用。

【应用】用于热淋、石淋、膏淋等多种淋病,小便淋沥
涩痛,常与泽泻、滑石、石韦、茯苓等同用。

【用量用法】10一l5g,包煎。

【现代研究】本品含脂肪油。

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pic-412
金钱草
【歌诀】金钱草咸,利尿软坚,通淋消肿,结石可痊。

【译注】金钱草味微咸,性平。

有利尿通淋、消肿软坚
的作用,适用于淋病尿道涩痛,尤以小便急迫、尿道刺痛的
石淋更为有效。

近年来用治肾与膀胱结石及肝胆结石,都有
一定的疗效。

本品外用捣敷,可用于疮疡肿毒。

【应用】用于热淋、石淋,尿涩作痛,常单用本品,每
日250g,煎汤代茶饮,或配滑石、瞿麦、海金沙等同用。

近年用治肾、膀胱结石,本品常配鱼首石、海金沙、冬葵子、滑石、石韦、瞿麦、鸡内金、杜仲等药。

用治肝胆结石,多与柴胡、赤芍、枳实、茵陈、丹参、黄芩、川郁金等同用。

此外,本品与茵陈、栀子、黄柏同用,还可治湿热黄疸。

又以鲜品捣汁内服,或配鲜车前草、白酒绞汁搽敷患处,可治疮疡肿毒。

【用量】30一60g,鲜用150一500g.
【现代研究】本品含酚性成分和甾醇、黄酮类、鞣质、挥发油、胆碱、钾盐等。

有显著利尿作用,并能促进胆汁从胆管排出,还有排石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赤小豆
【歌诀】赤小豆平,活血排脓,又能利水,退肿有功。

【译注】赤小豆味甘酸,性平。

既有活血排脓、清热解
毒的作用,又有利水退肿的功效。

所以凡是热毒引起的痈肿疮毒、丹毒、皮肤红肿作痛,以及水肿胀满、脚气、黄疸等pic-413
症,用本品均有效。

【应用】用于痈肿丹毒,研末以水或醋调敷。

用治肠
痈,与苡仁、防己、甘草同用煎服。

治腮颊热肿,本品研末和蜜,或加芙蓉叶末涂之。

用治水肿胀满,可配鲤鱼同煮食之。

若治脚气水肿,可与桑白皮、紫苏同用。

用治黄疸轻症,可与麻黄、连翘、桑白皮同用。

【用量用法】川一30g,外用适量生研调敷。

【附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桑白皮、赤小豆、生
姜皮、杏仁、大枣,用于湿热黄疸。

【按】本品紫红色,粒小形长,种脐为白色。

另一种外
形相似,半红半黑的红黑豆,即“相思子”,别名“赤小豆”,它的作用与赤小豆完全不同,并且有毒,不宜内服,
须辨别清楚,不可混用。

泽漆
【歌诀】泽漆微寒,逐水捷效,退肿祛痰,兼消瘰疬。

【译注】泽漆味辛苦,性寒,有小毒。

辛可宣肺、苦寒
泄降,有比较强烈而见效快的逐水退肿和祛痰散结的作用。

适用于水肿胀满、痰水咳喘实证。

此外,本品熬膏外搽,用治瘰疬痰核有效。

【应用】用于大腹水肿,常与白术、桑白皮、茯苓等同用。

用治痰水咳喘,可与鱼腥草、前胡、桑白皮等同用。

治疗瘰疬痰核,单用本品熬膏内服、外敷均效,亦可配黄药子、浙贝母、牡蛎等药。

【用量用法】10一15g。

外用适量,熬膏外涂。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

脾胃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