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肥力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肥力名词解释
自然肥力是指自然土壤潜在的供给作物生长的能力,是土壤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表现。

这些自然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土壤通气性、土壤酸碱度、土壤矿物质和气候条件等。

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相对含量,如沙土、壤土
和粘土等。

土壤质地对水分和空气在土壤中的运动、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都有影响。

2.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和联结程度,如团粒结构、
片状结构等。

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水分和空气的流通,提高养分的有效性,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

3.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包括植物残留物、
动物残骸和微生物等。

土壤有机质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养分供应和提高作物抗逆性都有重要作用。

4.土壤水分:土壤水分是指存在于土壤颗粒间的水分,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适量的土壤水分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吸收,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和水分平衡。

5.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中空气的流通程度,与土壤结构、水分
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良好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和养分吸收。

6.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指土壤溶液的酸碱程度,通常用pH值表示。


同作物适应不同的土壤酸碱度范围,而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吸收。

7.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指土壤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和类型,如氮、磷、
钾等。

这些矿物质对作物的生长和养分供应至关重要。

8.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雨量、日照时数等,对作物的生长和养
分吸收有重要影响。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养分的转化,而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则影响作物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

总之,自然肥力是土壤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表现,是评价土壤生产力和作物生长潜力的重要指标。

了解和改善自然肥力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