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众数ppt(说课) 北京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求 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 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 大或从大到小),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 分数据为奇数个与偶数个两种来求.
小结: 3、知识网络: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
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 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3、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 表对数据作出判断.
4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的分析,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会确定一组较简单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根据具体问题,分析说明中位数、众数的作用 根据具体问题,分析说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数据分析的影响 体验事物的多面性和全面分析事物的必要性, 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教材分析
统计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整理 数据的描述

三图 三数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中位数
集中趋势 众数
地位和作用
• 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作出决策 和预测.本章是统计的核心知识“数据的处 理”的重要章节. •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的另 外两个基本量—中位数、众数,是一堂概念 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基 础. • 因此,本节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 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 用意识的良好素材.
注: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 也可以没有众数。
巩固内化
【设计意图】
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 学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 识的迁移、深化、巩固,进一步完善知识 结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 题,增强用数学意识;让学生会用数据多 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决策。
巩固内化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6节
丰台八中 孔卫红
中位数、众数
背景 分析
教学 方法
教学 过程
教学 评价
1、 课标分析
在本学段中,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的方法
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 中程度
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判断和预测
在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 中,使学生体会统计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 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1 9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2 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 2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2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2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 2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2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2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2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2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30.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31.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32.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33.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34.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35.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6.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37.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38.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39.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40.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的预赛成绩各不相同,现取其中前4名参加决赛,七 (3)班同学在知道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判断自己 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8个班成绩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2、我校七年级(2)班每位同学都向“希望 工程”捐献图书,捐书情况如下表: 册数 人数 4 6 5 8 6 15 7 6 8 3 90 2
一般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
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1、在某次测验中,小方的四门功课得分如下: 80,75,80,95,那么在这次测验中,小方得分的 众数是 80 ; 2、一组数据50,40,80,40,90,30,50,50,40,20 的众数是 50和40 .
3、一组数据1,2,3,4,5的众数是 .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突破难点
情境导入
某次数学考试,小明得了83分。他所在的小组的成绩 分别为:36 90 94 84 88 87 50 90 83.小明计 算过本组的平均成绩后,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 组内处于“中上水平”。 大家想一想,小明说法合理吗?
【设计意图】
作为概念课的教学,“概念产生背景的合理性和应用性 ”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概念的突破口.因此我在这一阶段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 创设“小明汇报成绩”这样一个合理的情景,抓住 学生的注意力; (2) 通过设计“平均数为什么不能真实情况”这个问题 ,制造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欲望.
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
作业是学生信息的反馈,能在 作业中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作业:B类:教材第182页,B组题。 A类:B类+教材181页议一议。
教学反思
“以学生 为本”的 教育观是 教学设计 的根本指 导思想
在难点的 突破上采 取了有效 的分解策 略
例习题的 配备,由 易而难, 面向全体 学生
36 50 83
84
87 88
90
90 94
(2)若小亮也加入了他们这个学习小组,他的考 试成绩是88分,则这10个数的中位数是 . 36 50 83 84 87 88 88 90 90 94 87+88 = 87.5 中位数: 2
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把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中间 两数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双数
37
5
38
10
39
23
40
40
41
31
42
6
你会如何进货?说说你的理由.
巩固内化 议一议: 3)某工厂的厂长,为了改变车间管理松散的 状况,准备采取每天任务定额、超产有奖的措 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该车间15名工人过 去一天中各自装配机器的数量(单位:台) 6,7,7,8,8,8,8,9,10,10,11,13, 15,15,16 厂长应确定每人标准日常量为多少台?
突破难点,落实目标3,4,5
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 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既活跃了课堂气 氛,又让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如何选 择数据代表,再一次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并且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 题,增强用数学意识。 再一次突破难点,加强应用意识
拓展延伸
1、我年级共8个班参加校艺术节的歌咏比赛,他们
5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这两个概念的 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 作出判断.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计算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构建新知 明确概念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启发式 讲 授
巩固内化 突出重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这两个 概念的简单应用.
• 现有知识储备:(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数据的表示;(3)平均数等 • 现有能力特征:具有一定概括、类比思维 能力;有了一定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但 学生对中位数、众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有一 定的困难
• 现有情感态度: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 识和表现欲望,渴望探究的积极情感态度
构建新知 【设计意图】
结合具体数学问题,让学生探究出描述数据集中趋势 的量———中位数、众数,同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 现的快乐,培养学生构建概念的意识.
板书概念及解法,初步落实目 标1,突出重点
如何求中位数
在案例中,(1)小明所在小组9人的考试成绩 36 90 94 84 88 87 50 90 83. 这9个数的中位数是 ;
请你计算出捐书册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 数,并判断其中哪些统计量不能按应该班同 学捐书册数的一般状况,说明理由。
归纳总结
本节课—— 我学会了…… 到目前为止,对数据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 进行? 我最大的收获…… 我的困惑是……
小结
1. 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众数 、中位数的概念,了解了它们在描述一组 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和适用范围。
教学安排
做一做: 1)数据1,2,8,5,3,9,5,4,5,4中位 数 与众数分别为__________. 2)一组数据3,4,x,6,8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 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众数是 _____. 3)一组数据2,1,x,7,3,5,3,2的众数是2,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 4)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到-1,0,4,x,6 ,15.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是________.
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什么为“众” 如何求中位数
在案例中,(1)小明所在小组9人的考试成绩 36 90 94 84 88 87 50 90 83. 这9个数的众数 是 90 ;
(2)若小亮也加入了他们这个学习小组,他的考 试成绩是88分,则这10个数的众数是 90和80 . 36 50 83 90 94 84 87 88 88 90
突出重点,落实目标1,2
巩固内化 议一议: 1)某射击运动员在10次射击中的 成绩如下表:(单位:环)8 9 7 8 10 8 7 10 10 8试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 数.这位射手的射击水平怎么样? 2)若鞋店在上周内销售了某种运动鞋115双, 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尺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