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发布时间:2021-12-28T01:16:21.21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5期作者:李序霞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核心课程,对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初中学生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李序霞
甘肃省民勤县第五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核心课程,对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的初中学生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观念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及家长的重视。

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轻松教学的同时保证教学品质,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及反思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中需要达到的目标。

而合理地应用教学工具,实现课堂互动式教学,保障学生课堂参与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教师需要针对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现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保证互动式教学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
1.应用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互动教学是从人文主义、社会科学及群性发展心理学理论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透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以往的学识和经验彼此分享,互相交流,从中获得新知识,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必须是经过教师的精心建构,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别人的资源、分享、搜集所需的信息对象,而教师本身只扮演着个咨询者和协调者。

通过互动教学获得新知识和经验。

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相对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加具有课堂参与感,带给学生的是启发式的自主学习。

学生课堂参与多则对所学知识思考和认知更加深刻,有效地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性格。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教学目标不够明晰
初中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对学习课程所应该取得的教学效果和实际的教育意义没有准确把握。

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没有将学到的课程知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深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单纯的用分数衡量教学效果的现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兴趣不高,没有明晰课程的教学目标,缺乏对课程的深入了解,对课程的不正确认知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乏味,教学效果差。

2.2师生缺乏课堂互动意识
受传统教育习惯影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以及思考。

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和学生存在距离感,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兴趣与教师开展有效互动,教师也很少应用新的教学工具等手段创新教学形式,难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师生双方互动意识的缺失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2.3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道德性格培养
作为初中阶段能够塑造学生良好品德,提高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将相关知识传授,更需要注重课程对学生品德及性格的塑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取得优异的应试成绩。

经常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只看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的道德及性格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3.课堂互动教学式教学应用策略
3.1优化教学方法,形成目标共识
学生只有明晰自己的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方向,教师只有明晰课程的教学目的,才能有好的教学方法。

学生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学到不同以往且有用的理论知识,并利用相关理论知识指导日常生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提升法治观念。

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工具,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入学生在初中阶段容易遇到的成长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实例并产生交流话题。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例子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反思所为,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掌握课程中的知识原理,让学生和教师进一步明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引导作用。

3.2创新学习方式,提高互动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需要明白通过课程教学可以学习到的新的理念知识,反思相关知识的教育目的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如何应用,并通过所学不断纠偏自身,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性格行为习惯,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需要明晰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及考核方式,不用分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的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等形式保障学生课堂话语权,并创造情景引发共鸣,激发互动。

逐渐提高师生在课程中的互动意识,进而做好有效互动,发挥课程真正的教育目的。

3.3创新考评方式,注重德育渗透
传统教学效果考评往往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仅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相关理论实际应用及对学生的影响。

对学生的评价需要结合全方面的考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教师应该多利用课堂互动及课下学生的行为习惯全面考察学生,学生能否把握教学理论并用来指导日常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养成至关重要。

创新考评方式,需要注重学生德育成果,有效检验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现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部分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及考评方法,创新式地采用互动式教学,学生则需要进一步参与课堂互动。

师生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进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法治观念,有效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有琳. 互动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1,7(14):59-61. DOI:10.16681/ki.wcqe.202114021.
[2] 张韶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方法探析[J]. 华夏教师,2021(18):87-88.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1.18.043.
[3] 王进民. 如何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5):47-48. DOI:10.16681/ki.wcqe.202005021.
[4] 罗静.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 学周刊,2020,9(9):109-11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20.09.054.
[5] 王霞.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 南北桥,2020(22):140.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2.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