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地质灾害排查
嵊州市全面开展2010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检查
![嵊州市全面开展2010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1ff8e0e8524de518964b7d28.png)
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的检查 ,包括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 系 建立 、应急预案编制等情况 ,调整充实应急小分 队 。进
一
息 。2 0 年 ,国 家海洋局 批准西 门岛生态建设 ,海 岛 05 寄宿小学也成立 了创绿领导小组 ,通过入村做 “ 红树林” 访问调查 、与团省 委合作举办 “ 绿色 夏令 营活动 ”、与 温州医学 院师生一起入户调查 当地百姓 的饮食 习惯及饮 用水状况等活动 ,使每个孩子都懂得保护环境 ,具备环 保 素质 ,保护 家 园,建设 家园 。该小 学还建 成 了容 积 6 立 方 米 的 生态 净 化 池 ,宿 舍 楼 和 教 学楼 洗 衣 、洗 0
平 表示满 意 ,对所 有督察 中提 出的 问题 ,既属 实又及 时,对答如流 ,态度诚恳 ,实事求是 ;四是对国土资源 内部工作 环境表 示满意 ,局 领导班 子 团结一心 、有 朝 气 、有战斗力 ,全体 工作人员 以事业为重 ,齐心 协力 , 努力工作 ,氛围很好 ;五是对 整改工作表示满意 ,针对
保 组织 副 总干 事 孙 耀琴 和 “ 约 节 资 源 、 保 护 环 境 。做保 护 地球
小主 人 ”温 州地
嵊州市 全面开展2 1 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检查 00
嵊州是地质灾害 易发 多发 区。为及时掌握全市地质 灾害动态 ,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有效防御地质灾害事件 的 发 生 。确 保 人 民 生命 财 产 安 全 ,近 日该 市 开展 了 2 1 年汛前 地质 灾害防治 工作大 检查 。通过检 查达到 00 三方面 目的 :一是 掌握地质 灾害动态 。组织有 关人 员对 全市 范围内地质灾害 隐患点 的发展 变化 以及在建工程 、 交通线路 、水利设施 、矿 山等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情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ad31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f.png)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报告一、前言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因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灾害隐患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我部门对本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排查过程中的发现和解决方案,并为未来的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1.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概况根据排查工作的实地勘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共计26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于本地区的山区和河流附近。
其中,崩塌滑坡隐患点占比45%,地面塌陷隐患点占比30%,泥石流隐患点占比15%,其余为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2.主要隐患点的具体情况(这里可以列举几个具体的隐患点,如崩塌滑坡点A、地面塌陷点B等等,分别描述它们的地理位置、规模、影响范围等)三、隐患排查中存在的问题1.数据采集与整理不精确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隐患点数据采集和整理存在一定的不精确性,导致了一些重要信息的缺失,如某些隐患点的具体坐标、影响范围等。
这给后续的灾害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解决方案缺乏科学性针对某些隐患点,我们在解决方案的制定上存在一定的不科学之处。
例如在崩塌滑坡隐患点A的处置时,我们仅仅采取了简单的抢险措施,而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治理和防范措施的规划。
四、解决方案与建议1.加强数据采集和整理为了确保后续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我们建议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加强对隐患点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全面收集必要的信息,完善数据库,并保持数据的更新和完善。
2.科学制定解决方案在制定解决方案时,我们建议秉承科学性原则,结合地质灾害的具体特点,制定出更加全面和有效的防灾工作方案。
例如针对崩塌滑坡隐患点A,我们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如改善地质环境、加固地质体、定期巡查等。
五、成果与展望通过本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我们成功识别并记录了269个隐患点,并通过抢险措施和部分整治工作有效地缓解了部分隐患点的威胁。
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全面部署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全面部署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4cf5504d33687e21af45a9c0.png)
示选 项 。该 监测 系 统对 恶 劣 环 境适 应 良好 , 在石 如
油钻 井平 台和桥 梁 监 测 的露 天 控 制 室 , 温度 、 度 、 湿
冲击 和震动 随 时都可 能改变 和 出现 。所 以为 了保持 测量 精度 和重 复性 , 全部 关 键 部 件 经 过 高可 靠性 设 计 , 一l + O℃ 范 围内正 常工 作 。 同时采 用 实 在 O~ 5
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 移预案》, 强地质 灾害 预报预 警系 加 统建设 , 以短 时、 降雨集中区为重点 , 结合 地质灾害 危险性敏
感分 区, 探索 建立 “ 系统分 析法 ” 质灾 害区域 自动化 预报 地 预警模型 。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基础 台帐制度 , 逐点落实 防灾责任人 、 监测人 , 逐级明确汛期防灾联 系人和主管领 导 ,
3 6, 0 8 8 7.
该 监 测 系统 不仅 适 用 于现 场测 量 , 具 有高 精 还
度的光谱分析功能 , 可以给 出不同物理条件传感器 反映 出的光谱 形状 如 何 变化 , 而不 仅仅 是 给 出 F G B
中心 波长 的变化 。该 系统适合 开发 大容量 特定 传感
系统 的前期 应用 和长期 现场 测量 。该监测 系统 尤其
并 将 防灾 网络 建 设 情 况 列 为 今 年 3月 汛 前 检 查 的 主要 内容 之一进行重点检查 。
进县( 、 地质灾害详细 调查工作 , 市 区) 上半 年内完成地 质灾
[ ] 廖延彪. 4 光纤光学 [ . M]北京 : 清华大学 出版社 , 0 .6 . 2 0 17 0 [ ] 国分泰雄 . 5 光波工程 [ . 京: M]北 科学 出版社 ,0 2 2 2 2 0 .4 .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通报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903ba65bbe23482fb4da4ce1.png)
目录一、灾情概况 (1)二、区域分布 (2)三、重大地质灾害 (2)四、地质灾害特点 (11)五、成功避让情况 (13)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10年)一、灾情概况201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0670起,其中滑坡22329起、崩塌5575起、泥石流1988起、地面塌陷499起、地裂缝238起、地面沉降41起(图1);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382起,2246人死亡、669人失踪、53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3.9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较大幅度增加(表1)。
图1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类型构成表1 2010年与2009年全国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二、区域分布2010年地质灾害发生在我国28个省(区、市)境内。
以华东、中南、西南以及西北的部分地区最为集中(图2、图3)。
发生数量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江西、湖南和福建;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甘肃、陕西和云南;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陕西、四川和吉林。
三、重大地质灾害(一)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2010年,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有34起;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大型地质灾害有60起,其中死亡失踪10人以上的19起(表2)。
图2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图图3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布图表2 2010年全国死亡失踪1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表(二)造成特大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实例实例1、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滑坡2010年6月28日14时左右,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导致大寨村遭受灭顶之灾,42人死亡、57人失踪。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现场勘察后认为,关岭县岗乌镇滑坡是一起罕见的特大滑坡灾害,呈现高速远程滑动特征,下滑的岩土体前行约500米后,与岗乌镇大寨村永窝组所处的一个小山坡发生剧烈撞击,偏转90度后转化为碎屑流呈直角形高速下滑,并铲动了大寨村大寨组一带的表层堆积体,最终形成了这起罕见的特大滑坡灾害(照片1)。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临汾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0]24号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临汾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0]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31482e3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0.png)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临汾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正文:---------------------------------------------------------------------------------------------------------------------------------------------------- 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临汾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0〕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临汾、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壶口风景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临汾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落实。
二○一○年四月二十九日临汾市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我市地处黄土高坡,土质疏松,沟谷遍布,岩土垂直节理发育,随着大规模的修路、采矿和切坡建房等工程开展,地质灾害形势日趋严峻。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及趋势分析1、地质灾害现状:根据2009年度进行的地质灾害全面核查结果,全市发现地质灾害隐患2086处,其中特大型4处、大型60处、中型61处、小型1961处,主要灾种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2、降水趋势预测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2010年5-10月份我市降水趋势如下:预计2010年夏季全市降水量在400-580毫米之间。
5月:降水量为20-30毫米6月:降水量为65-80毫米7月:降水量为80-120毫米8月:降水量为70-110毫米9月:降水量为115-170毫米10月:降水量为40-60毫米3、主要易发区及灾情趋势分析崩塌、滑坡灾害主要分布于黄河东岸黄土地区及东山高边坡地区。
去年以来,大量的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和山区居民建房,在部分地段切坡形成高陡边坡,使斜坡稳定性变差,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有快速发展趋势。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a2e318f3968011ca30091d8.png)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表1-1崩塌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排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 日
表1-2滑坡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 日
表1-3泥石流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记录表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
况
排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日
统计人:杨春艳审核人:孙家佐日期:2010 年7月13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胁对象 -- 填写村庄、学校、厂矿等;意见建议填写是否建议列为核查点并说明理由;点性---------- 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点
附件3:梁河县小厂中学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情况汇总表
统计人:杨春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 孙家佐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0 年7月13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措施建议一一填写应急抢险、工程治理、异地搬迁、监测预警等;点性占
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八、、。
滑坡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
![滑坡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e181b228ea81c758f578c9.png)
第一章绪言2010年2月,XX县XX镇XX村XX组下方斜坡地带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XX受镇XX 村XX2.1地理位置XX镇地处XX县城东北方38公里处,东邻安兴乡,南与芒洪乡相连,。
XX县XX 镇XX村XX组滑坡位于XX镇东部XX村XX组的下侧,大沟左岸,距XX镇约1km。
镇和村组之间有水泥路,交通便利。
2.2乡镇概况XX镇地处XX县城东北方38公里处,东邻大兴乡,南与芒洪乡相连,西接勐简乡、XX县县城,北与永德县和勐永镇接壤。
XX温2.356人/均耕地XX第三章地质环境条件3.1气象、水文(1)气象XX县地处横断山系南段,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属北热带和南亚热相交的结合部,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候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干、湿两季。
由于受构造运动影响,境内地形起伏,海拔高低悬殊,立体气候明显。
海拔800m以下的低热山脚和河谷坝区气候炎热多雨,终年无霜;海拔800m以上地区气候温和,多雨多雾,时有霜降。
据蒸发量据降雨量,(2“V”于滑坡下方约100m与忙枕大河交汇。
沟内中下游侧蚀较强烈,局部已发生小规模的坍塌、垮塌现象。
3.2地形地貌调查区地处滇西横断山系南段,属滇西南中山宽谷亚区,西邻缅甸掸邦高原,总体属XX盆地地貌区,区内地势总体由北西向南逐渐降低,调查区处于大沟左岸,地势由河道向北西XX村XX组方向斜坡逐渐增高,地形坡度15°~20°,地面标高1260~1340m,相对高差80m。
3.3地层岩性XX县XX镇XX村XX组民房、道路区分布第四系人工活动层(Q ml)填土,斜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 el+dl)粘土、粉质粘土混碎石,沟谷地段分布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pl)卵砾石、砾砂、砂土、粉土夹砂质粘土,下伏地层为上第三系中新统(N1)砾岩、砂岩、粘土岩、砂质粘土岩,按地层单位由新至老描述如下:一、第四系人工活动层人工填土(Q ml):由碎石、碎块等组成,为XX镇XX村XX组民房、公路建设填土,分布范围较广,厚度约0.2~1.0m,局部高填方地带厚度较大。
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地质灾害通报
![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地质灾害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d4ff452eccbff121dd368361.png)
质 灾 害 防 范 工 作 。汶 川 地 震 灾 区 地 质 I
人 员 的 责 任 意 识 ,另 一方 面切 实 增 强
探索建立人为工程活 动引发地质灾 害 造成损失的补偿机制 。五是要建立有 效的监管机制 。进一 步建 立健全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赋 予市 、县 国 土 资 源 部 门 全 方 位 的监 管 职 责 ,充 分
伍 、配 备 一 流技 术 装 备 、 实 现 一 流 管
人 民群 众的防灾意识和 临灾 自救互 救
能力,提高社会参与度 ,努力 提高全
社 会 的 抗 风 险 能 力 。 同 志 们 ,2 1 年 00 是 “ 一 五 ”规 划 实 施 的最 后 一年 , 十 也 是 继 续应 对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保 持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的关 键 一 年 , 中央 要 求 围绕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和 改 善 民 生 来 推 动 各 项 工 作 。加 强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工 作 , 正 是 改 善 民生 的重 要 内 容 。 今 年 ,我 国极 端 气 象 事 件 频 发 ,新 疆 出
理 水 平 的要 求 , 建 立 国 土 资 源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应 急 平 台 , 强 化 应 急 能 力 建
( )坚 持 统 筹 兼 顾 、 突 出重 点 二 的 原 则 。 统 筹 好 当前 与长 远 、 局 部 与 全 局 的 关 系 。特 别 是 妥 善 处 理 重 大 地 质 灾 害 隐 患 点 、重 要 交 通 干 线 、流 域 和 地 质 灾 害 多 发 区 三 者 间 点 、 线 、 面 的关 系 。 既 要 搞 好 重 大 隐 患 点 的 预 防 和 治 理 , 又 要 兼 顾 线 上 和 面 上 的 防 灾 工 作 。今 后 一 段 时 期 ,要 重 点 做 好 如 下 几 项 工 作 。 一 是 完 善 群 测 群 防 体 系 。 继续 全 面 推 进 地 质 灾 害群 测 群 防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e2aa8e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0.png)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灾害损失,我们开展了全面、深入、细致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现将本次排查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一、排查工作背景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
我们所在的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构造多样,加上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地质灾害隐患日益突出。
因此,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排查工作目标本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查清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类型、规模、稳定性及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台账,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排查工作范围及内容(一)排查范围涵盖了辖区内的山区、丘陵、河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包括居民点、学校、医院、工厂、道路、桥梁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基础设施周边。
(二)排查内容1、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复查,了解其变化情况,包括隐患点的范围、规模、稳定性、威胁对象等。
2、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质环境条件、灾害特征、成因机制等。
3、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活动进行排查,如切坡建房、修路、采矿等。
4、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包括监测预警设备的运行、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等。
四、排查工作组织与实施(一)成立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_____为组长,_____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排查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制定排查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了排查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三)组织培训邀请地质专家对参与排查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使其熟悉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排查方法和工作要求。
四川省2010年1~4月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四川省2010年1~4月地质灾害发生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0ae6412bdd36a32d73758161.png)
1 , 为 枯 水 期 且 天 气 较 寒 冷 少 月 雨 , 发 生 地 质 灾 害 相 对 偏 少 ,全 省 发 生 滑 坡 1 ,无 人 员伤 亡 ,直 接 经 济 损 处 失 30 元 , 当地 政 府 均 采 取 相应 防 范 0万
措 施 ;新 增 隐 患 点 2 , 胁 2 户 8人 处 威 5 8
了应 急勘 测 队伍 现 场勘 测 。 二 、 达 州 市 宣 汉 县 东 林 乡 中心 校
4 2 山体 滑 坡成 功 避 险6 9 月 日 4人 4 2 月 日清 晨 8 0 左右 , 巨大 的 时2 分 山 石 和 泥 土 从 山上 滚 下 , 冲 垮 了 东林
,
即 作 出 批 示 , 要 求 宣 汉 县 要 加 强 监 测 ,搞 好 警 戒 ,妥 善 安 置 好 人 员 ,科 学 治 理 , 务 求 安 全 。宣 汉 县 委 书 记 、 县 人 大 常 委 会 主 任 张 礼 忠 接 到 险 情 报 告 后 , 带 领 县 委 办 、 教 育 局 、 安 监 局 、 国 土 资 源 局 负 责人 第 一 时 间前 往 现 场 指 挥 抢 险 , 并 要 求 当 地 党 委 政 府 、 县 级 相 关 部 门和 学 校 要 继 续 加 强
放 防 灾 明 白卡 ,省 国 土 资 源 厅 立 即 派
冲 校 园 , 学 校 的 围墙 、 厕 所 、学 生 宿 舍 受 到 了 严 重 的损 害 , 但 近 干 名 师 生
尢 一 人 受伤 。
险情 发 生 后 ,达 州 市 委 书 记 、市 人 大 常 委 会 主 任 李 向 志 高 度 重 视 ,立
险 区 , 公 安 部 门设 置 了 警 戒 线 , 民政
撤 离 。 当 学 校 将 近 干 名 师 生 有 序 撤 离
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年5月全国地质灾害通报
![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年5月全国地质灾害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0f15ce3bb90d6c85ec3ac60a.png)
5 月全 国38 起地质灾害中, 自然 39
因素 引发 的 有 3 2起 , 占总 数 的 9% 29 5; 人 为 因 素 引 发 的 有 10 , 占 总 数 的 6起 5 。 自然 因 素 主 要 为 强 降 雨 和 持 续 降 % 雨 等 ; 人 为 因 素 主 要 为 切 坡 建 房 、 修 路 、采矿 和 开 采 地 下水 等 。 5 份 , 我 国 南 方 地 区 共 出现 了 月
( )强降雨 引发的地质灾害突 三
出
损失 10 0 0 0万元 。滑坡体是铁路路基边
坡 ( 高约 1米 )上 方 简 易 公 路 边 坡 , 7 长 6 米 , 宽 3 米 , 厚 3 8 , 体 积 约 0 0 ~ 米 90 立 方 米 。滑 动 岩 土 体 从 公 路 上 方 00
1 、 大 型 地 质 灾 害 2 。 造 成 1人 死 起 起 9
客 列车 ( 上海南 开往 桂林 )机车及 第
一
人 ) 、 2 0 年 (12 ) 和 20 年 03 0人 05
( 8 )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次 多 , 低 于 6人
2 0 年 ( 4 2 . 万元 )。 06 8 09 5
元 。与去年 同期相 比 ,发生数 量、造
参爿田地席建害见亡^冀 硅痒囊走分丰 四
,
图2 2 1 年59全 国地 质 灾 害分 布 图 00 ,
图32 1年5 00 , q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分布图
( )特 大 型 、大 型 地 质灾 害 一 5 全 国共 发 生 特 大 型 地 质 灾 害 月
前 2d 时 东 乡 县 晓 岗 镇 降 水 量 达 4,
( 二)华东和 中南地区受灾严重
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3篇)
![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aeead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f.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灾害隐患问题日益突出。
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能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排查方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1. 地质灾害的成因(1)自然因素: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这些灾害往往与地球内部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过度开采、过度放牧、滥砍滥伐、过度用水等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引发地质灾害。
2. 地质灾害的危害(1)人员伤亡:地质灾害发生时,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2)财产损失:地质灾害破坏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导致巨额财产损失。
(3)生态环境破坏:地质灾害破坏土地、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生物多样性。
(4)社会稳定:地质灾害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
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方法1.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1)地质环境调查: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地质环境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
(2)灾害类型调查:根据地质环境调查结果,确定该区域易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3)灾害隐患调查: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灾害成因、危害程度,评估灾害隐患。
2.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1)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建立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地质环境变化。
(2)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群众做好防范措施。
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1)灾害风险识别:根据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结果,识别地质灾害风险。
(2)灾害风险分析:分析地质灾害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经验总结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f7617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1.png)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经验总结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一、排查前的准备工作1、资料收集在进行排查之前,需要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地质图、地形图、水文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历史地质灾害记录等。
这些资料能够为排查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帮助我们了解排查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
2、人员培训组织参与排查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形成机制和排查方法。
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排查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
3、制定方案根据排查区域的特点和收集到的资料,制定详细的排查方案。
明确排查的范围、重点区域、工作流程、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等,确保排查工作有序进行。
4、装备准备配备必要的排查装备,如地质罗盘、GPS 定位仪、无人机、全站仪、测距仪、照相机等,以及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登山鞋等。
二、排查方法1、遥感解译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遥感影像,对排查区域进行初步解译,识别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变形区域。
2、地面调查通过实地踏勘,对遥感解译的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
观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斜坡形态、植被覆盖等情况,寻找可能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隐患迹象,如裂缝、位移、鼓包、坍塌、堆积物等。
3、工程地质钻探在重点隐患区域,进行工程地质钻探,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和岩土体性质等信息,为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稳定性提供依据。
4、物探方法采用电法、磁法、地震法等物探手段,探测地下地质异常和隐伏构造,辅助判断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5、监测分析对已有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灾害体的变形趋势和发展规律,为排查工作提供参考。
三、重点排查区域1、山区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域。
重点排查陡峭的山坡、沟谷、河流两岸、公路沿线等部位。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5f53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f.png)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一、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地质作用或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地壳中产生一定的危害性事故和灾害的自然现象,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于保障公众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目的、方法和总结三个方面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
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目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准确评估和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隐患,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可以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减轻灾害损失。
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方法1. 地质灾害历史资料搜集:通过调查收集地质灾害历史资料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了解灾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后续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进行现场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质岩层、地貌特征等方面的观察,了解地质条件,判断地质灾害的发生潜力。
3. 地质勘测技术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和地质勘测技术对潜在地质灾害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地质雷达、电阻率仪、地形测量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提供科学的地质灾害隐患评估报告。
4. 专家评估和风险评价:邀请地质灾害专家对潜在地质灾害区进行评估和风险评价,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灾害隐患点和等级,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5. 宣传和教育:对公众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掌握应对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二)1. 工作成绩:通过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时发现了一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排查工作的开展为后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提高了灾害防治的效果。
2. 存在问题:在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排查范围和深度不够、缺乏专业人员参与、宣传教育工作薄弱等。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实施情况验收检查的通知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实施情况验收检查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040e09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7b.png)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实施情况验收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11.09•【字号】•【施行日期】2010.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201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实施情况验收检查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国土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市局将对全市完成2010年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民心工程项目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验收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查范围2010年度各区县实施金土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并形成总结报告报市局备案的项目。
二、检查验收的时间本次验收检查实行区县验收,市局联合相关部门检查方式进行。
(一)验收时间:2010年11月14日前,由区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牵头,按照本辖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金土工程实施方案和区县政府的批复,组织财政、监察等相关部门对目标任务实际搬迁避让情况完成竣工验收。
(二)检查时间:2009年11月15日~11月19日,由市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到区县进行检查。
具体分组情况如下:第一小组:彭光泽、王磊及一名地质专家。
检查区县:巴南区、南岸区、南川区。
第二小组:王靳、易忠军及一名地质专家。
检查区县:渝北区、北碚区、江津区、合川区。
第三小组:张松林、王孝德及一名地质专家。
检查区县:永川区、潼南县、大足县。
第四小组:霍之虎、李敬卫及一名地质专家。
检查区县:黔江区、秀山县、彭水县、武隆县。
第五小组:陈政宇、贺建波及一名地质专家。
检查区县: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
第六小组:段晓颖、蒋源明及一名地质专家检查区县:梁平县、开县、巫溪县、城口县第七小组:钟佳琪、向强及一名地质专家。
检查区县:丰都县、忠县、石柱县、涪陵区。
第八小组:曾国机、陈鹏及一名地质专家。
检查区县:垫江县、万盛区、长寿区、綦江县三、检查的内容(一)项目计划完成情况。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cb5211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e.png)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总结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有所增加。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损失,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以下是对这些工作的总结。
一、排查工作的背景和目的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我们开展了此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排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规模、稳定性等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排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一)成立排查工作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由国土资源、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排查工作。
(二)制定排查工作方案根据辖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排查工作方案,明确了排查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三)组织专业技术队伍抽调了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排查队伍,同时邀请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四)开展培训和宣传对排查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排查工作的要求和方法。
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排查的范围和内容(一)排查范围对辖区内的山区、丘陵区、河谷地带、交通干线、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区和重要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
(二)排查内容1、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规模、稳定性、威胁对象和范围等。
2、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
3、已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运行情况和效果。
四、排查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一)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了地质、气象、水文、地震等方面的资料,以及以往地质灾害调查和防治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的分布范围和重点区域。
兴仁县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兴仁县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c428ed9965ce05087632137a.png)
兴仁县国土资源局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汇报材料尊敬的朱厅长及检查组各位领导:2010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省、州、县的正确领导和组织下,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全县上下的通力协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兴仁县位于黔西南州中部,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6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49万。
兴仁县属高原峡谷区,山高坡陡,地形起伏较大,沟壑切割深,地质构造复杂,降雨集中,灾害性天气多。
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形成原因主要与地质条件、强降雨和人为工程活动有关。
目前共有地质灾害隐患170余处(在年初157处的基础上新增了13处),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等,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办均有分布。
威胁2070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经济损失1.9亿元。
地质灾害隐患点呈逐年上升趋势。
今年,我县发生山体崩塌一起,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做法(一)加强领导,超前谋划1、加强领导。
县委、县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一是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指挥机构(应急指挥系统);二是各乡镇、街道办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体系。
明确了乡(镇)政府、街道办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变部门防灾为社会防灾,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
2、发布两案。
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我们提早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巡查、及时发现险情并迅速处置,取得了防灾的主动权。
在此基础上,早在4月1日兴仁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兴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兴仁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仁府办发〔2010〕46号),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要求及保障措施,特别突出了对全县当时157处隐患点的防范及避让措施。
制定了《兴仁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3、加强信息工作。
与气象局共同发布地方气象信息,确保汛期安全。
(完整版)地质灾害巡查制度
![(完整版)地质灾害巡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c63c02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74.png)
贵州兴安煤业有限企业地质灾祸巡逻制度2010年7月糯东煤矿地质灾祸巡逻制度为了增强地质灾祸防治的督查力度,实时掌控地质灾祸状况,保障地质灾祸防治工作的展开,特拟订本制度。
一、对本矿区地质灾祸状况推行按期巡逻。
汛期每个月巡逻二次,非汛期每个月巡逻一次,碰到台风、暴雨等特别天气,实时落实人员到点巡逻,巡逻范围辖区内全部已发现的隐患点。
二、对地质灾祸险情巡逻要做好详尽、正确的记录,并做好地质灾祸险情巡逻台账。
严格履行“三查制度”:即展开好汛前排查、汛中巡逻和汛后复查工作。
增强已设警告牌管理,以提示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三、增强地质灾祸预告预警工作,与上司相关部门保持亲密联系,针对降雨状况,特别是暴雨状况,踊跃做好突发性地质灾祸的预告预防工作。
四、对巡逻中发现新的地点灾祸隐患点,实时上报并归入监测范围,按相关要求明确监测、预防责任,确立监测预防责任人,拟订防灾、避灾方案。
五、巡逻中发现险情,立刻向相关领导报告。
同时采纳应急防治举措,组织人员撤退,尽最大努力防止和减径地质灾祸造成的损失。
六、明确矿长、矿党委书记为本矿区地质灾祸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立科级监测员,增强督查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汛期每个月检查巡逻记录二次,非汛期每个月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状况书面上报地测科,巡逻状况每周两报至楼下镇和县煤炭局。
七、辅助乡镇做好《地质灾祸防治应急方案》的调整和编制工作。
八、增强地质灾祸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经过各样有效形式做好本矿区地质灾祸防治的宣传工作,建立群防群治系统。
九、凡因工作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富损失的,依据相关法律法例以严肃查处。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9c17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5.png)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报告一、工作目的和背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单位针对本地区的地质情况,组织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此次工作的成果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二、工作内容1.组织人员为确保排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单位组织了由技术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团队,共计30人。
团队人员分工明确,提前进行了培训,了解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特征和注意事项。
2.排查方法本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主要采用了实地勘察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团队根据前期的资料分析和预测,选择了一些潜在的灾害隐患点进行实地勘察。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与居民和当地管理部门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地质灾害的看法和经历,以及他们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
3.排查范围本次排查工作主要针对山区和河流两个方面展开,特别是那些位于陡坡、河边或山脚下的社区和农田。
三、成果和问题1.成果通过实地勘察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确定了一批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对这些点进行了详细的标定和记录。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重要的地质情况和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今后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问题在排查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较多,加之人力和时间有限,我们无法覆盖到所有的潜在灾害点。
其次,有一些居民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较低,他们对于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十分配合,这给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困扰。
四、解决方案1.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地质灾害的认知。
2.加大投入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要加大财力和人力的投入,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排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滕州曹庄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度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情况汇报
二0一0年五月十二日
二0一0年度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情况汇报
一、矿井概况
山东省滕州曹庄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为曹庄煤矿改制成立的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始建于1989年7月,1995年12月投产,矿生产设计规模30万吨/年。
矿区面积为7.306km2,矿区内有村庄7座,学校4座,变电所1座。
井田内有可采煤层3下、12下、16、17共四层煤,现主采3下煤,二水平尚在开拓。
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
本公司自1992年试生产以来,一直开采3下煤,3下煤为厚煤层,厚度4.3~8.9m,分三层开采,一、二分层采高为2.0m,三分层采高2.5~3.5米。
对地面造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表塌陷,塌陷深度为0~6.0m。
截至目前,形成面积大小不等的7个地表塌陷积水坑,且大都已经稳沉。
1号坑位于郭河北堤以北,级西路西侧,面积7200m2 ,积水量6840m3,最大积水深度1.5m;2号坑位于郭河河堤以北级西路东侧,面积2700m2,积水量32400m3,最大积水深度1.5m;3号坑位于郭河内级西路西侧,面积25600m2,积水量115200m3,最大积水深度6m;4号坑位于郭河内级西路东侧,面积 74000m2,积水量156300m3,最大积水深度7m;5号坑位于郭河以南,级西路西侧,面积69300m2,积水量242500m3,最大积水深度6m;6号坑位于郭河以南,级西路东侧,面积107100m2,积水量267700m3,最大积水深度6m;7号坑
位于郭河以南,级西路以西,环镇路以北,面积67200m2,积水量201600m3,最大积水深度6m。
由于以上塌陷积水坑大都已经稳定,并且只影响到级西路来往行人及附近村庄耕种农民,故隐患点威胁程度较小。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情况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我公司特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为副组长的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预防、治理的全面指挥、领导工作。
2、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附近及其出入路口设立警示牌。
根据本公司的生产实际情况、地面塌陷情况,在雨季由生产技术部的测量人员在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所对应的地面位置分别设立观测点,定期派专人进行观测,并填报观测结果,设立警示牌。
3、及时填报“防灾工作明白卡”及“避险明白卡”,并将两卡发放至受影响的群众,让群众了解灾害位置,灾害发生的程度,让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注意灾害,避免灾害,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4、严格实行汛期巡查、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由保卫科派专人进行巡查,大雨、暴雨时加强巡查力度,密切观察郭河水位变化及河堤的受冲刷情况。
发现险情做到早报告,早抢险,及时果断地启动应急预案,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5、每年雨季前,按照水利部门的设计,完成郭河筑堤工作。
6、汛期调度室加强与市防汛部门联系,及时了解上游水库行洪时间、水量等情况。
山东省滕州曹庄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