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敏感指标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护患比指标的评价频次
可以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护患比
可以是某班次的平均护患比 可以是某特定班次的平均护患比
19
四、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公式
同期内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 每住院患者24小时= 平均护理实数 统计周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
20
五、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
1、定义:
的分别为ICU、老年科、神经内科。
34
九、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定义: 又称意外拔管,是指患者有意造成或任何意 外所致的拔管,即非医护人员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包括以下集中情况: 1、未经医护同意患者自行拔出的导管; 2、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滑脱; 3、因导管质量问题或堵塞提前拔出的。
危重患者管理得分=所有危重患者 质量分和/检查危重患者人次×100 % 评估率=跌倒/坠床、压疮、非计划 性拔管评估患者数/住院患者总数 ×100% 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有记录的跌 倒数/住院人日数×100% 38
5
93分
≥92%
6
100%
7
≤0.027‰
39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基础护理 病区规范管理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 护理文件书写 跌倒/坠床、压疮、非 计划性拔管评估率 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
当班责任护士人数:不包括办公班、外勤、 护士长、治疗班等,仅为责任护士。
15
举例:
计算护患比指标数据库报表(8小时/班次)
医院: 科室 : 日期:
班次 责任护士 数 数量 护患比 每天平均 护患比
白班
下午班
夜班
接班 患者数
新收 患者数
接班 患者数
新收 患者数
接班 患者数
新收 患者数
16
目标值 ≥93分 ≥93分 ≥100分 ≥97分 100%
计算方法 依据《滦南县医院xx》、《xx科xx》检 查标准
评估率=跌倒/坠床、压疮、非计划性拔 管评估患者数/住院患者总数×100%
≤0.027 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有记录的跌倒数/ ‰ 住院人日数×100% ≥1:3
7
护患比(ICU)
8
手卫生合格率
28
八、院内压疮发生率
医院获得性压疮 = 院内压疮
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压疮,即患者入
院24小时后新发生的压疮,也包括社区获得性
压疮患者在住院24小时后又发生了新部位的压
疮,入院24小时内发生的压疮应纳入社区获得
性压疮。
29
八、院内压疮发生率
指标意义:
通过监测院内压疮发生率,可分析院内压疮发生的趋 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 施与管理,进一步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减少皮肤损伤 对患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伤害。 基本公式: 同期住院患者中 压疮新发病例数 = x100% 院内压疮发 生率 统计周期内住院 患者总数
护理敏感指标的制定与实 施
护理部
1
目标与指标

目标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指标来达成,相对 指标是宏观的表达。 指标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只针对一项具体 内容,可以是目标的一部分内容。
2
一、敏感指标与护理质量管理概述


管理过程的四个阶段: 1、基于目标制定计划 2、按照计划行动 3、做行动过程的评估 4、通过评估结果的反馈改善行动,保障 目标实现
27
八、院内压疮发生率
定义: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畅发生在骨 隆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包 括医院获得性压疮和社区获得性压疮。
(因弥漫性蜂窝织炎、散在性的胶带撕脱伤、动 静脉功能不全、糖尿病相关神经病变及失禁造成 的皮肤损伤均为非压力因素所致,不属于压疮范 畴)
护士离职率= x100% 统计周期末护士在职人数+统计周期内护士离职人数
同期护士离职人数
24
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指标意义:
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
命的后果。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监测,了解 所在医院或部门的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通过根本原 因分析和有效的对策实施,可以降低导致患者跌倒的 风险及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对患者跌倒的评35ຫໍສະໝຸດ 九、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公式:
非计划性拔 = 管发生率
同期某导管 UEX例次数
x100%
统计周期内该导 管留置总日数
说明:1.分子:同1名患者多次发生UEX,按频次叠加 2.分母:该周期内某管道每天带管病例数之和。
36
九、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指标意义:
是反映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护理质
22
五、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
计算公式:
同期某级别护士人数 某级别护士的比率= x100% 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 工作年限分为:<1年;1—2年(含1年); 2—5年(含2年);5—10年(含5年); ≥10年。
23
六、护士离职率
意义: 是反映医疗机构内部护理人员流动性和 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40
32
压疮现患率: 压疮现患率=
某一特定时点住院患 者压疮病例数 x100% 该时点住院患者总数
分子:包含社区获得性压疮和院内压疮。
33

评价一家医院的压疮护理质量,最客观的评
价指标就是院内压疮发生率。对德国256所医院
的调查,表明普通病房患者压疮发生率为3.9%,
而ICU压疮发生率高达14.9%,发生率占前3位
11
二、床护比使用方法:
床护比是一个引导管理者基于开放床位数配置护
理人力的工具。管理者应当对这些护理单元最低
和合理的床护比的“理论值”做到心中有数,也
可以结合收治患者的类型、医院的定位和发展方
向等因素,拟定自身的床护比标准值。
12
二、床护比标准
《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对“床护比” 的要求
x1000 ‰
统计周期内有记录的跌倒例 次数
26
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说明:p93 1、“统计周期”可根据质量管理部门要求确定,如年、 季度、月。 2、“跌倒”的纳入标准:住院、急诊观察室的患者都 算,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每次都算一例。 数据来源: 1、不良事件上报或护理记录 2、住院患者人日数通过交班报告获得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在患者安全目标中指出, 跌倒是护理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护理的一项敏感指 标,是评价医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指标。
30
八、院内压疮发生率
说明:
(分子)同期住院患者中压疮新发病例数:为某
一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新发生压疮的病例数,同
一患者转科的按照1例算,多次发生的也按照1
例算,社区获得性压疮患者入院后又新发生的按
照1例算。
31
说明: (分母)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


上一统计周期末在院患者数+新入院患者数 ‖ 本统计周期出院患者数+统计周期末在院患者数
13
二、床护比指标的使用
床护比指标的使用
计算本科床护比 的最低值 不能满足需要时 ,报告护理部 院内调配 对目标进行监测 (按周、按日) 科室内部弹性调 配 低于最低值
不能满足需要时 ,报告人事科
14
三、护患比
指标的定义:统计周期内当班责任护士人 数与其负责照护的住院患者数量之比。
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之和 平均每天护患比=1: 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
护患比指标的意义
1、患者护理结局的好坏,与护理人力的 配备有直接关系。护患比反应护理服务的 有效人力投入,反映执业护士直接照顾患 者数量情况,而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是 护理服务的规范化的基本保障,属于护理 质量的结构性指标。
17
护患比指标的意义
2、护患比之所以能够作为护理质量的敏感 指标,是因为患者能否获得与其病情相应 的规范的护理服务,取决于有多少一线护 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服务。若人手不足, 护理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继 而有损患者的安全和护理结局。
估,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职业思
维。预防患者跌倒的过程,充分体现护理工作对患者 的责任和关怀。
25
七、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基本公式:
住院患者跌倒发 = 生率 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 跌倒例次数 x1000 ‰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 人日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 生伤害例次数
住院患者跌倒伤 = 害率
5
(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筛选
设定敏感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1.突出护理工作特点,否则难以筛选出对护理
工作特异性高、有指导意义的指标。
2.突出质量管理的要求,否则不能为质量管理
者所用。
3.突出少儿精的特点,既能够为护理质量管理 带来“以点及面”的效果。
6
护理敏感指标涉及的范围:
7
应用敏感指标的原则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部门中,不同能力级别护
士在本机够或部门所有执业护士中所占的比率。
“能力”需要用具体的维度来衡量,常用的有工
作年限、学历和卫生技术职称。
21
五、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
2、指标意义:
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反映医疗机构或其部 门中护士的结构配置情况,通过监测此指标,能 够了解护士队伍结构的现状及动态变化,并研究 护士结构配置与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系,为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提供依据, 保障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
1、打通信息渠道,保障数据可获得性和 可靠性 2、注重指标内涵,避免单看数值
a、对指标值本身考量。 b、对指标值影响因素的考量。 C、关注指标可能带来的负面激励。
3、真诚反馈,合理辅导,持续改进
8
二、床护比(结构指标)
指标定义:

统计周期内提供护理服务的单位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 备的执业护士人数的比例,反映平均每张开放床位所配备 的执业护士数量。
目标给管理者提供了宏观、方向性的指引,指 标是目标的具体化,是管理的抓手。
3
(一)指标在管理中的意义
指标
指引
尺度
目标
行动
评估
实现
改善
4
(二)敏感指标的特点
敏感指标的定义:每当管理目标或管理结 果发生微弱的变化,管理者都会在某个指 标的指标值上看到明显的反应,这个指标 便是敏感指标。 敏感指标的特点:让管理者做到见微知 著、以点带面。以便管理者贯彻“重点管 理”的思想。
1
2 3
基础护理合格 率
病区规范管理 合格率 急救物品药品 管理合格率 护理文件书写 合格率 危重患者(特、 一级)护理合 格率 跌倒/坠床、压 疮、非计划性 拔管评估率 院内跌倒/坠床 发生率
93分
93分 100分
≥82.30%
≥61.46% 100%
4
97分
≥97%
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文件书 写合格份数/护理文书抽查总份数 ×100%
量的水平。通过对该指标进行监测,可以帮助管
理者了解导管管理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示管理
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
的发生。
37
序号
项目
2017 合格分数
2017 目标值
计算方法 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考核合 格患者数/基础护理考核患者总数 ×100% 病区规范合格率=合格病区/考核总 病区数×100% 急救物品完好率=抽查急救物品合 格件数/抽查急救物品总件数×100 %
基本公式: 同期执业护士人数 床护比=1: 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位数
9
二、床护比
按照服务单位的类型分类:
医疗机构总床护比
床护比
普通病房床护比 特殊护理单元床护比
ICU、手术室 、产房、产科
10
二、床护比指标意义:
1.反映护理服务的人力投入。 2.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床护比例关系 3.有助于引导管理者建立以合理的人员配备 模式 4.为安全运行提供警示
1、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床护比最低不低于1:0.4 2、当床位使用率≥93%,床护比不低于1:0.5 3、当床位使用率≥96%,平均住院日<10天,床护比不低于 1:0.6 4、对于重症医学科(综合ICU及各科ICU ),当床位使用率≥85%, 实际开放床护比≥1(2.5 ~ 3) 5、手术室手术间与护士比≥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