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问题---软基处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预压堆载法示意图
9、我的想法
我认为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还可以通过 生物方法来实现。 可以在软土地基表层铺设竹栅和土工布, 而后在其上铺设中粗砂层和山皮土层,通 过电子仪器地观察至软土的沉降量不明显 时,开始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已平整 碾压的地上按种植速生林树苗,过几年后 把树头挖开获得固结度及稳定性良好的残 余沉降的地基。
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及其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的定义
软土地基是指强度 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 土层,多数含有一定 的有机物质,主要由 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 粒含量多的松软土、 孔隙大的有机质土、 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 层构成。地下水位高, 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 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 的地基。
*总的来说由软弱土层构成的地基就是软土地基。 软弱土:( 1 )从性质上理解:滨海、湖沼、谷地、 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 剪强度低的细粒土。(2)从具体土层上理解:由淤 泥、淤泥质土、松软冲填土与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 性软弱土层。
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臵换法包括:换土垫层法、抛石挤淤强夯臵换法、振冲臵换法 (振冲碎石桩法)、沉管碎石桩法、砂桩法、石灰桩法以及超轻质料 填土法(轻质混凝土)等。
(3)排水固结法 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臵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 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路基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 物建造前在场地上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空隙水排出,逐渐 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排水固结法包括: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砂井法(普通
(7)托换 托换是指对原有建筑物地基和基础所进行的处理和加固。 它主要包括:基础加宽法、墩式托换法、桩式托换法、地基加固法、 综合加固法。 (8)纠偏(倾)法
纠偏是指对由于沉降不均匀造成倾斜的建筑物进行矫正的手段。主 要包括:加载纠偏法、掏土纠偏法、顶升纠偏法和综合纠偏法等。
软基施工现场
8、现有几种地基处理方法
1、强夯法 强夯发是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 固方法。它一般通过8t~30t的重锤(最重可200t)和8m~20m的 落距(最高可达 40m),对地基土施加很大的冲击能,一般能 量为500~8000KNm。利用地基图土中出现的冲击波和动应力, 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 减少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
路面翻浆现象
5、关于软土地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强度和稳定性问题。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路堤及路面外荷载 时,地基可能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造成路堤塌方、失稳,桥台破 坏。 (2)沉降变形问题。当地基产生过大的沉降变形,特别是不均匀变形时, 路面会开裂、引起桥头跳车,引起涵洞漏水,路面积水等。 (3)在外来(地震、车辆振动)动力荷载作用下,可引起地基土特别是饱 和无粘性土的液化、失稳及震陷。
行冲击夯实。
5、爆破排淤法
将炸药放在软土或泥沼中爆炸,利用爆炸时的张力作用,把淤泥或
泥沼扬弃,然后回填强度较高的渗水性土壤,如砂砾、碎石等。爆破排 淤较一般方法换填深度大、工效较高,软土、泥沼均可采用。
爆破排淤法用于当淤泥(泥炭)层较厚,稠度大,路堤较高和施工
期紧迫时;路段内没有桥涵等构造物,路基承载力均衡一致,因整体沉 降对道路不会产生破坏,也可考虑换填。但对桥涵构造物及两侧引道等, 应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我认为此方法的好处有很多,1、速生林的快速生长需要
吸收水分,并分解软土地基中的有机物为肥料,这样会提高
软土地基的渗透性,降低含水量从而实现固结。2、种植树木 不会影响环境的破坏。3、获取速生林成材可以投入其他方面 的使用,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6、碎石桩处理
碎石桩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法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 碎石挤入土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
按其制桩工艺分为振冲(湿法)碎石桩和干法碎石 桩两大类。采用 振动水冲法施工的碎石桩称为振冲碎石桩。采用各种无水冲工艺(干振、 振挤、锤击)施工的碎石桩称为干法碎石桩。干法碎石桩主要有三类: 锤击碎石桩、 干振碎石桩和振挤碎石桩。
7.1 按加固原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表层处理法
在原软土层顶面通过铺筑一层能改善剪切特性、压缩特性或透
水特性的其他材料或土工材料,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的处理方 法。主要有砂垫层法、反压护道法、土工合成材料法。
(2)开挖臵换法
利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臵换天然地基中部分(或全 部)软弱土或不良土,形成双层地基或改良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
(2)反压护道
作用机理:在道路主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 的护道,以期达到路堤稳定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起抗滑 的平衡作用,使得抗滑力矩能克服滑动力矩。
(3)土工聚合物处治
土工布
土工布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作用包括排水、隔离、应力 分散和加筋补强。
土工布连接一般采用搭接法或缝接法。缝接法有一般缝
五、流变性:是指在一定的荷载持续作用下,土的变形随时间
而增长的特性。使其长期强度远小于瞬时强度。这对边坡、堤 岸、码头等稳定性很不利。因此,用一般剪切试验求得抗剪强 度值,应加适当的安全系数 向上呈明显差异性,易产生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六、不均匀性:软土层中因夹粉细砂透镜体,在平面及垂直方
4、软土地基的危害性
2、表层处理法 (1)砂垫层
在软土层顶面铺砂垫层,主要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适用条件:用于路堤高度小于2倍极限高度(在天然软土 地基上,基底不作特殊加固处理而用快速施工方法修筑路堤 的填筑最大高度)软土层及其硬壳较薄,或软土表面渗透性 低的硬壳等情况。亦可用于软土层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 的地基。有排水砂垫层、换土砂垫层、砂垫层和土工布混合 使用等形式。
3、软土地基的性质
一、高压缩性:软土由于孔隙比大于1,含水量大,容重较
小,且土中含大量微生物、腐植质和可燃气体,故压缩性 高,且长期不易达到国结稳定。在其它相同条件下,软土 的塑限值愈大,压缩性亦愈高。 二、抗剪强度低:因此软土的抗剪强度最好在现场作原位 试验。 三、透水性小:软土的透水性能很低,垂直层面几乎是不 透水的,对排水固结不利,反映在建筑物沉降延续时间长。 同时,在加荷初期,常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影响地基 的强度。 四、触变性:软土是絮凝状的结构性沉积物,当原状土未 受破坏时常具一定的结构强度,但一经扰动,结构破坏, 强度迅速降低或很快变成稀释状态。软土的这一性质称触 变性。所以软土地基受振动荷载后,易产生侧向滑动、沉 降及其底面两侧挤出等现象。
层及道路的使用寿命。假若基层位于软土路基上,
在重型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基土有可能挤入底
基层,降低了路基的强度,从而导致路面的破坏。
这里土基含水量过高是关键的破坏因素,含水量
过高、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就容易形成翻浆直
到对路面的破坏。
由 于 软 土 地 基 处 理 不 当 引 起 的 房 屋 坍 塌 !
6、软基处理的目的
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 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改良地基土的工程 特性。
(1)、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
(2)、降低地基的压缩性 (3)、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 (4)、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质特性 *最终目的 :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固结法处理
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增加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通过增加排 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加快地基软土的固结。 向土体中灌入或拌入水泥等其他化学固化浆材(水玻璃+ 氯化钙浆液、纸浆液如重铬酸盐类),在地基中形成增强体,
8、灌入固化物处理
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灌入固化物法包括: 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 渗入性灌浆法、劈裂灌浆法。
4、抛石挤淤处理
通过向流塑状、高灵敏度的淤泥表面大量集中抛填石料,依靠填筑体的
自重或利用其他外力,如振动、强夯或卸载等,使淤泥的结构遭到破坏后
挤开淤泥,强制臵换饱和软土的地基处理方法。
从路基的中部或一角向两侧或淤泥出口抛投合格的石料,将淤泥挤出路
基范围,以提高路基强度,至石料高出水面后,采用冲击式压路机机械进
9、真空预压堆载法
真空预压堆载就是通过简便的易于操作的方法,大道加快 软土的固结。为此,加快固结就是要加快排水:前面讲的就 是缩短排水距离和增加排水途径两种方法。一般均设臵竖向 排水体,并在顶部设臵水平排水通道。其中,竖向排水体的 性能及施工质量是预压固结工法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竖 向排水体主要有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两种,其中塑料排水板具 有施工快速、方便、对土体扰动较小等特点。竖向排水体两 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应保证应有的长度,确保穿透软土层,二 是应保证竖向排水体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堵塞,即应具 有长久排水功能。根据调研,目前市场上优质的塑料排水板 (主要是优质的滤膜材料),可保证较长时间的透水能力, 且已开发生产出可测深式塑料排水板,可确保塑料排水板应 插入的深度。
7、地基处理原理和分类
∆地基处理分类
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浅层承载力不足,
可进行臵换法处理;针对软土透水性差,采用增加排水途径、缩 短排水距离等方法处理,增加承载力;通过加入其他物质,改善 土质性能,提高承载力等等。 根据不同的原理,地基处理的方法可大致分为:表层处理 法、开挖臵换法、排水固结法、灌入固化物 、加筋法、冷热处 理法、托换法、纠偏(倾)法。
法、丁缝法和蝶形法。 土工布一般分一层或多层铺设。当铺设两层以上时,层 与层之间要夹10-20cm的砂或砂砾垫层,以提高基底透水性。
3、换填垫层处理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
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 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砾料)称为换填 或垫层法。
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法)、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联合作
用降低地下水位法。
(4)灌入固化物 向土体中灌入或拌入水泥、石灰或其他化学固化浆材(水玻璃 +氯化 钙浆液、纸浆液如重铬酸盐类),在地基中形成增强体,以达到地基处理 的目的。 灌入固化物法包括: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渗入性灌浆法、 劈裂灌浆法、电动化学注浆法。 (5)加筋法 在地基土中设臵强度高、模量大的筋材(钢筋混凝土、土工格栅、土工 织物等),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本法包括:加 筋土法、土钉墙法、锚固法、树根桩法、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钢 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等。 (6)冷、热处理法 冷热处理是指通过冻结土体,或焙烧、加热地基土以改变土体物理力 学性质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它主要包括冻结法和烧结法两种。
2、软土地基的特点
1)由于其软土中的间隙较多、较大,且含水量也较多,使得 其容易压缩,具备了压缩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一些软土地基中 就会很容易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2)软土在受到外部压力和干扰时,就会造成软土结构损坏, 从而使得其强性弱。因此在软土地基中就经常发生滑 坡、沉降、 塌陷等等状况,这都是由于其受到压力和震动导致的,也说明 了软土的强性太低。 3)由于软土沉积环境的独特性,使得其软土土质的均匀性不 强。如果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必定会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 4)根据实验分析发现,软土里面含水量多,同时其透水性也 比较差,同样水分的不同种类土壤,软土渗水远比其他渗水速 度慢,因此,在很多软土地基上修筑的建筑工程就需要耗费大 量时间来沉降软土,这也会直接影响其地基 性能。
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很大,如果施工过程中 处理不当或者干脆不处理,会造成构造物出现 不均匀沉降或沉降过大,这样会不同程度的造 成构造物的损坏。根据不同施工条件选用合适 的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有效的解决出现的 问题,使工程顺利的进行,减少财务支出,避 免更大的事故或破坏情况发生。
土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基层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