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高级中学高考语文试题考前模拟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高级中学高考语文试题考前模拟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1月28日,随着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闭幕式的举行,2017年度五大学科竞赛全部落幕!
大家都知道,竞赛已经与高考招生紧密相关。
那么,不同竞赛的级别,会对应着怎样的优惠?以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为例,2017年情况如下:
(1)国家集训队(约260人)可获清华北大保送。
(2)国家金牌(约450人)可获清华北大一本线录取。
(3)国家银、铜牌(约1100人)可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降30—60分、一本线上录取。
(4)省级一等奖(约7500人)可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降10—60分、一本线上录取。
(5)省级二三等奖(约3—4万人)可获部分985、绝大多数211自主招生降10—60分、一本线上录取。
(摘编自新浪教育《2017奥赛落幕五大学科竞赛对应怎样录取优惠》2017年12月2日)
材料二: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这就意味着,按照2014年底,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的要求,经过3年的(过渡)实践,2018年高考考生将成为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的首批考生,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近些年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引导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促进高考公平公正,已经在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
除了保留部分扶持性加分项目,通过取消鼓励性加分保证高考的起点公平也成为教育界内外的一致认可。
(摘编自人民日报《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让高考回归起点公平》2018年3月22日)
材料三:
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及一些私人开的奥数辅导班发现,虽然高中奥数班门庭冷落,但初中、小学奥数培训依然火热,临近寒假,许多奥数班报名爆满。
不少受访家长表示,他们仍愿意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认为这对于小升初及初中升高中皆有利。
只有极少数孩子是因为喜欢数学而去参加培训。
采访中,正在广州某知名小学读四年级的郭同学告诉记者,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的奥数,“之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几次大型考试,听学过奥数的同学说,卷子上很多题在奥数班都学过,但我们没学过的却觉得难。
但我自己并不是真心喜欢奥数。
”于是郭同学也加入了学习奥数的队伍中。
“我们班40个人,大概有30多个都在学奥数。
”郭同学如是说。
(摘编自广州信息日报《加分取消了,奥数还热着?》2018年3月30日)
材料四:
记者了解到,也有很多私人开办一对一模式的中小学奥数培训班,也颇受家长欢迎。
据广州某知名中学的陈老师透露,现在也有“名校名师”在奥数辅导机构兼职,不过他们更倾向于在自家开奥数小辅导班或是到学校的奥数辅导基地开班,按小时收费。
目前,收费行情为300元/小时,刚出校门的新老师收费较低,但均价也有100元/小时。
随着网络的普及,甚至有人在网络办起中小学奥赛辅导班。
(摘编自广州信息日报《加分取消了,奥数还热着?》2018年3月3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2017年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可以保送清华北大,2018年则不可以。
B.根据材料二,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引导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已经在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
C.根据材料三,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后,奥数学习热潮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从中学战场转移到小学乃至幼儿园。
D.根据材料四,奥数辅导班“高烧不退”的原因是家长们的“推波助澜”,而学生并非真心想要学习奥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之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考生从这些政策中得到实惠。
B.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这一举措,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好评,高校也将能录取到真正的人才。
C.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这一规定是通过3年的缓冲时间而最终确定的,这一举措并非疾风骤雨式改革。
D.小学生参加奥数辅导培训现象早已存在,只是在高考与奥数脱离后这一现象更为凸显。
他们参加辅导都是为了升学,已经没有因为喜欢数学而去的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现实生活,请你谈谈如何才能真正让“奥赛”辅导降温?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收
孙犁
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候。
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
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
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树阴里。
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手里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还夹着清脆的说笑声。
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在她们的头上、衣服上游动,染成各色各样的花。
二梅站在队前问:“你们
拿着家伙干什么呀?”“挖沟!”大家一齐大声地回答。
“对了。
驻在咱村的队伍,今天下午去打击敌人,这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麦子。
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秆分好段,用铁铲划上印,说:“来吧,两个人挖一段,一把铁铲一把镐。
”
队上的指导员从一块麦地里走出来,后面跟着个背大枪的矮个子通讯员。
在村里住长了,他认识二梅。
他说:“部长领导得好,真积极!”二梅也直起身子笑着说:“指导员,我们弄好了路,你们抓不住鬼子,叫他们冲过来,我们可批评你!”指导员说:“好,好,好。
你听枪响吧!”指导员穿进另一块麦地,他的衣服和麦子一个颜色,麦穗打到他腰里。
那个通讯员却淹没在麦地里了,只有那黑黝黝的枪口露在外头。
不久,这枪口也消失不见了,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一声连着一声叫着:“莫黄莫割——莫黄莫割!”
“嘎勾——”东边响了一声枪。
妇女们拖着铁镐和铲从道沟里跳上来,向东边张望。
枪声响得越来越密,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了。
二梅的脸有些青白。
东边卷起了一团烟,罩住了金黄的麦子。
机枪声、炮声,好像压低了那里的麦子。
炮弹炸碎我们的土地,土地飞到半天空,那里面有多少炸碎了的金黄的麦穗!二梅知道这是敌人的炮,在那里作战的同志们是不是受了伤呢?她喊道:“我们不要在这里傻站着了,快回家抬担架,预备鸡蛋和水!”
当她们抬了几副担架回来,枪声停了,那一团烟也远了。
但是枪声很响很急,二梅知道这是我们的军队追赶敌人了。
她们很快向那里跑去。
我们的军队把敌人赶回窝里,才停下来。
二梅她们抬回受伤的指导员和他那矮矮的通讯员。
这两个同志去夺敌人的重机枪,受了伤。
她们把夺来的重机枪也放在一副担架上,还空着一副担架。
她们回来,路过二梅家的地边,爷爷正靠在一个捆了牛腰粗的大麦个上等候,他担心他的孩子,眼望着东边的路。
二梅说笑着回来了,看见爷爷,她说:“把麦个放在担架上,我们给你抬回去!”老头子听了孙女儿的话,真的把麦个放在担架上,飞快地往村里去了。
第一副担架上是指导员,第二副担架上是通讯员,第三副担架上是重机枪,第四副担架上是麦子。
老头子跟在后面,打着火抽着烟。
太阳已经有一半落到远远的西山里去了,在它上面是一团团千变万化的云彩——那在老人眼里,是一只虎,一只豹,一匹飞马,一只老鹰。
晚上,奶奶又把饭放在那里,小桌上却有了白面饼。
爷爷回来,二梅回来。
奶奶说:“你今儿个更有功了,奶奶给你烙了白面饼,快点吃!”二梅说:“有功的是人家队伍上的人,有功的是指导员和通讯员,人家夺了敌人一挺重机枪,受了伤,先慰劳他们吧!”二梅带了自家的饼还有别人家的鸡蛋到指导员那里去,指导员和通讯员的伤口全包扎好了,躺在院当中月亮地里的软床上。
田野里是收割麦子和打场的声音,风吹来薄薄的小麦的香味。
二梅和她的两个小组长站在受伤人的床前,念着妇救会的慰问信。
二梅又念了她自己的慰问信。
她念着,她述说自己原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没了娘,在野地里,春天挑野菜,秋天拾庄稼,冬天割柴草,风吹着,雨打着,长到十五岁。
八路军来了,是正好的年岁,赶上了正好的年岁。
这样她就不再走奶奶的路,娘的路。
一条完全崭新的路,在她眼前打开了。
她的声音是那么庄严、热情和诚恳,感动得受了伤的人硬支起身来,严肃地听着。
(选自《孙犁作品精编》,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中“布谷鸟”这一细节,既交代了时令节气,渲染了生活气息,又暗示危险将临,推动下文交战情节的展开。
B.小说的环境描写不是为了突出战争的满目疮痍,而是以表现祖国山河的美丽为主,如“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一团团千变万化的云彩”、麦收的赏心悦目等。
C.小说构思颇为精巧别致,主题是歌颂抗日英雄,作者却不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抗日英雄以及英雄事迹,而是将视线锁定在被战争要求走开的青年妇女的身上。
D.这篇小说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如“田野里是收割麦子和打场的声音,风吹来薄薄的小麦的香味”;人物对话则简约明了,充分体现了农民的语言特性,通俗易懂。
2.最后一段通过二梅之口交代了她的身世,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试探究小说标题“麦收”的意蕴。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兰河传
萧红
冯歪嘴子把小孩搬到磨房南头那草棚子里去了。
那小孩哭的声音很大,好像他并不是刚刚出生,好像他已经长大了的样子。
那草房里吵得不得了,我想去看看。
这回那女人坐起来了,身上披着被子,很长的大辫子垂在背后,面朝里,坐在一堆草上不知在干什么,她一听门响,一回头。
我看出来了,她就是我们同院住着的老王家的大姑娘,我们都叫她王大姐。
这可奇怪,怎么就是她呢?她一回头几乎是把我吓了一跳。
我转身就想往家里跑。
跑到家里好赶快地告诉祖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大姐看是我,就先向我一笑,她有很大的脸孔,很尖的鼻子,每笑时,她的鼻梁上就皱了一堆的褶。
今天她的笑法还是和从前的一样,鼻梁处堆满了皱褶。
她是很能说能笑的人,她是很响亮的人,她和别人相见之下,她问别人:
“你吃饭了吗?”
那声音才大呢,好像房顶上落了喜鹊似的。
她的父亲是赶车的,她牵着马到井上去饮水,她打起水来,比她父亲打得更快,三绕两绕就是一桶。
别人看了都说:
“这姑娘将来是个兴家立业好手!”
她在我家后园里摘菜,摘完临走的时候,常常就折一朵马蛇菜花戴在头上。
她那辫子梳得才光呢,红辫根,绿辫梢,干干净净,又加上一朵马蛇菜花戴在鬓角上,非常好看。
她提着筐子前
边走了,后边的人就都指指划划地说她的好处。
老厨子说她大头子大眼睛长得怪好。
有二伯说她膀大腰圆的带点福相。
母亲说她:
“我没有这么大的儿子,有儿子就娶她,这姑娘真响亮。
”
同院住的老周家三奶奶则说:
“哟哟,这姑娘真是一棵大葵花,又高又大,你今年十几啦?”
每逢一问,王大姐也总是说:
“二十了。
”
“二十了,可得给说一个媒了。
”再不然就是,“看谁家有这么大的福气,看吧。
”
隔院的杨家的老太太,扒着墙头一看见王大姐就说;
“这姑娘的脸红得像一盆火似的。
”
现在王大姐一笑还是一皱鼻子,不过她的脸有一点清瘦,颜色发白了许多。
她怀里抱着小孩。
我看一看她,她也不好意思了,我也不好意思了。
我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站了一会,我看她用草把小孩盖了起来,把小孩放到坑上去。
其实也看不见什么是炕,乌七八糟的都是草,地上是草,炕上也是草,草捆子堆得房梁上去了,小炕叫草捆子给占满了。
那小孩也就在草中偎了个草窝,铺着草盖着草就睡着了。
我越看越觉得好玩,好像小孩睡在喜鹊窝里了似的。
等到了晚上在煤油灯的下边,我家全体的人都聚集了的时候,那才热闹呢!
有二伯说:
“好好的一个姑娘,自己看上一个磨房的磨倌,介个年头是啥年头!”
老厨子说:
“男子要长个粗壮,女子要长个秀气。
没见过一个姑娘长得和一个抗大个的抗工似的。
”
有二伯也就接着说;
“对呀!老爷像老爷,娘娘像娘娘,你没四月十八去逛过庙吗?那老爷庙上的老爷,威风八面,娘娘庙上的娘娘,温柔典雅。
”
这事情一发,全院子的人给王大姑娘做论的做论,做传的做传,还有给她做日记的。
做传的说,她从小就在外祖母家里养着,一天尽和男孩子在一块,没男没女。
有一天她竞拿着烧火的又子把她的表弟给打伤了。
又是一天她在河沟子里边采菱角,她自己采的少,她就把别人的菱角倒在她的筐里了,就说是她采的,说她强横得不得了……
自从团圆媳妇死了,院子里似乎寂寞了很长的一个时期,现在虽然不能说十分热闹,但大家都总要尽力地鼓吹一
番。
于是吹风的,把眼的,跑线的,绝对的不辞辛苦,在飘着白白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边,在那里守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
……
七月的晚霞,红得像火似的,奇奇怪怪的,老虎、大狮子、马头、狗群。
一到了八月,那满天红洞洞的,那满天金黄的,满天绛紫的,满天朱砂色的云彩,一齐都没有了。
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不挂。
白天就是黄金的太阳,夜里就是雪白的月亮。
晚饭之后,乘凉的人没有了。
院子里显得冷清寂寞了许多。
鸡鸭都上架去了,猪也进了猪栏,狗也进了狗窝。
院子里的蒿草,因为没有风,就都一动不动地站着,因为没有云,大昴星一出来就亮得和一盏小灯似的了。
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
(有删改)
[注]《呼兰河传》写作于20世纪40年代。
呼兰河是一个北方小城。
小说中的“我”是个孩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王大姐一笑还是一皱鼻子”,王大姐的笑容没有改变,王大姐淳朴善良的本性没有变,但清瘦发白的脸影射出底层人的生活状况。
B.小说多从侧面描写王大姐年轻漂亮、淳朴善良、健壮能干,或借用乡人的言语夸赞,或通过“我”的见闻叙说,很少从正面着墨刻画。
C.小说前半部分写人们对王大姑娘的夸赞,后半部分写大家对她的揶揄讽刺,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乡人的态度转变及爱憎分明、立场鲜明的特点。
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烘托渲染了寂静凄清的氛围,而王大姐敢于抗争,追求婚姻自由的形象像“大昴星”一样出来照亮整座死寂的呼兰河城。
2.这篇小说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从散文化语言、儿童叙述视角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写王大姐死了,应该算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结合文本,分析产生悲剧的原因。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悦,字.众喜,京兆蓝田人也。
少有气干,为州里所称。
太祖
..初定关、院,悦率募乡里从军,屡有战功。
大统四年,东魏将候景攻围洛阳,太祖赴援。
悦又率乡里千余人,从军至洛阳。
将战之夕,悦馨其行资,市牛维战士。
及战,悦所部尽力,斩获居多。
十三年,候景据河南来附,仍请兵为援。
太祖先遣韦法保帅众助之。
悦言于太祖曰:“候景
之于高欢,始则笃乡党之情,末乃定君臣之契,位居上将,职重台司
..,论其分义,有同鱼水。
今欢始死,景便离贰,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
今若益之以势,援之以兵,恐朝廷贻笑将来也。
”太祖纳之,乃遣赵士宪追法保,而景寻叛。
十四年,率所部兵从杨忠征随郡、安陆,并平之。
时悬兵深入,悦支度路程,勒其部伍,节减粮食。
及至竟
陵,诸军多有匮乏,悦出原米六百石分给之。
太祖闻而嘉焉。
又从达奚武征梁汉。
军出,武令悦说其城主杨贤。
悦乃贻之书曰:“梁主内亏刑政,外阙藩篱。
匹夫攘袂,举国倾覆。
非直下民离心,抑亦上玄所弃。
我相公膺千龄之运,
创三分之业。
兵车
..所指,云除雾廓。
君兵粮既寡,救援路绝。
欲守,则城池无萦带之险;欲战,则士卒有土崩之势。
以此求安,未见其可。
事有变通,今其则也。
”贤于是遂降。
悦白武云:“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
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若蜀兵更至,攻之实难。
”武然之,令悦率轻骑七百,径趣白马。
悦先示其祸福,其将梁深遂以城降。
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保定元年,卒于位。
(选自《周书·王悦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B.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C.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D.梁武陵王纪果遣将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还/及梁州平/太祖即以悦行刺史事/招携初附/民吏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本名之外另取的通常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联的称呼。
B.太祖,帝王谥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
C.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也可以指御史台主管某事的机构或官员。
D.兵车,又称战车,是载兵的车辆,用于陆上战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悦年轻有为,屡立战功。
王悦年少时就有气量才干,被同乡人称道;率领乡里人跟随太祖的军队,多次立下战功;转战洛阳,用尽随身财物买牛款待战士,激励战士奋勇杀敌。
B.王悦颇有眼光,识人精准。
侯景投靠朝廷,请求派军队作为援助,太祖应允,王悦进言,分析侯景和高欢的关系,认为不宜援助候景,太祖采纳建议,之后侯景果然反叛,印证了王悦的判断。
C.王悦节减粮食,援助友军。
王悦率领军队跟随杨忠征讨随郡、安陆,他孤军深入,走错了路,命令部属减少粮食开支。
到了竟陵,将节约下来的六百石米分给缺少粮食的各路军队。
D.王悦洞察形势,劝降有方。
王悦出征梁汉,奉命劝降城主杨贤,王悦剖析形势,指出杨贤面临绝境,说服杨贤归降;率领轻骑兵奔赴白马,陈述利害关系,说服白马守将梁深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侯景之于高欢,始则笃乡党之情,末乃定君臣之契。
(2)今欢始死,景便离贰,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和卢国华)
辛弃疾
汉节东南①,看驷马、光华周道。
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
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
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
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②。
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③无根潦④。
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①汉节东南:指卢国华时任福建提刑使。
②旌纛:军中之旗。
③易除殆类:指南宋朝廷中那些不以金人为意,专事享乐的人。
④根潦:指浮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节东南”几句写卢国华任福建提刑使时,乘坐四匹马拉的车子光彩满路,仕途上春风得意。
B.“须信是”几句写相信友人为官之处的七闽大地会有福星来到,也是期望友人在任能有所作为。
C.“庭草”两句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闲看秋草自生、秋阳照在榕树上而心满意足。
D.“但欲搜”几句紧扣标题中的“和卢国华”,写“我”现在只想寻找一些好的词语来答谢您的新词。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
(2)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3)今夜鄜州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
(4)太乙近天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山》)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8)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7、《掌上的心》是当代诗人雷抒雁的作品,品读该诗,说说这首诗的妙处。
要求:答出3条妙处,100字左右。
掌上的心
雷抒雁
如果我能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你就会一目了然
你就会说
哦,多么可爱的红润
可是,如果我真的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定会被可恶的鸟啄破
我该怎么说呢
该怎么表达这裂心的痛苦?
8、根据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欢歌热舞闹新春。
春晚是几代人的“春节标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人们的共同期盼。
下面是2019年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节目。
请从下列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不超过90字。
①《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舞)②《妙言趣语》(相声)③《锦锈梨园》(戏曲)
④《可爱的中国》(朗诵)⑤《占位子》(小品)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澎湃新闻获悉,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在部分试点教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日常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
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你发呆、抬头低头、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
材料二
瑞典一所高中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记录学生的出勤,学校董事会被认为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处理不符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规定。
瑞典数据监管机构对当地一所高中开出一张金额为20万瑞典克明(约合人民币14.7万元)的罚单。
材料三
美国伊利诺斯州和德克萨斯州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法,要求收集和使用人脸识别的公司和个体必须遵循一套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