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必读书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A??)给了海伦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的,无形的才能永垂不朽。
”
??A??《圣经》??????????B??《麦克佩斯》???C??《李尔王》
4.第一本使海伦体会到真正历史价值的书是斯温顿的(?B??).
??A??《欧洲史》????????B?《世界史》?????C??《中世纪》
5.如果没有(??A??)的热情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A??卡内基????????????B?赫顿???????????C??马克·吐温
三、判断题。
(10分)
1.海伦21岁时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
(?×?)
2.海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
3.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创始人是萝拉。
???(?×??)
4.安妮·莎莉文小时候因无人照顾被送进了贫民救济院。
(?√?)
5.在毕业典礼上,安妮穿的是霍布金太太缝制的礼服。
?(?√??)
四、问答题。
(20分)
1.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她将会做些什么?请简单写一写。
???第一天看人,第二天看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要在现实世界里,
五选择题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代表作。
A 诗歌
B 小说
C 散文
D 传奇
2.海伦凯勒是哪个国家的作者()
A 英国
B 巴西
C 美国
D 法国
3.请问海伦凯勒是什么家()
A 慈善家,教育家,演讲家
B 历史学家,教育家,演讲家
C 考古家,慈善家,教育家
D 革命家,历史家,考古学家
4.海伦凯勒一生有多少时间的光明和声音()
A 19个月
B 20个月
C 21个月
D 22个月
5.海伦凯勒能重见光明后,第一天她渴望看什么()
A 人类
B 森林
C 天空
D 海洋
6.海伦凯勒心中的人类是()
A 真诚,欺骗
B 友谊,善良
C 残忍,无情
D 爱财,惜命
7.凯勒的处女作是()
A《我的生活》B《我的日子》C《我的盲人生涯》D《我的家人》
8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凯勒的家庭女教师是()
A 凯蒂
B 安妮
C 莎莉文
D 左明丽.南茜
9.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在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年级作文被集成为()
A《给我三天光明》B《少女时代》C《我的生活》D《及至》
10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除了贝利和莎莉文老师以外,海伦最尊敬的人是()
A 海明威
B 但丁
C 巴尔扎克
D 马克.吐温
11.海伦.凯勒最后毕业于()
A 哈佛大学
B 纽约大学
C 剑桥大学
D 波士顿大学
12.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A 读书事业
B 创作事业
C 教育事业
D 出版事业
1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在所有人中,海伦首先最希望见到的是()
A 爸爸
B 妈妈
C 家庭老师
D 神父
1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早晨想看到的是()
A 花朵
B 露水
C 黑夜变为白昼
D 小草
15.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晚上想在()度过。
A 家里
B 中央公园
C 剧院或电影院
D 野外
16.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第二天她将通过()来感受人类的灵魂。
A 访谈
B 观察
C 艺术
D 体验
1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三天想(D )度过。
A 郊游
B 看电影
C 和老师
D 在当前的日常生活
A 马克-吐温
B 霍姆斯
C 霍金
D 安妮-莎莉文
A 哈佛
B 牛津
C 剑桥
D 斯坦福
女子学院选择,海伦自己给出了理由是(D)
C 因为卫斯理女子学院里头只有女生
D 哈佛给了她高额的奖学金18. “19 世纪
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这句话是谁说的?( B)
19.1955 年,她荣获(A )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
20.海伦
是在美国着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完成大学学习的,她曾经参观过卫斯理女子学院,为何没有卫斯理女 A 父母要求她读哈佛B读哈佛时沙利文老师对她的希望
六阅读理解
1、“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设问开头,引出下文。
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对于你们许多有视力的人来说,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沉沉的黑夜,是一个无法探索和难以找到光明的世界。
在光明的世界里,人们只将视力的天赋看作是方便,而不看作是品评艺术、研究艺术的手段。
3、海伦?凯勒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笑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
4.从第一段文字中,作者为什么要“凝视”她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这位教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麦西夫人在“我”还是个孩稚时就来到“我”家,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给我耐心温柔的教育。
麦西夫人温和友好、坚定顽强、又富有同情心。
5.第二段“我”为什么既要端祥朋友们的面孔,又想看婴儿的面孔?
要把朋友印在“我”心中,还要感受婴儿天真无邪的美和生气。
6.第五段写“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反映了“我”怎样的情趣?为什么下文又说“结束短暂的森林之旅”?
反映了“我”热爱生活的情趣,“长时间”是说“我”希望在“自然界的美色里”多呆会,感受那壮丽奇景,而“短暂”是强调“我”还想着田园风光,希望尽快看到下一个景观,表达了欣赏世界的急迫心情。
7.读完节选文后,你认为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美丽的灵魂?她的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海伦?凯勒是一个具有乐观向-卜,珍视友情,富有爱心,热爱生活等美丽灵魂的人;她的精神力量来源于周围人对她的帮助、感召,来源于书籍的力量。
8.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领会其中的特殊含义。
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源泉。
这段话表明了书籍对我的鼓舞、激励作用,它像路标、灯塔,给了我方向和动力,永远指引我走向光明。
体会下边句子的意味
9.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
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
(为什么将“看人”作为第一天要做的事?为什么要首先打量老师?)
①因为这些人给了作者生命、智慧及友爱,作者把这些看成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也因为这些人既熟悉又“陌生”,作者对他们的各个侧面有所了解,得到一点不完全的印象,现在要“将体现他们内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②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不仅沟通了作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且教给了她“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 温柔和耐心”,“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作者对莎莉文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10.到午夜,我从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暂时解脱就要终结了,永久的黑夜将重新笼罩我周围。
(黑暗当前,作者感到了恐惧和失落吗?为什么?)
作者没有感到恐惧或失落。
从后文看,作者心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没有时间作其他感想;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作者内心世界是光明的,意志是坚强的,对生活充满了爱,也从社会得到了友爱与尊重,因此不可能产生低落情绪。
11.不过在所有的官能中,我相信视力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为什么作者深信视觉最令人快乐?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2.作者为什么设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①对世人拥有光明却不珍惜,表示遗憾;以自己的“设想” 证明拥有光明的幸福,并劝告人们珍惜这种幸福。
②以此表达自己对身残苦难的坚强忍耐、对生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类的友爱。
③(作者身怀残疾,却比健康人更坚强、更善良,生活得更充实,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珍视人类的友爱和大自然的美好事物;而大多数人虽然五官、肢体健全,却把身体的天赋当作一种方便,而不是当作“充实生活的手段”,在懒惰散漫、浑浑噩噩中度过。
)海伦·凯勒的故事警示我们,要珍惜光阴,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追求知识,追求道德完善,并且不被任何困难吓倒。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 ? ? ? 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 ?? ?),原名(? ???)。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
”这种行云流水的态度,只有在(? ?)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 ???)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8.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 ? )而忏悔。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 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说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A.日记体??B.游记体? ? C.寓言体??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B. 意大利C. 英国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
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
C.在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
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
D.她不会写别的
7.《寄小读者》中,作者第一次远渡重洋,乘(??)到日本。
A.约克逊号邮船B.海轮C.飞机D.火车
? ?8.《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
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
? ?9.《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 ?? ?? ?? ?? ???值”,她以(为例子。
A.玫瑰B.菊花C.桂花??D.蒲公英
10.在(通讯七)中,,“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
这是为何()
A.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
B.“我”童年住海边,现在住湖边。
C.海广阔无边,湖红叶绿枝。
D.随年纪兴趣喜好也就改变。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冰心有四个弟弟,最小的13岁。
(??)
2.《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父爱。
(??)
3.? ?冰季是冰心的弟弟。
(??)
4. 《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
5. 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选自其散文集《樱花赞》。
(??)
6. 《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
这是因为“我”素来不喜欢热闹。
(? ?)
7. 作者在威尔斯利的圣卜生疗养院有一段时间“心酸肠断”,是因为她不适应那里的生活。
(??)
8.《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
9. 《寄小读者》中,作者忆起左辅的《浪淘沙》词“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是因为她当时在慰冰湖畔,临了诗兴. (??)
10.《寄小读者》中,作者在信中告诉弟弟,在国外想念家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缺少一种生活,“就是我们一两小时傻顽痴笑的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怀念和家人说笑、嬉戏的日子。
??(??)
附: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冰心? ?谢婉莹
2. 沙穰
3. 伟大的母爱
4. 母亲
5. 白岭和华京
6. 3? ?
7. 冰季??
8. 圣诞??
9. 瓜果节??10. 一只小鼠
二、选择题。
1. A??
2. D??
3. A??
4. B??
5. A??
6. B??7 .A??8. A??9. D??10. A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