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版语文九上《三顾茅庐》导学案(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领悟“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人物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5.初步感知文中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假设渴,诸葛亮的雄才大概、志存高远。
6.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知识梳理
1、走进作者
2、《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局部。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字词积累
1、重点字
纶巾(gun ) 贵胄(zhòu) 鹤氅( chng ) 愧赧(nn) 拜谒
(yè) 鄙贱(b) 挟持(xié) 存恤(xù) 总揽( ln ) 殷实(yn) 金帛(bó) 如雷贯耳(guàn) 箪食壶浆(dn)
2、多音字
曲(q)曲艺将( jing)将心比心
(q)弯曲(jiàng)将领
3、形近字
纶( gun)纶巾赧( nn )愧赧挟(xié)挟持
伦( lún)伦理赫(hè)显赫狭(xiá)狭窄
4、重点词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疏懒:松懈;懈怠
经世奇才: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思贤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顿开茅塞:比喻思想突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四、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刘备“三顾茅庐〞,既表现了他为兴蜀汉大业而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求贤假设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概。
根底积累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 )
A.倥偬( kng) 荷锄(hè) 勒马(lè) 高冈(gng)
B.踪迹(jì) 惆怅(chóu) 松篁(huáng) 轩昂( xun)
C.熟谙( n) 吟咏(yn) 云笺(jin) 苗裔(y)
D.纶巾(lún) 愧赧( nn) 倾颓(tuí) 存恤(xù)
解析:A项“倥〞应读“kng ",“冈〞应读“gng〞。
C项“吟〞应读“yín",“裔〞应读“yì〞。
D项“纶〞应读“gun "。
〔D〕
A.邂逅愕然逍遥峨冠搏带
B.斡旋乾坤匡扶安帮定国
C.凛凛霏霏庸懒民殷国富
D.社稷悒怏侥幸功盖寰宇
解析:A项“搏〞应为“博〞。
B项“帮〞应为“邦〞。
C项‘庸〞应为“慵〞。
3.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C)
A.他对光阴荏苒,不再漠视,他将刻苦努力,来弥补逝去的光阴。
B.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C.刘备思贤假设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D.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高同学箪食壶浆,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
解析:A项“光阴荏苒〞指时间渐渐过去,是主谓短语,无法与介词“对〞搭配成介宾短语。
B项“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D项“箪食壶浆〞用来形容军队受欢送的情况。
4.在以下横线上依次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D)
行数里,鞍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水不深
而;地不广而,林不大而;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清澈坦荡茂密澄清坦荡茂密
清澈平坦茂盛澄清平坦茂盛
阅读理解
阅读《三国演义》片段。
完成5—9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
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那么兴云吐雾,小那么隐介藏形;升那么飞腾于宇宙之间,隐那么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沉着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筯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操遂不疑玄德。
5.文中的“玄德〞指的是刘备_,“关、张〞分别指的是关羽_、张飞,文中第二段中画线句子隐含一个成语,即“望梅止渴__〞。
6.曹操特意请玄德喝酒,是不是为了笼络玄德?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是,只是为了试探刘备。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老奸巨猾的性格特点。
7.其实曹操心中对天下英雄已有评定,为何却一定要玄德来品评?玄德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为了试探刘备是否才略过人,将来是否会变成他的对手。
刘备所说的英雄不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刘备是成心装拙,以图骗过曹操,让曹操不对他起疑心。
[解析] 应结合二人的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和时代背景来思考。
8.当曹操指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有何反响?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备十分惊慌并且将筷子掉在地上,且说是因为打雷而害怕。
由此可见刘备是一个反响极快、心计更胜曹操一筹的人。
[解析] 第一问在曹操这句话的后面可找到答案;第二问根据刘备的语言和“将闻言失筯缘故,轻轻掩饰过了〞这句话来思考。
9.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玄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备是一个为人低调、工于心计的人。
10.本文语言描写出色,人物形象非常突出,请尝试运用语言描写写一个片段,突出你要描写的主要人物。
(200字左右)
例如: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糙米五块,谷三块。
〞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答复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
“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
“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像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
刚刚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真题体验
〔2021·随州〕阅读《三国演义》选段,完成〔1〕—〔2〕题。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A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A曰:“A 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A曰:“A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A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
〞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A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A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A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A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A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A曰:“舍此之外,A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A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A,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A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A乃沉着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A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1〕人物A是指刘备〔刘玄德,玄德〕。
〔1分〕
〔2〕概括选段故事情节。
〔1分〕
曹操煮酒论英雄〔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1分〕
《三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运用比拟阅读法,探寻三峡自然景观的特点。
3.学会本文写景的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
认真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
并找出疑点、难点。
〔一〕..资料链接
1.《三峡》选自,作者是时期著名的、。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写__。
2.三峡是__、__和__的总称。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合作交流
1.小组成员汇总疑、难点问题,合作解决。
2.不同小组间可以通过互问形式,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对方任何成员做出答复。
四.精讲透析:比拟阅读《早发白帝城》与《三峡》,探寻三峡景观之特点。
1.找出《早发白帝城》与《三峡》中相对应、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写出三峡的什么特点?
2.郦道元的《三峡》中所描绘的三峡自然景观特点还有哪些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所没有写到的?
五.借鉴写景之方法
1.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2.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衬托,有粗线勾勒,有
工笔细描。
六.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
训练检测一
一.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②绝: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群响毕绝〔〕
以为妙绝〔〕
③清: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④属: 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二.根据理解用《三峡》原文填空。
〔1〕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侧面衬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选择。
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描写,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检测训练二
1.以下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
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3分〕
理由1: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理由2: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