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研究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研究的文献综述
《西厢记》作为我国古典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许多学者和专家都曾致力于对该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是以高校为代表的高等院校科研力量在研究方面更是硕果累累。
不过由于学术的不同派别与不同研究视角,有些问题还没能得到共识,亟待解决。
因此,笔者从“文献综述”这个角度对学界关于《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以下是关于《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综述。
(1)简单地介绍一下理论界关于文献整理、文献研究以及信息检索的相关概念,并阐明理论研究与具体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加以说明。
理论界关于文献整理
的概念主要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
其中前两种属于文献信息的整理,后两种则是在前两种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版本学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即考证学、史料学、辞书学、版本鉴定、版本比较等。
其中前四种属于文献信息的整理,而版本鉴定与版本比较则属于文献学的范畴。
至于考证学则属于史料学的范畴。
通过版本学,文献信息被整合为文本形态,又被还原为信息形态,也就是具有了意义,使信息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化、秩序化、条理化。
总的来说,版本学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恢复文献的本来面貌,揭示出文献的原始文字所蕴含的真实意义,使文献信息重新转变为可用的知识。
文献信息的整合和还原过程就是信息的解释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只能通过“破坏”和“建设”的辩证关系才能完成。
(二)
许渊冲译本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研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献研究指对文献本身进行研究;而广义的文献研究是指对有关文献进行的全方位的、立体的研究。
目前,国内文献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1、文献著作。
2、文献编纂。
3、文献档案。
4、文献期刊。
5、文献图书馆事业。
6、文献人物。
7、文献社会。
8、文献事件。
9、文献现象。
10、文献工程。
11、文献组织。
12、文献事业机构。
13、文献翻译。
14、文献研究。
15、文献工程实践。
16、文献检索。
17、文献利用。
18、文献工程管理。
《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研究的文献主要分为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