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扼守黑龙江省与东北南部和关内联系的主要通道
注意带五 星标志的 县城位置
中心位置与门户位置,哪一个更重要?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中心位置——有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 门户位置——有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
➢当一个城市同时体现这两种位置的优势时,它会 成为区域的首位城市
➢当一个区域内没有一个城市同时具备这两种位置 的优势时,则可能出现并立的双中心局面。
➢ 区域地理条件涵盖了地理位置,二者不可等同 ➢ 城市地理位置实际上是城市与区域若干要素的空间关系,
并不是与区域各要素关系的总和 ➢ 区域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区别
➢ 区域条件从总体上影响一国或一个区域的城市群体面貌 ➢ 城市地理位置在区域背景的基础上,对单个城市产生影响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不能忽视对自然地理位置的关注,并赋予其经 济意义
➢ 城市地理位置的核心是城市交通地理位置 ➢ 重视城市所在地域或城市直接腹地的经济发展
过程和经济特征的分析 ➢ 城市地理位置要用历史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来
加以分析 ➢ 对若干城市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三种类型 ➢ 中心地型城市 ➢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一、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先决条件
城市产生需要两个先决条件: ✓ 农业生产的剩余粮食能满足非农业人口的需求 ✓农村可以提供从事非农生产所需的剩余劳动力
历史第一批城市产生在农业发达地区,为什么?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尼罗河文明
一、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先决条件
注意:城市并非寄生性存在,而是与乡村相互依 存的。其功能:
第二节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 市的形成与发展。
• 大城市的地域分布,具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 纬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低纬地区的城市主要有两种区位类型
• 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
位置: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 在的东西的总和。 ——(БapaHckun )
–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数理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因素(山、海)
自然地理位置
–具有经济意义的内容
经济地理位置
–国际关系方面内容
政治地理位置
一、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
概念:城市与它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 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必然 能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三、第三产业正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动力之一
工业现代化后,西方大城市的人口有爆炸性的膨胀。
•城市第三产业的形成和集聚,依附于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在其他产业职能活动的衔接间隙中开设服务 项目。 •第三产业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城市越大, 第三产业越积极活跃。
三、第三产业正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动力之一
第三产业的就业职位发展快,代表了工业现 代化后城市推进的方向,所以我们强调其作用,但 绝不能因此忽视工业在城市构成中的地位和工业化 在城市发展中的贡献。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城市发展快 •政局动荡、战乱频仍——城市发展处于低潮,甚至
成为废墟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 决定城市的产生及发展速度。
• 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先决条件 •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 第三产业正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动力之一
河口
安大略湖
布法罗 伊利湖
伊利运河
奥尔巴尼
哈德孙河
纽约
现代航运技术对河口港的影响
现代航运技术对河口港的影响
现代航运技术对河口港的影响
海港城市
除河口港外,还有如下四种区位类型: – 海湾 – 岛屿 – 陆连岛 – 陆岬
海港城市(海湾)
海港城市(海湾)
海港城市(岛屿)
海港城市(岛屿)
海港城市(陆连岛)
生命不止 奋斗不息 谢谢
中心地型城市
•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 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
地理位置特殊
城市规模不同 城市职能特殊 城市性质特殊
一、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
地理位置的变化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深圳市位置图
福州市
泉州市位置图
泉州市 厦门市
烟台市位只有地理位置相似的城市,没有地理位置相同的城市。 •地理位置的个性化,造就了个性不同的城市。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 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区域的中央。
•门户位置:又叫出入口位置,指一个地理区对外联 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 在区域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侧。
松嫩平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三江平原
松花江
大青山
张广才岭 长白山
✓ 实施政治、军事指导 ✓ 提供商业、文化服务 ✓ 实行物质产品交换
一、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先决条件
提供剩余粮食
人口劳动 结构变化
非农活动人口
农业迅速发展
提供服务 (工具、技术等)
非农产业形成
一、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先决条件
思考: 现代社会,农业对城市形成的制约作用发
生了什么变化?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 城市起因的三种类型 ➢ 中心地型城镇的特点(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
鲜明的等级性) ➢ 转运功能的分类(实体转运、商业性转运、政治性转运) ➢ 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的特点 ➢ 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概念
第五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自学课本48-53页。要求了解: ✓ 信息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 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表现; ✓ 信息革命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 不同类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 ➢反映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大的历史阶段上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城市分布:
✓气候条件:气温适中,又有适度降水 ✓地形条件:平原、低山、丘陵区多,且临水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城市按所在区域地形分类:
滨海城市 三角洲平原城市 山前洪冲积平原城市 平原与低山丘陵邻接 低山丘陵区河谷城市
平原中腹城市 高平原上的城市 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 中山谷地城市 高山谷地城市
城市 新加坡 雅加达 利马
所属国家 纬度 新加坡 1°17′N
印度尼西亚 6°10′S
秘鲁 12°03′S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高纬度地区的大城市,大都受惠于大西洋暖流 的特殊条件。
–奥斯陆(59°55′N) –斯德哥尔摩(59°20′N) –圣彼得堡(列宁格勒,59°58′N) –雷克雅未克(冰岛首都,64°09′N) –摩尔曼斯克(68°58′N,纬度最高,不冻港)
海港城市(陆岬)
Gibraltar
海港城市(陆岬)
Cape Town
铁路枢纽城市
石家庄与正定县
铁路枢纽城市
河池市与金城江镇
铁路枢纽城市
蚌埠市与临淮关
铁路枢纽城市
城市与铁路的关系有不同的类型
通过位置 城
主要枢纽 一般枢纽
市 端点位置
次要枢纽
专业性枢纽
区域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
它们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因素
•农业和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城市规模扩大发展 •产业革命——世界城市化的浪潮
第一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 ➢同一历史阶段内,城市兴衰也受整个社会政治、 经济形势的制约
城市 所属国家 纬度 海拔(m)
基多 厄瓜多尔 0°13′S
2818
波哥大 哥伦比亚 4°36′N 2556
拉巴斯 玻利维亚 16°30′S 3632
墨西哥城 墨西哥 19°24′N 亚的斯亚贝巴 埃塞俄比亚 9°02′N
2240 2450
备注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低纬度地带能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
•江苏南部长三角地区与北部徐淮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和分 布格局有明显差异
•四川城市分布有盆地内与盆地外的显著差异,而云南的 城市分布基本均匀,无集中区域
•我国城市化水平是东北地区最高,而西南地区最低
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 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 • 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一、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
➢中位置:介于大小位置之间的一种类型。
大、中、小位置
大、中、小位置
太仓
上海
大、中、小位置
天津
天津市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根据城市和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区分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区域的中央
与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较近
•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 大时,其中心位置往往就是指其重心位置。
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 大、中、小位置 •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 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大、中、小位置
从不同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大位置:城市对较大范围内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 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小位置:城市对它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 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
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
城等
自学第四节内容,要求掌握:
航运端点 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山前地段的“瀑布线城市”
梯级中转点
洪水期 枯水期
宜宾 1000T 500T
重庆 1000T
宜昌 3000T
武汉 10000T
河流交汇点
镇江
重庆 涪陵
岳阳 九江
注意:河流交汇处的城市位置有何特点?
河曲位置
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
过河点(渡口)位置
兰州 兰州位置示意图
过河点(渡口)位置 兰州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与信息的 交流。与区域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联系方式, 事实上就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影响因素主要有:
–矿产资源数量及组合 –水热资源数量及组合 –动植物资源数量及组合 –区域基础设施
–劳动力状况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结构特点 –历史因素的积累
区域地理条件是结合在一起综合对城市产生 作用的。试分析:
• 工业革命一开始,短时期内就改变了城市的经 济状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城市人口 增长的速度几乎与工业职工人数的增长相等。 从此,工业开始支配城市的发展。
城
城
市
市
化
化
的
成
快
熟
城 市 化 的 预 备 期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期
速 发 展 期
期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拉平的“S”型曲线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城市都要求依托一定的对外交通设施
• 沿河城市(六种类型) • 沿海城市(四种类型) • 铁路枢纽城市 • 多种交通交汇城市
沿河城市
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沿河城市可分为六种区位类型
– 航运端点 – 梯级中转点 – 河流交汇点 – 河曲位置 – 过河点位置(渡口) – 河口
• 二十世纪后,城市发展进入现代阶段,工业在 城市发展中的支配作用开始有所减弱。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对城市发展的主导 地位并没有动摇。
– 世界上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仍占少数,而 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欠发达地区全部实现 工业现代化的路还很长
– 即使在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工 业仍然是创造城市财富的根本手段,城市成 长的有力方式仍是工厂企业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