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四下年级)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四下年级)教材分析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方丽敏
一、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
1、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
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设计的最基本的差异:它是以社会生活为中心而组织的,使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拓展和整合的过程,而不再是以德目或社会学科知识点来裁剪社会生活。

教材的设计思路
由近及远、由点及面,逐步扩展儿童的生活空间视野;
以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为主题,随生活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逐步丰富内涵;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为目标,展开每一主题的学习过程,使知、情、意、行相统一,并指向学生社会性与品德的发展。

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
社会生活
一册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的家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七彩的社会生活
三册成长的脚步温馨一家人生活在集体中走向信息时代
社区家乡祖国
世界
二册话说社区生我养我的地方东西南北中
人类共同的家园
四册这是我们的社区我看家乡新变化好大一个家
共同生活的世界
2、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模式
作为一种核心课程的设计特色,还在于它不受学科界限的限制。

该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学。

这种跨学科的编写模式,既可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又可以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一个广泛的学习基础。

3、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
整套教材共分8册。

教材各个教学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单元练习”及“单元评价”等六部分。

1)单元导入: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标示提示内容,点名单元主题。

为增进学习兴趣,则采用艺术手段、图文并茂(儿童歌曲或漫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感染和理解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

2)学习重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3)学习内容:即课文部分,力求浅显平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课文中设计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活动或展示模块:
*聪明谷(知识、方法) *故事会(故事及分享)
*风景线(社会面貌或风貌) *光荣榜(值得学习的榜样)
*心情园(情绪体验) *评议角(澄清道德是非)
*体验园(角色扮演、经验分享)*活动角(动手操作、实践参与)*小统计、小调查(社会性的方法)
*展示台(实践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4)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5)单元评价:包括相关的品德与社会知识技能、实践与态度,形式不拘,如书面检验、口头报告、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社会生活反思等,重在发展性评价。

⏹4、采用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
5、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和多媒体的展示手段
⏹6、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形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主要包括:调查和观察社会的方法和技能、解读图片、数据资料(统计图)的方法和技能、比较和归类的方法和技能、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社会参与(交流、讨论、协商)的方法和技能。

这些技能的掌握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任务。

二、教材的内容编排
1、教材内容的选择
教材内容的选择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主线与基调,力图为学生还原一种完整的社会图景,呈现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为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作好准备。

2、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充分的活动性、弹性和延展性
教材将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组织体验活动或探究活动的指导书,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有差异的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依据,使学习活动扩展到课外或学生感兴趣领域的指南。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
⏹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
⏹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
⏹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单元结构
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
1、社区的公共设施
主题比较
二册第一单元话说社区
1、社区—我的大家
⏹知道社区的概况,了解社区内的各种机构以及他们的作用;
⏹认识社区内的设施,懂得爱护它们;
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
第1课:社区的公共设施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了解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并学会运用;
2、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并自觉爱护。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了解各种设施及所在的位置,了解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

⏹“小调查”:组织孩子小组合作完成。

⏹“生活素描”:我和我的家人在一天中分别使用过哪些公共设施,同时采访记录感受。

可以使用《活动册》p5我会做
⏹“辩论会”:将辩论活动拓展为实践活动,调查自己所在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好调查纪录,要求用收集到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同时进一步讨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运用公共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册》p2我要说
3、通过正反两方面四个事例的辨析,让孩子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主题比较
二册第一单元话说社区
2、可爱的社区人
⏹了解为社区工作的人,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尊敬他们的劳动成果;感受社区干部的敬业精神。

了解在社区居住的人,培养对身边普通劳动者的热爱、尊敬,树立“社区为人人,人人为社区”的意识。

第2课:和睦相处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知道邻里和睦对每一个社区成员都非常重要,知道社区居委会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

2、学会正确处理邻里矛盾。

3、体会社区邻里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说一说,知道邻里和睦的重要性。

将p9-p11中的故事、p13社区新闻的搜集结合起来,用故事会的形式进行;
2、辨一辨,学会正确处理邻里矛盾。

可以让孩子询问自己的家长,介绍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还未解决的问题。

《活动册》p8-9我要说2、我会做
3、议一议,做个社区好邻居。

可以结合认识“居委会”;可以将“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改为采访活动,也可以评选“最受欢迎的好邻居”。

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
第2课:精彩的社区生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知道精彩的社区生活对于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2、热爱社区,关注“春风行动”等各种社区活动,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了解社区生活的精彩。

P16-17“风景线”、“小调查”、P18“展示台”,结合家人社区生活的风采展示。

P20“社区的节日生活”。

2、了解一个重要场所——“社区学院”
3、了解一种重要形式——“春风行动”
4、“建议箱”为整个单元作结,涉及“公共设施”“邻里关系”“社区生活”及其它。

《活动册》p13我会做、p14我来评
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
主题比较
二册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
1、《我的家乡在哪里》
学会读图,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
2、《我来做个小导游》
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与家乡的民风、民俗有关的特色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

3、《家乡特产知多少》
了解家乡的特产,感受祖国物产的丰富;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而自豪。

4、《了不起,家乡人》
了解家乡古今名人优秀事迹,向他们学习;了解普通劳动者为家乡建设立下的汗马功劳,尊敬、感激这些创业者,为他们自豪;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单元我看见家乡新变化
第1课:城乡巨变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今天的变化。

2、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情感。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方法指导,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老北京的过去——“放映机” 。

2、实践活动,通过搜集和交流家乡的故事,了解家乡的过去——“风景线”“故事会”。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可放在全单元最后作结。

(p28)
第2课:腾飞的翅膀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了解家乡的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知道行业的形成与当地资源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2、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感受行业的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3、初步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调整内容,首先深入了解传统行业的生产情况——“小调查”。

《活动册》p 19我会做
2、探究行业形成与地方资源条件和历史传统的关系。

用好教材p29-p30的范例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

3、感受传统行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风景线”。

4、了解家乡的新兴行业,展望发展。

根据当地实际来处理,如建德的草莓养殖业、萧山的食品加工业等。

《活动册》p19我会做
5、热爱劳动者的教育——“光荣榜”可略处理淡化。

(避免与社会二册《了不起,家乡人》重复)
第3课:交通连四方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了解家乡的各种交通方式及交通网络。

2、知道家乡交通方式及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变迁。

3、感受交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感受家乡的交通方式多样,交通网络发达,要形象直观。

教材“风景线”只是范例,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

如:假日里,用什么方式,经过怎样的路线出门?地图上画一画,小组内说一说。

出示熟悉的站牌,发现了什么?你最熟悉的是几路车?为什么?
2、了解交通的变化要用好各种信息材料,如:“三口五路”改建工程、坐磁悬浮列车到上海等;《活动册》p25我想学
3、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关系要生动直观,有说服力。

如:认站牌;说说交通带来便利的例子;找家中的外地特产,研究怎样运到杭州;梅家坞的经济发展等。

《活动册》p22我知道 p23我还要说
第4课:服务在身边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认识家乡的一般机构,初步了解这些机构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懂得敬老院、福利院、妇联等福利机构所体现的社会关怀。

3、懂得个人在享受社会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服务社会的道理。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观察角”,认识家乡的各种机构。

联系孩子生活所在地的各种机构。

《活动册》p26我会做。

2、p40、故事屋,体会社会通过各类机构给弱势群体提供的关怀和帮助。

3、“走访敬老院”“活动角”,奉献家乡、回报社会。

主题比较
⏹二册三单元东西南北中
1、《我国的行政区》
⏹了解祖国的版图,知道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的位置,能说出一些行政区的名称,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
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初步了解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及其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了解人们保护黄河、长江所采取的行动,增强环境危机和保护意识;
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了解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的美丽风光,回顾港澳回归,激发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初步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迫切心情;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
第1课:56个民族是一家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知道我国各民族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团结互助,友好往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3、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我们应该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
4、通过搜集信息、举办展览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以“民族长廊”的形式组织内容。

(1)汉族的灿烂文化-p47(2)少数民族介绍:服饰、故事。

目的是感受多姿多彩的各族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2、实践内容——“小展览”。

以拓展为目的。

《活动册》p28我会做、我要说。

第2课: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知道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大致的地理位置、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的主要少数民族。

2、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了解五大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结合版图了解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大致位置,注意对复习与巩固读图方法;《活动册》p32我会做
2、对“自治制度”的了解仅“初步了解”。

《活动册》p32我知道
3、以“民族长廊”为编写主线,依次介绍了西藏、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主要分布的民族。

五个自治区的介绍角度各不相同,教学过程中要淡化具体知识,注重方法指导。

给予获取信息的路径指导。

《活动册》P 33我来评
第3课: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了解云南的地理位置。

知道云南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2、知道云南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和节日习俗,掌握通过建筑风格、节日习俗等途径了解风土人情的方法。

3、“综合版”“闯关游戏”为全单元作结。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建筑、云南民族节日介绍,了解云南概况。

《活动册》p37我想学
2、“综合版”“闯关游戏”——总结性的综合性学习。

P38我会做、我要说
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主题比较
二册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
1、《我们的地球》
⏹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2、《世界真奇妙》
⏹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
⏹体会“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激发进一步了解世界、国家的欲望,培养热爱各种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文明成就的感情。

3、《我们这样生活》
⏹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使人类的生活日新月异;了解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体会人类的生活多姿多彩。

⏹懂得文化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文艺的思想感情

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1课:世界之窗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知道地球上黄、白、黑三大人种的大致分布区域。

2、了解不同人种中的杰出人物。

3、初步了解不同种族产生的建筑工艺、语言文字、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4、尊重、欣赏不同人种的不同文化。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走进“地球村”——读图,对人种分布情况大致了解。

2、“人物榜”——两个层面的目标。

一是巩固关于人种区域分布的知识;二是暗示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3、漫游“文化宫”——从建筑、艺术品、语言文字、饮食文化几个方面切入,感受不同种族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活动册》p41我会做、我想学
第2课:节日大观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

2、了解春节、圣诞节、开斋节、狂欢节的起源以及各个民族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知道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现代节日的社会意义。

4、感受世界的美好,珍视和热爱生活。

⏹内容要点及教学建议
1、“地球村”“节日风采”——了解各地区的传统节日,以调查为前提,将节日来源与节日活动的介绍相结合。

《活动册》p44我会做p45我想学
2、“知识窗”——了解现代节日及社会意义。

教学要更关注节日的主题,引导孩子的参与:调查节日主题、设计宣传标语、进行社会实践等。

第3课:多彩的服饰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服饰。

2、知道职业与服饰之间的关系。

3、尊重、欣赏不同民族的服饰。

⏹目标要求及重难点
1、传统服饰——以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拓展,感受不同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

2、职业服饰——寻找服饰设计与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广泛搜集,并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

《活动册》p46我要说我知道p49我想学谢谢!
杭州市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方丽敏
fanglimin@tom.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