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会 试题

合集下载

教研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教研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教研素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增加教师的工作量D. 完成学校的行政任务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研活动的特点?A. 针对性B. 实践性C. 随意性D. 系统性答案:C二、填空题1. 教研活动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2.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应注重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合。

答案:理论与实践三、简答题1. 简述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在于:- 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方法和技巧。

-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团队协作精神。

- 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 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研究兴趣,推动教育改革。

2. 描述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

答案: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包括:- 确定教研主题和目标。

- 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 制定教研计划和实施方案。

- 实施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案例分析等。

- 进行活动总结,反思和提炼经验。

- 将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有效组织和开展教研活动。

答案:有效组织和开展教研活动的方法包括:- 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和主题,确保活动有的放矢。

- 选择合适的教研形式,如研讨会、工作坊、教学观摩等。

-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和经验。

-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反馈的及时。

- 注重教研成果的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

- 定期评估教研活动的效果,不断优化和改进教研工作。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该教研活动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案例:某校数学教研组针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足,组织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活动包括教学方法研讨、学生解题策略研究、教学案例分享等。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交流了教学经验,更新了教学方法,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教研员考试试题

教研员考试试题

教研员考试试题教研员考试试题:请描述你认为一名优秀教研员应具备的主要特质,并说明这些特质在促进教师发展和提高学生成绩方面的重要性。

参考内容:一名优秀教研员应具备的主要特质:1. 卓越的教学能力:优秀教研员应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并实施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教研员应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2. 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教研员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们要具备深入的学科了解,能够解答教师疑问并提供科学的指导。

同时,他们还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

3. 强大的领导能力:优秀教研员应当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协调和组织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参与学科研究和教学改革。

他们要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同时,教研员还应善于发现和培养教师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

4.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研员需要与多个教师进行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他们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促进合作共赢的氛围。

这些特质在促进教师发展和提高学生成绩方面的重要性:1. 促进教师发展:教研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帮助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他们能够针对教师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教师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教研员能够通过教学观摩、听课评课、教案研讨等方式,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提升学生成绩:优秀教研员通过提供科学的教学指导和支持,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他们能够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与教师的紧密合作和反思,教研员还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

教学研究课题题目(五篇模版)

教学研究课题题目(五篇模版)

教学研究课题题目(五篇模版)第一篇:教学研究课题题目教学研究课题1.培养小学生善于“倾听”的有效策略2.“学会倾听”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3.汉语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研究;4.识字教学中认写分开、采取多种方法巩固认字的研究;5.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6.班级文化建设实施策略的探究7.班级文化建设对养成学生良好行为的实践研究8.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9.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10.关注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研究11.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13.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15.运用主题班会形成良好班风的策略研究16.在经典阅读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17.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实践研究18.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字词教学实践研究 19.对班级“中间层”学生教学学习的研究20.重塑学生诚信的策略和实践效果的研究2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的实践研究 22.在班集体中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探索 23.在班级中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性研究24.在班级中构筑诚信道德平台的实践性研究25.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与策略26.关于非常态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27.不同类型学生自我教育的个案研究。

28.课堂有效练习设计策略研究29.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30.构建优良班级文化氛围的研究31.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的研究3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33.对小学生错题的价值和利用研究34.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转化“学困生”的研究初探35.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的实践与研究 36.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探究和实践37.小学低年级数学运用学具教学的实践与研究38.分层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39.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第二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题目附件1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题目一、重大1.乡村振兴战略研究2.农业产业安全战略研究二、重点1.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问题研究2.乡村形态、结构和功能变迁趋势研究3.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研究4.乡村人口变动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5.乡村振兴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三、一般1.粮食主要品种区域布局变化研究2.畜牧业产业结构、规模化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3.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发展重点及趋势研究4.大宗农产品供求平衡战略研究5.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问题研究6.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7.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8.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9.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提高途径研究10.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1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12.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1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4.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15.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路径研究16.农业功能拓展与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17.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研究18.新时代加快农村现代化问题研究19.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 20.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21.农村能源革命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22.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23.农村电商发展问题研究24.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25.农村基层党建问题研究 26.乡村治理路径研究27.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问题研究28.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29.农村基础教育研究30.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31.农户家庭结构及其变动 32.加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研究33.新时代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途径研究34.农民住房新趋向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研究35.农村居民生产与生活信息化研究 36.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37.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贫困治理能力及绩效评价研究38.构建新时代现代化农村统计调查体系研究 39.利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完善抽样调查设计研究40.加快推进遥感在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中的应用研究第三篇:教学研究课题计划教学研究课题计划一、领导机构:组长:张旺顺副组长:林宝标组员;教师二、课题内容:如何巧妙布置作业三、教研目的:1、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的教学手段之一。

教研 试题(已整理)

教研 试题(已整理)

教研试题(已整理)《教研方法》复习题 1-10新苗幼儿园大班的张老师,上学期在自己所教的班上采用“听读识字”的方法进行教改实验。

期末她感到班上的小朋友比以前聪明多了。

由此得出结论:听读识字教学能提高幼儿的智力。

请对本实验模式、实验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并对实验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复习题2 一、选择题1.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属于()A.历史研究B.教育价值研究C.教育事实研究D.教育实验研究 2.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一般的样本容量是()A总体的20% B不能少于100 C至少30 D样本容量越大越好 3.以下哪项不属于科研选题的主要来源() A.社会变革发展的要求 B.上级单位确定的课题 C.学科理论深化的要求 D.个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4.本科生的学位论文属于()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综合文献 5.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对小群体的互动设置隔离观察室进行观察研究,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间接观察 B.日常观察 C.参与式观察 D.非参与式观察 6.以下不属于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客观性C.观察的主观性D.观察的自觉性 7.如果要作出研究的结论那么问卷的回收率至少要() A.30%以上 B.50%以上 C.70%以上D.90%以上 8.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哪种叙述是正确的()A.在访问,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B.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C.提问时,应尽量回避哪些敏感性问题D.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9.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的评鉴标准,称为()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历史效度 D.应用效度 10.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是()A.计划、行动、考察、反思B.选题、行动、考察、反思C.计划、行动、反思、推广D.选题、行动、考察、推广二、辨析题1.逆查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收集,新课题的研究。

组织教研活动面试题(3篇)

组织教研活动面试题(3篇)

第1篇一、自我介绍1. 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个人背景,包括教育经历、教学经验和教研活动组织经验。

2. 您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研活动组织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二、教研活动设计1. 请设计一场针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主题为“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请详细说明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和预期效果。

2. 请设计一场针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主题为“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请详细说明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和预期效果。

三、活动筹备与实施1. 在组织教研活动前,您认为应该进行哪些准备工作?请列举至少5项。

2. 您如何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时间安排- 地点选择- 参与人员组织- 资源配置- 应急预案四、活动评估与反馈1. 请简述教研活动结束后,您将如何进行活动评估?2. 您认为如何收集和整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反馈意见?请提出至少3种方法。

3. 如果教研活动效果不佳,您将如何改进?五、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1. 案例一:在一次教研活动中,部分教师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参与度不高。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案例二: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由于场地问题,活动被迫提前结束。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团队协作与沟通1. 请简述您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2. 您认为在团队中,如何处理意见分歧和冲突?七、创新与突破1. 请谈谈您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如何引入创新元素,提升活动质量。

2. 您认为如何推动教研活动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八、总结与展望1. 请总结您在组织教研活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 您对未来教研活动的发展有何展望?参考答案一、自我介绍1. 我叫XXX,毕业于XXX大学教育专业,拥有X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曾组织过多次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经验。

2.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研活动组织者需要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出色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二、教研活动设计1.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目标: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教师教科研考试试题

教师教科研考试试题

教师教科研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科研的基本目的是()。

A. 促进教师个人发展B.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C. 丰富教育理论D. 服务于教育决策2. 教育科研的首要步骤是()。

A. 确定研究问题B. 收集研究资料C. 设计研究方案D. 进行数据分析3.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访谈法D. 问卷法4. 教育科研中,研究假设的提出应基于()。

A. 个人经验B. 理论分析C. 直觉判断D. 随机猜测5. 教育科研的伦理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尊重研究对象B. 保护研究对象隐私C. 追求研究结果的客观性D. 忽视研究结果的社会影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包括:明确研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7. 教育科研中,数据收集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教育科研的成果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教育科研中,研究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教育科研的类型根据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2. 描述一下教育科研中文献综述的作用。

13. 阐述教育科研中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教育科研中如何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15. 论述教育科研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6. 某教师在进行一项关于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他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数据,然后进行了数据分析。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研活动试题全册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研活动试题全册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研活动试题(北师大版)全册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是()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3、中高年级教学策略中“品读体验”一环的学习目标是体会(),感悟(),领会()。

二、填空。

1、《房兵曹胡马》的作者是唐朝诗人,世人称他为“”,被称为“诗仙”的是,他们成为中国古代诗坛的两座高峰。

2、1969年,文物珍品在甘肃出土,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它作为旅游的图形标记。

三、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恐吓(xiàhè)悲怆(cāng chuàng )苍劲(jìng jìn )燕山(yān yàn )四、补充成语。

人仰悬崖行空走马车水蛛丝五、简答。

请你简单谈一谈文物珍品——天马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方面的成就。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一、填空。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和()。

2、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字和()字。

3、《课标》中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篇(段)。

二、填空。

载载奇异无与不可斧工惊动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的云彩()的寺庙()的地方()的声音()的海啸四、阅读理解。

海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①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描写了观察钱塘江潮时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充分体现了的气势。

②文章中把比做。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一、填空。

1、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三个维度设计的。

2、高年级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3、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和()阅读的能力,提倡()、()阅读,利用()、()和()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暑期教师研修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考试试题【附全答案】

暑期教师研修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考试试题【附全答案】

暑期教师研修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考试试题【附全答案】数字素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读1多选题下面哪些要素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A、硬件设备、软件工具、数字资源等B、具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师生与管理者C、核心数据资产1)、数字化转型相关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正确答案:A,B,C,D解析:推动教育数字化全面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次工作的整体推进,必须以“保障机制:数字化转型相关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为支撑,从“物:硬件设备、软件工具、数字资源等”“人:具备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师生与管理者,,“数:核心数据资产”三方面着手,瞄准“教学:数字化条件下的教和学”“管理:数据驱动的管理”两大业务应用领域,才能高质量实现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

答案出现位置:视频6:05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数字化应用的是?A、数字化教学设计B、数字化协同育人C、数字化意志1)、数字化学业评价正确答案:C解析:数字化应用是教师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实施,数字化学业评价,以及数字化协同育人。

答案出现位置:视频25:343.判断题未来技术会更加成熟,教师只需要专业学科知识掌握好就可以。

√X正确答案:X解析:未来的教师应是能胜任数字时代全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数字化教师。

答案出现位置:视频41:23教师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1单选题核心素养教育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体现在?A、推动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B、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C、推动智能学习终端设备的应用D、推动数字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正确答案:A解析:核心素养教育推动教学方式变革体现在推动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间的关联性学习,实现知识结构化建构。

答案出现位置:视频07:342.单选题某学校改变了排排座式的教室而已,桌椅进行6人一小组布置,并为学生提供平板电脑设备,能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属于哪类虚实融合教学空间?A、虚实融合的智能教学空间B、虚实融合的合作教学空间C、虚实融合的交互教学空间I)、体验性与智能化教学空间正确答案:B解析:虚实融合的合作教学空间是抛弃传统教室在物理教学空间布局上排排座惯性设计思维,进行有利于推动传统集体授课教学向规模个性化教学发展的空间结构设计。

教研试题

教研试题

1.(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3分,第(2)①小题4分,第(2)②小题5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CB ∥OA , OC =4, BC =3,OA =5,点D 在边OC 上,CD =3,过点D 作DB 的垂线DE ,交x 轴于点E . (1)求点E 的坐标;(2)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经过点B 和点E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对称轴; ②如果点M 在它的对称轴上且位于x 轴上方, 满足ABM CEM S S ∆∆=2,求点M 的坐标.2.(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4,BC =5,D 是BC 边上一点,CD =3,点P 在边AC 上(点P 与A 、C 不重合),过点P 作PE // BC ,交AD 于点E . (1)设AP =x ,DE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当以PE 为半径的⊙E 与DB 为半径的⊙D 外切时,求DPE ∠的正切值;(3)将△ABD 沿直线AD 翻折,得到△AB /D ,联结B /C .如果∠ACE =∠BCB /,求AP 的值. 备用图DCBAEPDCBA (第2题图)(第1题图)3.(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3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5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 y 中,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点(3,0)A -和点(1,0)B .设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点C .(1)直接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2)求OC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若AC B ∠的度数不小于90︒,求a 的取值范围.4.(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如图,△ABC 中,∠ABC =90°,AB =BC =4,点O 为AB 边的中点,点M 是BC 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AD ⊥AB ,垂足为点A .联结MO ,将△BOM 沿直线MO 翻折,点B 落在点B 1处,直线M B 1与AC 、AD 分别交于点F 、N ..(1)当∠CMF =120°时,求BM 的长;(2)设B M x =,C M F y AN F ∆=∆的周长的周长,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 值范围;(3)联结NO ,与AC 边交于点E ,当△FMC ∽△AEO 时,求BM 的长.第3题图BCMDN B 1F第4题图5.(本题满分12分)函数xk y =和xk y -=)0(≠k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我们把函数xk y =和xk y -=)0(≠k 叫做互为“镜子”函数.类似地,如果函数)(x f y =和)(x h y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那么我们就把函数)(x f y =和)(x h y =叫做互为“镜子”函数.(1)请写出函数43-=x y 的“镜子”函数: ,(3分) (2)函数 的“镜子”函数是322+-=x x y ; (3分) (3)如图7,一条直线与一对“镜子”函数xy 2=(x >0)和x y 2-=(x <0)的图像分别交于点C B A 、、,如果2:1:=AB CB ,点C 在函数xy 2-=(x <0)的“镜子”函数上的对应点的横坐标是21,求点B分)6..(本题满分14分)在ABC Rt ∆中,︒=∠90C ,6=AC ,5sin =B B B CB于点P ,点O 是边AB 上的动点.(1)如图8,将⊙B 绕点P 旋转︒180得到⊙M ,请判断⊙M 与直线AB 的位置关系;(4分) (2)如图9,在(1)的条件下,当OMP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OA 的长; (5分) (3)如图10,点N 是边BC 上的动点,如果以NB 为半径的⊙N 和以OA 为半径的⊙O 外切,设y NB =,x OA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5分).BOACP 图9BOACP图8图10ONBAC7.(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0,2)和点(3,5).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顶点坐标; (2)点P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如果直径为4的 ⊙P 与y 轴相切,求点P 的坐标.8.(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如图,在Rt △ABC 中,∠BAC = 90°,AB =3,AC =4,AD 是BC 边上的高,点E 、F 分别是AB 边和AC 边上的动点,且∠EDF = 90°.(1)求DE ︰DF 的值;(2)联结EF ,设点B 与点E 间的距离为x ,△DEF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设直线DF 与直线AB 相交于点G ,△EFG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线段BE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9.(本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0(≠a 过点)0,3(-A ,)0,1(B ,)3,0(C 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若抛物线的顶点为P ,求PAC ∠正切值;(3)若以A 、P 、C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 的坐标.bx c ++第24题图第25题图BCD EFA备用图1BCD 备用图2BCD A A10.(本题满分14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4,M 是AD 的中点.动点E 在线段AB 上运动.连接EM 并延长交射线CD 于点F ,过M 作EF 的垂线交射线BC 于点G ,连接EG 、FG .(1)求证:GEF ∆是等腰三角形;(2)设x AE =时,EGF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在点E 运动过程中GEF ∆是否可以成为等边三角形?请说明理由.GMFEDCBA。

幼儿园教研教学活动试题(3篇)

幼儿园教研教学活动试题(3篇)

第1篇一、填空题1.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B. 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C. 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D. 培养幼儿的特长2.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形式有()。

A. 集体备课B. 教学观摩C. 教学研讨D. 家长座谈会3.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A. 实用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互动性原则4.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目标有()。

A.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B.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C. 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D.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5.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者通常是()。

A. 幼儿园园长B. 教研组长C. 教学主任D. 教师本人二、选择题1.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核心是()。

A. 教师的专业成长B. 幼儿的学习效果C. 幼儿园的办学理念D. 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2.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时间安排通常是()。

A. 每周一次B. 每月一次C. 每学期一次D. 根据需要随时安排3.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

A. 教师和幼儿B. 教师和家长C. 教师和园长D. 教师和教研员4.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评价方式有()。

A. 教学观摩B. 教学研讨C. 教学反思D. 教学竞赛5.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成果形式有()。

A. 教学论文B. 教学案例C. 教学课件D. 教学反思三、简答题1. 简述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作用。

答: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作用主要包括:(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

(2)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4)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幼儿园的办学水平。

2. 简述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步骤。

答: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步骤主要包括:(1)确定教研主题。

(2)制定教研计划。

(3)组织教研活动。

(4)总结教研成果。

(5)推广应用教研成果。

3. 简述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评价方法。

答: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1)教师自评。

初中化学教研试题(3篇)

初中化学教研试题(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空气C. 纯碱D. 纯净的水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盐酸C. 氢氧化钠D. 碳酸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铝D. 氢氧化铁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的是()A. 铁B. 铝C. 氢D. 钙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化钙C. 氧化铝D. 氧化铁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A. 氯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铜D. 氢氧化钠7.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A.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B. 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C. 碳酸和氢氧化钠反应D.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 氢气和氧气反应B. 碳酸钙受热分解C.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D.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9.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乙醇C. 氢气D. 乙酸10.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聚乙烯B. 聚丙烯C. 聚氯乙烯D. 氢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______和______。

2.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3.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4. 乙醇的分子式为______。

5. 有机物的特点是含有______元素。

6.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在______以上。

7.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______。

8.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9. 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10. 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2. 简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3. 简述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年级语文教研评估试题

二年级语文教研评估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2.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感人故事,其中“__________”是它们的妈妈。

3.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依靠那些__________的人,因为他们靠不住。

4. 《夏日绝句》这首诗是宋代女诗人__________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

5.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描绘了冬天雪地里美丽的景象,其中“__________”是小画家画的。

6.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叫玲玲的小女孩画画的故事,她的画技越来越__________。

7.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__________,否则会犯更大的错误。

8.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通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__________。

9. 《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描写了下雨前天空的景象,其中“__________”是乌云。

10. 《哪个最高》这篇课文通过比较小动物们的身高,让我们知道了要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字是“春”字的部首?A. 日B. 日C. 木D. 土2.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学习或工作非常努力”?A. 青出于蓝B. 学富五车C. 勤能补拙D. 破釜沉舟3.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 爱江山更爱美人,身世浮沉雨打萍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4. 以下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美丽B. 高兴C. 红色D. 长大5. 下列哪个故事发生在古代?A. 狼来了B. 青蛙王子C. 狐假虎威D. 小马过河6. 以下哪个词语是表示动作的?A. 静静B. 美丽C. 快乐D. 跑7.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爱江山更爱美人,身世浮沉雨打萍8. 以下哪个词语是表示时间的?A. 春天B. 秋天C. 星期一D. 六点9. 以下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聪明、有才智”?A. 满载而归B. 青出于蓝C. 一鸣惊人D. 水滴石穿10. 以下哪个词语是表示地点的?A. 山上B. 海边C. 学校D. 家里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歌《春晓》中,“春眠不觉晓”这句话表达了春天清晨的美好。

语文教研员笔试试题

语文教研员笔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瞒天过海妙手偶得豁然开朗B. 鸡毛蒜皮碌碌无为鸡飞蛋打C. 随波逐流前仆后继瞒天过海D. 精卫填海珠光宝气风吹雨淋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B. 为了使我国的科技水平早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C. 他既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又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

D. 这位老师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深受我们学生的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得像一幅画。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C.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

D. 这场雨下得很大。

4.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恶意装饰恶习B. 谨慎稳健谨严C. 惊慌惊恐惊骇D. 装饰恶习恶意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本书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B. 他是个聪明的人,总是能迅速地解决问题。

C. 这场雨下得很大,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D. 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让我热泪盈眶。

6.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跑得快,而且跳得高。

C.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座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他是个勇敢的人,总是敢于面对困难。

C. 这场雨下得很大,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D. 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让我热泪盈眶。

8.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谨慎稳健谨严B. 装饰恶习恶意C. 惊慌惊恐惊骇D. 恶意装饰恶习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本书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高三语文教研活动题目(3篇)

高三语文教研活动题目(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三作为高考备考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学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教研活动旨在聚焦核心素养,探讨如何提升备考实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核心素养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讨高三语文备考策略,提升教师备考指导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一)核心素养解读与教学实践1. 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入解读,使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2. 案例分享:组织教师分享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案例,交流心得体会。

3. 实践探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高三语文备考策略研究1. 考纲解读:分析近年高考语文考纲,明确高考方向,指导教师制定针对性的备考计划。

2. 试题分析:对近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规律,提炼备考策略。

3. 教学方法探讨:针对高三语文教学特点,探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备考实效。

(三)教师成长与团队协作1. 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学水平。

2. 团队合作: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教学技能培训:针对高三语文教学需求,开展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活动安排(一)活动时间:为期一天(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流程:1. 8:30-9:00 开幕式及专家讲座2. 9:00-10:30 理论学习与核心素养解读3. 10:30-11:00 休息4. 11:00-12:30 案例分享与教学实践探讨5. 12:30-14:00 午餐及休息6. 14:00-15:30 考纲解读与试题分析7. 15:30-16:00 休息8. 16:00-17:30 教学方法探讨与教师成长9. 17:30-18:00 总结与闭幕式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得到提高,能够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三语文教学。

联合教研活动题目(3篇)

联合教研活动题目(3篇)

第1篇正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提升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为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优势,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校联合周边兄弟学校,于本月开展了以“融合创新,共筑教育新篇章”为主题的区域联动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为教师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活动目的1. 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2. 探索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4. 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三、活动内容1. 观摩优质课堂活动期间,各校教师分学科分组,观摩了兄弟学校的优质课堂。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积极参与讨论,对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2. 研讨教育教学问题观摩课后,各学科教师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教学经验,探讨解决策略,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3. 专题讲座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建设等方面。

专家们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4. 教学设计比赛为激发教师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活动还开展了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5. 教学观摩与评课活动期间,各校教师分组观摩了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并进行评课。

评课过程中,教师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点评,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观摩、研讨、交流等活动,教师们拓宽了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专业素养。

备战中考的教研题目

备战中考的教研题目

备战中考的教研题目
1.复习研讨促成长备战中考提质量
2.说题比赛促专业成长,教研讲座领备考方向——数学中考备考研讨会暨说题比赛
3.研究试题定靶向,凝心聚智备中考
4.精准施策备战中考经验分享共同发展
5.科学教研支招,备战中考给力
6.凝心聚力,备战中考
7.分析中考,研究真题,明确方向,备战中考
8.备战中考语数外稳抓基础注重积累
9.线上教研集智慧,备战中考抓质效
10.直面中考、策略先行
11.精准剖析明方向对标施策再起航---“双减”政策下初三中考试题分析教研活动。

语文教研员的试题

语文教研员的试题

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多音字?A. 行B. 处C. 为D. 得2.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成语?A. 青天白日B. 丰衣足食C. 鸡犬升天D. 一帆风顺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昨天晚上去了电影院,看了那部精彩的电影。

B. 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运动会。

C. 小明这次考试得了满分,他非常高兴。

D. 他用红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 那朵花像火焰一样燃烧。

B. 他把那个问题解释得非常清楚。

C.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偏正短语的是:A. 蓝天白云B. 雪白皮肤C. 美丽风景D. 热情洋溢6.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手法的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B. 那棵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C. 这片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D. 那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7. 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手法的是:A. 她长得漂亮、聪明、善良。

B. 那个孩子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C. 这本书讲述了勇敢、智慧、爱心。

D. 那个小镇充满了热闹、欢乐、温馨。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并列短语的是:A. 花草树木B. 风和日丽C. 东南西北D. 高低胖瘦9. 下列句子中,使用夸张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飞一样快。

B. 那本书厚得像字典一样。

C. 她笑得像花一样美丽。

D. 这座山高得像天一样。

10.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偏正短语的是:A. 金色阳光B. 绿色树叶C. 美丽景色D. 甜蜜笑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离骚》是()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的向往。

2. 《荷塘月色》是()的代表作,描绘了()的美丽景色。

3. 《背影》是()的散文,讲述了()的故事。

4. 《三国演义》是()的章回体小说,以()为背景。

5. 《红楼梦》是()的长篇小说,描绘了()的生活。

6. 《呐喊》是()的短篇小说集,反映了()的现实。

7. 《骆驼祥子》是()的长篇小说,讲述了()的故事。

初中教研员考试试题(3篇)

初中教研员考试试题(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不属于初中阶段课程改革核心目标的是()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D. 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2.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的是()A. 以学生发展为本B.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C.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D. 以学科知识为中心3. 下列不属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基本内容的是()A. 公民意识教育B. 法律意识教育C. 伦理道德教育D. 社会责任教育4. 下列不属于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是()A.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D.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5. 下列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是()A.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B.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C.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D. 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6. 下列不属于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是()A.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B.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C.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D.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 下列不属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是()A.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B.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D. 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8. 下列不属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是()A.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B.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D.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9. 下列不属于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的是()A.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B.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 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D. 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10. 下列不属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是()A.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B. 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C.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D. 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初中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研热点试题

语文教研热点试题

一、试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当前,语文教研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传统文化教育、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等。

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些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下是一道关于语文教研热点试题的设计。

二、试题内容【题目】以“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为主题,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观摩课。

【要求】1.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教学设计应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 教学过程应具有逻辑性、连贯性,教学环节完整。

【教学内容】《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部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对大自然美景的感受,引入课文《大自然的礼物》。

二、自主学习1. 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自主学习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合作探究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主题。

2.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文章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中学数学教研员笔试试题

中学数学教研员笔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正整数有_________个,负整数有_________个,零有_________个。

2. 若方程2x-3=0的解为x=_________,则方程5x-15=0的解为x=_________。

3.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若∠BAC=40°,则∠B=_________,∠C=_________。

4.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若a1=2,a5=8,则d=_________。

5. 若函数f(x)=ax^2+bx+c的图像开口向上,则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6.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_________,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_________。

7. 已知三角形ABC中,∠A=45°,∠B=60°,则∠C=_________。

8. 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若a1=3,a3=27,则q=_________。

9. 若函数f(x)=x^2+2x+1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

10.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1,2),点B(4,6),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方程x^2-4x+3=0的解为x1和x2,则x1+x2=_________。

A. 2B. 4C. 6D. 82.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若∠BAC=80°,则∠B=_________。

A. 40°B. 50°C. 60°D. 70°3.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若a1=1,a4=9,则d=_________。

A. 2B. 3C. 4D. 54. 若函数f(x)=2x^2-4x+3的图像开口向下,则a_________。

A. 2B. -2C. 3D. -35.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下图为某地某天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时北京时间为7时, 下图为某地某天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时北京时间为7 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 19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05°E t N
C
120°E 40°N
D
50° ° A O
同一纬线昼长相同即日出日落时间 相同, 相同,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地的日出时间为t,则 地的日 设N地的日出时间为 则M地的日 地的日出时间为 出时间为t+28分钟,由于 地与 分钟, 出时间为 分钟 由于P 地与N 地地方时差1小时 所以当N地日 小时, 地地方时差 小时,所以当 地日 出时P地的时间为 出时 地的时间为 (T+60)

• “高温、干旱”是去年夏季我国 高温、干旱” 高温 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 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据 此结合下图回答7—9题。 此结合下图回答 题 7.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 . 统是( 统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 . . . 8.属冷锋过境的曲线是 C ) .属冷锋过境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 . .
可能高(谷地) 也可能低(山地) 可能高(谷地) 也可能低(山地)
思路: 思路: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来判断同 一水平面温度值的大小, 一水平面温度值的大小,再找原因 小
• 4.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等高距为l00米, 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等高距为l00 l00米 • 则①坡的朝向为( D ) 坡的朝向为(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 • • • • • 5.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则( B ) 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该地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 处坡度小于② A.①处坡度小于②处 B.①处山坡降水较多 处山坡比① C.②处为山脊 D.③处山坡比①处山坡马尾松长得好 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 6.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图,则( B ) A.①处吹偏南风 B.②处易出现锋面 C.③处降水较多 D.该地区天气晴朗
不同点: 类型不同: 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2 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不同点:①类型不同:C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地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 分) D地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地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不同: 地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 ②成因不同:C地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造成;( ;(2分 地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分 节移动造成;( 分) D地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分) 地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地全年高温, ③特征不同: C地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2 特征不同: 地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D地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分 地夏季高温多雨, 分); 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2分)。 相同点: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分 相同点: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
注意: 注意:统一单位
S
读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若甲在丁的西北方向,下列各项中 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在乙的正东方向 思路:甲在丁的西 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B.甲和丁都在东半球 C.乙和丙都在北半球 D.丙在北京东南方向 2.若丙丁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 D ) 那么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40000000 B.1:20000000 C.1:400000000 D.1:200000000
E 75°
E 93°

113° E
丙 W 丁E
60° S
乙 N
45° S 30° S
• 读某值线图,图中数值a<b<c。据此回答3-6题。
• 3.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 若该图为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图, 方法: • 则影响其弯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C ) 方法:排除法 • A.纬度位置 与纬线平行 B.沿岸暖流 温度比两边高 • C.地形因素 D.夏季风影响


天气, (1)北京 月25日的天气预报中表示 )北京6月 日的天气预报中表示 天气,6 日最高37° 气温值一般出现在 时刻) 月26日最高 °C气温值一般出现在 日最高 (时刻) 左右。 左右。 (2)据表分析回答,此时表中四地的降水空间分布 )据表分析回答, 特点,并说明原因。( 。(6分 特点,并说明原因。( 分) 空间分布:此时降水集中在长江流域(上海, 空间分布:此时降水集中在长江流域(上海,武汉降 水多),华南、华北(广州,北京降水少) ),华南 水多),华南、华北(广州,北京降水少) 。 原因:雨带推进到长江流域 在江淮之间徘徊, 雨带推进到长江流域, 原因 雨带推进到长江流域,在江淮之间徘徊,形成阴 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3)综合分析这两天的天气预报,说明我国夏季降 )综合分析这两天的天气预报, 水的特点,并指出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6分 水的特点,并指出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 特点:夏季普遍高温, 特点: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降水地 区分配不均,易引起旱涝灾害. 区分配不均,易引起旱涝灾害
注意答题模式,规范性,语言的描述,切中题意。 注意答题模式,规范性,语言的描述,切中题意。
(5)图示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C D )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我国北方多扬沙天气 A.我国北方多扬沙天气 B.澳大利亚悉尼昼长夜短 B.澳大利亚悉尼昼长夜短 C.洛杉矶正值森林大火多发季节 C.洛杉矶正值森林大火多发季节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E.长江口附近咸潮入侵 E.长江口附近咸潮入侵 (6)D点的气候类型为右图中的 点的气候类型为右图中的( (6)D点的气候类型为右图中的( D ) A
B
C
D
2.下图是两则“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关于四城市未来24小 下图是两则“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关于四城市未来 小 下图是两则 时的天气预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时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
城市 北京 上海 武汉 广州 6月25日 6月26日
(1)多云 (1)多云 14时 14时
日落时间=12+昼长 昼长/2 日落时间 昼长 日出时间=12-昼长 昼长/2 日出时间 昼长
二、综合题 读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1), 1、读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回 答下列问题:(18分 :(18 答下列问题:(18分) (1)该图表示的是 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1)该图表示的是 7 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以B 地为中心, 地为中心,其气流水平方向运动状况为 顺时针辐散 。 东南风 此时北京的盛行风向是 。 比较C 两地气候的异同。 (2)比较C、D两地气候的异同。
t+28
M
B
P
30°N
• (1)地平面ABCD四处中,表示正南方的是 地平面ABCD四处中, ABCD四处中 处(2 分) 105° 105°E 40 °N • (2)该地经度是 纬度是 (4 分) • (3)该日过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该日的日期 该日过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三个月后, 是 9 月 23 日,三个月后,该地日出时地面直杆的影子指 向 西北 方位 (4分) • (4)已知P地(120°E,30°N)在夏至日时,昼比该地短56 已知P 120° 30° 在夏至日时,昼比该地短56 早 32 ( 早、晚) 分钟 分,则P地比该地日出 (4 分)
思考, 地日落比该地 思考,P地日落比该地 (早、晚) 早 分钟
暖锋天气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读巴黎(采用东一区区时) 读巴黎(采用东一区区时)6月22日太阳 22日太阳 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9 11题 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9-11题。 9.从图中可判断出巴黎的地理位置 从图中可判断出巴黎的地理位置( 9.从图中可判断出巴黎的地理位置( D ) 思路: A.45° A.45°50′N , 2°30′W 思路:根据时间 关系计算经度 B.45° B.45°50′N , 2°30′E 根据正午太阳高 C.48° C.48°50′N , 2°30′W 度与太阳直射点 的关系计算纬度 D.48°50′N , 2°30′E D.48° 10.这一天巴黎的夜长约是 这一天巴黎的夜长约是( 10.这一天巴黎的夜长约是( A ) 思路:太阳高度大于0°为昼。 思路:太阳高度大于 °为昼。 A.8小时 B.10小时 A.8小时 B.10小时 太阳高度等于0°为日出或日落。 太阳高度等于 °为日出或日落。 C.12小时 D.16小时 C.12小时 D.16小时 太阳高度小于0°为夜。 太阳高度小于 °为夜。 当巴黎日落时,下列城市处于6月 11. 当巴黎日落时,下列城市处于 月22 日白昼的是( 日白昼的是( c) 思路: A.莫斯科 B.东京 C. 纽约 D.悉尼 思路:找出日落时间 莫斯科 东京 悉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