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几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几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写法与读法;2. 使学生
能够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物;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
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内容:
1. 分数的写法与读法;
2.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分数的简单
计算;4.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分数的写法与读法;2.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3. 分数
的简单计算。

难点:1. 分数的读法;2.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3. 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1. 课件;2. 黑板;3. 粉笔。

学具:1. 课本;2. 练习本;3. 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如苹果、蛋糕等,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这
些物品;2. 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

二、新课
1. 老师讲解分数的写法与读法;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写分数;
3. 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
4. 学生分小
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5. 老师讲解分数的简单计算;6. 学
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分数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
的疑问;3. 学生互相检查,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 课本练习题;
2. 家长签字。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写法
与读法,能够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物,并能进行简单
的分数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
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
1. 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成了几份,每一份的大
小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如将一个蛋糕等分成几份,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概念。

2. 分数的写法: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选取的等份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成的总份数。

写分数时,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中间用横线隔开。

例如,1/2表示整体被等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3. 分数的读法:分数的读法通常为“分子/分母”,例如1/2读
作“一分之二”。

在教学时,要强调分母的读法,即“分之”后面的
数字要读作“几”。

4.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分享食物、分配任务等。

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将一块披萨分成8份,每人吃2份,可以表示为每个人吃了1/4的
披萨。

5. 分数的简单计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

这部分内容需要通过
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导入环节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引入分数的概念,如分发
零食时,询问学生如何公平地分配。

2. 新课:在新课环节,教师应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写法和读法。

同时,要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分物品,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 巩固练习:通过课本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这一环节应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每个
学生都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分数。

5. 作业设计:作业是巩固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应设计有针对性
的作业,如让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并尝试用
分数进行表示和计算。

6.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教师应认
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一、新课教学
1. 直观演示:使用教具,如彩色纸片、水果、饼干等,将一个整
体分成若干等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分数的形成过程。

2.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例如“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你
们小组的每个成员,每个人会得到多少苹果?”引导学生用分数回答。

3. 概念讲解:在学生有了直观认识后,教师引入分数的正式定义,讲解分数的写法和读法,并通过黑板演示如何正确书写分数。

4. 实例应用:教师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一块披萨分成8份,小明吃了3份,他吃了这块披萨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尝试用分
数表达。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人分享一个自己想到的分数
实例,并讨论如何用分数表示。

二、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
提高计算能力:
1.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分数读写和等分物品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 进阶练习:设计一些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在计算中熟悉
分数的运算规则。

3. 挑战练习:提供一些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1/4的学生参加了篮球比赛,参加了
比赛的学生有多少人?”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可以包括:
1.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个物品,将其分成不同的分数,
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在班级分享。

2. 创新作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手工等)创造一
个分数,并解释其含义。

3. 计算作业:布置一些分数计算题,让学生在家练习,家长签字
确认。

五、课后反思
1.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2. 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正确读写分数,并应用
到实际问题中。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及时解答了
学生的疑问。

4.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有足够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