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26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产力是社会制度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此必须在稳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高质量发展核心内涵就是通过提升经济的活力与创新力来实现有效率的增长。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创新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十分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创新内生于生产过程之中,是经济实体内部的自我更新,本质上意味着“毁灭”,并能创造出新价值。

没有颠覆性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不可能孕育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

科技创新既包括基础研究阶段的学术思想与科研成果创新,也包括基础研究成果进入应用阶段的应用开发与中间实验阶段,科学家在科技创新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例如,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数字经济以及人工智能新业态的发展都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突破。

我们必须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化解被西方压制的风险以及底层技术逻辑被替代的风险,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发展等都需要在高端芯片、工业控制软件、核心元器件、算法等方面的突破。

科技创新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固然重要,但科技创新能否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要看制度构建能否有力地推动技术创新,如谁来创新、为什么创新、如何组织创新、如何保护创新成果等。

制度创新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命题,那就是生点力决定生产关系,但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变更生产关系就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构建一个有助于激励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制度,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
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摘编自杨瑞龙、石博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是创新》)
材料二: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都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具体来看,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传统劳动者,而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随着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更加先进的新型生产工具将代替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实现大规模设备更新。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尤其是数据等较少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提升了新质生产力的作用维度。

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更加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而高质量发展又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因此,新质生产力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

我们从新发展理念观察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能够更好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型劳动者队伍的打造与劳动资料的创新。

我们必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劳动者,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
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能力。

同时,要推动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创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

(摘编自吴文《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质量发展指通过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提高核心竞争力。

B. 在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中间实验的各个阶段,科学家的地位都至关重要。

C. 原创性、倾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会带动生产工具革新,进而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

D. 我国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科技攻关,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B. 如果有颠覆性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就能产生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商业模式。

C.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关系就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 传统生产力只有通过必要的改造、升级,才能成为符合高质量发
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 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

(马克思)
B.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恩格斯)
C. 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毛泽东)
D.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
4. 我国应该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菜花(节选)
冯德英
母亲被一担一百多斤重的水,压得可真够呛,走几步就要歇憩一会儿。

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淌,她也顾不得去擦。

实在挑不动了,她心里很懊恼身体的衰弱,真不相信这才是刚四十岁的人啊。

她不得不把水倒掉一些,每桶剩下一大半。

在上一个陡坡时,费尽所有力气,上了几次都失败了。

母亲很生气,停下来用衣襟擦擦汗,又担起水来,鼓起全力硬挺上去。

①正走到最陡处,脚下的黄沙子滚动,支持不住,腰要折了,腿要断了,天也转地也动,眼前一黑,连人带桶叽里咕噜滚了下去!
过了好一会儿,母亲才苏醒过来。

一面心里怨恨自己,一面想站起来。

可是刚一动腿,一阵像针扎似的剧痛,使她眉头紧皱,几乎叫出声来,忙又坐到地上。

母亲的牙齿紧咬着,前额冒出冷汗,腿痛得已有些麻木了。

她低头一看,呀!右腿那膝盖以下的裤子已被血浸红了,沙子搓破衣服钻进内里,那血还正往外淌呢!母亲吃了一惊。

“大好河山真美丽,
耕种纺织不分男和女。

军民团结一家人,
共同建设咱们根据地。

……”
母亲听到一个女孩子的越来越近的歌声,想是有人来了。

她下意识地把摔坏的腿压在另一条腿下面,忙拍打掉身上的泥土,整理一下衣服,努力作出从容的样子。

她嘴唇两旁的深细皱纹,却更加明显了!
花子和她父亲扛着锹?走上来。

母亲瞅着她那红扑扑的笑脸,嘴里哼着歌儿的兴奋种神气,心里很惬意,暂时忘了疼痛。

花子这姑娘真变了样,从前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儿消失了,活泼了许多,并当上村里的副妇救会长。

四大爷也变了,逢人便说八路军的好处,救了他一家人的命。

本来他只柱子一个儿子,上次参军时没让柱子去。

四大爷很不满意,没多久柱子参加了区中队,这青年说什么也要为妻子报仇!四大爷也早不生母亲和娟子娘俩的气了,倒满口夸奖不休……
母亲心想,永泉说“战争能改变人”,这不是明摆着嘛!
四大爷父女一见母亲的样子,忙奔过来。

花子放下铁锹靠着母亲蹲下身。

关心地问:
“哎呀,大嫂!怎么摔倒了!磕破哪里啦”
母亲强笑着,若无其事地说;“唉,一不小心叫沙子滑倒啦,没磕着,我坐这歇歇哪。

哦,你们爷俩上哪儿去”她想把话岔开。

“该叫他们帮你挑嘛,你一个人有孩子,身板又不好,可怎么行?”四大爷皱皱眉头,关切地说。

“没什么,四叔!人家也是怪忙的。

帮着把垄打好就行啦,前两年没有代耕,还不是自己种?”母亲笑笑说。

她不得不吸了口冷气。

“来,大嫂!我给你挑吧。

”花子说着就去拾扁担。

“不用啦,快放下。

我自己慢慢来。

你们忙去吧!”
母亲目送着他们的背影,听到四大爷感叹地自语道:
“抗日嘛,是对的。

可是闺女家的都念的什么书呢?唉……”
这话音像股阴冷的风,飞速地钻进母亲的心里。

②她痛苦地歪着头,苦楚的痉挛掠过她的嘴旁。

那两道皱纹颤动着,像两丝苦涩的微笑。

她颦着眉梢,凝视着央在杂草中的一棵还未开花的鲜嫩的苦菜。

“是啊,女孩子家的都上的什么学呢?不念书不也一样打鬼子吗?唉,有她两个帮着,自己就松快多了。

娟子能顶上一个男人干活:秀子也不小了,至少能照料她弟弟妹妹吧!唉,图个什么呢?”母亲的头愈来愈低地垂下去,离那棵苦菜愈近了:她似乎尝到了苦菜根的苦味。

她感到创伤更痛,浑身出了一层细汗。

她一动也不能动了啊!
没多久,在她脑海中出现一个影子,他那消瘦的脸面,那双明亮的眼
睛,都很清晰,好像就站在她的跟前,他用老是那么诚恳亲切的声音在说:
“……大娘,革命不是一天半天的事,还远着呢。

打走鬼子还要建设国家,把咱中国建成像苏联那样。

啊!那真是太好了……③于事不识字真难呀,也做不成大事。

过去穷人念不起书———你知道,小兄弟念书是多么的苦——现在念书不花钱,应该叫她们去。

人年轻时不念几年书,以后工作困难可就大了……”姜永泉的话在母亲心中鸣响,萦回,使她蓦地抬起头:
“对,革命要紧,孩子前程重要!我老了,吃些苦受些罪怕什么呢!”母亲眼前还是夹在杂草中的那棵还未开花的鲜嫩的苦菜。

苦菜虽苦,可是好吃,它是采野菜的姑娘到处寻觅的一种菜。

苦菜的根虽苦,开出的花儿,却是香的。

母亲不自觉地用手把苦菜周围的杂草薅了几把。

她自己也不明白她这样做,究竟是为了让采野菜的女孩子能发现这棵鲜嫩的苦菜,还是想让苦菜见着阳光,快些长成熟,开放出金黄色的花朵来?
接着,母亲咬着牙用力站起来,疼痛难熬地拖拉着腿走到泉水边。

她卷起裤腿,仔细洗涤由于长时流着已发僵变成黑赭色的血渍,抠出钻进肉里变成血蛋蛋的黄沙子。

她蔽着水抹了几把脸,立时觉得清凉了好多,又用手舀起一些水喝下去,像是阴凉清甜的泉水给了她力量,④她走到陡坡处,半桶半桶地提上山去,终于把水挑到地里了!
(有删改)
【注】娟子是母亲的女儿,积极参与村里暴动,与其他革命者在村中
共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她想把话岔开”写出母亲不想让人发现自己摔倒的难堪,也不愿女儿因忙于念书和革命使家里负担过重遭人指点。

B. “可是闺女家的都念的什么书呢”,表现了四大爷对女孩子读书一事的不认同,反映出四大爷思想中保守落后的一面。

C. “母亲的头愈来愈低地垂下去”,“垂”字表现出母亲因腿部创伤愈发疼痛而对女儿娟子参与革命事业一事心生动摇。

D. “战争能改变人”,既指花子、柱子的变化,又指四大爷思想认识上的变化,还指母亲在劳作、伤痛中的振作与成长。

6.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子①连用短句和多个动词,形象描写了母亲在挑水上陡坡时突然滑倒惊慌状态,极具画面感。

B. 句子②描写母亲的神态,用“痛苦”“苦楚”“苦涩”三个词强调四大爷的话给母亲带来沉重打击。

C. 句子③写出母亲一人独自承受繁重劳作负担的原因,使下文关于母亲态度转变的描写真实自然。

D. 句子④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直面困难,最终战胜挑水难题的坚毅精神,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7. 文中描写“一个女孩子的越来越近的歌声”,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征某种抽象的内容,请据
此分析文中“苦菜花”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本题共5小题,10分)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贼:盗窃
B. 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审慎
C.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鬻:买
D. 自伐者无功伐:夸耀
1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 复释去张仪
B. 函梁君臣之首
C. 冬、与越人水战
D. 单于壮其节
1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B. 才能不及中人
C. 仓皇东出
D.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1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聚族而谋之曰犹有大夫之相乱家
B.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其后楚日以削
C. 其“恕”乎答其善意
D.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13.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③故亏父而自利④非汉所望也⑤即谋单于,何以复加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⑦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⑧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A. ①/②③/④⑧/⑤⑦/⑥
B. ①⑥/②③/④⑧/⑤/⑦
C. 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D. 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齐攻晋州,恐王师卒至,于城南穿堑,自乔山属于汾水。

庚戌,帝帅诸军八万人,置阵东西二十余里。

帝乘常御马,从数人巡阵处分,所至辄呼主帅姓名以慰勉之。

将士感见知之恩,各思自厉。

齐主亦于堑北列阵。

申后,齐人填堑南引。

帝大喜勒诸军击之齐人便退齐主与共麾下数十骑走还并州。

齐众大溃,军资甲仗,数百里间,委弃山积。

辛亥,帝幸晋州,仍率诸军追齐主。

诸将固请还师。

帝曰:“纵敌患生。

卿等若疑,朕将独往。

”诸将不敢言。

甲寅,齐主遣其丞相高阿那肱守高壁。

帝麾军直进,那肱望风退散。

丙辰,师次介休。

齐将韩建业举城降,以为上柱国,封郇国公。

丁已,大军次并州,齐主留其从兄安德王延宗守并州,自将轻骑走邺。

戊午,高延宗僭即伪位,改年德昌。

己未,军次并州。

庚申,延宗拥兵四万出城抗犯,帝率诸军合战,齐人退。

帝乘胜逐北,率千余骑入东门,诏诸军绕城置阵。

至夜,延宗率其众排阵而前。

城中军却,人相蹂践,大为延宗所败,死
伤略尽。

齐人欲闭门,以阍下积尸,扉不得阖。

帝从数骑峙岖危险,仅得出门。

至明,率诸军更战,大破之。

擒延宗,并州平。

六年春正乙亥,齐主传位于其太子恒,改年承光,自号为太上皇。

壬辰,帝至邺。

齐主先于城外掘堑竖栅。

癸巳,帝率诸军围之,齐人拒守,诸军奋击,大破之,遂平邺。

齐主先送其母并妻子于青州,及城陷,乃率数十骑走青州。

遣大将军尉迟勤率二千骑追之,尉迟勤擒齐主及其太子恒于青州。

(节选自《周书·卷六》)
1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帝大喜A勒B诸军击之C齐人便退D齐主E与其麾下F数十骑走G还H并州
15.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卒,指突然,与《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中的“卒”词义相同。

B. 幸,指皇帝亲临,与《苏武传》“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中的“幸”词义不同。

C. 北,指败逃的人,与《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中的“北”词义相同。

D. 乙亥,文中为干支纪日,古时候人们常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

16.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防周军北进救援晋州,齐军在城南挖长堑,两军以此对峙。

B. 将领们请求撤军,周帝考虑到诸将意愿,决定独自追击齐主。

C. 高延宗奋起反击,周军大乱,城东道路崎岖,周帝艰难脱险。

D. 齐人据险坚守,邺城仍被攻破,齐主逃往青州,最终被俘获。

17.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已,大军次并州,齐主留其从兄安德王延宗守并州,自将轻骑走邺。

(2)城中军却,人相蹂践,大为延宗所败,死伤略尽。

18. 《孙子兵法》有云:“可胜在敌”,意思是两军交战,可以取胜的主要因素在于敌方。

此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①
张元斡
曳杖危楼去。

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芦深处。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谩暗涩、铜华尘土。

唤取谪仙②平章③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①李伯纪,即字纲,宋抗金名臣,曾任宰相,不久被罢免。


元斡为李纲僚属,也连带获罪。

1137年,宋金议和已成定局,李纲仍上书反对,被罢归福建长乐,作者为此写了该词。

②谪仙:此处以李白比李纲。

③平章:评论。

19.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 上阕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波涛万顷,江风浩荡,没有人乘舟夜渡
B. “怅望”四句写词人遥望祖国山河,徒然自伤,隐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慨。

C. “要斩”两句用典抒情,前句化用李白诗句,后句借昭君出塞和亲事抒情。

D. “谩暗涩”句以宝剑被弃而布满铜锈、失去光彩,比喻词人内心黯淡苦涩。

20.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时常提及《论语》,并引用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殷切寄语当代青年要挺膺担当,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评价屈原的《离骚》文平意深、言近旨远。

(3)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借李将军的典故含蓄表达对带兵
将军不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文在江边赏月,不禁心生感慨,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含有“江”“月”意象的诗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去年夏天,②中药代茶饮乌梅汤火出了圈,③它凭借物美价廉等优点让年轻人深受喜爱。

④今年5月,⑤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2.0版本上线,⑥12小时内已配出超24万余帖,⑦乌梅汤再次卖爆成“顶流”。

乌梅汤的主要原料有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基本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每一味药材都有其特有功效,但服用时也有讲究。

专家建议, A ,但在饮用时还需注意个人体质的差异。

一般来说,乌梅汤比较适合出汗多、口干、胃口不好的人,像那些脾胃虚寒、平常容易拉肚子的人是不适合的。

对普通人而言, B ,因为不同的季节有适合各自当季的饮品。

专家强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像乌梅汤这样的中药代茶饮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选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3. 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增删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阿勒泰,天天出去玩,奔跑一阵,停下来回头()一阵。

世界为什么这么大?站在山顶上往下看,整条河谷()通达,河流一束一束地闪着光在河谷最深外密集地流淌。

草原是绿的,沼泽是更绿一些的绿,高处的森林则是蓝一样的绿。

我爱绿色。

为什么我就不是绿色的呢?我有浅色的皮肤和黑色的头发,我穿着鲜艳的衣服。

当我呈现在世界上时,为什么却不能像绿那样……不能像绿那样绿呢?我会跑,会跳,会唱出歌来,会流出眼泪,可我就是不能比绿更自由一些,不能去向比绿所能去向的更远的那些地方。

我又抬头看天空,世界为什么这么大!我在这个世界上,明明是踩在大地上的,却又像是双脚离地,()在这世界的正中。

24.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观望辽阔飘浮
B. 张望开阔悬浮
C. 观望开阔飘浮
D. 张望辽阔悬浮
25.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当我呈现在世界上时,为什么却不能像绿那样绿呢?”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认为:创新本质上意味着“毁灭”,并能创造出新价值。

这句话颇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A
2. B
3. B
4. ①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②构建一个有助于激励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质量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③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

同时,要推动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创新。

5. C
6. D
7. ①引出花子父女与母亲对话的情节。

②表现花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③交代小说的时代背景。

④凸显军民团结抗战的主题。

8. ①苦菜花象征在艰苦抗战环境中农村妇女坚忍、顽强的品质。

②苦菜花的生长象征抗战期间农村妇女的思想成长。

③苦菜开花象征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 D。

10. C。

11. C。

12.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