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题目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般的就直接写《***》读书报告(笔记)就可以了。

,在本科论⽂中,⽂献综述也叫读书报告,就是直接写这4个字。

如果看的是⼩说或者⽂学作品的话,你写的内容是围绕某⼀主题的,可以加上你的主题或者你写的内容的概括,如:
“理性化”之分析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报告
附:
怎样写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有没有⼀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师会介绍⼀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

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

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是让别⼈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于写读后感的⽅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

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写读书报告的第⼀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步是⼀⾯看书⼀⾯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的,就要准备⼀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上。

书看完了,把⾃⼰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次,就会发现⼏个重要可以发挥的。

把这⼏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

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本书
要把⼀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

如果有条件的话,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它作品;3、别⼈对这本书的研究;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

当然不是每⼀个⼈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夸奖⼀番。

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眼上,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批评当然⽐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本书的缺点,⽽⼜能⾔之成理,使⼈信服,实在并⾮易事。

但不容易并不表⽰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

五、点与⾯
读书报告可对⼀本书全⾯论述,全⾯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得的⼏点来谈。

因为你谈得集中、深⼊,⾃然能给读者⽐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

引述其它⼈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不要连篇累牍的抄。

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个⼈云亦云的抄录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处理等⽅⾯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
7、读后感:
(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2)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3)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4)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5)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常⽤语。

⼋、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写版本阅读:为了⽐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本”;
(⼆)确⽴论题:每⼈根据阅读感受,⾃由选取⼀个⾃⼰最感兴趣的⾓度确⽴⼀个论题;选择的⾓度要⼩,挖掘要深; (三)收集资料:
1、摘记原⽂: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录检索相关书籍。

同时也使学⽣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
3、上搜索:如选⽤专业搜索站: 或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致。

读书报告例⽂
范⽂⼀:
我的⾃学计划和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的⼼得
本读书报告分两部分:第⼀部分为我的⾃学计划及具体情况和进度,第⼆部分是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的读
书笔记。

⼀、⾃学计划
2005年10⽉21⽇,党校积极分⼦培训班开班仪式中,张令⾼⽼师安排了此次党校培训的具体安排,并下发了⾃学篇⽬10篇。

第⼆次⼩组讨论同其他同学交换意见之后,我也制定了⾃⼰的⾃学计划。

(1)时间安排:每周⼀、三、五晚6:00——8:00为⾃学时间。

(2)⽬标要求:做好批注,随时记好⾃⼰的感想和理解。

当然,这只是⼀种形式,或者说是⼀种制度的保证。

我更注重通过这些⾃学篇⽬的学习对我的⼈⽣观、世界观,对我的思想,对我⽇常⾏为能产⽣⼀些影响,使我的思想更加成熟。

⽬前为⽌,我已经完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泽东:《反对本本主义》、邓⼩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江泽民:全⾯建设⼩康社会,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新局⾯、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六篇⽂章。

通过对这些篇⽬的学习,使我对⼀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些篇⽬中的精彩论述,诸如:“⼈类始终只是提出⾃⼰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只有在决定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少在⽣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等,我都可以背下来。

后⾯还有四篇。

我会更加⽤⼼的去学习,努⼒实践其中的精华。

如果每⼀篇都能让我学到⼀句话,那也⾜够了。

对党的理论和思想的学习是⽆⽌境的。

相信这⼗篇会把我带⼊⼀个精神乐园。

这⼗篇⾃学篇⽬也只是开始,只是万⾥长征⾛完的第⼀步,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我会努⼒实践⽑主席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天天都学习,天天都有收获,天天都在向党靠拢。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读书笔记
记得那晚我第⼀次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遍下来,满头雾⽔,什么也没看明⽩;于是第⼆遍,这次好多了,依稀知道到是关于马克思写书和研究的历程。

第三遍已豁然开朗:整篇⽂章分两个部分。

第⼀部分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体系和写书的初衷;第⼆部分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历,其中⼤致有四个阶段:
(1)1842——1843年,马克思做《莱茵报》编辑期间对⼀些社会问题进⾏了哲学分析。

(2)1844年,巴黎,马克思发表了他的第⼀部著作,并形成了后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3)1845——1847年,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会,对哲学问题进⾏了⼀次深⼊的讨论。

(4)1950年以后,不列颠博物馆,马克思⼜分析了⼤量资产阶级史料。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1845—1847这⼀阶段。

在此期间,马克思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们的意识决定⼈们的存在,相反,是⼈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们意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的发⽣变⾰。


(3)⽣产⼒与⽣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社会的物质⽣产⼒发展到⼀定的阶段,便同他们⼀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产⼒发展的形式,变成⽣产⼒的桎梏,那时社会⾰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以及其他的⼀些精彩的论述。

众所周知,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以学为基础的,读了这篇⽂章,能深刻领会到蕴涵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法论,使我对诸多问题的看法豁然开朗。

我来⾃农村,对社会低层的⽣存状态有诸多的接触。

记得在我读⼩学的时候,那时的农村还叫做农村,农民还是农民,鸡⽝之声相闻,农村副业很发达,⼀派繁荣。

可到我读初中之后,农村经济开始低迷,⼀⽚死⽓沉沉。

⽽当时的国家统计数字却说,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8%以上的⾼速增长,⼈民⽣活⽔平稳步提⾼。

以及最近两年好不风光的⼭西煤矿主们,他们⼀夜暴富,过着极度奢靡的⽣活,与此同时矿难频发,动辄⼏⼗⼈死亡。

再者还有⾝边同学浮躁的⽓氛。

我就武断的认为:现代的国⼈普遍缺乏信仰,整个社会信仰缺失。

我甚⾄⼀腔书⽣意⽓抱怨说:美国所有的问题最后都会变成法律问题,⽽在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成了政治问题。

甚⾄这次⼊党,我也只是求洁⾝⾃好,求个⼈进步,并没有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这么⾼的觉悟。

然⽽,当我读到“我们判断⼀个⼈,不能依他对⾃⼰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个变⾰时代也不能依它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活的⽭盾中,从⽣产⼒和⽣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

我豁然开朗:我羞于⾃⼰先前狭隘的⽬光。

对的,我们评价这场变⾰不能局限于眼前的情形,要着眼于⽣产⼒和⽣产关系的⽭盾,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变迁,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我们是在社会⽣产⼒极度底下的情况下,由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这就注定了⽣产⼒的底下必将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瓶颈。

所以我们开始了声势浩⼤的改⾰开放,20年过去了,我们社会⽣产⼒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化等各项事业都蓬勃发展。

我们⼈均国民⽣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我们发射了⾃⼰的神⾈系列飞船;我们有刘翔、姚明这样的明星;我们有2008奥运会。

当然了,⽣产⼒的极度发展必然导致⽣产关系相对落后,社会中便出现了⼀些不和谐的现象,但这却正是社会发展的动⼒所在。

因此,我们在享受改⾰开放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必须能够接受改⾰开放带来的弊端,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我们党中央与时俱进,提出了全⾯建设⼩康社会的伟⼤战略⽬标,也就是这个道理。

想到以上种种,我不禁欣喜万分,这是⼀场前⽆古⼈,后⽆来者的事业。

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谁不想建功⽴业,有所作为,为这场浩⼤的变⾰锦上添花呢!
我顿然醒悟了,我们不是没有信仰,我们有着共同的⽬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让华夏⽂明,让中国⼈民的勤劳与智慧传遍世界各地。

诚然,我不敢说,现在我有了很⾼的思想觉悟,但起码我有了⼀个良好的愿望:我希望我能有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振兴中华的觉悟。

⾄少,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下⾯的路还很长,我会⾛好,这是我能做到的,⼀定能做到的。

范⽂⼆:
读书计划暨读“新世纪⾼校⼊党培训教材—思想上⼊党”有感
看到这⼗篇⾃学篇⽬,才知道我党有如此多的书⽬我不知晓,看了其中的⼀些内容,才知道我对党的知识是如此的匮乏。

将这⼗篇⽂章摊在桌上,我想对于党的理论和政策⽅⾯知识匮乏的⾃⼰应该好好学习⼀下了,于是我制定了⼀个简单的个⼈⾃学计划。

1、10⽉15⽇-10⽉16⽇完成马克思《序⾔》的学习。

2、10⽉17⽇-10⽉18⽇完成⽑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学习。

3、10⽉19⽇-10⽉22⽇完成邓⼩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的学习。

4、10⽉23⽇-10⽉24⽇完成江泽民《全⾯建设⼩康社会,开创中国特⾊社会主义新局⾯》的学习。

5、10⽉25⽇-10⽉27⽇完成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上的讲话”的学习。

6、10⽉28⽇-10⽉30⽇完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的学习。

7、10⽉31⽇-11⽉2⽇完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的决定》的学习。

8、11⽉3⽇-11⽉5⽇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章程》。

9、11⽉6⽇-11⽉10⽇仔细复习《⼊党积极分⼦培训教材》。

10、11⽉12⽇-11⽉15⽇完成《中共公报》的学习。

看到⾃⼰的⾃学计划和已经学习完的六篇⾃学篇⽬,我突然有⼀种成就感,同时也感到有⼀种⾃我充电的感觉,浑⾝带劲。

在这些⾃学篇⽬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党课教材中有关思想上⼊党的部分。

所以借此想谈谈我对这⽅⾯内容的⼀些粗浅的感想。

我们常说,对于⼀个共产党员⽽⾔,组织上⼊党是⼀时的事,思想上⼊党是⼀辈⼦的事。

对于我们这些⼊党积极分⼦来说,也要有⼀种“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的觉悟。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思想上⼊党的⼀⽣⼀世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端正⼊党动机。

只有端正⼊党动机,真正做到思想上⼊党,才能产⽣正确的争取⼊党的⾏为。

思想是⾏为的先导,动机是⾏动的驱动⼒,正确的动机是正确⾏为的推动⼒量。

所以只有我们树⽴了正确的⼊党动机,才会对⾃⼰的⼊党⾏为产⽣源源不断的驱动⼒,才会在学习⽣活中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

现在社会上有⼀部分⼈⼊党的动机不是⼗分⾼尚和坚定。

他们中有的认为⼊党就是为了“⾯⼦上好看,脸上有光”,在以后的⼯作中会得到实惠和⽅便;还有的⼈认为⼊党是“形势所逼”,“谁执政就向谁靠拢”,这些⼈的⼊党动机都是⼗分不正确的。

我们积极要求加⼊党组织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是为了温暖⼈民和同胞,我们应本着⼀颗全⼼全意为⼈民服务的⼼来加⼊中国共产党,成为⼀名群众中的带头者。

⼊党是⼀件庄严⽽⼜严肃的事情,我们不能把⼊党作为⼀种带来利益的⼯具。

假使以上那些⼈⼊了党,那他们的思想上也肯定没有⼊党。

就我个⼈⽽⾔,我认为我的⼊党动机不是尚的,但是还是属于⽐较积极的那种。

因为我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是将我们引向康庄⼤道的党。

假如党要求我做什么,我⼀定会全⼒完成。

就拿参加党课来说,我每次都是会提前⼗分钟到,以复习上节课的笔记,在上课时我也会⼀丝不苟地听课、记笔记。

虽然这件事⼩的不能⽤什么豪⾔壮语来形容,但我认为它反映了我对党的⼀种态度和⼀种热爱的⼼态。

综上所述,我认为正确的⼊党动机是思想上⼊党的前提。

之后,我认为思想上⼊党的关键在于锲⽽不舍的坚持。

⼀个⼈在争取⼊党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许多努⼒。

当周围的同学⽐⾃⼰先⼊党时,不应⾃暴⾃弃,⽽应坚持下来,加倍努⼒;当接受党组织考验的时间较长时,也不应⾃暴⾃弃、怨天尤⼈,⽽应坚持下来,找出差距;当⾃⼰要求⼊党的⾏为被曲解、误会时,更不应失去信⼼,⽽应坚持下来,改进⽅法,争取群众的理解,⼒求做得更好。

在这⽅⾯,徐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的⾰命家、教育家徐特⽴51岁那年,中国轰轰烈烈的*遭到失败,我们党由近6万名党员⼀下⼦减少到1万名左右。

当时,有的共产党员⽩⾊恐怖吓破了胆,背党⽽去,徐特⽴却离开了家,放弃了师范学校校长的职务,在敌⼈“宁可枉杀⼀千,不使⼀⼈漏”的⽩⾊恐怖下,加⼊了中国共产党。

⼊党后,他没有图个⼈享受,尤其是在两万五千⾥长征中,这位58岁的⽼⼈同年轻战⼠⼀样,爬⾼⼭、渡急流、吃草根、睡露天。

困难没有使他皱眉,反⽽使他精神抖擞,⽃志昂扬。

更为可敬的是,徐特⽴不仅能经得起失败和逆境的考验,⽽且还能够经得住胜利和顺境的考验。

解放后,他的地位变了,⽣活条件改善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克⼰奉公、艰苦奋⽃的本⾊。

作为我们⼊党积极分⼦,长期坚持也是⼀种考验。

⽐如在党课中,经常想想⾃⼰是否每节课都参加了?是否每次⼩组讨论都参加了?是否每次会议都坚持到最后?是否每次会议都能清楚认真地记笔记?是否党校安排的每次⼯作和任务都能⾼质量完成?假如我们都能肯定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做到了坚持。

其实这种坚持也只是“万⾥坚持”中的⼀⼩步,要想⼀⽣都积极严格规范⾃⼰,起先锋带头作⽤,时时在思想上提醒⾃⼰是⼀名中共党员则是⼗分困难的。

这是⼀项长期⽽⼜艰巨的⼯程,是⼀次磨砺⼼志的⽐赛。

谁拥有锲⽽不舍的坚持,谁就会是⽐赛最后的赢家,谁就是真正作到了思想上⼊党!
以上两点我认为是做到思想上⼊党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起来是很艰难的,但我有信⼼会⾛好它!
作为新世纪的⼤学⽣⼊党积极分⼦,我们不仅要增强学习科学⽂化知识的能⼒,还要在政治素养上努⼒培养⾃⼰。

真正做到思想上⼊党,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政治热情,有利于为我们的学习⽣活提供不竭动⼒,更有利于我们深刻、全⾯地认识党和党员的义务,从⽽使我们⾃⾝修养得到提⾼,思想觉悟得到升华,⼈⽣境界提升到⼀个新层次!
“思想上⼊党⼀⽣⼀世”不是⼀句空⼝号,它是我们每个要⼊党和已经⼊党的同志们努⼒的⽅向,它是激励我们在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的长明灯和兴奋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