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搜寻N个商店,并且从获得的N个价格中选择最低价 格。 搜寻理论认为,第一种搜寻原则比第二种搜寻原则更为 合理。
4.2.1 搜寻模型
4.2.1 搜寻模型
4.2.1 搜寻模型
表5-6按搜寻次数不同所假设的最低价格分布
搜寻次数 1
最低价格的概率/元 12.00 0.5 13.00 0.5
2)由于市场供求条件和讨价还价的概率分布在不断变化, 刚刚出现的市场平均价格可能很快就被新出现的平均价格所取代, 从而使买卖双方刚获得的市场知识很快成为老化知识。
3) 由于每个市场都将出现一批新的买主和卖主,这些新的
市场进入者在进入市场的最初阶段通常并不了解市场行情,而是 按照利润最大化的预期来定价,从而使市场原有买卖者的市场知 识处于老化状态,结果,市场价格形成一定程度的持续离散。
信息经济学
理学院信息技术系
编写人:游运
第四章 最优信息经济决策
4.1 价格离散及其离散率
4.1.1 价格离散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4.2 信息搜寻
4.2.1 搜寻模型 4.2.2 最佳搜寻次数
教学目的
理解价格离散概念;
掌握价格离散率的测度; 掌握信息搜寻理论;
关于经济代理人如何实现最优信息经济这一课 题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
6、寻找中的决策问题:
7、停止寻找的标准的确定:
4.2.1 搜寻模型
从搜寻方法论角度来看,可以提供两种搜寻原则:
1)保留价格原则:在使用这种原则进行搜寻时,可以预 先选择一个保留价格Pr,一旦遇到的搜寻价格小于或等于Pr , 就采取购买行为。如没有遇到低于Pr的价格则搜寻N次,从中 选择最低的价格进行购买。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一、模型分析:
为使分析的问题简单化,在此只讨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 状态,而不同时涉及两种以上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也就是说,排 除两种以上商品的市场价格离散状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只对同地区 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率进行测度的模型,称为价格离散率的基 本模型。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指标指标数据数据平均月收平均月收入入元元标准差标准差元元离散系数离散系数1654851654851077371077376510651031033831033815523015523050025002上述只就单一同质商品的市场价格离散率进行了分析没有涉及单一非同质商品特别是多种同质或非同质商品的市场价格离散问题然而后一类问题却比前一类问题现实得多分析也将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是无论多么复杂和困难都离不开对于该现象的简单化研究
•市场中的竞争者数量。在市场中,竞争者的数量和价格离散 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最近研究指出:一个市场中替代者的 出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竞争者的增多带来大量的替代产品, 价格离散降低;另一方面,信息失真增多,消费者易被误导,反而 导致价格离散增大
•消费者参与 •产品普及率
一、含义:
1、非同质商品之间的价格差,以及同质商品地区之间的 价格差; 2、同地区、同质商品之间,也会出现价格离散。
4.1.1 价格离散
三、市场信息的离散的经济意义:
第一,市场信息的离散产生了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也导致 了市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差别。 无时无刻我们都可见到一个俏丽清靓的美女跟一个平 平常常的男性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大概就是我们经 常所能听到“鲜花插在牛粪上”现象吧?
第二,市场信息的离散产生了有利可图的信息搜集行为,如市 场信息的收集、储存、传播和利用等。社会信息市场的出现可 以看作是市场信息离散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后果之一。
*分布离散程度的侧度
要全面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除了要对数据分布 集中趋势进行测定外,还要对数据分布的差异程度进 行测定。 数据的差异程度是指一组数据中各变量值远离其 中心值的程度,也称为离中趋势或离散程度。 描述 离散程度的指标,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主要有: 极差、内距、方差与标准差、离散系数等,这些 指标又可称为变异指标。
预期最低 价格 /元 12.50
2
3 4 m
0.75
0.875 0.9375 1.0
0.25
0.125 0.0625 0
12.25
12.125 12.0625 12.00
由表5-6可知,搜寻两次比只做一次搜寻将节省0.25元,而搜 寻3次则可以节省0.375元。可以预想,如果市场价格离散幅度更 高的话,搜寻3次比只作一次搜寻的收益将更大。
雪弗莱汽车价格是由市场“讨价还价”的平均力量制定出来的, 其离散范围(价格波动幅度)在2350~2515美元之间,平均价格为 2436美元,标准差为42美元。无烟煤的价格是美国联邦政府采购投 标定出的价格,其离散范围在15.46~18.92美元之间,平均价格每 吨16.90美元,标准差为1.15美元。从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同地区、 同质商品,其市场价格的离散现象也非常明显。 信息经济学对市场价格离散的分析基本上是针对同地区、同 质商品的价格离散而展开的。
4.1.1 价格离散
5、市场规模 最明显的一点是,市场价格离散程度会随着市场规模(贸易 量和进入市场人数)的变化而变化。 一方面,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人们获得价格离散程度 的知识成为一种极为有利可图的行为。 信息的离散造就了一批专门从事搜集和经营信息或信号 的企业和个人,如专业化的信息公司、咨询公司、信息经纪 人等等。 一方面, 如果市场规模缩小,人们对价格离散程度知 识的需求也将降低,直至为零。
二、价格离散率的求解: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例: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表4-5:Q市场A、B、C中价格的离散分布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Y
0
图5-2:价格离散曲线
Z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由此可知,就商品Q预言,市场A的发育最不成熟,市场无知程
度最高;其次为市场B。相对地说,市场C的发育最为成熟,市
场无知程度最低。所以,在市场A做信息搜寻的收益比在市场C 要高些。据此,政府应着重改善对市场A的宏观协调管理。例如, 政府可以借助新闻传媒将某个既定时期若干种主要商品的市场价 格离散率公布出来,这样,人们借助信息反馈的影响,就能在相 当程度上达到收敛价格离散程度和控制价格较大幅度波动的目的。
价格离散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研究这一现象, 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与研究市场经济中的现实问题,为经济管理工 作提供帮助。
互联网对提高市场效率方面有巨大贡献,尤其是大大降低了市 场不对称程度。那么网上商城的价格离散度是否最低?众多研究发 现,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而且不同商品领域的价格离散度不一样, 很多领域的价格离散度都高于传统市场。 网络商品价格离散度的具体原因有很多,比如: •购物便利性 •网上商家履约的可信度,包括 发货时间,即货物是否按照合同时间准时发出; 发送的货物是否符合所承诺的数量、 质量; 对客户承诺的各种服务是否兑现。 •产品信息:网上产品信息的深度可以降低网 上的价格 敏感性 •网络零售商的物流能力 •进入网络市场的时间 •网络零售商的信誉与品牌 •消费者认知 •转换成本 •消费者了一组数据中各变量值之间 平均差异的水平,其数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各变 量值的差异程度,而且还受其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的同类数据,对于计 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类别的数据,方差和标准差都难 于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
为了消除变量值平均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 对离散程度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信息市场是指信息商品进行交换的场所或流通领域,是信 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信息是一种资源,是一笔财富,随着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它能够满足人们的 某种需要,因而可以形成一种供给,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满足 人们对信息商品的需要。信息市场的建立,也有利于信息的流 通和使用效率的提高。随着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信 息越来越大,有些人有却不用,有些人用但又没有,从而有必 要使其直接结合。 如定向定点定题服务,信息发布会与交易会,技术推广与 招标等手段广泛采用,市场的触角已伸向物质产品市场、期货 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 第三,市场信息的离散诱发了信息搜寻的动机并提供了信息搜 寻的可能,或者说,市场信息的离散刺激了搜寻行动的出现。
所谓价格离散(price dispersion)是指同一类商品的价格 分布相对于某一中心的偏离程度。在这里同质商品既可以指同一 品牌、同种型号的产品,也可以指具有同种功能的商品。从广义 上来讲价格离散是由于信息在市场交易双方的不均衡分布产生的, 价格离散可以反映市场信息的充分与否,反映市场发育的状况。
一是代理人如何通过信息搜寻实现最优信息经济;
基于
价格离散理论
一是经济决策者如何通过对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实现最优 信息经济。
基于
信息系统价值离散分布理论
4.1 价格离散及其离散率
4.1.1 价格离散
市场的价格离散现象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 施蒂格勒 (George J.Stigler)1961年在《信息经济 学》一文中首先进行的开创性研究。
上述分析提供的市场价格离散率测度模型,为市场价格 离散程度的总体分析和宏观市场管理提供了某种可能途径。
4.2 信息搜寻
一、搜寻理论概述:
4.2 信息搜寻
3、寻找(搜寻)行为:
4、完美信息:
5、寻找费用:信息搜寻成本是指为找到某物品市场最低价而支付 的各种费用、时间、精力及各种风险的总和。 信息搜寻成本=获得目标信息的成本+排除信息噪音的成本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两种成本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在 信息匮乏、信息流通不畅的时代,获得目标信息的成本要远远大 于排除信息噪音的成本。而在信息爆炸、信息畅通无阻的时代, 排除信息噪音的成本就很可能要大于获得目标噪音的成本。
4.1.1 价格离散
长期以来,政府缺乏一种以市场自在的发育成熟过程为显示 内容的显示器做为市场管理的信息工具。 信息经济学认为,可以通过对市场信息离散幅度的测度来确 定市场的无知程度,即市场信息的离散幅度可以作为市场发育状 况的一种信息显示器。 市场信息的离散幅度愈高,说明市场发育状态愈不成熟,愈 需要人们对之进行宏观协调和管理。 通过对市场价格离散率的测度,政府由此可以掌握市场的无 知程度,进而了解市场的发育成熟状态。 更具有意义的是,通过对管理范围内市场价格离散率的普查或 抽样调查,政府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管理范围内市场的总体发育 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从而能够对市场发展提出更符合实际的宏观 协调规划。
例12:甲乙两地居民月收入的变异指标如下表所示,求其离散 系数并进行比较。 指标 平均月收 标准差/元 离散系数
数据
甲
入/元
1654.85 1077.37
/%
65.10
乙
3103.38
1552.30
50.02
上述只就单一同质商品的市场价格离散率进行了分析, 没有涉及单一非同质商品,特别是多种同质或非同质商品的 市场价格离散问题,然而,后一类问题却比前一类问题现 实得多,分析也将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是,无论多么复杂和 困难都离不开对于该现象的简单化研究。
4.1.1 价格离散
2、市场经营过程中销售条件及销售信誉的差别,可以将某些同质 商品市场价格的离散部分地归咎于这个方面的原因。 例如,某些著名的商场或百货公司,它们能够为顾客提 供更好的服务或持有更多的商品种类,这些因素都可能使这 些商场或百货公司的同质商品价格形成离散。
当然,汽车推销商或者某些大公司为促进销售而开展的 广告活动,以及所谓建立“信誉”活动,也有可能导致市场 价格的离散。
4.1.1 价格离散
二、市场离散原因分析:
市场价格离散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市场是变化和分散的,而非集中统一和稳定静止的, 这是市场价格离散的首要原因。
在各个分散的市场中,价格以不断变化的形式在一定幅度内 发生波动,没有人能够从这种波动的市场中获得各个买卖者在特 定时间内所定出的市场交易价格。这是因为: 1) 由于卖主知道买主探明所有卖主的要价需要付出高昂成 本,即使在极不正式的场合中,搜寻活动也会涉及到成本问题。
(5-6)式说明两点:
第一,价格离散程度愈高,每次搜寻所获节省额就愈大,有 效搜寻次数也就愈多。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的搜寻模型中(参见图5-3)。如果商店增加 给予买主的折扣,这对于买主的二中择一选择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4.1.1 价格离散
3、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价格的持续离散。
一般说来,具备同等功能的消费品的质量之间的差别, 往往成为市场价格离散的基础和主导因素。可以推测,商品 质量差别的离散程度与相应的市场价格离散程度会呈正相关。
4、由于地区差别所形成的市场价格离散。
市场信息的离散不仅与市场产品的质量或数量有关,而且 与市场运行中的许多行为也保持密切联系。
4.2.1 搜寻模型
4.2.1 搜寻模型
4.2.1 搜寻模型
表5-6按搜寻次数不同所假设的最低价格分布
搜寻次数 1
最低价格的概率/元 12.00 0.5 13.00 0.5
2)由于市场供求条件和讨价还价的概率分布在不断变化, 刚刚出现的市场平均价格可能很快就被新出现的平均价格所取代, 从而使买卖双方刚获得的市场知识很快成为老化知识。
3) 由于每个市场都将出现一批新的买主和卖主,这些新的
市场进入者在进入市场的最初阶段通常并不了解市场行情,而是 按照利润最大化的预期来定价,从而使市场原有买卖者的市场知 识处于老化状态,结果,市场价格形成一定程度的持续离散。
信息经济学
理学院信息技术系
编写人:游运
第四章 最优信息经济决策
4.1 价格离散及其离散率
4.1.1 价格离散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4.2 信息搜寻
4.2.1 搜寻模型 4.2.2 最佳搜寻次数
教学目的
理解价格离散概念;
掌握价格离散率的测度; 掌握信息搜寻理论;
关于经济代理人如何实现最优信息经济这一课 题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
6、寻找中的决策问题:
7、停止寻找的标准的确定:
4.2.1 搜寻模型
从搜寻方法论角度来看,可以提供两种搜寻原则:
1)保留价格原则:在使用这种原则进行搜寻时,可以预 先选择一个保留价格Pr,一旦遇到的搜寻价格小于或等于Pr , 就采取购买行为。如没有遇到低于Pr的价格则搜寻N次,从中 选择最低的价格进行购买。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一、模型分析:
为使分析的问题简单化,在此只讨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 状态,而不同时涉及两种以上商品的价格离散状态,也就是说,排 除两种以上商品的市场价格离散状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只对同地区 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率进行测度的模型,称为价格离散率的基 本模型。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指标指标数据数据平均月收平均月收入入元元标准差标准差元元离散系数离散系数1654851654851077371077376510651031033831033815523015523050025002上述只就单一同质商品的市场价格离散率进行了分析没有涉及单一非同质商品特别是多种同质或非同质商品的市场价格离散问题然而后一类问题却比前一类问题现实得多分析也将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是无论多么复杂和困难都离不开对于该现象的简单化研究
•市场中的竞争者数量。在市场中,竞争者的数量和价格离散 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最近研究指出:一个市场中替代者的 出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竞争者的增多带来大量的替代产品, 价格离散降低;另一方面,信息失真增多,消费者易被误导,反而 导致价格离散增大
•消费者参与 •产品普及率
一、含义:
1、非同质商品之间的价格差,以及同质商品地区之间的 价格差; 2、同地区、同质商品之间,也会出现价格离散。
4.1.1 价格离散
三、市场信息的离散的经济意义:
第一,市场信息的离散产生了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也导致 了市场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差别。 无时无刻我们都可见到一个俏丽清靓的美女跟一个平 平常常的男性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这大概就是我们经 常所能听到“鲜花插在牛粪上”现象吧?
第二,市场信息的离散产生了有利可图的信息搜集行为,如市 场信息的收集、储存、传播和利用等。社会信息市场的出现可 以看作是市场信息离散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后果之一。
*分布离散程度的侧度
要全面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除了要对数据分布 集中趋势进行测定外,还要对数据分布的差异程度进 行测定。 数据的差异程度是指一组数据中各变量值远离其 中心值的程度,也称为离中趋势或离散程度。 描述 离散程度的指标,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主要有: 极差、内距、方差与标准差、离散系数等,这些 指标又可称为变异指标。
预期最低 价格 /元 12.50
2
3 4 m
0.75
0.875 0.9375 1.0
0.25
0.125 0.0625 0
12.25
12.125 12.0625 12.00
由表5-6可知,搜寻两次比只做一次搜寻将节省0.25元,而搜 寻3次则可以节省0.375元。可以预想,如果市场价格离散幅度更 高的话,搜寻3次比只作一次搜寻的收益将更大。
雪弗莱汽车价格是由市场“讨价还价”的平均力量制定出来的, 其离散范围(价格波动幅度)在2350~2515美元之间,平均价格为 2436美元,标准差为42美元。无烟煤的价格是美国联邦政府采购投 标定出的价格,其离散范围在15.46~18.92美元之间,平均价格每 吨16.90美元,标准差为1.15美元。从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同地区、 同质商品,其市场价格的离散现象也非常明显。 信息经济学对市场价格离散的分析基本上是针对同地区、同 质商品的价格离散而展开的。
4.1.1 价格离散
5、市场规模 最明显的一点是,市场价格离散程度会随着市场规模(贸易 量和进入市场人数)的变化而变化。 一方面,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人们获得价格离散程度 的知识成为一种极为有利可图的行为。 信息的离散造就了一批专门从事搜集和经营信息或信号 的企业和个人,如专业化的信息公司、咨询公司、信息经纪 人等等。 一方面, 如果市场规模缩小,人们对价格离散程度知 识的需求也将降低,直至为零。
二、价格离散率的求解: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例: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表4-5:Q市场A、B、C中价格的离散分布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Y
0
图5-2:价格离散曲线
Z
4.1.2 价格离散率模型
由此可知,就商品Q预言,市场A的发育最不成熟,市场无知程
度最高;其次为市场B。相对地说,市场C的发育最为成熟,市
场无知程度最低。所以,在市场A做信息搜寻的收益比在市场C 要高些。据此,政府应着重改善对市场A的宏观协调管理。例如, 政府可以借助新闻传媒将某个既定时期若干种主要商品的市场价 格离散率公布出来,这样,人们借助信息反馈的影响,就能在相 当程度上达到收敛价格离散程度和控制价格较大幅度波动的目的。
价格离散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研究这一现象, 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与研究市场经济中的现实问题,为经济管理工 作提供帮助。
互联网对提高市场效率方面有巨大贡献,尤其是大大降低了市 场不对称程度。那么网上商城的价格离散度是否最低?众多研究发 现,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而且不同商品领域的价格离散度不一样, 很多领域的价格离散度都高于传统市场。 网络商品价格离散度的具体原因有很多,比如: •购物便利性 •网上商家履约的可信度,包括 发货时间,即货物是否按照合同时间准时发出; 发送的货物是否符合所承诺的数量、 质量; 对客户承诺的各种服务是否兑现。 •产品信息:网上产品信息的深度可以降低网 上的价格 敏感性 •网络零售商的物流能力 •进入网络市场的时间 •网络零售商的信誉与品牌 •消费者认知 •转换成本 •消费者了一组数据中各变量值之间 平均差异的水平,其数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各变 量值的差异程度,而且还受其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的同类数据,对于计 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类别的数据,方差和标准差都难 于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
为了消除变量值平均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 对离散程度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信息市场是指信息商品进行交换的场所或流通领域,是信 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信息是一种资源,是一笔财富,随着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它能够满足人们的 某种需要,因而可以形成一种供给,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满足 人们对信息商品的需要。信息市场的建立,也有利于信息的流 通和使用效率的提高。随着经济和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信 息越来越大,有些人有却不用,有些人用但又没有,从而有必 要使其直接结合。 如定向定点定题服务,信息发布会与交易会,技术推广与 招标等手段广泛采用,市场的触角已伸向物质产品市场、期货 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人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 第三,市场信息的离散诱发了信息搜寻的动机并提供了信息搜 寻的可能,或者说,市场信息的离散刺激了搜寻行动的出现。
所谓价格离散(price dispersion)是指同一类商品的价格 分布相对于某一中心的偏离程度。在这里同质商品既可以指同一 品牌、同种型号的产品,也可以指具有同种功能的商品。从广义 上来讲价格离散是由于信息在市场交易双方的不均衡分布产生的, 价格离散可以反映市场信息的充分与否,反映市场发育的状况。
一是代理人如何通过信息搜寻实现最优信息经济;
基于
价格离散理论
一是经济决策者如何通过对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实现最优 信息经济。
基于
信息系统价值离散分布理论
4.1 价格离散及其离散率
4.1.1 价格离散
市场的价格离散现象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 施蒂格勒 (George J.Stigler)1961年在《信息经济 学》一文中首先进行的开创性研究。
上述分析提供的市场价格离散率测度模型,为市场价格 离散程度的总体分析和宏观市场管理提供了某种可能途径。
4.2 信息搜寻
一、搜寻理论概述:
4.2 信息搜寻
3、寻找(搜寻)行为:
4、完美信息:
5、寻找费用:信息搜寻成本是指为找到某物品市场最低价而支付 的各种费用、时间、精力及各种风险的总和。 信息搜寻成本=获得目标信息的成本+排除信息噪音的成本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两种成本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在 信息匮乏、信息流通不畅的时代,获得目标信息的成本要远远大 于排除信息噪音的成本。而在信息爆炸、信息畅通无阻的时代, 排除信息噪音的成本就很可能要大于获得目标噪音的成本。
4.1.1 价格离散
长期以来,政府缺乏一种以市场自在的发育成熟过程为显示 内容的显示器做为市场管理的信息工具。 信息经济学认为,可以通过对市场信息离散幅度的测度来确 定市场的无知程度,即市场信息的离散幅度可以作为市场发育状 况的一种信息显示器。 市场信息的离散幅度愈高,说明市场发育状态愈不成熟,愈 需要人们对之进行宏观协调和管理。 通过对市场价格离散率的测度,政府由此可以掌握市场的无 知程度,进而了解市场的发育成熟状态。 更具有意义的是,通过对管理范围内市场价格离散率的普查或 抽样调查,政府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管理范围内市场的总体发育 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从而能够对市场发展提出更符合实际的宏观 协调规划。
例12:甲乙两地居民月收入的变异指标如下表所示,求其离散 系数并进行比较。 指标 平均月收 标准差/元 离散系数
数据
甲
入/元
1654.85 1077.37
/%
65.10
乙
3103.38
1552.30
50.02
上述只就单一同质商品的市场价格离散率进行了分析, 没有涉及单一非同质商品,特别是多种同质或非同质商品的 市场价格离散问题,然而,后一类问题却比前一类问题现 实得多,分析也将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是,无论多么复杂和 困难都离不开对于该现象的简单化研究。
4.1.1 价格离散
2、市场经营过程中销售条件及销售信誉的差别,可以将某些同质 商品市场价格的离散部分地归咎于这个方面的原因。 例如,某些著名的商场或百货公司,它们能够为顾客提 供更好的服务或持有更多的商品种类,这些因素都可能使这 些商场或百货公司的同质商品价格形成离散。
当然,汽车推销商或者某些大公司为促进销售而开展的 广告活动,以及所谓建立“信誉”活动,也有可能导致市场 价格的离散。
4.1.1 价格离散
二、市场离散原因分析:
市场价格离散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市场是变化和分散的,而非集中统一和稳定静止的, 这是市场价格离散的首要原因。
在各个分散的市场中,价格以不断变化的形式在一定幅度内 发生波动,没有人能够从这种波动的市场中获得各个买卖者在特 定时间内所定出的市场交易价格。这是因为: 1) 由于卖主知道买主探明所有卖主的要价需要付出高昂成 本,即使在极不正式的场合中,搜寻活动也会涉及到成本问题。
(5-6)式说明两点:
第一,价格离散程度愈高,每次搜寻所获节省额就愈大,有 效搜寻次数也就愈多。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的搜寻模型中(参见图5-3)。如果商店增加 给予买主的折扣,这对于买主的二中择一选择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4.1.1 价格离散
3、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价格的持续离散。
一般说来,具备同等功能的消费品的质量之间的差别, 往往成为市场价格离散的基础和主导因素。可以推测,商品 质量差别的离散程度与相应的市场价格离散程度会呈正相关。
4、由于地区差别所形成的市场价格离散。
市场信息的离散不仅与市场产品的质量或数量有关,而且 与市场运行中的许多行为也保持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