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达标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K-39Cl-35.5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D.已知反应A+B===C+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C和D 的质量比
2.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结成冰,质量不变
B.煤燃烧后,灰烬质量比煤的质量小
C.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D.氯酸钾受热分解,剩余固体质量比原来氯酸钾的质量少
3.用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
⑤物质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B.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③⑤
5.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基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 )
A .H 2
B .Cl 2
C .NaOH
D .NaNO 3
6.我国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N 2H 4作燃料,点燃时与助燃剂X 发生下列反应:2N 2H 4
+X=====点燃3N 2+4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 )
A .NO
B .N 2O
C .NO 2
D .N 2O 4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Mg +O 2=====点燃MgO 2
B .2H 2O 2=====KMnO 42H 2O +O 2↑
C .2P 2O 5=====点燃4P +5O 2
D .2HgO=====△2Hg +O 2↑
8.下列关于S +O 2=====点燃SO 2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 ∶1
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
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10.现将20 g A 和足量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 g C 和11 g D ,则参加
反应的A 和B 的质量比是( )
A .20 ∶11
B .20 ∶7
C .5 ∶4
D .16 ∶11
11.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 ∶8
1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D.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丙的质量
13.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左侧箭头指向为反应物,右侧箭头指向为生成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O2
B.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 ∶16
C.甲、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D.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是单质
14.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模型图表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A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B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是1 ∶1
C .反应后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D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5.某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4.8 g 。
实验过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
燥的烧杯中有水雾生成,测得水的质量为2.7 g ;同时生成4.4 g 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该样品的成分是( )
A .一定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B .一定有
C 、H 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C .一定有C 、O 元素,可能含有H 元素
D .一定有C 元素,可能含有H 、O 元素
二、填空题(16题项目一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16.项目一: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C 21H 30O 2+______O 2=====点燃______CO 2+______H 2O
(2)______FeS 2+______O 2=====点燃______Fe 2O 3+______SO 2
(3)______Fe 3O 4+______CO=====高温______Fe +______CO 2
项目二: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
(7)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图中提供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参加反应的物质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18.2022年中国氢能源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未来氢能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汽车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
制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每空2分,共10分)
19.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分离空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写出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用NH3和CO2合成尿素(此过程中有水生成)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过程中消耗NH3和C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20.用“>、=、<、≥、≤”填空。
(1)将a g二氧化锰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充分反应后MnO2的质量
______a g。
(2)将a g MnO2与b g KMnO4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混合物中的MnO2质量______a
g。
5
(3)将a g镁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______a g。
(4)a g氧气与b g硫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a+b)g。
2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实验,图中试剂混合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分别、m(后)。
请根据图示回答。
表示为m(
前)
(1)甲组实验中,m(前)>m(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所用试剂不变,改进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实验中的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
合”)。
(3)乙组实验中有时会出现:红磷燃烧后,瓶塞突然“冲出”瓶口,请你分析出现此
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6分)
2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 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 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7 答案
一、1.A 2.A 3.A 4.D 5.D 6.D 7.D 8.B 9.B
10.B 11.D 12.C 13.B 14.C
15.A 点拨:生成4.4 g 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样品的质量为2.7 g +4.4 g -4.8 g =2.3 g ;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来源于样品,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2.7 g×⎝ ⎛⎭
⎪⎫218×100%=0.3 g ;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 g×⎝ ⎛⎭
⎪⎫1244×100%=1.2 g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1.2 g +0.3 g =1.5 g<2.3 g ,说明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综上可知,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故选A 。
二、16.(1)2;55;42;30 (2)4;11;2;8 (3)1;4;3;4
(4)S +O 2=====点燃SO 2
(5)2H 2O 2=====MnO 22H 2O +O 2↑
(6)2KMnO 4=====△K 2MnO 4+ MnO 2+O 2↑
(7)4P +5O 2=====点燃2P 2O 5
(8)3Fe +2O 2=====点燃Fe 3O 4
(9)2H 2O=====通电O 2↑+2H 2↑
(4)(7)(8);(5)(6)(9)
17.(1)原子 (2)1 ∶3
18.(1)2H 2+O 2=====点燃2H 2O
(2)2B +6H 2O=====高温2B(OH)3+3H 2↑
三、19.(1)N 2 (2)物理变化
(3)化合反应
(4)2NH 3+CO 2=====低温高压CO(NH 2)2+H 2O ;17 ∶22
四、20.(1)= (2)> (3)> (4)≤
21.(1)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
(2)符合
(3)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将玻璃棒换成玻璃管,在玻璃管上装一个气球
点拨:(1)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所以质量减少,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所用试剂不变,改进的方法是装置密闭。
(2)所有的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故红磷燃烧后,瓶塞突然“冲出”瓶口。
改进方法:将玻璃棒换成玻璃管,在玻璃管上装一个气球,通过气球缓冲压强。
五、22.(1)9.6 g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
2KClO 3=====MnO 2△2KCl +3O 2↑
245 96
x 9.6 g
24596=x 9.6 g x =24.5 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