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史读后感:
沉湎于过去曾经的辉煌会使自己盲目的自大,固步自封;忘记历史则会使自己找不到自我从而自卑。
当今的中国园林就是处于这样的一种迷茫的情绪状态,曾经辉煌的古典园林似乎已经与现代园林格格不入,但是全盘的欧美化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失去自我的迷茫与痛苦。
电影《建党大业》中胡适的一段话很是适合中国园林的发展方向。
大意是:每一个变革必须是在根植于自我传统基础上的,任何割裂民族文化的改革必定会带来无穷的灾难。
中国园林亦如此。
古典园林无疑取得了巨大的辉煌成就,虽然其造园手法、景观元素组成、理水掇山等等已不再适合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需求,但是其几千年发展沉淀而来的原则精粹却不会因时间的变迁而失去光辉,不会落伍,与现不现代无关。
而且与传统文化一道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你的所思所为无不潜意识的受其影响。
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总是能够超越时空变迁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持着“古不如今”的观点,就是现代人无知的狂妄。
回顾千年来,不同时期前辈们根据自己所处社会经济环境而对园林做出的相应发展与修正的过程,找寻那些超越时空国界的中华园林灵魂,吸收欧美先进的现代园林理念,根据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思维方式做出园林的表征才是中国园林有效展示自我,服务国民,受国外同行尊重的正道。
周维权老前辈的这部《中国古典园林史》正是我辈回顾中国园林产生发展辉煌衰落历程的优秀著作。
老先生对于这本著作或者说中国园林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和
希望。
不仅仅给我们细致分析了园林发展的不同阶段情况和每一个历史时期、朝代那些名园(皇家的、私家的、公共的)的具体状况,更难能可贵的是对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发展特征做了综述又做了小结,书中更是附带了大量古代名园的复原地图和图片,使得传说与描述变得真实。
读先生的书,好似又回到了课堂,虽不是先生的学生,但好似先生讲课的声音回响在耳畔,受益匪浅。
中国园林和园林的营造者们并非那么的狭隘、自我。
中国园林自始至终都是开放的学科:融绘画、建筑、文学、哲学等专业于一体,是时代文化思想的集中表现与思维时空展示载体;中国园林在当今世纪怎么就固步自封了呢?是人的问题还是中国园林的问题?答案显而易见!
皇家园林在供帝王皇族享乐的同时,也保证了首都乃至区域的给排水系统的良好运行。
当然有些是帝王们有心的,有些的无意插柳却柳成荫的。
我们低估了古代社会城市经营者魄力与公心力。
公共园林在古代并非空白。
尽管不是主动有意识的明确的为公众服务的,但其事实结果是公共园林为古代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重要场所,寺观园林也极大的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业余
休闲需要。
古代与现代表现、称呼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其作用是殊途同归的,甚至古代某些方面还要比现代好。
我们应摒弃现代人的无知与无妄,摒弃因经济落后而带来的文化自卑,以现代人的开放心态去吸收融合古典、欧美等一切园林的精粹,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园林。
当然这个中国园林不是孤立的,而是于中国古典园林一脉相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这是我读先生著作的感想。
向各位中国园林的从业者们推荐这本著作。
本书印刷精美,附图众多且清晰,是研究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有其一本,其他相似尽可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