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1)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1)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
1.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2.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4.能够通过亲身感触感染熟悉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5.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革,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科学知识
1.知道云、雾、露、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2.知道水的三态变革条件。
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2.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研究功效:
估计学生能够
描述云、雨、露、霜的成因。
描述水的三态变革。
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学材料:
水杯、冰块、杯盖(或玻璃片)、课件、试管、温度计两支、冰块、盐、湿抹布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
2.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现象?[师板书云、雾、雨、雪、霜、露、冰等]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3.看来,大局部同学都很猎奇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老师和你们一样,对这个问题非常感乐趣。
熟悉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
探究和调查进行有关“水的变革”的实验。
1.请你联系自己平日的生活,想一想这些自然现象,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见的?{霜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霜是什么东西[水]水汽凝华成霜露是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实验时放两块冰]云和雾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云和雾主要是高度不同云是怎样产生的[冷热空气相遇]}。
2.你们想不想把这些自然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再现呢?黑板上写的这些自然现象哪些可以利用实验在课堂里进行再现?
3.黑板上写的这些形态的水哪些是你感兴趣的?你想研究什么?先请你在心里想好研究的内容,下面根据你们的选择组
成新的研究小组,先安排好的小组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
(每组前面放一个牌子,并宣布组长)
4.讲授表的填写请求。
请组长带领大家讨论的同时,记录下你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你们准备如何实验的步骤,并写出你们预计的实验结果。
在记录的过程中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利用符号和简笔画进行记录。
)5.指导小组讨论。
6.上面同学来交流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请认真听讲并给他们纠错。
“请代表上台来展现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
云的实验:你们准备利用哪些材料?怎样做?你觉得在哪能观察到云或雾?雨、雪的实验:雨和雪实验设计中的不同点露的实验:留意易拉罐的外面出现了什么?温度又是多少?(湿毛巾是为了增长四周的湿度或水汽的量)[鼓励学生做对比性的实验(干毛巾和湿毛巾的对比)]
7.刚才,每个实验都有小组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下面请每个小组根据大家交流的情况对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完善和补充。
8.各小组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修改。
请各小组的组长来选取你们小组实验所需的器材。
9.“请各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将
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记录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些现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适当的时候给与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