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语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语段翻译(二)
1、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

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之不足,常以为言。

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

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诟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此。

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

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

人之爱之,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矝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选自《颜氏家训•琅邪王》)
[注](1)乘舆:帝王的代称。

(2)典御: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员。

(3)钩盾:主管皇帝果蔬的官员。

(4)叔段:郑庄公之弟,受母姜氏宠爱,骄横自恣,后谋反时为庄公所败。

州吁:卫庄公宠妾所生,受宠爱,喜争斗,弑桓公自立后,不修德政,虐待百姓,被杀。

1、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

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

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

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

”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

知卿好法官,善于等终须死。

”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瓘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

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

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

”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命编入史。

[注](1)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

(2)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

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

(3)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4)宿卫:在宫中值宿,担任警卫。

3、戎夷违齐如鲁。

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

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

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子与我之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4、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此,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猩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猩狌奋掷而出。

[注]猩狌:野猫。

5、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

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

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
马耳之左。

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

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求为不中,不可得也。

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

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

”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

作《射说》。

(《射说》元好问)
[注](1)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如车轮,射技便大进。

(2)彀:拉弓。

(3)走:自称谦词。

6、马伶①者,金陵梨园②部也。

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列兴化于东肆③,华林于西肆。

两肆皆奏《鸣凤》④,所谓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⑤,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

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化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某者,严相国俦⑥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此语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某,见某犹之见分宜⑦也。

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不得,即犹不归尔。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选自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注释]①伶:艺人。

②梨园:戏班。

唐玄宗曾选乐工与宫女数百人,在梨园教授乐曲,后世因称戏班为梨园。

③肆:原指市集贸易之地,这里指戏台。

④《鸣凤》:即王世贞的《鸣凤记传奇》。

剧中写宰相夏言与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与奸臣严嵩斗争故事。

下文的“椒山先生”即“杨继盛”。

⑤两相国:一指宰相夏言,一指奸相严嵩。

论河套:是指剧中情节,两宰相为河套地区应否收复的争论。

⑥俦:相同,类似。

⑦分宜:严嵩是江西分宜人,此处以地名指代严嵩。

7、优孟①者,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锦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

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樽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
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章这题凑②。

发甲卒为穿圹③,老弱负土。

齐、赵陪于前,韩、魏翼卫④于后。

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⑤为椁,铜历为棺,齑⑥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⑦,无令天下久闻也。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优孟:春秋时楚国的著名艺人。

其为人机智幽默,擅长讽谏。

②题凑:古代贵族死后,椁室内用厚木累积而成,木头皆向内,称为“题凑”。

③穿圹(kàung):挖掘墓穴。

圹,墓穴。

④翼卫:翼蔽护卫。

⑤垅灶:土灶。

⑥齑(jī):调味用的姜、蒜的碎末儿。

这里是“调料”的意思。

⑦太官:掌管膳食的官员。

8、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

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

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

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

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①,狗乃止。

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

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②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

’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

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

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

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驹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③,暴横闾里间;或窜名④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吸其群,持械圜⑤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

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

发火器,再四皆不然。

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⑥,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

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

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⑥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

”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

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乏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

(选自崔述《冉氏烹狗记》)
[注释]①武:半步,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一步。

②藉令:假使。

③平居使气:平居,平时。

使气,任性闹事。

④窜名:冒领空名。

⑤圜:包围。

⑥舍:古代
以三十里这一舍⑨
9、齐有北郭骚①者,结罘罔②,捆蒲草,织萉屦③,以养其母,犹不足。

踵门见晏子曰:“原乞所以养母。

”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

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

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

”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

吾闻之,‘养其亲者,身伉④其难。

’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

”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⑤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

去齐国必侵矣。

必见国之侵也,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

”因谓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

”退而自刎。

其友因奉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⑥死,吾将为北郭子死。

”又退而自刎。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⑦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选自《吕氏春秋·士节》)
[注释]①北郭骚:春秋时齐国的隐士。

北郭,姓;骚,名②罘罔:捕兽的网。

③萉屦(fēi jù):麻鞋。

④伉:当,承担。

⑤笥(sì):苇或竹制的方形盛器。

⑥国故:等于说“国难”,指国家遭受的凶丧、战争等重大变故。

⑦驲:古代驿站专用的车。

10、书幽芳亭记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

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

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招魂》曰:“光风转蕙泛崇兰”,是以知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

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

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

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