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质疑课题,激发爱好
一、激趣导入。
1.本文的题目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怀疑吗?
预设1:“窝囊”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无能,怯懦。
预设2:我们都知道老虎是凶狠、威猛的,是百兽之王,它怎么会“窝囊”呢?
2.是呀,被称为“百兽之王”的老虎怎么会跟“窝囊”这个词联系起来呢?我们到课文中查找答案吧!
3.走近作者。
叶至善(1918——2006)江苏苏州人,有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儿子。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同学》主编。
4.资料链接。
豁虎跳一种类似虎跳的动作。
有双手单手之别,单手难度大,一般都是双手。
假如描绘,简洁点说是双手着地的侧身翻,现在京剧里头的武打还经常有这个表演。
学习任务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听读课文。
3.检查预习。
(1)读词语,留意加点字的读音。
窝囊.露.面艳羡
..角.色殷.切撇.嘴啊.倒霉.幸亏.哄.堂大笑笨拙.唉.重点提示:“囊、哄”是后鼻音,“羡、殷”是前鼻音;“撇”读三声,不要读成一声。
(2)沟通识字技巧。
加一加:⺷+次=羡
元+页=顽任+几=凭
比一比:霉——梅拙——茁
理解字义:撇嘴,用撇嘴的动作表示轻视、不以为然或不兴奋等。
多音字:露、角、啊、哄、唉
(3)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重点提示:“班”是左中右结构;“套”是上下结构,“大”要写得伸展;“逃”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兆”,再写走之旁;“砸”读音是“zá”,平舌音。
“殷”,左右结构,共有10笔。
书写时要留意:左部第五笔横在横中线上,第六笔横折钩内收;右部捺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捺脚超出上部。
“逃”,半包围结构,共有9笔。
书写时要留意:“辶”从左、下包围“兆”。
“兆”笔画紧凑;“辶”点与下面分别,平捺长伸。
“段”右上部不是“几”,“练”右部不是“东”。
4.整体感知。
(1)课文中的“老虎”指的是谁?
(2)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的?
(3)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
(1)课文中的“老虎”是“我”。
“我”在班级演出中扮演一只大老虎,结果演砸锅了。
(2)课文是按事情进展的挨次写的。
演出前——“我”期盼参与文艺表演,认真排练。
演出中——“我”由于不会豁虎跳,遭到同学称赞。
演出后——“我”查找失败的缘由。
(3)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一次难忘的经受:“我”在一次班级演出中扮演老虎,因不会豁虎跳,遭到同学称赞,自己却始终不明白缘由。
学习任务三:回顾批注方法,批注课文
1.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阅读,一边用在《牛和鹅》中学到的批注方法在不理解的地方或感受深刻的地方作批注,留意书写位置合理,书写工整。
2.回顾一下,在《牛和鹅》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批注的方法?
我们给文章作批注时,可以从以下角度作批注:对课文内容的怀疑、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对写法的点评、读了课文后获得的启示、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读文时产生的联想等。
即可以从“有疑问、写得好、有体会、有启发”的角度进行批注。
3.提示:默读时,不要一字一句地细读,而要跳动性的快速读,一边读一边在不理解或感受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参与文艺汇演时“我”的表演时的表现是怎样的?“我”真的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我们下节课连续学习。
课后作业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表演前——认真排练
表演中——遭到称赞
表演后——查找缘由好玩的童年生活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