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格 的基础,价格是价值 商品—货币—商品
的货币表现。
W—G—W
(2)货币的其它职能
世界货币:
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 (应为足
值金属货币)
支付手段:
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特别提示】 判断货币在执行哪一个职能
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即纸币
发行量 = 流通中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 待售商品数量 × 商品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速度。如果纸币 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引发 通货膨胀 ; 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 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影响社会生产 和人们的生活。
考纲要求
考查角度
分析现实生活中 对待金钱的各种 态度;辨别货币 执行的职能。
以选择题形式考 查货币政策的实 施和重视产品质 量。
以计算选择题形 解释汇率变动对 式,分析人民币 我国经济的影响。币值变化和汇率
走势。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特别提示】 商品(1)、有劳些动东产西品不、是物商品品的,区但别以、商联品系的?形式出现, 联系如:土地、股票等。 (1动)交产物(换2品品)”商包包含,品含商还定劳品包动义。产括中品“的、等“商待用品交于,换以交及”换未。”经不加仅工指的东“西正;在劳 (2)(3物)价品值凝是结了商人品类的劳特动有就属成为性劳。动产品,劳动产品用于 交(换4就)成商为品商交品换,而的商本品质退是出流商通品领生域产就者又之成为间一的般劳劳动 产动品交,换两者。可以转化。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特别提示】
(1)货币与商品: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 同,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的商品.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但又和其 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金银)用来固定地 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3)货币与金银:货币是金银,但又和普通金银不同,只 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这时的金银才成为货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
“工资”
5、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含义:
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 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金属货币: 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特别提示: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 但无权任意发行纸币,无权规定购买力。
纸币是价值符号,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不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只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职能
需求不足,物价全面持续下跌、市 场疲软、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 原因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 的数量;纸币的流通数度加快。

由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由商品短缺转 为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 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跌等。

适度的通通货货膨胀膨可胀以与刺激通消货费紧,扩缩的适比度较的通货紧缩有利于抑制经济过
2.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价值
含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
义 属性
的人类劳动
属 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 社会属性,商品的特有
区 性 共同属性
属性
别 交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不同商 商品都有价值,所以能
换 品之间才需要相互交换,
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不可能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成为商
(1)从是否需要现实货币来看: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 而其他职能均需要现实的货币。
(2)从关键词来看:
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
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
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
支付手段:“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 “税款”
(四)金属货币与纸币
1.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 铸币 的缺陷充 分地暴露出来,人们用开始用 价值符号 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 流通手段的职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更多地使用
电子货币 来完成自动转账业务。 2.纸币是由 国家 (或某些地区) 发行的、强制使用 的 价值符号 。 3.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
一、自主学习(提炼核心术语)
(一)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是 用于交换 的 劳动产品。 2.商品具有 使用价值 和价值 两个基本属性,是 使用价值和
价值 的统一体。 (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产生:货币是 商品交换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和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 价物 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 一般等价物 。
货币
纸币
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
不同 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产生 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从一 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不同 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区 别 属性 货币是商品,
不同 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中产生的。
纸币是价值符号,不是商品,只 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
(2)纸币发行量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 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客观规律 —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为限度。
= = 流通中实
际所需的 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特别提示:货币和纸币的区别与联系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的 本质 的体现。 2.货币共有五个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和 支付手段 。其中, 价值尺度 和 流通手段 是货币 的两个基本职能。 3.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 价值 大小的职 能叫价值尺度。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 叫 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 需要 观念上 的货币。如:一台彩电2500元。
能的考查,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试题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较直观。
2.本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通过对 商品质量和价格的考查进行)、纸币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外 汇和汇率。
3.2008年以来,这部分的考题,特别是关于外汇、汇率以及人 民币升值的考题有所增加。
(二)考向分析 1.就命题方式而言,既可能通过设置情景进行考查,也可
5.结合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假币现象和人们对待金钱的不同 态度,运用货币与财富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打击制造和使 用假币行为对维护金融秩序的重要作用,分析树立正确金钱 观的重要意义。
三、考点透析
01
考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 1.货 ⊙货币的产生与本 币的 质 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 币的 ⊙货币与财富 种类 ⊙结算与信用工具 与形 ⊙外汇和汇率 式
4.流通手段:货币充当 商品交换媒介 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 商品流通 (公式:商品 — 货币 — 商品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使用 现实 的货 币,而不能使用 观念上 的货币。 5.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着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 要的货币量。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 商品价格总额 成正比,同 货币流通速度 成反比。用公式表 示即为:
能对基础知识进行直接考查。在主观题方面考查时,会与其 他知识点结合进行。注重试题的基础性,这是高考命题的永 恒追求。
2.从商品基本属性角度,说明企业和国家重视产品质量的 原因和意义。
3.运用纸币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有关知识,认识国家 采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义。
4.金融安全问题:可以从汇率变动的影响和人民币币值稳 定的含义及意义、纸币发行规律、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 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扩大内需的重要性等方面去 分析。
(五)货币与财富 1.从起源上看,货币是 商品交换 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 上看,货币是 一般等价物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和 流通手段 两个基本职能。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 财富 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 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待金钱应该 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 用之有益 。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反对 拜金主义 。
4、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含义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 货币充当商品交 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特点
观念上的货币
现实的货币
货币之所以具有该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
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 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有价值。
其他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 其公式为: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 含义 的数量,从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
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 的经济现象。
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流通 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流通 中的纸币量过少。
表现
需求旺盛,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 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联品
系 (2) 对商品生产者和商品购买者来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不可能同时兼得。解决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商品
顺利通过交换
特别提示: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相对商品自 身而言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 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而要获得价 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
职能 不同
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 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 职能。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①纸币是价值符号,货币是纸币发行和流通的基础;纸币是货币充当 流通手段的派生物,没有货币就没有纸币。
联 ②货币和纸币都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都可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系 ,都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各种关系。
③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 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六)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和结算工具: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 使用的结算方式有 现金结算和 转账结算 两种。 信用卡 和
支票 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2.信用卡:(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 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作用)信用卡可 以集 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 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 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 消费安全,给持 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支票:支票是 活期存款 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 银行 等 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 转账支票和 现金支票两种。
(七)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 国际间 结算的 支付手段 。汇率又
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兑换比例 ,如果用100单位外汇
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 升高 ,反之,则说
明外汇汇率 跌落 。
二、2012考情考向分析
(一)考情分析 1.高考在本课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3、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偶然的 物物交换
1只羊=3 袋米
扩大的物物交换 3袋米
1只羊= 1克黄金

产生了一般等价物 3袋米 1克黄金 =1只羊
一般等价物固 定在金银上,
10斤茶 …
货币产生
10斤茶
3袋米
1只羊 =1


黄金
10斤茶
(2)货币的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一方面必须扩大需求,适度增加货 币供应量,可采用扩张型财政政策 和扩张型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必须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供 给。
联 二者都是由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二者都会影响正行的经济生 系 活和经济社会秩序;二者都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加以克服。
后果
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过度的通 货膨胀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热和物价上涨;过度的通货紧缩会 导致市场疲软,消费不足,不利于
和经济的发展。
生产的发展和投资的扩大。
解决 办法
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 给;另一方面要抑制需求的过快增 长,控制货币供应量,可采用紧缩 型财政政策和紧缩型货币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