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功能锻炼及护理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恢复的相关影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底肌功能锻炼及护理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
碍恢复的相关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效果。
方法:以我科门诊的72例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健康教育)、试验组(盆底肌功能锻炼)各36例。
评估盆底肌力变化,比较性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盆底肌力IV级(66.7%)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1.7%);患者性交痛发生率低、性生活质量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产后性功能障碍实施盆底肌力锻炼能够提高盆底肌力,改善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肌;功能锻炼
数据研究显示,女性在妊娠前发生性问题的概率为1%-38%,在产后则增高至49%-83%,其中以性交痛为首要症状表现[1]。
产后性功能障碍不仅影响自身健康,同时降低了家庭生活质量,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性功能恢复,成为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重点。
本文对我科门诊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科门诊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产后性功能障碍病例,共计患者72例。
依据《妇产科学》[2],患者产后盆底肌力减弱,存在性功能障碍。
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
在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位于22—40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29.4±1.5)岁;盆底肌力:II级26例、III级10例。
在试验组中,产妇年龄位于20—42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28.6±1.8)岁;盆底肌力:II级28例、III级8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
1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产后单纯进行健康教育,介绍妊娠、分娩对盆底肌功能造成的影响,不开展功能锻炼。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具体如下:(1)身心评估,了解产妇对功能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制定系统化的指导方案,介绍盆底肌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2)锻炼方法:产妇取平卧位,双腿分开并屈曲,吸气时指导产妇做收缩肛门运动,呼气时指导产妇做放松运动,期间腿部和臀部不要参与运动。
同时,对肛门和会阴进行收缩,以出现类似于排便反应为准。
锻炼时间每次坚持5分钟,每日3-5次,并逐渐增加锻炼时间、提高收缩强度。
1.3 观察指标(1)评估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护士将手指置于阴道内,嘱咐产妇收缩阴道来感觉肌肉变化[3]:I级:肌肉轻微颤动;II级:肌肉不完全收缩,持续时间2s;III级:肌肉完全收缩,持续3s;IV级:肌肉收缩持续4s;V级:肌肉收缩持续5s,持续对抗较强。
(2)比较产妇的性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性交痛和性生活质量,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版本为18.0),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盆底肌力分级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IV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在治疗后盆底肌力分级上的比较(n,%)
组别例数II级III级IV级V级
试验组360(0)8(22.2)24(66.7)4(11.1)对照组360(0)19(52.8)15(41.7)2(5.5)
χ2-7.170 4.5310.727
P值-0.0070.0330.393
2.2 性交痛和性生活质量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性交痛发生率低、性生活质量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在性交痛和性生活质量上的比较(n,%)
性生活质量
组别例数性交痛
优良差试验组364(11.1)25(69.4)8(22.2)3(8.3)对照组3613(36.1)12(33.3)10(27.8)14(38.9)χ2 6.2379.3960.2969.317
P值0.0120.0020.5860.002
3 讨论
产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头会压迫神经和盆底肌肉,造成肌纤维功能减弱;分娩期间对肛提肌产生的牵拉力、剪切力较强,会破坏这些组织的生理结构;部分实施会阴侧切术的产妇,会阴肌肉形成瘢痕,降低了肌肉张力[4]。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产妇产后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概率高,研究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显示盆底肌力IV级占比66.7%,高于对照组的41.7%;患者性交痛发生率仅为11.1%,低于对照组的36.1%,差异显著。
分析认为,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增强会阴、盆底周围肌肉的收缩力,改善肌肉松弛现象,并减少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则表明[5],通过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唤醒肌肉收缩的本体感觉,对于浅层肌力、深层肌力的收缩均有增强效果,最终改善性生活欲望、频率、质量等。
文中研究显示,试验组产妇治疗后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良率达到91.7%,高于对照组的61.1%。
综上所述,产后性功能障碍实施盆底肌力锻炼能够提高盆底肌力,改善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敖梅红,张倩平,黄敏.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后性功能评定观察[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08):634-636.
[2]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01):211-220.
[3] 周玉萍,高霞.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性功能障碍30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63-1465.
[4] 王谨,张力.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2):5385-5386.
[5] 田聚群.孕期、分娩期盆底肌肉损伤与产后性问题[J].中国性科学, 2013,22(02):19-24.
1
工作单位:53002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课题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级青年课题,课题编号:GZYQJ201402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