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国际化物流园区创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国际化物流园区创建
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各地区积极谋求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区域
经济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黑龙江作为沿边内陆省份,应该抓住国际产
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沿边区域贸易优势,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创新物流服务外包业务模式,提升黑龙江省的国际竞争力。
1.物流园区的内涵和特征
1.2特征
1.2.1多模式运输手段的集合。
多模式运输方式即多式联运,以海运
-铁路、公路-铁路、海运-公路等多种方式联合运输为基本手段发展国际
国内的中转物流。
物流园区也因此呈现一体化枢纽功能。
1.2.2多状态作业方式的集约。
物流园区的物流组织和服务功能不同
于单一任务的配送中心或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物流中心,其功能特性体现在
多种作业方式的综合、集约等特点,包括仓储、配送、货物集散、集拼箱、包装、加工以及商品的交易和展示等诸多方面。
同时也体现在技术、设备、规模管理等方面的集约。
1.2.3多方面运行系统的协调。
运行系统的协调表现为在对线路和进
出量调节上。
物流园区的这一功能体现为其指挥、管理和信息中心功能,
通过信息的传递、集中和调配,使多种运行系统协调共同为园区各物流中
心服务。
1.2.4多体系服务手段的配套。
物流园区应具备综合的服务性功能,
如结算功能、需求预测功能、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专业教育与培训功能、共同配送功能等。
2.黑龙江省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发展现状近年来,我省积极发展连接内陆城市与口岸、境外的现
代物流体系。
哈尔滨市重点建设龙运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空港
物流园区等3个综合物流园区,还建设了粮食、建材家居等8个专业物流
中心。
牡丹江市在牡丹江开发区和海林、宁安、穆棱等地相继建立了物流
园区。
2.2存在的问题
2.2.1物流企业规模小,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物流行业发展缺乏统一
的规划和协调,物流业大都是第一方物流或第二方物流,在部分企业的物
品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都由自身承担,自货自运,导致外包
业务量较小。
物流企业一般承接销售物流,很难进入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使物流企业都挤在运输与仓储环节恶性的竞争。
2.2.2基础设施差。
物流园区强大的辐射能力和运输组织能力要靠发
达的综合运输网络来支持,它要求区域内不仅要具备公路、铁路、航空、
港口等多种运输方式,还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等级,并且具备相互无缝连
接的可能性。
物流园区必须有一定规模的通信管网为物流园区提供相当数
量的程控交换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公众互联网以及宽带系统。
物流园区
必须具备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以及相关设施。
总体上看,我省
物流业还存在物流仓储设施陈旧落后、结构不合理、低档通用库多、物流
设施社会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差、仓储设备落后等问题,这
些己成为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瓶须。
2.2.3政策扶持欠缺。
物流园区能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对企业具有
吸引力,取决于政府对它的认知程度和支持力度,物流园区在规划建设的
初期,一定要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并有相应的支持导向政策。
我
省物流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亟需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支持,如税收政策、用地政策、融资政策等,而目前这方面的政策尚未到位。
2.2.4物流人才缺乏。
物流园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高。
人员的配
置不能仅仅停留在搬运、装卸、运输等基础层面上,更需要高级物流管理
人才,以适应物流园区的长远发展。
因此,物流园区所在地区内必须拥有
一定数量的高规格物流培训和物流咨询机构,以提供制造和网聚人才的环
境保障。
目前物流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基本上为初中、高中毕业,从业
人员素质偏低,对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了解很少。
3.黑龙江省国际化物流园区的发展对策
3.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把哈尔滨铁路货运口岸国际联运功能与大通道
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松花江、黑龙江航运设施改造,提高通航能力,扩大
江海联运规模,提高江海联运效率。
重点推进哈尔滨铁路货运口岸建设,
作为全省集装箱的集散地,使口岸真正成为黑龙江省的重要经济平台和物
流通道。
加快哈尔滨新香坊物流中心和中俄国际物流采购交易中心建设,
使哈尔滨市成为对俄出口贸易的大通道和中转站,成为全国腹地对俄物流
中心。
进一步完善哈尔滨铁路货运口岸的功能和软硬环境多发挥内陆港国
际联运的优势,为对俄贸易构建方便畅通的铁路运输大通道。
强化中国租
用俄罗斯、朝鲜闲置港口资源,开辟连接亚洲与全球的物流枢纽中心。
快
牡丹江航空港———黑龙江第二门户机场建设,打开东北东部地区与俄远
东地区、韩国、日本等地空中通道,打造空中黄金通道。
3.2做大做强口岸经济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
力发展以进出口为主的加工业和以边境商贸业、物流业为主的服务业,建
成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边境商贸、仓储物流为一体的边境口岸经济区,促进边境贸易的大发展。
逐步把口岸经济区发展成为辐射东北亚、中俄双
边主导、日韩朝蒙参与,开放度更高、贸易更自由、功能更先进、领域更
广阔的跨国自由贸易区。
在口岸附近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吸引零配件、半
成品和成品供应商及物流企业共同入驻,构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与销
售物流紧密衔接、快速响应的一体化运作系统。
依托商贸市场,进行商品
贸易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购物中心等框架建设,以商品贸易中心建
设为重点,带动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购物中心的建设。
3.3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扩大地方政府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按
照突出重点、分级投入、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保证
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
推动企业、民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合协作,
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
创新招商模式,提高招商水平,以优良的服务环
境和富有竞争力的项目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
3.4实行特殊政策支持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口岸城市实行政策性倾
斜的金融支持,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实行省行单列或上调为地级行,扩大
信贷规模和授信额度,加大地方金融机构对外经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突破
园区用地瓶颈,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增加计划用地指标并给予优先审批,对园区征用土地免交或缓交各项省级土地规费,切实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
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