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结构改造与提高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工程·技术C
全保护功能,如使用权限和关机保护等。
使用权限就是为了对重要设备和重要数据进行保护,在对他们进行操作和查看时,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权限级别;而关机保护则是为了防止因操作人员的误操作而使系统关机,让电脑在开机时直接运行监控系统,在退出监控系统时就直接关机,同时封锁监控系统所有页面中右上角的3个操作按钮(即最大/小化、还原和关闭)和开始按钮等。
(7)对有些重要变量(如磨粉机的工作电流信号、着水阀门的开度等)提供了趋势图,从而直观地重现和记录变量的历史值,以便查阅历史数据,总结经验及时修正水阀门的开度与小麦种类、原麦水分的对应表。
此外,还可随时查阅秤门门阀和电机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开启次数等。
5结束语
本控制系统充分采用现代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进行设计,实现了先进、实用、好用、耐用的设计指导思想。
控制系统集多种控制方法和多种功能于一体。
应用结果表明:①控制系统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功能强大、操作方便;②实现面粉生产的智能控制,日产量由原来的60t提高到130t,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③采用MCGS组态软作,实现PLC控制系统的整体监控,具有三维动画、语音等多媒体功能,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软/硬件报警功能,方便了解报警点和报警状态。
本控制系统从质量、功能、性价比、使用效果等方面都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平.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毛恒,王永初.基于不完全微分PID算法的神经网络控制[J].自动化仪表,2005,26(1):9~14.
[3]王立新.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则选.粮食加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10-04-16
作者简介:李兰忖(1968—),女,河北深县人,硕士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控制。
通信地址:(056012)河北省邯郸市
粮仓结构改造与提高的建议
徐红梅宗力
(华中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摘要】将现代绿色科技的优势与传统储粮的精华技术相结合进行绿色储粮,是21世纪我国稻谷安全储藏的首选目标。
本文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粮仓结构改造与提高的建议,即粮仓四周墙体内外表面增设隔热保低温工程,强化粮仓屋面防水隔热工程,粮仓门窗选择节能装饰性玻璃,建造环保型粮仓,以便有效进行绿色储粮。
【关键词】粮仓结构;改造;绿色储粮
中图分类号:TS2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99(2010)09-0073-04
1粮仓概况
目前,我国粮仓分为地上粮仓和地下粮仓。
地上粮仓又分为房式仓和筒式仓,地下粮仓又分为平洞仓与立洞仓。
按控温性能分为低温仓、准低温仓、常温仓。
据有关资料显示,湖北、湖南两省现有粮仓的结
73
C
技术·粮食工程>>>
构型式如下:高大平房仓仓容占储存总仓容约64%,浅圆仓仓容约占14%,原房式仓仓容约占22%。
具备粮情电子监测系统的仓容约占95%,具备机械通风条件的仓容约占100%,具备环流熏蒸条件的仓容约占96%。
其中,湖北省现有粮食仓库总仓容为125亿kg,主要分布在荆州、荆门、襄樊、孝感、黄冈、随州等粮食主产区。
全省有80个国家挂牌粮食储备库。
近几年的中央粮仓建设,在湖北新增设约21.5亿kg粮仓,并且配备了粮情电子监测系统、环流熏蒸系统、谷物冷却系统、机械通风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并对一些旧的粮仓进行了必要的改造,使物流行业衔接、配套,提高了粮食储运环节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并为现代粮食物流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力推进,湖北省的粮仓与其他省市粮仓一样,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1)粮仓结构的设计标准与基本要求普遍偏低。
据调查,我国粮仓结构的设计标准与基本要求已经落后于时代建筑行业的标准;特别是《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中对地上粮仓结构的基本要求偏低,没有体现时代建筑的特色和标准。
粮仓结构的落后限制了先进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粮仓维修改造任务重。
湖北省现已装粮的约85亿kg仓库只有一半是低标准完好仓库。
按实际装粮计算,共需要完好仓库约115亿kg左右,需要改造维修的粮仓近70亿kg。
这些改造维修的粮仓急需国家、地方政府和基层企业共同筹资解决,因此粮仓维修改造任务繁重而急迫。
(3)粮仓容量矛盾逐渐加剧。
目前,收购粮一般都是出仓缓慢,大量积压仓库,存粮不能出,新粮收购又必须按时启动,仓容矛盾加剧;同时,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稻谷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国家稻谷收储量逐年增加,因此,各地粮仓容量矛盾都逐渐加剧。
2粮仓结构改造与提高的指导思想
粮仓是安全储存稻谷的必备条件,粮仓结构改造与提高应遵循以下几个指导思想:
(1)有利于追求安全与健康。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础,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吃得饱、吃得好,转而追求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的绿色食品(粮食)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消费时尚。
所以,粮仓结构的改造与提高应有利于稻谷储存的安全与环保,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2)有利于推广绿色科技储粮技术。
我国储存稻谷的实践证明:尊重与顺应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善于利用并保护自然界存在的生态机制与生态潜力,维护人类长远利益及其长久发展,把现代绿色科技的优势与传统储粮的精华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绿色储粮是21世纪最明智的决策。
但是,开发研究绿色储存技术,应基于粮仓结构的高标准。
粮仓结构改造与提高的原则,应有利于推广绿色科技储粮技术。
目前,我国正在从许多方面研究开发新的绿色储粮技术,如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害虫等,这些都需要有高标准结构的粮仓才能实施。
(3)有利于稻谷安全储存技术理论的深入研究。
目前储存的稻谷应采用绿色储粮技术,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稻谷储存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储粮污染,确保粮食安全,使人们吃到更新鲜、更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
然而,低标准结构的粮仓,要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
所以,粮仓结构的高标准,必须有利于稻谷安全储存技术理论的深入研究。
3加强粮仓结构改造与提高的建议
湖北省的粮仓主要为地上粮仓,其主要仓型有:平房仓(含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楼房仓等,其改造与提高的建议如下。
3.1粮仓四周墙体内外表面增设隔热保低温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国家要求在夏热冬冷地区对建筑物外墙进行隔热保温工程。
我国已经兴建的粮仓,应该按照隔热保室内低温的措施,进行粮仓四周外墙改造;同时,以后新建的粮仓必须实行四周外墙的隔热保低温措施。
粮仓四周外墙实行隔热保低温的措施是:在外墙的内、外表面增设保温工程。
即墙体外表面增设隔热
74
<<<粮食工程·技术C
工程,在墙体内表面亦增设保室内低温工程。
外表面隔热工程和内表面保低温工程统称墙体内外保温工程。
墙体表面增设保温工程在欧洲已有35年以上的历史,使用最多的是EPS板薄抹面保温系统。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外墙保温工程试点。
首先用于工程的也是EPS板薄抹面外保温系统。
由于外墙保温在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舒适等方面的诸多优点,城乡和住房建设部已把外墙保温作为重点发展项目。
外墙内外表面的保温系统是指在墙体内外表面增设由保温层、保护层和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件等)构成并且适用于安装在墙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的总称。
四周外墙保温工程就是将外墙保温系统通过组合、组装、施工或安装固定在四周外墙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实体。
目前施工中最常用的外墙保温系统是EPS 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由EPS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涂料层构成;EPS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铺满玻纤网,抹灰的表面做浅颜色的装饰涂料或粘贴各类缸砖面层、瓷砖面层、马赛克面层、大理石面层等。
3.2强化粮仓屋面防水隔热工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房屋顶渗漏问题成为我国建筑工程中非常突出的问题。
据资料显示,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对各地区竣工房屋调查中,发现屋面存在不同程度渗漏的占调查总数的35%。
当然房屋渗漏直接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功能与安全。
有关资料也显示,各地粮仓只要是房式仓,其防水与隔热效果都不理想,都存在以上问题。
因此,对于地上粮仓房式仓(含高大平房仓)的屋面工程应强化设计与施工。
以适应“先进、实用、经济、环保”的仓储科技发展的需要。
其基本措施如下:
(1)粮仓屋面防水隔热应设计双道功能的强化措施。
目前,单道功能的粮仓屋面一般为:卷材防水+膨胀珍珠岩隔热、油膜防水+小型架空隔热板屋面、刚性防水+小型架空隔热板屋面。
实践证明:这些单功能粮仓屋面的效果都不理想。
与普通房屋一样,屋顶渗漏与隔热效果差成了建筑物的通病。
鉴于粮仓的重要性,屋面防水与隔热必须强化。
其强化措施是:在以上屋面结构的基础上,增设第二道防水隔热工程。
第二道防水隔热工程的设计型式很多,一般有:斜坡瓦屋面、斜坡钢筋混凝土薄板屋面、圆形遮阳玻璃屋面、钢筋混凝土平板架空屋面、各类水泥预制板或聚氨酯等隔热板屋面、生态植物隔热屋面、水体养殖隔热屋面等多种型式。
以上措施在建筑专业里的情况是,有的单道功能的房屋顶面,因反复维修带来影响使用功能和浪费更多投资的原因,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很多重要的房屋屋顶开始使用双道功能的防水隔热工程。
实践证明:双道工程的防水隔热措施,其效果十分显著。
这也是建筑专业逐渐推广的原因所在。
(2)粮仓屋面防水隔热工程应严格施工与监督管理。
粮仓屋面防水隔热工程施工预控的主要措施是:①屋面结构施工采用符合设计标准的抗渗混凝土;②屋面防水材料采用高标准的新型防水材料;③屋面结构逐层隐蔽,逐层验收;④防水材料与保温材料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⑤屋面泛水坡度要严格标准,谨防积水;⑥防水层施工前基层要清理干净;⑦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组织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坚决返工。
3.3粮仓门窗应选择节能装饰型玻璃并且密闭
目前,粮仓门窗一般为传统的玻璃,主要目的是采光。
但是,粮仓的特殊作用需要对门窗实行隔热保室内低温的要求。
因此,粮仓门窗的玻璃应选择节能玻璃。
建筑上常用的节能装饰型玻璃有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和中空玻璃等。
显然,粮仓门窗玻璃应选择热反射玻璃和中空玻璃,以满足隔室外高温和保室内低温的要求;同时,门窗内外增设活动或固定的特制窗帘,以进一步隔热保温和防鼠雀等害物。
常见的门窗类型有木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彩板门窗和特种门窗,可供粮仓门窗设计时选择。
粮仓门窗安装应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进行,严禁门窗密封性能不达标、渗漏、晃动、脱槽等现象。
如果有条件的粮仓在四周增设玻璃幕墙或干挂花岗岩等,也是一种既美观,又隔热保温和防渗漏的好措施。
总之,大量的实践证明:粮仓结构达到环保型建筑,才能有效地进行绿色储粮技术。
所以,我们要加强粮仓结构的改造与提高,逐步将现代绿色科技的优势与传统储粮的精华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绿色储粮,让稻谷储藏达到“安全和富有营养”的标准。
同时,粮仓结构的改造与提高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有利生态环境,做到粮仓结构与四周大自然和谐发展。
75
C
技术·淀粉工程>>>
仓结构的改造与提高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有利生
态环境,做到粮仓结构与四周大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LS/T1211-2008粮油储藏技术规范[S].
[2]付娜.湖北省今年新粮收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ML].中国饲料粮
油信息网,2006-4-26
[3]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JGJB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基金项目:华中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52204-08079)
收稿日期:2010-04-12
作者简介:徐红梅(1979—),女,湖北随州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装备与技术及信号处理。
通讯作者:宗力(1956—),男,湖北武汉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装备与技术。
通信地址:(430070)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木薯淀粉酸化机械活化复合变性制备糊精的研究
胡华宇关欣婵张清丽田仁静陈先明韦艳枝黄祖强*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采用稀盐酸对木薯淀粉进行酸化,酸化淀粉预干燥后进行机械活化处理的工艺制备糊精。
以产品的溶解度和葡萄糖值(DE值)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稀酸浓度、机械活化时
间、机械活化温度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化机械活化复合变性的方
法可制备出高溶解度低DE值的糊精。
【关键词】机械活化;酸化;木薯淀粉;糊精;葡萄糖值
中图分类号:TS2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99(2010)09-0076-04
糊精是淀粉受酸、酶、热等作用所生成的一种中间产物。
它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纺织、造纸等工业,具有黏性大、增稠性强、溶解性好、速溶性佳、载体性好、发酵小、吸潮性低、无异味、甜度低、人体易于消化吸收、低热、低脂肪等特点。
我国生产糊精主要是将酸液喷到淀粉上,在大于110℃条件下焙炒。
该工艺较落后,室内粉尘飞扬,工作条件差,另外由于淀粉的传热性差,特别是难以控制分解终点,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尤其是采用传统工艺方法所制备的高溶解度糊精一般都有较高的葡萄糖值(DE值),而糊精应用于食品与医药行业时高DE值的产品由于其具有较大的还原性,从而影响了食品的风味或主药的药性。
本研究采用将木薯淀粉预酸化,经干燥后再进行机械活化以调整产品溶解度的方法来制备糊精,以解决糊精生产中高溶解度与低DE值难共存的问题。
机械活化是一门新兴交叉边缘技术,是指固体物质在摩擦、碰撞、冲击、剪切等机械力作用下,使晶体结构及物化性能发生改变,使部分机械能转变成物质内能,从而引起固体的化学活性增加。
对木薯淀粉的机械活化效果研究发现:木薯淀粉在机械活化过程中,由于摩擦、碰撞、冲击、剪切等机械力的作用,其紧密的颗粒表面及晶体结构受到破坏,结晶度下降,冷水溶解度和透明度大幅提高、糊黏度下降,并能有效地提高其化学反应活性。
本研究采用机械活化替代糊精生产中的热转化操作,以达到通过控制活化时间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