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2
《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
![《分子热运动》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923f5e6529647d2628526b.png)
⑵
L1
⑶
L2
⑷
L 3 >10r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表现与它们的 距离 有关系。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 14
5.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 分子间作用
离
力
有无固定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
无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典型例题
| 18
C (2019.重庆)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 成是熔化现象
典型例题
| 19
(2018•绵阳)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
C 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典型例题
| 20
(20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C )
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体, 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比如,水分子的直径:4×10-10m。
1、扩散
|4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问题:这么多的分子,在物体内是什么状态?
我们不能用肉眼直击观察到分 子,但是可以通过宏观的现象间 接判断分子的状态---扩散
分子热运动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分子热运动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3ed85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1.png)
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练一练
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宏观和微观的特性, 请完成这个表格。
较小
几乎为0
有
有
无
有
无
无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纳米: 水分子的直径是0.4 nm。
一、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 子构成的。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 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叫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在公园散步,闻到植物的芳香 B做饭时,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 C漂浮在空气中的雾霾 D用盐腌制泡菜,菜变咸了
问题:为什么刚炒的热菜比凉菜更容易闻到香 味?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固体:
气体
液体
是什么力 使引得力两!块 铅块结合 在一起?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 产生“抵抗”,要 测力计的示数 是压缩斥液力体!和固体 为什么会变大? 呢?
液体扩散现象
固体扩散现象
10日后 20日后 30日后
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 会变黑,用笤帚扫都 扫不干净。
2.分子热运动 实验观察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 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 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 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九年级知识点
![分子热运动九年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004a7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d.png)
分子热运动九年级知识点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领域中分子或原子由于热的引起而发生的无规则运动。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本文将从分子热运动的定义、分子的三种基本运动、热力学量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以及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分子热运动的定义分子热运动指的是物质微观领域中分子或原子由于热的引起而发生的无规则运动。
根据分子动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分子热运动可以分为热平衡运动和非热平衡运动两种类型。
热平衡运动是指分子在一定温度下,表现出相同的平均动能和速率。
非热平衡运动则是指分子在非均匀温度分布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动能和速率。
2. 分子的三种基本运动分子在热运动中表现出三种基本运动:平动、转动和振动。
平动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直线运动。
平动的速率与分子的质量和动能有关,温度越高,平动速率越快。
转动是指分子在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绕自身轴线旋转。
转动的速率与分子的形状和结构有关。
振动是指分子内部原子的振动运动。
分子振动的频率和能量大小由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强度决定。
3. 热力学量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热力学量是描述物质热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与分子热运动密切相关。
其中,温度是反映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的物理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反之则越缓慢。
压强则是分子热运动对容器壁施加的力的量度。
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碰撞容器壁的次数越多,压强越大。
体积与分子热运动也有关系。
当温度不变时,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碰撞壁面的次数越多,容器承受的压力增加,体积减小。
4.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量度,是物质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速率增加。
以固体为例,温度升高会使晶格振动的幅度加大,导致晶格结构变松散。
相反地,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热运动减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分子速率降低。
固体会逐渐变为液体,液体又逐渐变为气体,这是因为温度的降低使得分子热运动变得不够剧烈。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八中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九章 第二节 分子热运动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八中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九章 第二节 分子热运动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d60c3cddbd64783e08122ba7.png)
探究2 分子间的作用力 结合力学知识分析以下情景并思考以下问题 : 1.如下图,端面削平的两个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 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为什么?
提示 : 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告诉我们,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 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由于磨平紧压在一起的铅分子之间的距离 很小,分子间的引力很大,所以两个铅柱不会分开。 参考答案 : 分子间存在引力
2.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 ) A.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 B.附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 C.液体很难被压缩 D.用浆糊很难把两块木头粘合在一起 【解析]选C。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A 错。附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是因为灰尘有惯性,B错。液体 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対。用浆糊很难把两块木头 粘合在一起,说明浆糊分子之间引力小,D错。
【归纳提升]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和 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系。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拓展延伸]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 当分子之间为某一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対外 表现为零,我们把这个分子受到其他分子対它的引力和斥力大小 相同的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的 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较快,此时分 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距 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较快,此时分子 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解析]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为了避免气体 自身重力的影响,应把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下面的B 瓶;两瓶中的气体都变成均匀的红棕色,说明发生了扩散现象, 是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分子的热运动随温度的升高而 加剧,所以在30℃时,扩散最快。 答案 : B 两瓶中气体都变成均匀的红棕色 不停地做无规 那么运动 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分子的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分子的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1f80ac835727a5e9846a618d.png)
樟脑丸使衣橱充满臭味(升华属于扩散)
液气扩散:炖鸡汤满屋子的香味(汽化属于扩散)
大量的扩散现象---验证了:分子动理论
1. 常见的(科学已知范围内的物质)物质是由极其 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间存在间隙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任何条件下都可以)
做无规则(运动没有固定方向,四面八方随心所欲) 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物态 固态
微观特性
分子
分子间
间距
作用力
离
很大
液态 较大
较大
气态 很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宏观特性
有无固 有无 定形状 固定
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填“加剧”或
“减慢”)
6、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镜的接触分子间距
离
,分子间作用力
。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扩散现象
4、如图,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要 ,
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的 热运动 (共37 张PPT)
5、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
气味,主要是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能闻到气味说明甲醛分子在做
运动。这种
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13.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
用注射器压缩一段水柱 思考:分子间还存在什么作用力? 总结: 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有存在斥力 注意: 引力与斥力始终同时存在;不存在单独的引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f6837466bd97f192279e9ba.png)
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二、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3)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的区别: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直接观察到,而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间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举例:固液很难被压缩。
分子间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举例:固液很难被拉伸。
分子间距离太大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举例:气体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
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3、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见书6页)四、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人教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a8c6d2cbceb19e8b9f6ba00.png)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物质的构成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分子热运动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热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分子间的作用力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软蛋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竞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的构成提出问题出示玻璃杯,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物质的变化情况、无限度的分下去时出现的情景。
归纳总结(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探究点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活动一演示一:教师打开一盛有香水的香水瓶,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
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归纳总结: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交流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能否举出几个例子?活动二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及训练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及训练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b71dfb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3.png)
C.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
D.花香满园
12.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烧火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 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数,需要3万多年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
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 m,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不能直
接观察到它。
结论1 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人们通常以纳米(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练一练 5.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的直径很大 C.分子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 D.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结论3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变得十分微弱,分子间的力可以忽略。
练一练
1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C )
A.压紧后两铅块粘在一起
B.滴入热水中的红墨水散开
A.两瓶中无任何变化
B.两瓶均匀混合
想一想
3.下面瓶子里的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的大,它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
去,这说明二氧化氮的分子是( A )的;密度小的空气能进到下
面的瓶子里去,说明空气分子是( A )的。
A.运动
B.静止
4.在实验中,我们看到两瓶中颜色是 无规则 (选填“规则”或
“无规则”)的变化,这说明气体的分子是 无规则 (选填“规
【典例2】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展第二次 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老师王亚平用水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搭建 了一座液体桥,如图所示。水在两板之间连接成为桥,这说明 (A) A.分子之间有引力 B.分子之间有斥力 C.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 D.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4ef89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b.png)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子热运动的概念,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 让学生了解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知道分子间距离与作用力的关系。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子热运动的概念。
2.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三、教学难点:1. 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
2. 分子热运动与物体宏观运动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及分子间的作用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香味四溢的饭菜,引出分子热运动的概念。
2. 探究分子热运动: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如热水中的茶叶运动,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在热运动中的行为。
3. 讲解分子间作用力:通过模型或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分子间存在的引力和斥力,并解释分子间距离与作用力的关系。
4. 讨论分子热运动与物体宏观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宏观运动速度会加快。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及分子间作用力的重要性。
教案附件:实验器材:热水、茶叶、显微镜(或放大镜)、镊子。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杯热水,将茶叶放入水中。
2. 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的运动情况,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3. 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茶叶周围的液体分子运动。
4. 分析茶叶运动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分子热运动的概念。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如扩散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热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空调等。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分子热运动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运动。
2. 选择题:下列哪个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 固体很难被拉伸B. 液体很难被压缩C. 分子间的距离很近时会相互吸引D. 分子间的距离很近时会相互排斥)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一幅分子热运动的示意图,标注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初中九年级物理分子的热运动
![初中九年级物理分子的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3d3bf99e45c3b3566ec8b8a.png)
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
分子动理论的要点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动理论主要应用于气体。
分子动理论内容
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很小的粒子,彼此间的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十的负十次方)大许多,分子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略而不计。
气体分子以不同的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处于永恒的无规则运动之中。
典型事例是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均为间接体现)。
布朗运动表面体现了宏观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实际反映出微观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除了在相互碰撞时,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很微弱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
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
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分子间距越大,引力和斥力都越小;分子间距越小,引力和斥力都越大)。
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合力在0~r时表现为斥力,在大于r 时表现为引力(r为引力等于斥力的临界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b8a3d2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8.png)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分子是非常微小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分子、原子等微粒肉眼无法看见;反过来说,肉眼能看到的都不是分子和原子。
分子【原子】非常小!但是不能说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大。
3、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并不是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分子间有间隙!如先在试管内加入一半红墨水,再加满无水酒精,振荡几次后,混合液的总体积变小,这是因为红墨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隙中,导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探究活动: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观察。
最后,两个瓶子都充满了红棕色。
[3]、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
2、分子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2]、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探究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一些凉水,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用滴管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
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现象:热水杯中红色迅速充满整个热水。
凉水中则要明显慢点。
结论: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2]、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将针筒内空气挤出堵住筒嘴,然后用力推活塞。
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规律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种力的作用效果就像连着两个小球的弹簧的弹力一样。
如下图所示:3、分子动理论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课时练《13.1 分子热运动》(2)(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课时练《13.1 分子热运动》(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587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f.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九年级物理人教版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课时练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长期堆放的煤会渗透进地板B.酒香不怕巷子深C.春天柳絮飞扬D.将糖放入水中,水会变甜2.漫步花丛中,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3.下列有关热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两滴水银靠近后能合成一滴,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炒菜时厨房里飘逸着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图甲所示,注射器内水的体积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如图乙所示,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如图丙所示,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腺D.图丁和图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5.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们制作了一个“太空欢乐球”,王亚平在向水球内注入蓝色颜料后,接着做了泡腾片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9716c66294dd88d0d26b74.png)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难点: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课前准备】教师:两个规格相同的广口瓶、玻璃板一块、二氧化氮气体、铁架台、试管、滴管、蓝墨水、香水。
学生:相同烧杯两只、冷水、热水、木块、香皂一块、无针头注射器。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上课前老师在教室前面打开一瓶香水,整个教室的同学都很快能闻到香味,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闻到香味?【互动新授】(一)物质的构成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课件出示自学指导题目: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多少?3.人们通常用来量度分子的单位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学指导题目,自主学习,回答出物质的组成,分子的大小数量级: 10-10 m。
教师进而提出问题: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没有作用力?(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学生小组实验: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能闻到香味。
然后教师演示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并告诉学生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然后抽掉玻璃板,让学生认真观察两瓶的气体颜色有什么变化?小组间讨论思考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得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并得出扩散的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上述现象属于气体的扩散现象。
课件演示液体发生扩散的实验: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二节内能和热量新课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二节内能和热量新课](https://img.taocdn.com/s3/m/8d6d371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5.png)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 的
3、 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二, 则剩余部分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 )
A.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C
B.密度、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C.都不变
D.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4、已知烟煤的热量是2.9×107J/kg,那么( B) A. 2kg烟煤燃烧时一定放出5.8×107J的热量 B. 1kg烟煤完全燃烧时一定能放出2.9×107J的热量 C. 1kg烟煤温度降低1℃释放出2.9×107J的热量 D. 10kg烟煤的热值为2.9×108J
上述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其他例子:
• 1.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实验探究2:
铁锅热得烫手
棉被晒得暖乎乎的
上述生活事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
一、热运动:
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内能
1、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 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相同状态 的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时, 内能越大, 温度越低时, 内能越小.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1、实验探究1: a、硝化棉在玻璃筒中燃烧实验1 120107
实验现象:压缩空气时硝化棉燃烧起来
解释: 压缩空气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 的内能增大,空气和硝化棉的温度升高,当到 达硝化棉的燃点时硝化棉便燃烧起来.
b、将铁丝反复弯折数次
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热运动》教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热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38e3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2.png)
教学过程设计- 1 -盛夏时节,百花绽放。
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
花香是如何传播的呢?其实不是气味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而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
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
分析归纳亲切感,乐于探究。
二、探究新知一、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直径约为10-10m。
3.分子间有空隙。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探究活动2:扩散现象(1)气体扩散实验(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玻璃片):将空瓶子倒扣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彼此进入对方,颜色混合均匀,变为浅红棕色。
实验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运动。
(2)液体扩散实验(演示实验结合视频)(烧杯2个、硫酸铜思考、交流、总结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2 -溶液、漏斗)在烧杯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硫酸铜溶液和水混合均匀。
实验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运动。
(3)固体扩散实验(视频)实验现象:几年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合金。
实验结论:固体分子在不停运动。
2.一般情况下,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同时也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探究活动3: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烧杯2个、红墨水、冷水、热水、滴管):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红墨水。
实验现象:热水杯的颜色先变得均匀。
观察、思考、讨论、总结观察、思考、讨论、总结观察、思考、讨论、总结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有机的结合,激发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 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 别在两个烧杯底注入一滴红墨水, 别在两个烧杯底注入一滴红墨水,比 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分子热运动
经 年 无 吏 叩 柴 荆 。 最 喜 先 期 官 赋 足 ,
原 野 泥 深 老 亦 耕 。 坊 场 酒 贱 贫 犹 醉 ,
鹊 声 穿 树 喜 新 晴 。 花 气江 春 水 生 。 红 桥 梅 市 晓 山 横 ,
陆 游
村 居 书 喜
实验录象
结论:
结论: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 用的引力 和斥力
学以致用
1、在长期堆放煤球的墙角,若用小刀 、在长期堆放煤球的墙角, 从墙上刮去一薄层, 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以看到里面呈现 黑色,这是为什么? 黑色,这是为什么? 2、烧菜时,老远就闻到了菜的香味, 、烧菜时,老远就闻到了菜的香味, 当菜冷却下来后,香味就渐渐的变淡了, 当菜冷却下来后,香味就渐渐的变淡了, 这是为什么? 这是为什么? 3、你还能举出那些扩散现象的例子? 、你还能举出那些扩散现象的例子?
结论: 结论
物体温度越高,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 则的运动越剧烈, 则的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 明显。 明显。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那么固体和液体为什么不会 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 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 保持一定的体积? 保持一定的体积?同时又难 以压缩二保持一定的体积? 以压缩二保持一定的体积? 请用桌上的器材进行探究
本课小结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温度越高,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