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岩浆矿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第一篇 内生矿床
内生成矿作用
主要由地球内部能源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形 成矿床的作用。 由于地球内部热能形成的高温高压环境而 引起岩浆活动,岩浆在活动过程中携带本身及 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向地壳浅部运移侵入。随着 温度、压力逐渐降低,在地壳不同深度、不同 温度、不同压力和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由岩 浆分异作用产生的或由岩浆分泌出来的气液物 质逐渐冷凝沉淀,使有用元素富集而形成内生 的各类矿床,包括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矽 卡岩矿床、热液矿床和火山矿床等。
铬尖晶石矿床 金刚石矿床
有关 岩石
含镁高的超基性岩、纯橄榄岩
金伯利岩(弱碱性的超基性岩) 低钙、高镁的基性岩
铜-镍硫化物矿床斜长岩(基性岩)
霞石正长岩、磷酸岩(碱性岩)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一般认为成矿的超基性、基性岩均是原始地幔物 质完全熔融、分熔和分异的产物。 以上事实表明,基性、超基性岩的MgO含量和矿化 有着明显的制约关系 。
6. 岩浆矿床的矿体形态:
大多是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亦有一部 分为网脉状、脉状和不规则囊状。矿体的产状常和围岩 一致,由于成矿岩体常常发育韵律性层序,所以矿体的 多层性也十分特征。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7. 岩浆矿床的矿石结构、构造特点:
常具浸染状、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以及角砾 状等矿石构造。矿石的结构十分特征而复杂多样,大体 有以下几大类:堆晶、填隙、自形晶、嵌晶、链状晶、 海绵陨铁和共结等反映岩浆冷凝结晶或堆积作用的结构; 球粒、填隙和包含等反映不混溶液体结晶过程的结构, 双晶胞群等共结交生和出溶、片晶等反映物理化学条件 变化的结构,以及退火“熔结”、角砾等后生结构。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当他们结晶后,边按照本身比重的大小,进行 重力分异,矿物便依据这个自然规律在岩浆房 的一定部位富集成矿,就形成所谓的“火成堆 积作用”. 如下图,解释加拿大一层状超基性岩体中层 状铬铁矿的成因,该图将矿床的形成划分了6个 阶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矿物的晶出时间 先后不一样,晶出后根据重力分异。 这样在某些大型层状基-超基性侵入体中常形 成韵律性层状构造: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例如,在岩浆中最早结晶的金属矿物有: 自然铂(比重19~14), 钛铁矿(比重4.72), 铬铁矿(比重4.3~4.6), 磁铁矿(比重4.9~5.2), 与这些矿物同时或稍晚结晶的硅酸盐矿物有: 橄榄石(比重3.18~3.57), 辉石(比重3.38), 斜长石(比重2.63~2.76), 角闪石(比重3.1~3.3)。 石英(比重2.6)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3. 岩浆成矿的成矿时间
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是在 同一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即岩浆矿床的形成 过程和母岩岩体的冷凝结晶过程在时间上是大体一致 的。
在岩浆演化-分异作用过程中,其内部元素的迁移
和富集,从岩浆分异作用的一开始就可以发生。岩体 形成了,那么,成矿作用也基本上停止了。尽管部分 矿床的成矿作用可以延续到岩浆分异作用的最后阶段, 但大体不会超出岩浆活动总的时期。因此,岩浆矿床
3.1 岩浆分异作用
定义:矿物按顺序依次从岩浆中晶出,并在重 力和动力作用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
习惯上又按矿石矿物和造岩矿物之先后关系进一步 划分为早期岩浆矿床和晚期岩浆矿床,前者是指矿石
矿物早于造岩矿物形成,后者反之。
然而此种概念不够严密,常引起争论,如层状铬铁 矿,从现在研究结构来看,情况较为复杂,在结晶分 异和重力下沉过程中形成的铬铁矿很少,仅占全岩组 分的百分之几,一般工业意义不大,有重要工业意义 的块状铬铁矿或铬铁岩,通常是在杂岩体大部分结晶 以后形成的。
形成。例如:西藏某地花岗岩中的石墨矿床,即为花
岗岩同化了煤层形成的。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6 挥发组份作用(矿化剂)
岩浆中的某些挥发份,对岩浆的分异、同化作用以
及某些成矿元素的搬运和富集有着重要影响,因而也
称为矿化剂。由于原始岩浆中的挥发份,主要是H2O、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2 大地构造条件
从板块构造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1.离散板块边界环境 (1)洋壳成矿:主要为块状硫化物矿床和豆荚状铬铁 矿矿床(与蛇绿岩套有关的矿床组合)(拉张环境) (2)大陆热点成矿:主要为铂和铜镍硫化物矿床,以 及碳酸岩伴生的矿床。(地幔物质上涌处) (3)大陆裂谷成矿:斜长岩伴生的铁钛矿床、铜镍硫 化物矿床。 2.碰撞环境 (1)蛇绿岩杂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矿矿床。这类矿床 形成时的地质环境还是属于板块边界,后来由于碰撞 作用,使其上升成为洋壳残片,产出在现在的碰撞带 中。 (2)花岗岩类中的一部分含钨、锡稀有金属矿床的形 成可能和岩浆作用有关。
F、Cl、B、S、As、C、P等,由于它们的熔点低、挥
发性高,特别是能与Ag、Au、Pt、Pd、W、Sn、 Mo、Pb、Zn、Cu等多种金属元素组成易溶的络合物, 因而这些金属元素得以保留在岩浆的残余溶液中并可 能富集成矿。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7 岩浆的多期侵入作用对成矿的控制 •一般说来,岩浆的多次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复式 岩体有利于形成规模大、质量好的矿床。并且 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通常与复式岩体的晚期岩 相关系密切,矿化集中,矿石品位高。 • 而单一的岩相岩体则不太利于大而富的矿 体形成。 • 人们认为,这种原因可能是在地壳深处岩 浆发生多次的分异作用。物质经过充分分异, 而矿浆多集中于分异作用的后期,从而形成大 而富的矿床。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图2-1
1-岩浆矿床;2-伟晶岩矿床;3-矽卡岩矿床; 4-热液矿床;5-次火山岩矿床
内生矿床理想综合示意图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三、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
与岩浆矿床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
的成岩过程十分复杂,因此成矿作用也
是多种多样。主要有岩浆分异作用、岩
浆熔离作用、残余熔融作用、岩浆爆发
作用等四种。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3 岩浆矿床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成矿元素位于展开周期表 的中部,介于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之间,Cu、Ni等易形 成硫化物,Fe、Ti、V、Cr主要为氧化物,并且有较强 的形成金属键的能力,可以形成多种自然金属矿物和金 属互化物。 Fe和Ni的地球化学性状接近Mg2+,所以在MgO 含量高的岩石中Fe和Ni仅以分散状态进入含Mg的造岩 矿物之中,故Fe、Ni矿化常与含镁较低的镁铁岩有关, 特别是在含斜长石较多的辉长岩、斜长岩中有铁矿床形 成。铬的地球化学性状,决定其在超镁铁岩中含量最高, 通常和橄榄岩和纯橄榄岩有关。铂族元素的性状各有不 同,Ru、Os、Ir更具亲氧性,Pt则亲硫性强,所以前者 常和铬铁矿共生,而后者常在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富集。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1)早期岩浆矿床
岩浆冷凝结晶时,由于矿物较早地从岩浆中结晶和富集 所形成的矿床.
其特点为:
a 矿床与围岩无明显界线,一般呈渐变过渡关系; b 矿石具有自形-半自形晶结构或包含结构;构造以浸 染状为主; c 矿体形态以矿瘤、矿巢、透镜状、似层状为主。 d 矿床类型:主要有产于超基性岩中的早期岩浆矿床除 了一向贵重的Pt、金刚石矿床外,一般规模不大,工业 意义不大。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4 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的一般特征
该类岩体形成前的岩浆有低粘度、高温度和密度 差异很大的特点,所以常常形成平面延展较广的大岩 盆、大岩床等层状、似层状侵入体或岩被,有时亦为 大岩墙。深部岩浆房和侵位后的分异作用较发育,故 形成结构复杂、岩性变化大的层状岩系、科马提岩套 和蛇绿岩套,同时还有多次岩浆贯入。
8. 岩浆矿床的矿产种类:
十分丰富,绝大多数的铬、镍、铂族元素、金刚石,
以及相当数量的钒、铁,钛、铜、钴、铌、钽和磷等, 都与岩浆成矿作用息息相关。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二、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
2.1岩浆岩条件
岩浆矿床与成矿岩体之间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 矿床种类
含硫化物中等的镁 铁质科马提岩岩浆 (MgO 8~30%)
无硫化物的超镁铁 质岩浆(MgO>30%)
无橄榄石岩、含橄 榄石橄长岩、含硫 化物苦橄岩、斜长 石辉石岩、苦橄玄 武岩、苦橄玄武岩、 苦橄辉长玄武岩等。
无斜长岩和无硫化 物的辉石岩、橄榄 岩、纯橄榄岩,富 铬
图2-2基性、超基性岩浆分熔-分异示意图
第二章 岩浆矿床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 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
三 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 四 岩浆矿床的主要类型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一、概述
1.岩浆及岩浆矿床的概念 岩浆: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 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分 的熔融体。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5 同化作用与岩浆矿床
岩浆在其形成或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往往会熔化 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 分发生改变的作用,这就是同化作用。不完全的同化 作用则是混染作用。同化和混染作用不仅可以生成一 系列不同成分的岩浆岩,往往由于岩浆中吸收了围岩 中的某些成分,还可以促进岩浆的分异和一些矿床的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图2-3大洋地壳环境”底辟”型基性-超基性岩 浆侵入活动示意图 1-岩浆爆发; 2-岩浆生成带; 3-残余层; 4-玄武岩层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古大陆板块边缘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 矿模式(据汤中立(1995)原图修改) Ⅰ-硅酸岩岩浆;Ⅱ-含矿(硫化物)硅酸岩岩浆;Ⅲ-富矿岩浆; Ⅳ-矿浆;Ⅴ-接触交代矿化;Ⅵ-热液叠加矿化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金伯利岩岩浆(MgO 25~30%)
交代地幔熔融 分熔 原始地幔物质(MgO 25~30%)
矿床学 (Metallogeny)
无硫化物的镁铁质 岩浆(MgO<=8%) 分异 ①无橄榄石岩-玄武 岩、粗玄武岩、辉 长粗玄岩、辉长岩; ②含橄榄石岩; ③富橄榄石岩-苦橄 榄岩
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又可称为“同生矿床”。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4.形成岩浆矿床的岩浆种类:
可以是超基性、基性、碱性和酸性岩浆,但主要是基 性、超基性岩浆。
5. 岩浆矿床产出的部位:
常产在有关岩浆岩体内,所以一般矿体和围岩之间为 渐变或迅速渐变关系,两者具有类似的矿物种类,其差 别主要是有用矿物的含量,如橄榄岩中一般都含有铬尖 晶石,Cr2O3可达l%,但当铬尖晶石局部富集,Cr2O3 达到5~8%时,就构成了铬铁矿矿体。
矿床学 (Metallogeny)
岩浆矿床: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岩浆经过
分异、结晶等成矿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
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2. 岩浆成矿作用发生的条件:岩浆成矿作用发生在
上地幔、地壳,乃至地表的岩浆中,其温度和压力的变 化范围相当大,例如金刚石形成的最佳温度是1200~ 1800℃,压力多为6×109~7×109Pa,硫化物矿床形 成的温度是500~1100℃之间,而某些金属硫化物的形 成温度则为200~300℃,与火山熔岩流有关的铁矿床 和硫化物矿床则是形成于近地表的压力和近千度的条件 下。
矿床学 (Metallogeny)
第一篇 内生矿床
内生成矿作用
主要由地球内部能源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形 成矿床的作用。 由于地球内部热能形成的高温高压环境而 引起岩浆活动,岩浆在活动过程中携带本身及 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向地壳浅部运移侵入。随着 温度、压力逐渐降低,在地壳不同深度、不同 温度、不同压力和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由岩 浆分异作用产生的或由岩浆分泌出来的气液物 质逐渐冷凝沉淀,使有用元素富集而形成内生 的各类矿床,包括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矽 卡岩矿床、热液矿床和火山矿床等。
铬尖晶石矿床 金刚石矿床
有关 岩石
含镁高的超基性岩、纯橄榄岩
金伯利岩(弱碱性的超基性岩) 低钙、高镁的基性岩
铜-镍硫化物矿床斜长岩(基性岩)
霞石正长岩、磷酸岩(碱性岩)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一般认为成矿的超基性、基性岩均是原始地幔物 质完全熔融、分熔和分异的产物。 以上事实表明,基性、超基性岩的MgO含量和矿化 有着明显的制约关系 。
6. 岩浆矿床的矿体形态:
大多是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亦有一部 分为网脉状、脉状和不规则囊状。矿体的产状常和围岩 一致,由于成矿岩体常常发育韵律性层序,所以矿体的 多层性也十分特征。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7. 岩浆矿床的矿石结构、构造特点:
常具浸染状、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以及角砾 状等矿石构造。矿石的结构十分特征而复杂多样,大体 有以下几大类:堆晶、填隙、自形晶、嵌晶、链状晶、 海绵陨铁和共结等反映岩浆冷凝结晶或堆积作用的结构; 球粒、填隙和包含等反映不混溶液体结晶过程的结构, 双晶胞群等共结交生和出溶、片晶等反映物理化学条件 变化的结构,以及退火“熔结”、角砾等后生结构。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当他们结晶后,边按照本身比重的大小,进行 重力分异,矿物便依据这个自然规律在岩浆房 的一定部位富集成矿,就形成所谓的“火成堆 积作用”. 如下图,解释加拿大一层状超基性岩体中层 状铬铁矿的成因,该图将矿床的形成划分了6个 阶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矿物的晶出时间 先后不一样,晶出后根据重力分异。 这样在某些大型层状基-超基性侵入体中常形 成韵律性层状构造: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例如,在岩浆中最早结晶的金属矿物有: 自然铂(比重19~14), 钛铁矿(比重4.72), 铬铁矿(比重4.3~4.6), 磁铁矿(比重4.9~5.2), 与这些矿物同时或稍晚结晶的硅酸盐矿物有: 橄榄石(比重3.18~3.57), 辉石(比重3.38), 斜长石(比重2.63~2.76), 角闪石(比重3.1~3.3)。 石英(比重2.6)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3. 岩浆成矿的成矿时间
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是在 同一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即岩浆矿床的形成 过程和母岩岩体的冷凝结晶过程在时间上是大体一致 的。
在岩浆演化-分异作用过程中,其内部元素的迁移
和富集,从岩浆分异作用的一开始就可以发生。岩体 形成了,那么,成矿作用也基本上停止了。尽管部分 矿床的成矿作用可以延续到岩浆分异作用的最后阶段, 但大体不会超出岩浆活动总的时期。因此,岩浆矿床
3.1 岩浆分异作用
定义:矿物按顺序依次从岩浆中晶出,并在重 力和动力作用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
习惯上又按矿石矿物和造岩矿物之先后关系进一步 划分为早期岩浆矿床和晚期岩浆矿床,前者是指矿石
矿物早于造岩矿物形成,后者反之。
然而此种概念不够严密,常引起争论,如层状铬铁 矿,从现在研究结构来看,情况较为复杂,在结晶分 异和重力下沉过程中形成的铬铁矿很少,仅占全岩组 分的百分之几,一般工业意义不大,有重要工业意义 的块状铬铁矿或铬铁岩,通常是在杂岩体大部分结晶 以后形成的。
形成。例如:西藏某地花岗岩中的石墨矿床,即为花
岗岩同化了煤层形成的。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6 挥发组份作用(矿化剂)
岩浆中的某些挥发份,对岩浆的分异、同化作用以
及某些成矿元素的搬运和富集有着重要影响,因而也
称为矿化剂。由于原始岩浆中的挥发份,主要是H2O、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2 大地构造条件
从板块构造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1.离散板块边界环境 (1)洋壳成矿:主要为块状硫化物矿床和豆荚状铬铁 矿矿床(与蛇绿岩套有关的矿床组合)(拉张环境) (2)大陆热点成矿:主要为铂和铜镍硫化物矿床,以 及碳酸岩伴生的矿床。(地幔物质上涌处) (3)大陆裂谷成矿:斜长岩伴生的铁钛矿床、铜镍硫 化物矿床。 2.碰撞环境 (1)蛇绿岩杂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矿矿床。这类矿床 形成时的地质环境还是属于板块边界,后来由于碰撞 作用,使其上升成为洋壳残片,产出在现在的碰撞带 中。 (2)花岗岩类中的一部分含钨、锡稀有金属矿床的形 成可能和岩浆作用有关。
F、Cl、B、S、As、C、P等,由于它们的熔点低、挥
发性高,特别是能与Ag、Au、Pt、Pd、W、Sn、 Mo、Pb、Zn、Cu等多种金属元素组成易溶的络合物, 因而这些金属元素得以保留在岩浆的残余溶液中并可 能富集成矿。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7 岩浆的多期侵入作用对成矿的控制 •一般说来,岩浆的多次侵入作用所形成的复式 岩体有利于形成规模大、质量好的矿床。并且 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通常与复式岩体的晚期岩 相关系密切,矿化集中,矿石品位高。 • 而单一的岩相岩体则不太利于大而富的矿 体形成。 • 人们认为,这种原因可能是在地壳深处岩 浆发生多次的分异作用。物质经过充分分异, 而矿浆多集中于分异作用的后期,从而形成大 而富的矿床。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图2-1
1-岩浆矿床;2-伟晶岩矿床;3-矽卡岩矿床; 4-热液矿床;5-次火山岩矿床
内生矿床理想综合示意图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三、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
与岩浆矿床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体
的成岩过程十分复杂,因此成矿作用也
是多种多样。主要有岩浆分异作用、岩
浆熔离作用、残余熔融作用、岩浆爆发
作用等四种。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3 岩浆矿床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成矿元素位于展开周期表 的中部,介于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之间,Cu、Ni等易形 成硫化物,Fe、Ti、V、Cr主要为氧化物,并且有较强 的形成金属键的能力,可以形成多种自然金属矿物和金 属互化物。 Fe和Ni的地球化学性状接近Mg2+,所以在MgO 含量高的岩石中Fe和Ni仅以分散状态进入含Mg的造岩 矿物之中,故Fe、Ni矿化常与含镁较低的镁铁岩有关, 特别是在含斜长石较多的辉长岩、斜长岩中有铁矿床形 成。铬的地球化学性状,决定其在超镁铁岩中含量最高, 通常和橄榄岩和纯橄榄岩有关。铂族元素的性状各有不 同,Ru、Os、Ir更具亲氧性,Pt则亲硫性强,所以前者 常和铬铁矿共生,而后者常在铜镍硫化物矿床中富集。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1)早期岩浆矿床
岩浆冷凝结晶时,由于矿物较早地从岩浆中结晶和富集 所形成的矿床.
其特点为:
a 矿床与围岩无明显界线,一般呈渐变过渡关系; b 矿石具有自形-半自形晶结构或包含结构;构造以浸 染状为主; c 矿体形态以矿瘤、矿巢、透镜状、似层状为主。 d 矿床类型:主要有产于超基性岩中的早期岩浆矿床除 了一向贵重的Pt、金刚石矿床外,一般规模不大,工业 意义不大。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4 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的一般特征
该类岩体形成前的岩浆有低粘度、高温度和密度 差异很大的特点,所以常常形成平面延展较广的大岩 盆、大岩床等层状、似层状侵入体或岩被,有时亦为 大岩墙。深部岩浆房和侵位后的分异作用较发育,故 形成结构复杂、岩性变化大的层状岩系、科马提岩套 和蛇绿岩套,同时还有多次岩浆贯入。
8. 岩浆矿床的矿产种类:
十分丰富,绝大多数的铬、镍、铂族元素、金刚石,
以及相当数量的钒、铁,钛、铜、钴、铌、钽和磷等, 都与岩浆成矿作用息息相关。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二、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
2.1岩浆岩条件
岩浆矿床与成矿岩体之间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 矿床种类
含硫化物中等的镁 铁质科马提岩岩浆 (MgO 8~30%)
无硫化物的超镁铁 质岩浆(MgO>30%)
无橄榄石岩、含橄 榄石橄长岩、含硫 化物苦橄岩、斜长 石辉石岩、苦橄玄 武岩、苦橄玄武岩、 苦橄辉长玄武岩等。
无斜长岩和无硫化 物的辉石岩、橄榄 岩、纯橄榄岩,富 铬
图2-2基性、超基性岩浆分熔-分异示意图
第二章 岩浆矿床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 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
三 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 四 岩浆矿床的主要类型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一、概述
1.岩浆及岩浆矿床的概念 岩浆: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 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分 的熔融体。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2.5 同化作用与岩浆矿床
岩浆在其形成或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往往会熔化 或溶解一些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 分发生改变的作用,这就是同化作用。不完全的同化 作用则是混染作用。同化和混染作用不仅可以生成一 系列不同成分的岩浆岩,往往由于岩浆中吸收了围岩 中的某些成分,还可以促进岩浆的分异和一些矿床的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图2-3大洋地壳环境”底辟”型基性-超基性岩 浆侵入活动示意图 1-岩浆爆发; 2-岩浆生成带; 3-残余层; 4-玄武岩层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古大陆板块边缘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 矿模式(据汤中立(1995)原图修改) Ⅰ-硅酸岩岩浆;Ⅱ-含矿(硫化物)硅酸岩岩浆;Ⅲ-富矿岩浆; Ⅳ-矿浆;Ⅴ-接触交代矿化;Ⅵ-热液叠加矿化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金伯利岩岩浆(MgO 25~30%)
交代地幔熔融 分熔 原始地幔物质(MgO 25~30%)
矿床学 (Metallogeny)
无硫化物的镁铁质 岩浆(MgO<=8%) 分异 ①无橄榄石岩-玄武 岩、粗玄武岩、辉 长粗玄岩、辉长岩; ②含橄榄石岩; ③富橄榄石岩-苦橄 榄岩
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又可称为“同生矿床”。
您现在的位置:第二章 岩浆矿床
矿床学 (Metallogeny)
4.形成岩浆矿床的岩浆种类:
可以是超基性、基性、碱性和酸性岩浆,但主要是基 性、超基性岩浆。
5. 岩浆矿床产出的部位:
常产在有关岩浆岩体内,所以一般矿体和围岩之间为 渐变或迅速渐变关系,两者具有类似的矿物种类,其差 别主要是有用矿物的含量,如橄榄岩中一般都含有铬尖 晶石,Cr2O3可达l%,但当铬尖晶石局部富集,Cr2O3 达到5~8%时,就构成了铬铁矿矿体。
矿床学 (Metallogeny)
岩浆矿床: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岩浆经过
分异、结晶等成矿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
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2. 岩浆成矿作用发生的条件:岩浆成矿作用发生在
上地幔、地壳,乃至地表的岩浆中,其温度和压力的变 化范围相当大,例如金刚石形成的最佳温度是1200~ 1800℃,压力多为6×109~7×109Pa,硫化物矿床形 成的温度是500~1100℃之间,而某些金属硫化物的形 成温度则为200~300℃,与火山熔岩流有关的铁矿床 和硫化物矿床则是形成于近地表的压力和近千度的条件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