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讽今和用典的区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古讽今和用典的区别
摘要:
一、引言
二、用典的定义与特点
1.利用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典故有好有坏
3.举例: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泊秦淮
三、借古讽今的定义与特点
1.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2.举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四、借古讽今与用典的区别
1.目的:借古讽今强调讽刺现实,用典强调丰富表达含蓄与典雅
2.内容:借古讽今关注古代人物和事件,用典关注引用过去的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
3.修辞手法:借古讽今是一种评论方式,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
五、结论
正文:
随着历史的沉淀,我们的文化瑰宝中涌现出了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
其中,用典和借古讽今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用典,即利用历史上有名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方式既包括正面典故,如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等,也包括负面典故,如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用典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表达,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
而借古讽今,则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例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句,就是作者通过对古代商女的行为进行评论,来讽刺现实中人们的无知与麻木。
尽管借古讽今和用典都涉及对古代事情的引用,但它们在目的、内容和修辞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借古讽今更强调讽刺现实,旨在通过对古代事物的评论,揭示现实中的问题;而用典则更注重丰富表达,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使文章更具含蓄与典雅。
此外,借古讽今和用典在实际运用中,还可以相互融合,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在表达观点时,既可以借用历史典故,又可以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表现力。
总之,借古讽今和用典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