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素描教学中的“虚”和“实”王会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物素描教学中的“虚”和“实” 王会敏
发布时间:2023-05-11T08:21:53.902Z 来源:《中国教工》2023年5期作者:王会敏
[导读] 静物素描教学中的“虚”和“实”没有一个完整系统化的概念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永康 321300
摘要:静物素描教学中的“虚”和“实”没有一个完整系统化的概念,但是它在静物素描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质疑。

静物素描对画面整体大关系要求比较高,如画面的空间关系、前后、主次关系等,都需要虚实关系来体现。

说的直白点,“实”就是清晰,“虚”就是模糊,近实远虚就是虚实关系的运用和体现。

如何把“虚”和“实”的理论和技能要点传授给学生并落实到学生的画面中去,对老师和学生来讲难度不小,需要学生“眼”、“心”“手”并用,经过长期大量的练习才能学以致用。

关键词:静物素描教学;“虚”和“实”
在静物素描画面上“虚”和“实”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短期内尽快掌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积累,我觉得学生应该在以下各方面注意虚实关系的运用,“虚实”归纳起来就是:前实、后虚;近实、远虚,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线实(虚实相间)。

一、整体的虚实。

如果把一幅静物素描的画面比喻成一个大的舞台,是一个整体,画面上的每一个静物就是即将要表演的演员,主体静物就是舞台上的主演,其他静物就是群演,是为了衬托主演而存在的,相当于红花和绿叶的关系。

静物素描对画面整体大关系要求比较高,如画面的空间关系、前后、主次关系等,都需要虚实关系来体现。

静物素描的绘画步骤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为了在塑造时拉开彼此之间的前后、远近、主次的层次关系,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对比得出画面上“实”、“相对实”、“虚”、“相对虚”、“最实”、“最虚”的地方。

1、光影明暗的虚实。

光影明暗是一种视觉现象,它看得见却抓不住,现在的相机也能照出写生对象的虚实效果,并且明暗虚实变化微妙,光源远近过渡完美自然,完全没有处理的痕迹。

学生在不断的观察比较中,会对明暗的虚实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2、前后远近的虚实。

对于静物素描的画面来讲,我们就是在平面上塑造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那么前实后虚、近实远虚更是不可避免,有空间就会有虚实,否则远景和近景拉不开。

比如远景的山峰“最虚”,中景的田野“相对虚”,近景的房屋“最实”。

在我们的平面的画面上,想塑造出立体的空间来,就必须把虚实应用进去,比如背景要“虚”,后面的果子或小静物要“相对虚”,而处在视觉中心的静物要塑造的“最实”。

3、主观处理的虚实。

在写生时,我们不是单纯的写实,而是要对整个画面进行艺术的概括和处理,这就是加进了主观的处理,就是我们现在临摹的范画也是作者进行了主观的艺术处理后呈现的。

比如在整体关系的把控上,为了凸显画面的视觉中心,我们需要加持“聚光灯”的效果,把画面的左右两边和背景要处理的“虚”一些,视觉中心的主体物和主体果子要画“实”,尤其是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线要“最实”。

画面上的虚实关系的处理需要学生灵活把握,该实的地方也有虚的存在,虚的地方也有实的影子,虚实相间,强弱相合,变化而统一。

二、局部的虚实。

除了整体画面的虚实外,局部的虚实的处理也是很关键的的。

局部的虚实处理的具体生动但又完美的统一在整体虚实中,会让让整体画面和谐而统一,画面空间感十足。

1、单体的虚实。

单体的静物虚实表现也尤为重要,比如侧放的书包刻画表现的时候也要处理出前实后虚的效果,离我们近的侧棱要(最实),离我们远的边缘线“相对虚”(不能太虚,它毕竟是主体物);还有单体的苹果,也需要虚实处理,受光部“实”,背光部“虚”,离我们最近的明暗交界线是“最实”,轮廓线“相对实”和“相对虚”相结合,学生需要反复观察,不断比较,这样静物的形体结构前后转折、比例透视才能表现出来。

2、明暗交界线的虚实。

明暗交界线是画面中除了投影外色调最重的地方,也是有虚实变化的地方,更是“最实”的地方,学生在处理表现的时候应该是虚实相间,纯粹的“最实”会显得死板,纯粹的“最虚”在明暗交界线上是不存在的。

由于受光部与背光部存在虚实区别,明暗交界线交界处的起伏转折的地方就很微妙,需要精心地处理,揉擦后,线条的运用要在色调过渡中表现的干脆而肯定。

2、投影的虚实。

投影是明暗素描五调子之一,也是绘画空间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份量挺重。

不能把投影画成一个实的椭圆,更不能画的虚的几乎看不见,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离光源近,投影的色调越重,反光越小,边缘线越清晰(实),反之越模糊(相对虚);光源强烈时,离光源近,投影的色调很重,反光小,边缘线更清晰(实),反之相对模糊(相对虚),没有“最虚”。

3、轮廓线的虚实。

静物素描中,哪怕是一条线也是有虚实变化的,轮廓线更是如此。

一般在处理虚实的时候也要分前后,处在什么位置。

如单体苹果,它的明暗交界线都在结构线上(所有的静物都是),离我们最近,所以色调最重“最实”,靠近明暗交界线的边缘轮廓线稍重“实”,它的色调重不过明暗交界线,苹果窝的内部结构往外轮廓交接的地方的轮廓线“相对实”,其余“相对虚”。

重点强调处于暗部投影处的轮廓线,相对于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线的“实”,它要处理的整体“相对虚”(如果三线都实,就成了平面,没有前后立体的感觉了),具体处理原则是:靠近光源的轮廓线“实”,后半段“虚”。

5、揉擦的虚实。

揉擦、涂抹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这一步骤是擦出画面整体虚实和局部虚实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在整体铺排色调时画面“花”、视觉中心不突出等问题。

正确的揉擦涂抹方法是:首先揉擦从视觉中心的主体物开始,其次是主体的果子,依次类推,因为是视觉中心,静物的投影要清晰,不能擦模糊(如果擦糊了也不用担心,两个办法解决:一是用炭笔加重刻画清晰,一个是用橡皮擦清晰,要擦的自然些,以免留下很难看的白边)。

然后是背景、衬布、桌面的揉擦,画面左右两边要整体擦的“虚”一些,处在后面的背景也要擦的“虚”一些,这样更能衬出视觉中心的“实”,尤其是衬布,它们从视觉中心到边缘的走势,也有从“实”到“虚”的趋势,学生要想很熟练的掌握虚实揉擦的要点,需要不断的比较,经过大量的练习积累,才能熟练的运用自如,提升自己的观察力。

总之,“虚”和“实”在静物素描教学中至关重要,对画面整体效果的呈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在画的时候需要灵活的运用,切忌面面俱到,该“实”的地方大胆的实,该“虚”的地方大胆的虚,大虚大实,强弱相济,整体和局部相互具体而又统一,虚实相间,把静物塑造的更有立体感,让画面更有空间感,具有层次和节奏。

对虚实的把控还需要学生在进行大量的静物素描练习中去感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从而提升形体塑造的技能技巧。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1997,1(10)
[2]朱波娜.《浅谈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2011
[3]李晓璐.浅析在美术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
[4]主编:烈公文化《美院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9.6
作者简介:王会敏,女,1977年6月生,汉族,浙江永康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中职美术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