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教学课件:第八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7/13
27
亚当·斯密与瓦格纳税收原则比较
相同
不同
亚当·斯密
瓦格纳
1 在税务行政上较偏重于纳税人 在税务行政上对于政府的需要与
的立场
人民的利益较能两相兼顾
2 无顾及税收收入弹性
强调税收收入要充分而有弹性
3 重视自然的正义,主张采取以 重视社会的正义,主张采取以所
消费税为中心的比例税
得税为中心的累进税制
4
税收的形式特征
1.强制性
指政府的征税活动,是以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依据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 人都必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政府必须依法课税,而税法是按照社会公众的根本意愿制订的,因 而税收从根本上看又是自愿的。
2.无偿性
指国家征税之后的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归国家自主支配和使用,国家并不 承担任何必须将税款等额直接返还给纳税人、或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的 义务。
4 在税收课征理论上采用利益说 在税收课征理论上采用义务说
2021/7/13
28
现代税收原则
1.财政收入原则(Principle of Tax Revenue)
分别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 的部分为基础计征税款,一 定课税对象的数额会同时适 用几个等级的税率
计算简便
计算较为复杂
累进程度较为急剧,在累进 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可能出 现税负增长超过所得额增 长的不合理现象
累进程度较为缓和,在应税所 得额相同的情况下,税负相 对轻些
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 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2021/7/13
19
4.以计税依据为分类标准
以计税依据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及其计税依据的价格或金额为标准, 按一定税率计征的税收(增值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从量税,是指依据课税对象的总量、数量、容积和面积等,采 用固定金额计征的税收(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等)
5.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分类标准
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 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 价内税的计税依据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的计税依据为不含税价
格。
2021/7/13
20
价内税与价外税的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计算税款 的应用公式的区别:
2021/7/13
13
一个简单的例子:
“压力山大”本月应税所得额1000元,已知累进税率级 次为全月应税所得额500元以下,税率5%;500~2000 元,税率10%。
若按全额累进税率定义计算 应纳税额=1000×10%=100元;
若按超额累进税率定义计算 应纳税额=500×5%+(1000-500)×10%=75元;
2021/7/13
10
3. 税率
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 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体现征税的深度。
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对于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 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制度。
定额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 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
所得税类 对纳税人的各种所得征收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 所得税等
财产税类
以纳税人所有的财产或归其支 配的财产数量或价值额征收
房产税、契税、车 船税、遗产及赠与 税等
行为税类 以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 印花税等
2021/7/13
18
2.以税负是否容易转嫁为分类标准
直接税 间接税
税负不易转嫁,由 各种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社 纳税人直接负担 会保险税、房产税、遗产及赠
与税等
纳税人容易将税负 以商品流转额或非商品营业额
全部或部分转嫁给 为课税对象的消费税、增值税、
他人负担
销售税和关税等
• 3.以管理权限为分类标准:
•中央税——中央政府管理,并支配其收入的税种
•地方税——地方政府管理,收入由地方政府支配的税种
•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一 定比例分别管理和支配的税种
2021/7/13
25
8.2.1 税收原则的发展
现代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A. Smith)提出四个税收原则,即:
•(1)平等原则:按受益比例缴税 •(2)确实原则:征税者不可任意左右 •(3)便利原则:“You-attitude” •(4)节约原则:征税费用力求节约。
2021/7/13
一是计税金额(从价计征方法 )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税率
二是计税数量(从量计征方法 ,如酒、汽油、原油等)
应纳税额=税率×计税数量
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与征税对象可能一致, 也可能不一致。
税基:计税依据,征税对象量上的具体化。与征税对 象并不一致,往往只是征税对象的一个部分(如个人 所得税)。
Price on the price tag is the final price you pay.
2021/7/13
21
8.1.4 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况,它反映各个税 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地位。
税制可以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
单一税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只实行单一税种的税 收制度;
26
德国财政学者瓦格纳(A. Wagner)也提出以下四个 税收原则:
财政收入原则 国民经济原则 社会公平原则 课税技术原则
税收收入充分原则:足够收入 税收收入弹性原则:适应变化 选择正当税源原则:所得 选择适当税收种类原则 :税收转嫁
课税普遍原则:有能力者皆纳税 课税平等原则:累进税率
课税明确原则 课税便利原则 征税费用节约原则
减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
免税,是指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一般减税、免税都属于定期减免的性质,税法规定有具体的减免条件 和期限,到期就应当恢复征税。
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 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而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 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 的部分征税。
累进税率,是指税率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的一种税率 制度。
累计税率因计算方法和依据不同,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 额累进税率。
2021/7/13
11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税
率
累进税率
O
2021/7/13
比例税率
累退税率
(包括定额税率)
税基
12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以征税对象的全额数额为基 础计征税款,一定课税对 象的数额只适用一个等级 的税率
负税人,是税款的实际负担者。有些税种,税款虽然 由纳税人交纳,但纳税人可通过各种方式将税款转嫁 给别人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不同于负税人。
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 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021/7/13
8
2.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征税客体)
复合税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行有多种税种组成的税收 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现实选择。
主体税种的选择
发达国家多采用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发展中国家多采用商品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经济逐渐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国家,则可能选择流转税与所得税
并重的税制结构。
2021/7/税
商品税的税基较广,可以较 好地保证政府收入的稳定性; 传统意义上的商品税,对税 收征管的水平要求较所得税 为低
迎合了经济实力较 为薄弱和税收征管 水平较低的发展中 国家的需求
所得税
其累进性,可以起到宏观经 济调控的“自动稳定器”的 作用;在公平方面的调节作 用优于商品税
迎合了税收征管水 平较高的发达国家 在收入公平、宏观 经济调控等方面的 需求
名义税率
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
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扣除税收减免后,实 际缴纳的税额占其计税依据的比例。
2021/7/13
15
4. 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 一种特殊规定。
税收制度的减税免税要素包括以下内容:
减税和免税;起征点;免征额。
2021/7/13
23
8.2 税收原则
8.2.1 税收原则的发展 8.2.2 税收的效率原则 8.2.3 税收的公平原则
2021/7/13
24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制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应遵 循的理论准则,也是评价税制优劣、考核税务行 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在现代税收理论中,得到公认的是税收的两大基 本原则,即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只对超过免征额 的部分征税。
2021/7/13
16
5.纳税环节
一般是指在商品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 款的环节。
6.纳税期限
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 的期限。
7.违章处理
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 主要解决对于不缴、少缴、迟缴、偷税等违反税法的 现象和行为怎么处理的问题。
速算扣除数25元(=100-75)。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
除数
2021/7/13
14
在经济分析中,有以下一些常用税率:
边际税率
是指在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水平上,征税对象的 增加导致所纳税额的增量,与征税对象的增量之 间的比例。
平均税率
是指全部税额与征税对象总量之比。
8.纳税地点
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来说,纳税地点和 纳税义务发生地是一致的。
2021/7/13
17
8.1.3 税收分类
1.以征税对象为分类标准
以征税对象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流转税类(商品税类)、 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类等。
流转税类
对商品的流转额和非商品的营 业额所征收
消费税、增值税、 营业税和关税等
价内税:税款=含税价格*税率 价外税:税款=[含税价格/(1+税率)]*税率
=不含税价格*税率 价内税的负担较为隐蔽;价外税的负担较为明显,中
国的消费税与营业税都采取价内税。而增值税在零售 以前各环节采取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西 方国家的消费税大都采用价外税方式。
Canada: “Boxing day”, Dec 26.
概念:是指对什么事物和什么活动征税,即征税的 标的物。
它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
在现代社会,税收的课税对象主要包括商品、所得 和财产三大类。
税目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将 征税对象具体化(如个人所得税按所得可进一 步分为工资、租金、利息、股息等)
2021/7/13
9
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 种:
在市场经济下,税收是人们为享受公共产品所支付的价格, 进而形成了税收概念中的“公共产品价格论”。
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就成为市场经济下国家的基 本职能。税收满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国 家实现职能的需要。
在中国,除税收外,国家还有其他财政收入
例如,土地财政收入、行政收费等
2021/7/13
• 税收形式上的无偿性和本质上的有偿 性,将税收与罚款收入、特许权收入、 债务收入、规费收入等区分开来。
• 税收的固定性使税收与货币的财政发 行、摊派和罚没收入等区分开来。
2021/7/13
6
8.1.2 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即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对什 么征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和如何征税等税 法的基本内容。
但是,政府必须向全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税收作为公共产品的价格, 从根本上看是有偿的。
3.固定性
指政府在征税以前,就以法律形式制定了税收制度,规定了各项税制要素, 并按这些预定的标准进行征收。税法一旦公布施行,征纳双方就必须严格 遵守。
2021/7/13
5
• 税收的强制性使得税收与公债、政府 收费和捐款等区别开来。
税制要素一般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和违章处理等。
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税制的三个基本要 素。
2021/7/13
7
1.纳税人
纳税人,是享有相应权利并按税法的规定直接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人,可以是自然人(个人),也可以是法人。
第八章
税收理论
2021/7/13
1
本章结构
税收概述 税收原则 税收负担 最优税收理论
2021/7/13
2
8.1 税收概述
8.1.1 税收概念 8.1.2 税制要素 8.1.3 税收分类 8.1.4 税制结构
2021/7/13
3
8.1.1 税收概念
税收是国家(或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纳而取得 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