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急性胰腺炎的新发展和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急性胰腺炎的新发展和护理
发表时间:2019-07-18T10:56:51.1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张韵[导读] 急性胰腺炎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危重症,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中。

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的发生,与其个人的生活压力、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人民医院
急性胰腺炎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危重症,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中。

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的发生,与其个人的生活压力、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

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具有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其病情变化速度较快,且可能会累及多个肾脏器官,致使出血症状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急性胰腺炎为什么会发生?
重症胰腺炎为多种原因多诱发的炎症反应,患者胰腺组织处于水肿、出血的状态下。

基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可以划分为水肿型胰腺炎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种类型。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多具有腹痛、高热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多会出现黄疸、休克或者的腹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多与患者的饮食情况、胆道疾病情况以及饮酒情况等密切相关。

氢氯噻嗪、四环素等药物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在患者暴饮暴食的状态下,则会致使其消化酶增加,致使患者胰胆管排泄发生故障,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饮食中高热量、高脂肪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急性胰腺炎的新发展有哪些?
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多采用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的方式。

在基础性治疗方面,主要包含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

针对于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则需要以镇痛、鼻导管吸氧及抑制胃酸等常规保守治疗为主;针对于症状严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则需要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难以进食的情况下,则需要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避免胰腺炎所诱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状,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关注患者的腹腔内压力,注意液体的输入量。

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实施肾脏替代疗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当基于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实施综合性分析,以有效的干预对策避免炎症介质的释放,避免细胞死亡。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式有哪些?
1.心理护理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进入医院后,则可能会因为疾病知识匮乏,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形成焦虑、抑郁以及恐慌的心理状态。

护理中需要多关心患者,理解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实施心理疏导。

比如可以耐心讲解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知识,以通俗的语言解答患者的提问,多数鼓励患者。

适当介绍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

2.疼痛护理
患者入院后需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适宜的体位,避免衣服过紧。

多数患者需要绝对禁食1-3日之间,且限制饮水,注意口腔卫生的保持。

针对于禁食疼痛无缓解或者存在显著腹胀症状的患者,则需要留置胃管连续抽吸胃内气体和胃内容物。

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注意禁用吗啡,以防Oddi括约肌痉挛。

3.发热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降低耗氧量,保持口腔卫生清洁、皮肤干燥。

在患者高热的状态下,需要实施物理降温方法,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则需要遵循医嘱实施药物降温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留意患者的神志、血压变化情况。

如果出现尿量减少、神志变化或者是皮肤苍白等情况,则需要快速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在进食数日病情改善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医生的指导先进食适量的低脂流质食物,结合患者情况慢慢增加进食量,逐步改善病情。

针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要实施全胃肠外营养干预。

日常饮食宜进食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禁烟戒酒。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

指导患者定时复诊,学习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知识,自主护理知识及康复锻炼方法等等,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则需要及时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