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届九年级上学期10 月月考语文试卷
( 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累积与运用(21 分)
阅读下边一段文字,达成1~ 3 题。
( 5 分)
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A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
威严宣布, kāng kǎi 激动;你看,庆贺新中国七十华诞的欢庆场面,热忱péng pài 。
峥嵘光阴,漫漫 l ǚt ú,您用一种B(心无旁骛/ 心驰向往)的信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军号,谱写
了华夏文明的崭新篇章,燃起了民族中兴的伟大梦想。
1. 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2.请在 A 处填上适合的标点符号。
( 1 分)
A处的标点符号是▲。
3. 从括号内选择适合的短语填在 B 处。
( 1 分)
B 处的短语是▲。
4.学校语文组准备举办“国庆诗歌朗诵会” ,请你担当主持人。
(6 分)
(1)开篇词中“谱写了华夏文明的崭新篇章,燃起了民族中兴的伟大梦想”这一句,你以为其
中哪几个词应该重读,为何?( 3 分)
▲▲
▲▲
(2)甲同学朗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接着乙同学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请你设计
一段富裕感染力串连词。
(3分)
▲▲
▲▲
5.用课文原句填空。
( 10 分)
(1)起舞弄清影, _________ ▲ _________ 。
( 苏轼《水调歌头》 )
(2)寂寂江山摇落处, _____ ▲ ___________ !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3) 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 4)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 5)野芳发而清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 6)忧虑是什么?忧虑是李白在《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 ______ ”的迷茫;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 _________,无家问死生”的不安;是韩愈在《左
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 ”的无奈;是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的长时间贬谪后的迷惘:“怀旧空吟闻笛赋,▲”。
二、阅读理解(64 分 )
(一)阅读《灞上秋居》,达成6~7题。
(6分)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异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 讲解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
②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全力6.诗歌的颔联描绘了一幅如何的画面?衬着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3 分 )
▲▲
7. 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情怀? 请联合诗句作赏析。
( 3 分)
▲▲
▲▲
(二)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8~ 12 题。
( 19 分)
游摄山栖霞寺记
明王世贞
余以三月朔赴留都①,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
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与江相
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
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目不暇接,欣然忘其
衫屦之淋漉也。
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
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谓:“受雨则泞,可无往也。
”余兴发,不行遏。
质明起,遂取所向道。
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狂涨,不停声。
然所过诸岭多童,至中
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
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
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
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
稍东,拾级而上曰庙门,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
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
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
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周围,颇巧致。
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此中,石莲花蹙沸而起,僧咸资汲焉,
曰品外泉。
兹泉陆羽②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行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郁有光彩。
涧水受雨,争道下迸,势如散珠,声若戛玉。
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
已,由中峰涧过岭,其直如截者
曰天开岩。
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
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
其西则层
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
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
返则日下矣。
欲骄余以所
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
”二子不可以对,乃就寝。
今日下名山大刹,到处有之,然不可以两相得。
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露
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
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幻耳。
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
之胜。
(选自王世贞《弇州隐士续稿》卷六十三,有删省)[注]①留都:指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
②陆羽:唐代人,精于茶道,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
8.用斜线(∕)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诵停留(共两处)。
(2分)
然所过诸岭多童
9.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好,是公民应具备的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把“友好”作为2 4 字核心价值观中的一项。
所以,我有必需在全社会倡议友好。
②友好,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刻于人,不强加于人。
友好待人,表示人胸襟宽广,精神
境地贞洁崇高。
友好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精粹的阐述孔子明确倡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重申了友好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绵与人恶言深于矛戟。
”一个人友好待人,人必友好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
气氛才会和睦,社会整体效率才会提升。
能够说,一个充满友好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 1)如是者凡二十里(▲)
.
(3)迤逦不行穷(▲)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
译文:( 2)江山之胜.顾益奇(▲)
( 4)二子不可以对.(▲)
(4 分)
▲▲
③友好,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帮。
对处于窘境中的人伸出救助之手,弘扬友善互帮
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
最近几年来,我国广大人民民众展开了各样互帮互帮活动,如“
望工程”、“送暖和” 活动等,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弘扬光大,充分表现了社会
大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促使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挚友、同事友好,或许不难,但能以友好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不是易事。
我们
11.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剖析和归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艳丽的江山美景,愉悦自得,忘掉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
B.文章写观寺,挨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
写游山,所见有雨后初霁,草树滋润,涧水奔腾;有山岩孤险,群峰层叠。
C.作者感叹,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仅得见古寺;但不如栖霞寺这样既有名又古老,并且名
山与古寺二者相辅相成就更犯难得。
D.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观察和评论,简单介绍了品外泉得名的
由来,表现了作者的看法和学问。
12.阅读文章第一段和《湖心亭看雪》选段,从手法和感情的角度谈谈它们的异同点。
(6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
▲▲
▲▲
▲▲
(三)阅读下边文章,达成13~ 16 题 (18分)
①平时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
起手来;有的人缺少怜悯心,在他人碰到困难时漠不关怀;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倡议的友好,其理想境地是广具爱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好是和平的使者。
在经济全世界化、人际交往日益屡次的今日,让我们共同努力,以
获得协调的发展。
13.从文章第②、③、④段看,“友好”指的是什么? (3 分 )
▲▲
14.(1) 文中的看法是什么?这类看法是如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3 分 )
▲▲
(2) 从行文来看,③、④两段的次序可否颠倒,为何?(3 分)
▲▲
▲▲
15. 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成效?(4 分 )
▲▲
▲▲
16. 请联合文本,联系实质,谈谈你对“友好是和平的使者”的认识。
(5 分)
▲▲
▲▲
(四)阅读下边的文章,达成17~ 21 题。
( 21 分)
走进一片雪花的暖和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
其实,一世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固出一些直入人心( 1)其实只需内心暖和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包含着让我们怡然的各种。
..
的美好。
冬天其实不可以将全部冻
结,比方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方那些些酸涩而充满希望的▲▲
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活力盎然。
( 2)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
②喜爱飘雪的日子,喜爱走进那一片苍莽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飞舞的精灵。
女儿学校的柔嫩的角落。
.....
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
糖葫芦。
她衣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
孩子们都19. 请简要剖析文章第⑤段在内容和构造上的作用。
(4 分)
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何,她说喜爱阿姨的笑。
▲▲
③此后知道这此中年女人出身非常崎岖,不说她那些各种困难的经历,不过在这样寒冷的风▲▲
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绚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崇敬。
20. 文章线索有着串连全文、贯穿文脉的作用。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何?( 5 分)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
放学时间,车流如织,仍是有很多学生在路上横跑。
那中年女人冲过▲▲
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
幸亏车开得很慢,女人并▲▲
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此后过马路要当心。
21. 请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的理解?( 4 分)
⑤雪花仍旧纷繁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颤抖。
透过茫▲▲
茫夜色,我们隐约看见左前面有隐约的灯光。
走了近二十分钟,双脚已冻得麻痹,雪花纷繁扑打▲▲
在没有知觉的脸上。
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庄,我们踌躇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了然情
况,那个朴实的年青人马上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
我们坐在热腾腾的炕三、作文( 65 分,此中含书写 5 分)
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青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
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沓机到了土路上,22.阅读下边一段文字 , 按要求作文。
(65 分 )
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沓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一句真挚的鼓舞唤起你的信心和勇气;一轮洁白的明月唤起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
⑦到现在仍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模糊的飞雪,感觉充满了暖和的情味。
节目《经典永流传》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可和自信;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全民族的爱特别是那些同乡们的笑容,让人内心热腾腾的。
国热忱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想、向往、感人。
⑧越是寒冷的时候,越能领会到暖和的难得。
其实只需内心暖和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请联合自己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花,都包含着让我们怡然的各种。
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嫩的角落。
②内容踊跃向上,笔迹雅观正直,许多于600 字;
⑨昨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撼的一幕。
只见高高的悬③文中不要出现(或示意)真切的姓名、校名。
崖顶上,已聚积了很厚的雪,如墙矗立。
突然,那雪便轰但是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震天动地。
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旧沉醉在那一泻的气概里。
是的,全部雪花的累积,竟会迸发
出这样的绚烂,包含着这样的力量。
而这类力量是一种深重,是一种累积,更是一种希望。
面对
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组成了冬天的寒,那是由于没有真切走进雪花。
我更愿意相信,每
一片雪花都是冬天里那些不甘寒冷孤独的思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17. 联系全文,分条概括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暖和?( 4 分)
▲▲
▲▲
题目: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18.联合语境,谈谈下边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含义。
(4 分)
试
2 0 0
4 0 0
答题纸
( 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 3 分)
13. ( 3 分)
2.( 1 分)
3.(1分)1
4.(1)(3分)
4. (1)(3 分)
( 2)(3 分)
(2)(3分)
15. ( 4 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
( 10 分)
( 1)( 2)16. ( 5 分)
( 3)( 4)
(5)
( 6)17. ( 4 分)
18. ( 1)(2 分)
6. ( 3 分)( 2)(2 分)
19.( 4 分)
7. ( 3 分)
20.( 5 分)
8.( 2 分)
然所过诸岭多童
9.( 4 分)21.( 4 分)
(1)如是者凡二十里()( 2)江山之胜顾益奇()
k
..
(3)迤逦不行穷()( 4)二子不可以对()
..
10.( 4 分)
参照答案
1.大方汹涌旅途
2.句号
11.(3 分) ( ) 3.心无旁骛
12. (6 分 )
4.( 1)“崭新”、“伟大”突出了新中国的变化之大,希望之大,前程之美好,表达对祖国的
爱和深情。
(能自作掩饰即可)
( 2)示例:老师们,同学们,“江山这样多娇” ,引得一代代中国人为了守卫这份美好,奋
拼搏,各领风骚,就由于“对这土地爱得深邃” 。
接下来请赏识由乙同学朗诵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5. ( 1)何似在人间(2)怜君何事到天涯(3)人迹板桥霜
( 4)静影沉璧(5)佳木秀而繁阴
( 6)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弟皆分别;云横秦岭家安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到乡翻似烂柯人6.描述了树叶飘落,羁留异乡,寒意重重,一灯如豆,深夜独坐的悲凉画面。
衬着了一种冷清
冷淡,凄楚孤单的气氛。
7.①融情于景,情形交融:首联,写秋风秋雨初定,雁群频飞,衬着秋意,寄寓乡思。
(颔联,借异乡叶落,寒夜孤灯,衬托诗人的孤单凄楚;颈联,写小园空寂,寒夜滴露,与僧为邻,更突
出孤单孤独的心境)(表现手法写衬托也对)②尾联,抒发诗人孤单凄楚、怀才不遇、进身迷茫的
失意和忧愤。
8.然∕所过诸岭∕多童
9.( 1)这,这样(2)美景(3)穷尽,走到终点(4)回答
10.和尚拿着酒和茶跟从我们,我们游兴极浓时就喝酒,脚走路疲备了就饮茶。
11. C
12.同:二者都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湖中人鸟声俱绝”而作者却游
兴大发,衬托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沉迷。
异:文章第一段主要以记述为主,表现摄山雨中美景的奇异,吸引作者的旅行的兴致。
《湖
心亭看雪》还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现西湖的雪后苍莽、寂静的景致,表达作者孤标
傲世,远离尘俗的性情。
13.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广具爱心
14.( 1)我们有必需在全社会倡议友好(论点)。
这是针对社会上缺少友好的各种不良表现及联
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而提出的。
(2)不可以。
由于第③段谈友好的详细行为,第④段将友好详细行为上涨到友好的理想境
地,进一步深入了。
所以不可以颠倒。
15.分别是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
第②段引用孔子、荀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友好待人,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从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③段举“希望工程” 、“送暖和”活动,详细有力地论证了“乐于助人,互爱互帮” ,“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 ,从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要在全社会倡议友好。
16.依据“友好”与“和平”的关系作答,联系实质要适合,语言通畅。
示例:一个人友好待人,人必友好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气氛才会和
谐,充满友好的世界才是温馨美好的世界,友好令人间充满美好的真情,友好使世界得以和平协调的
发展。
(联系实质略)
17.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夜里同乡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
包含着的一种力量(答到 2 点给 4 分,意合即可)
18.( 1)指感人作者的人和事(或“给作者带来暖和的人和事”)
(2)指作者被感人的心灵深处
19.收束归纳前文。
借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照,有力地衬托了中年女人这一人物
形象:心地和善、乐于助人、热忱似火。
20.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
“雪花”是明线,由于作者雪天所见下马看花、发夜所经历的、雪景所
感悟的都与雪花相关;“暖和”是暗线,由于中年女人的和善、同乡们的热情、雪花累积包含着
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暖和。
(答到一条线索且说理充分给 3 分,两条线索都答到给 5 分)都让世界充满温暖和希望。
作者赞叹雪花,就是赞叹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
即可)
附文言文参照译文:
我于三月初一前去南京,从京口出发由陆路行走,走了快要一百里路,才抵达龙潭驿。
天着大雨,我在山岳高耸、崖壁峻峭的山脚下穿行,紧贴着长江向前前进。
在这样的道路上了二十里。
雨越下越大,长江和山岳的美景看起来就更感觉奇秀,漂亮的风景不停表此刻眼前,
让人目不暇接。
愉悦自得,居然忘掉了衣衫鞋袜全被雨浸润,水直往下滴。
抵达驿站时,同我的
儿子王骐以及一个叫张元春的书生一同饮了一会儿酒。
我叫来了驿站的主管官吏,向他探摄山的道路,他以为路很难行,说:“道路艰险,并且下雨以后变得泥泞,仍是不要去了吧。
我的游兴大发,什么困难也不可以阻拦我。
天亮时我们就起来,顺着昨天探询到的路径行走。
这时,天刚凌晨,天气微明,同雨过天晴
后清爽的山色相连,山间的小溪一夜之间水流狂涨,哗哗的流水声不停于耳。
可是所经过大多是光溜溜的,到达中间的山凹里,突然发现很多苍松古柏之类的树木,这里就是摄山道走了几百步远,发现一座名叫栖霞的佛寺。
寺院的右侧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碑文是唐高的,石碑的反面镌刻着“栖霞”两个大字,笔法雄健清丽,笔力飞动,想来是唐代人的手笔。
稍
稍向东,踏着石阶一级一级向上走,就到了寺院的庙门,一块石碑躺倒在地上,拂去了碑尘读了读碑文。
再踏着石阶向上,同元春、骐儿一道,从大殿的后边翻开左侧的门走了出去,去
探访人们所说的千佛岩。
千佛岩的南面是一座石塔,塔不太高,但四壁上所雕琢的金刚力士像,
很是精良新奇。
石塔的左侧是一个圆形的池子,一股泉水溢满池中,像一朵石莲花同样喷涌出寺院里的和尚都依赖这个泉池取水饮用,泉名叫品外泉。
叫这个名字,是由于这泉水是陆羽点评过的。
顺着千佛岩,沿着一条山涧向前走,山路曲折波折没有终点,这时太阳已经升起,山间雾气
逐渐消失,野草树木在阳光下显得葱翠葱郁、光明滋润;大雨事后涧水猛涨,争抢着水道向下奔泻,那形状好像凌乱的珍珠,那声音就像敲击玉石铿锵动听。
寺院里的和尚带着酒和茶跟从我我们游兴极浓时就喝酒,走路疲备了就饮茶。
不久,从中峰涧超出一座山岭,那两边的山崖陡直好像用刀截开的切口,叫做天开岩。
两崖之间不过只一线宽,路固然不算很高,但峻峭危险,站
不住脚,十分可怕。
本想要从这里登上巅峰,但再也没有力气了。
天开岩的西侧,重重叠叠的山
岭像起伏的浪涛直冲而下,凌乱的山石交织地杂陈于此间,看上去就像海洋波浪汹涌汹涌。
儿子游兴还很浓,又拉着张元春一道去登攀栖霞山的巅峰。
他们回来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
他们想要用我未能到山顶亲眼目击的景致在我眼前引为骄傲。
我对他们说:“你们所看到是长江吗?我在龙潭驿时,就已经饱览长江风光了。
”两个年青人无话可说,只能去睡了。
此刻普天下名山和弘大的寺庙,
各处都有,可是名山和寺庙二者不可以相辅相
成。
而此名又最古老的,只有这座栖霞寺和济南的灵岩寺、露台的国清寺、荆州的玉泉寺而已。
灵岩寺在三十年前就去旅行过一次,此刻还像在梦幻之中。
此刻我已到了垂暮之年,却又得以赏霞寺的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