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烧工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⑶ 窑内的传热与温度
• (一)过程描述:不断旋转——缓慢移动——被加热煅烧。
• (二)窑内传热:上层——高温气体的辐射和对流换热;

下部——窑内衬传导给热;

中部——物料传导获得热量。转翻——交替
• (三)回转窑的温度分布:
• (1)干燥预热带——窑尾部。脱水、排出挥发分。低温端500~ 600℃,高温端800~1100℃。10~25m,筒短——烟气温度高。
炉)
• 4.1.1、 煅烧目的
• 1.排除原料中的挥发分;
• ——C-H-N-S,1300℃,V:7~18%——0.5%;
2.提高炭质原料的密度和机械强度——分子结构变化;
——延迟石油焦du提高30%左右,体积收缩30%~50%,dk提 高12%左右,块抗压强度提高30%左右;
——无烟煤体积收缩5~13.5%);
• 1.回转窑的结构
• 大窑、小窑;窑头、窑体、窑尾;用14mmA3铆、焊,内砌耐火料 ;托轮支撑,弹簧钢、大齿轮带动;倾斜2.5~5%(倾角β 1.5~ 3.0°);转速2~5/min;料停留30~60分钟;

回转窑生产时,原料生焦从贮料仓经给料机连续向窑尾均
匀加料,随着窑体的转动原料在倾斜的窑体内逐渐向窑头移动。
煅烧温度(℃ )
1000 1100 1200 1250
真密度 (g/cm3) 1.956 2.037 2.056 2.086
H含量( %)
0.332 0.188 0.085 0.048
• 我国阳极用煅后石油焦质量指标(YS/T625-2007)
牌号 DHJ-1
灰分/ (%)
0.30
挥发分/ (%)
150℃。保证1、3层1300℃,提高6层温度1150℃左右。 • ④ 负压:首层火道40~60pa,六层80~lOOpa,烟道120~160pa
,——排挥发分、提供充分氧气 • 低——挥发分排不完全,棚料、结焦;首、三火道温度高,六
火道温度偏低; • 大——首、三火道部分燃烧,温度低,六层未完全燃烧排出。 • 合理负压确定——炉面不冒挥发分;烟囱不冒烟;首、三层温
• 每小时排料量为80 kg/h。计算物料的停留时间?
• 解:

Z=1.78×0.36×5. 0×800÷80=32.04≈32(h)
• 顺流罐式炉的优缺点
• 优点:质量好;可充分利用挥发份;氧化烧损小;热效率高; 生产连续;维修量少,费用低。
• 缺点:异型砖规格多,投资大;高挥发分料、碎焦多时,易结 焦堵炉或放炮,操作困难;环保治理难,不易实现自动化。
• 4.3.4.罐式煅烧炉的工艺操作
• (一)技术要求
• 主要有:1、控制各火道温度(重点上火道)和废气温度,

2、调整好负压(预热空气量和挥发分),

3、排料适量。
• 一般要求
项目
部位
逆流炉
顺流炉
温度( ℃)
负压( pa)
首层 三层 六层 总烟道 火道
1000~1200 1100~1250 1250~1380
密封炉体、减小风门
备注
粉、v
排料器修理不超过2 小时
提产时应初步提高
一般每季度一次 炉体漏风或风门大
• 4.3.5 回转窑
• 基本概念:它是一种直接加热物料的煅烧设备。结构简单,产量 大,机械化程度高,建设速度快;烧损大(6~10%),实收率 低,碎料多,修理频度高。24、36、45、55-φ3.43×67.1m
0.50
DHJ-2 0.70 1.00
硫分/ (%)
1.80
2.50
真密度/ (g/cm3)
2.04
2.01
粉末电阻率/ (μΩm )
530
610
• 4.3 煅烧工艺与设备 • 4.3.1 原料的预碎

50±20mm ——烧不透;过烧——块度基本均匀:颚破、
双齿辊
• 煅烧设备:回转窑;罐式煅烧炉;电热煅烧炉 • 4.3.2 罐式煅烧炉 • 4.3.2.1罐式煅烧炉主要组成: • 罐式炉由多个相同的煅烧罐组成。每个罐体高约4~5m,罐体内
收缩du继续升高.) • 3.体积收缩和质量损失(<700热解与缩聚,700~1000缓,>1000微裂纹) • 4.电阻率的变化(500~800℃,1230;800~1000℃缓变;1000~1300少量

• 5.孔隙率与氧化重量损失的变化(<600℃ 热解,孔率升;700~ 900缩聚,逐步致密,下降;>1000℃,微裂纹,再次增;氧化损 失呈下降趋势)
由窑头喷入的燃料和石油焦的挥发分与从窑头及配风口进入的空
气(1次风)混后合燃烧,形成一个长达5~10米的高温煅烧带,
煅烧带温度达到1200~1300℃,直接对石油焦进行加热煅烧,原
料在窑内停留的时间约30~60分钟,大窑内产生的废气借助排烟
机和烟囱的抽力经沉灰室、余热锅炉排入大气。 高温料由窑头
底部排出并进入冷却窑中喷林冷却。
度达到规定温度,总负压不低于160Pa。 • ⑤ 清理制度(用高压风吹进行清理):
1)挥发分道、各通道、溢出口一月左右一次; • 2)罐壁结焦:3~4月清理一次; • 3)下火口:要及时清理。
• ⑥ 煅烧焦在炉内的停留时间:36h左右。
• ⑦ 注意煅烧炉的密封和煅烧料的冷却。
• 密封不好:料烧损、温度或高或低,排料:烧设备,进冷 空气“放炮”;冷却效果好。
• (二)工艺操作技术
• 24罐八层火道顺流罐式炉工艺操作条件——参考(7) : • ① 煅前焦的挥发分需配置在9~11%左右; • ② 加排料同步进行,避免加排料过大,焦子烧不透。真密度
2.05~2.08g/cm3时,排料量为60~100kg/罐·h。 • ③ 煅烧焦温度达到1150~1200℃,火道与焦子温差为100~

加料口结焦
用压缩空气吹扫
排料量过大
减小排料量
2 下火放炮 溢出口、下火口堵塞 负压小
用压缩空气吹扫 检查烟道、提高负压
炉体、烟道有漏风点
用耐火材料密封
火道、烟道长时间未清 清扫火道的挂灰 3 负压波动 理
烟气温度的变化
清理不及时
4
溢出口、 火道挂灰
负压低或使用不均匀
冷空气进入多
保证煅前料挥发分、排料 量的稳定 定期清理 调整负压拉板

回转窑煅烧石油焦时,主要靠原料焦的挥发分燃烧提供热
量,很少用外加燃料,只是在启动升温或调整温度时,才喷入重
油、煤气或天然气等外加燃料升温。
回转窑结构示意图
l—筒体; 2—炉衬; 3—托辊; 4—轮缘; 5—大齿轮; 6—传动齿轮; 7—窑头; 8—排料口; 9—冷却机;10—沉灰室;
11—燃烧喷嘴; 12—三次风管; 13—二次风管
3.提高原料的导电性能;
——导电性是排挥发、提密度的综合效果;结构变10%水分,不利破碎、筛分、磨粉操作的进行,同时影 响粘结剂对炭颗粒的浸润粘结能力;
• 5.提高原料的化学稳定(抗氧化)性。
• ——杂质排除,碳氢价电子活性大,其热解还可生成稳定碳膜。
• 4.1.2 煅烧质量
650
2.0
900
1.09
1300
1.74
挥发份(不大于) % 0.5 0.5 0.5 0.3
• 4.2炭原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煅烧质量要求
• 4.2.1 炭素原材料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6)
• 1.挥发分的排出(油焦成焦500 ℃ ,V500~800℃快,800~1100 ℃较缓
) • 2.真密度的变化(1000℃前缩聚反应,线性升;1000~1100平拐点,后体积
=55÷1.022=53.82≈ 54(min)
• 解2:
• )
Vm 324D.n.sin 24
=324×2.3×2.26×sin2.20÷(24+40

=1.010(m/min)
T L (min)

Vm
=55÷1.010=54.46≈ 54(min)
• 答:物料在这种回转窑内停留时间约为54分钟
第四章 原料的煅烧
4.1 煅烧的概念和目的 固体炭质原料在隔绝空气或空气很少的条件
下进行的高温预热处理过程称为煅烧。
在煅烧过程中,各种炭质原料的结构和元素组成都 发生了深度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物理化学性能。
炭材煅烧分为: 火焰煅烧:火焰煅烧一般煅烧温度为1250~1350℃, 电煅烧,电煅烧温度可达2000℃左右。 火焰煅烧:直接煅烧(回转窑);间接煅烧(罐式
——窑倾角、转速、内径呈正比;料断面圆心角。
平均转速经验公式:
Vm 324D.n.sin 24
Vm Dn (m / min) 1.77
式中: D-窑内径; n-窑转速; α-物料安息角,45~50度;β-窑倾角。
物料停留时间: T L (min)
Vm
L:窑长度,m
产量(Q) 60rA D2 (t / h)
• 原料炉顶部加入,预热、挥发道-一层火道,2、3层火道1250
~1380℃——被煅烧——到底部带有水套的冷却筒——密封的排
料机构排出(60~100kg/罐.时)。停留20~36h
(p69图
4-6)
图4-6 顺流式罐式煅烧炉炉体结构 1-煤气管道; 2-煤气喷口; 3-火道; 4-观察口; 5冷却水套;
• (2)煅烧带——中部,起点距窑头10m左右。1250℃~1300℃。

24m——3~5m; >30m——8~12m。与火焰长度相关。
• (3)冷却带——窑头端。7~8m,800~900℃
• 稳定煅烧带的高温(1300℃),是提高回转窑产量和质量的关 键。
宽为360mm,长为1.7~1.8m,每四个罐为一组。多为24、36 罐。 ① 炉体——炉膛和加热火道。

② 加料、排料和冷却装置。

③ 煤气管道、挥发分集合道和控制阀门。

④ 空气预热室、烟道、排烟机和烟囱。
• 1.顺流式罐式煅烧炉——物料流动与热气体流动方向一致
• (1) 顺流式罐式煅烧炉炉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项目 孔隙率%
生焦 500 600 7.7 11.0 13.0
煅烧温度(℃)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7.9 7.5 6.1 7.4 9.0 11.3 15.9
• 6.石油焦煅烧后氢含量的变化(挥发分700℃大量H;1000℃挥发 物中80~90%H;H与收缩、电阻相关,要求< 0.05%,适宜温度 1230~1280℃
140~250 120~190
1250~1350 1250~1380 1000~1200
80~260 40~180
负压制度:首层:40~60pa;六层80~100pa。上不冒挥发份,烟囱不冒烟。
低:挥发份在首层排不完,棚料、结壳,三层温度高,六层低。
高:挥发份在上层火道燃烧不完全,温度低,六层未完全燃烧就被排出炉体。
4
r:料堆积密度;A充填率
• 例题:L=55m,D=2.3m,n=2.26r/min,窑倾角β=2.20度, 安息角α=40度, 求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T
• 解1: •
Vm Dn (m / min) 1.77
=2.3×2.26×2.20÷1.77÷ 40

=1.022(m/min)

T L (min) Vm
6-煅烧罐; 7-蓄热室; 8-预热空气道
逆流炉 (略)
• 4.3.3、罐式炉中原料在燃烧罐内的停留时间:
Z a.b.h.r Q
• 式中:Z—料停留时间(h); a—罐长度(m);

b—罐宽度(m);
h—罐高度(m);

r—原料平均堆积密度(kg/m3);

Q—排料量(kg/h)
• 例:1780×360×5000;原料平均堆积密度800(kg/m3);
• 提高罐式炉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 1、适当提高炉温—— >1300℃ 兼顾炉寿命
1200~1250℃;
• 2、拉长燃烧带——合理负压;适当增加火道
罐式炉常见故障及处理
序号
故障
原因分析 石油焦质量
排除方法 减少该石油焦的用量
排料器不能正常运转
修理或更换排料器
1
棚料
清理料罐后加入生焦量 少量多次加入
• 影响煅烧质量的关键——煅烧温度、高温持续时间
• (阳极料煅1250℃左右,石墨用1300 ℃以上)。
• 煅后石油焦质量指标

——du=2.05~2.08g/cm3; ρ粉末 <550μΩm
指标 原料
石油焦
沥青焦 冶金焦 无烟煤
常见原料的煅烧质量控制指标
电阻率(不大于)
Ω·㎜2/m
600
真密度(不小于) g/cm3 2.05
2.回转窑的工艺参数——料容量、移动速度、温度、负压制度
⑴ 装料容量——料层200~300mm,(影响煅烧、料运动、给热条件) 充填(率)系数:随φ增大而减小。 φ1m-12~15%;φ2.5~3.0m-6~8%。
⑵ 物料在窑内的移动速度——质量、产能 时间过长:烧损增加,产能低,灰加;过短:烧不透。≮ 3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