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之社会调查指导书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调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十七大报告的内容为中心,开展社会调查,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要求
社会调查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服务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建设人才。
调查具体要求如下:
1.就近就地进行。
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实际进行调查。
2.社会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3.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要有一定代表性。
4.个别居住地相近的同学可以自行结组、明确分工、合作完成调查报告。
5.开展社会调查需要认真搜集资料。
6.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
7.调查结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限3000字左右,以打印稿形式(留存电子版)提交任课教师,并制作PPT汇报演示。
8.调查报告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调查报告完成质量确定相应等次。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写作的格式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范围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
得出合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发挥
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二)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须真实可靠。
在调查报
告中,要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2、调查报告须提供调查数据来源的相关资料。
四、时间安排:2011年7月—9月
五、主要内容
调查方向及参考内容如下:
(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1.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调查。
(合作项目、组织形式、运行机制、规模效益等)
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3.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
(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4.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5.贫困农民生活状况及当地的扶贫措施调查。
6. 你所在居住地人口素质情况调查。
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
(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8.土地经营流转
9.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10.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11.生态文明村的发展历程调查。
(生态环境状况、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经济实力、人民富裕情况等)
12.贫困村脱贫致富途径调查。
13.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
(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14.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15.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16.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17.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18.当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19.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
(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
20.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比如,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21.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22.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
(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23. 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24.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解决的问题)
25.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
(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26.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27. 对你居住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调查(如开展的形式、效果等)。
28. 对你居住地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和践行活动的调查(如开展的形式、效果以及群众反映等)。
29. 对你居住地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的调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30. 对你居住地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情况的调查(如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反对封建腐朽落后文化,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
31.对你居住地人们对诚信认识的调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
32.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33.对你居住地对互联网应用和管理情况的调查(如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等)。
34.大学生思想及心理现状调查。
(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秩序
35.城乡基层基本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服务型政府、社会事业、民生、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基本服务体系)
36.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
(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