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小编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码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小编推荐)
第一篇:条码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小编推荐)
条码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卷烟商业配送中心面向全国卷烟工业企业购入卷烟,向行政区划内持有卷烟销售许可证的零售商商户销出卷烟,以件为单位进货,以条为单位配送出库,是十分典型的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
面对当前国内卷烟配送趋于多规格、小批量,配送卷烟的种类、数量和经营户数量急剧增加的发展状况,传统的低效率、易出错的人工分拣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因此,各地卷烟配送中心纷纷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设备,以全新的作业流程替代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集国外一流系统与设备建成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卷烟物流中心,也有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建立的一大批地区级卷烟物流中心。
吉林省烟草公司长春分公司(以下称“长春烟草”)物流中心就是后者中的典型。
物流中心的基本情况
长春烟草下辖南关、宽城、朝阳、二道、绿园5个区级烟草专卖分局(营销部),农安、榆树、九台、德惠和双阳5个县级烟草专卖局(营销部)。
长春烟草物流中心平均每天要满足2000个客户的需求,完成1500件烟的分拣配送量。
由于在长春市724万人中,农村人口就有400多万,因此决定了长春市卷烟市场结构偏低。
在这种情况下,长春烟草认识到,物流中心的建设不能一味追求先进性,只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物流系统,才能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长春烟草物流中心主要由卷烟自动存取系统与设备、条烟分拣系统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卷烟存取采用立体仓库系统,成品烟存储量为5000大箱。
每天的条烟分拣量都在10000箱以上,采用两组A字型自动分拣线(也称为“A型架”),分拣工人70人左右,分两班作业。
每天上午接受零售商户的订单,经过信息系统处理,下午两点开始分拣作业,然后按照配送线路装车,第二天一早配送到户。
信息中心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完成长春市内(外县)卷烟销售点的信息采
集、电话订购、订购信息处理与分拣单生成等工作。
物流中心概况
库存量:标准库存量5000大箱(25000件);以托盘承载,20件/托盘。
入库量:400件/车,20分钟/车。
卷烟种类:约140种,每天配送卷烟种类约100多种。
订单处理量:2000个用户/天,日配送流量1500件/天。
发货:自有配送车辆30辆,依维柯和金杯车各15辆,3-6辆车同时发货。
工作时间:发货3小时(早班,8:00-11:00),分拣6小时(晚班,14:00-20:00)。
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
科学专业的规划设计是保证物流中心高效运作的关键。
长春烟草物流中心的设计原则如下所述:
1、按30条送货线路(对应于30辆送货车)对订单进行归类。
每天要完成2000个订单的送货任务,平均每条线路约完成67个订单。
2、分拣作业区有两组A字型自动分拣系统,每条分拣线左右两侧分别处理各自的订单,两条线可同时处理4个订单。
按4条分拣线对发货线路进行归类,设定30条配送线路,平均每条分拣线对应7.5个发货方向线路,即502个订单。
3、在分拣作业时,每一组分拣系统按照对应线路的订单次序逐单分拣,同时可保证分拣烟箱码放和发货的顺序,这样4条分拣线可同时分拣4条发货线路的订单。
4、一般情况下,头天下午至晚上为第二天一早的发货做好分拣和备货准备。
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分拣系统的设计尤为关键。
分拣作业区要完成的工作包括:重力式货架的件烟补货、A字型自动分拣机的条烟补货、条烟自动分拣、特品条烟分拣等工序。
分拣作业区主要包含两组相对独立的A字型自动分拣线,可同时进行4个订单的分拣工作。
首先进行A字型自动分拣线的规划。
按照长春烟草的实际业务数
据,在全部约140个卷烟品种中,除发货量最大的两个品种(A类,平均7条/单)和次大的三个品种(B类,1条/单左右)外,其余品种所对应的分拣量远低于1条/单(包括C类、D类)。
因此,设定A/B/C/D类烟每个品种所占分拣烟道数分别为6/2/1/1道。
而每天分拣的品种数为100个左右,所以A字型自动分拣线总烟道数共需6×2+2×3+1×82=100个。
A字型自动分拣线由左右两条分拣线组成,每台分拣机两侧各有20个烟道,整条分拣线共有200个烟道。
再考虑重力式货架的规划。
为方便补货,同时兼顾重力式货架的合理有效利用,每天分拣的卷烟按两种类型来处理。
一类是基本上每天都有需要的卷烟(包括A/B/C类),约100个品种,这类烟从重力式货架补货(上件烟);另一类是几天才分拣一次的卷烟(D类),约为60个品种,这类烟从北侧和南侧靠墙的搁板式货架补货,其中有20个当天分拣。
对应于A字型自动分拣线,重力式货架对应于每个A/B/C类烟道需要1个补货货格。
重力式货架有3层,每排需要的货格为(140-40)/3=33列,实际每排货格数为36列。
不断优化物流系统
最初建成时,长春烟草物流中心的主要作业流程如下:1.入库流程
在入库作业区,工人从送货卡车上取下烟箱码放在托盘上,整托盘卷烟被堆垛机送入立体仓库存放。
入库作业时使用的空托盘组,由信息系统通知堆垛机从立体仓库中调出后送到一楼出库站台,然后由工人用手推车叉下送到入库作业区,以备入库装盘时需要。
2.分拣流程
香烟被放上A字型分拣机后,通过分拣程序被自动分配到传送带上,再通过激光打标机自动打标。
香烟经过点数机(按客户需求隔离),由分拣员根据分拣程控室提供的“分拣详单”,单条装入周转箱,箱上粘贴箱号,之后装车送到各终端零售商户。
发货时,配送人员事先要到分拣程控室领取分拣详单,根据分拣详单和箱号相对应,把香烟分送给零售商户。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长春烟草发现上述作业流程容易产
生如下问题:
——分拣工作量大:由于是单条装箱,在三班倒的工作模式下,夜班工人经常要工作到深夜两三点。
——装烟错误率高:由于全部是人工操作,经常出现“串烟”现象。
——信息化程度低:由于按照分拣程控室提供的分拣详单装箱,无法实现针对每个卷烟零售户的实时信息管理。
信息无法实时更新,出错反查的难度很大。
——外包装形象差:由于是单条卷烟直接交给客户,没有外包装,给卷烟零售户的形象感觉差。
——送货差错率高:由于送货时需要同箱号对应,人为出现差错的概率大大增加。
2006年10月,为了解决卷烟分拣作业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卷烟零售商户,长春烟草决定对现有流程进行调整。
在引进了叠层自动套膜封口热收缩包装机和高速标签打印机,分别用于自动分拣后的卷烟包装与外包装加贴标签后,新的分拣、配送作业流程如下:
经A型架自动分拣、打标后的香烟经过点数机(按客户需求隔离)后,进入叠层自动套膜封口热收缩包装机进行包装。
包装好的香烟由分拣员与计算机显示的分拣信息进行核对,准确无误后粘贴同步打印、输出的外包装标签(包含零售商户信息及其所需香烟信息),并装入周转箱。
在此次流程优化过程中,基于现场应用特点,长春烟草物流中心对于标签打印机的选择标准主要为:设备的质量与耐用性,设备的打印操作便捷性,设备的品牌与知名度,设备的性价比及可升级性,设备的环境要求。
最终,长春烟草物流中心选择了在市场上有良好口碑的斑马Z4Mplus工业及商用条形码打印机。
该打印机的处理速度为每秒254 毫米,输出标签快速、高效,可以在变量信息应用等高要求的工作任务中增加产出,减少等待时间。
斑马Z4Mplus打印机产品特点优秀的性价比 4 or 6英寸打印宽度 203 or 300 dpi 铝制的挤压成形打印头机械装置 10 dpi 打印速度
操作界面直观,耗材更换便捷Zebra Link解决方案标准的LCD 控制面板应用效果
采用新的工作流程后,各方反应良好。
长春烟草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明显上升。
首先,物流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配送差错率大幅降低。
系统分拣能力由原来的每条分拣线每小时分拣3000条卷烟,提高到现在的5000条,工人每班的工作时间减少了1.5-2小时左右,加班现象基本杜绝了。
分拣员反应:新的工作程序简单明了,由分拣屏幕的“一户一屏”信息替代了“分拣详单”,明显减少了以前比对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由人工点烟条装箱操作失误造成的多烟、少烟、串烟现象。
运送员反应: 由外包装上的标签替代了“分拣详单”与箱号,根据标签送货到户,简化了工序,也杜绝了串烟现象的发生。
其次,卷烟配送流程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由于贴标规范,信息反馈及时,系统实时更新,方便物流中心在配送的各个环节实施监控。
更重要的是,客户满意度直线上升。
零售商户在收到用热收缩薄膜套膜包装的卷烟时说:“这种薄膜包装不仅防潮、抗摔、轻便,能让我们清晰辨别出送来卷烟的品牌、数量及包装情况,验货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比原来更有利于保存卷烟,既节省了空间,又能防潮隔味,给经营带来很大的便利。
”同时,由于热收缩薄膜包装技术含量较高,非法烟贩不易模仿,对于卷烟商户辨别假冒卷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外包装膜上标注的客户名称、编号、地址等信息清楚明确,送货员把卷烟送错客户的现象明显减少,提高了零售商户的日常经营效率。
取得显著成效的长春烟草物流中心将持续改进、优化物流系统作为今后的目标。
据悉,下一步,长春烟草物流中心准备在外包装标签上增加条码打印,进一步细化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由此可见,条码技术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与作用已日趋显著。
在未来的生活中,条码技术将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同时也可以预见条码技术的发展将步入一个飞速时代。
第二篇:数控车工技术应用分析
数控车工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对数控车工技术的关健技术,应用优势和不足进行了阐述,并探究了数控车工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具体应用,对于推动数控车工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其有效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数控车工技术;关键技术;优势不足;数控机床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数控车工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数控车工技术集自动化、数字化、柔性化合和敏捷化为一体,应用优势明显,采用这种技术能够保障生产加工产品零件有效实现,即使是复杂的零件也能够实现有效的加工处理。
一、数控车工技术概述
数控车工技术指的是借助于数字化控制系统在数控机床上完成零件整体加工的技术手段,数控车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完善大量加工难度较大的零件加工,能够保障零件加工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数控车工技术主要分为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技术两种类型。
二、数控车工的关键技术
数控车工的关键技术包括三种,第一,自适应控制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设备检测,能够根据设备情况自动调整相关系统参数,从而有效改善数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第二,专家技术。
这种技术是采用数字化手段将专家经验与车床切削加工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输入到相关数据系统中,构建完善的加工工艺参数系统,智能化专家系统,为数控系统开展工作提供相关参数。
专家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数控机械设备的编程效率和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加工工作效率。
第三,故障自诊断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为数控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提供相关信息指导。
故障自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维护决策信息集成系统和智能诊断系统,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对相关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故障诊断,安全保障等多种应用。
三、数控车工的技术应用优势及不足
数控车工技术应用优势是明显的,第一,这种技术用的效率很高。
借助于数控车工技术开展工作,能够实现数字化的加工控制,能够有
效提升零件互换的速度,并能够实现对复杂曲面零件的快速加工处理,能够显著提升加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这种技术应用的劳动强度小。
借助于数控车工技术开展零件加工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都是通过数控自动系统开展工作的。
这项工作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高,作为操作人员不需要做强度大的工作,只需要密切监视数控设备的运行状况,适时做好相关参数的调整,就能有效完成加工任务,工作强度小是数控车工技术的重要应用优势。
第三,这种技术应用的适应能力强。
数控车工技术主要是通过数控加工系统进行操作,完成加工任务的。
在整个过程中,数控加工系统都能实现自动化操作,并能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系统的部分参数,从而有效改善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这种技术应用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
第四,这种技术应用的准确度很高。
数控车工技术通过数控系统开展工作,能够根据需要优化传动设备装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加工过程中的人为误差问题,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设备加工工作的准确度。
数控车工技术有诸多应用优势,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加工工作的任务量,能够有效提升生产加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但借助于这种手段进行零件加工,企业在购置设备中,需要拖人大量的资金,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是难以承受的。
另外,借助于数控车工技术加工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时,需要做大量的手工编程工作,这项工作对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编程能力水平要求很高。
但目前,相关高素养的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这就制约了数控车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四、数控车工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建立在数控系统的基础上的,是以数控车工技术应用为本的,发展到今天,其数控系统控制功能已经相当强大。
数控机床已经可以借助于数控系统开展多种工作,能够实现多种功能,其中主要功能是切削和特种加工。
数控机床在发展中,能够实现与多种现代化技术的的不断融合,其功能正在不断拓展,目前,已经能够满足多样化,复杂化加工工作的需要,并能够实现对相关零件短周期,高精度的生产加工。
(二)数控机床的选择
在加工工作中,进行数控机床的优化选择是提升加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保障。
在选择数控机床的时候,企业要能够基于加工工作的需要选择简易型、超精密性的数控机床,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全功能型的机床。
企业要能够根据加工工作的精度要求进行机床的合理化选择。
一般而言,简易型的数控机床能够满足简单车工和铣工的操作要求,简易型机床的分别率能够达到0.01mm,而超精密型机床的分别率更高,能够满足更为精密加工工作的需要。
在具体的选择中,企业要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进行数控机床的合理购置。
(三)数控机床的结构
数控机床是有程序介质、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机床主体四部分组织的。
程序介质在运行过程中,首先会接收到工作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记录加工要求,并能够将相关要求信息自动传送到数控装置信息系统中,根据相关指令要求开展加工控制。
数控系统是机床的核心组织,数控系统接收到由程序介质传到的相关指令要求后,会通过相关软件对相关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然后把相关信息发送出去。
伺服驱动,这个系统主要是接受数控系统的相关信息,然后根据相关信息进行系统驱动,设置相应的加工速度和加工方向。
机床主体主要是机床的构造,机床是有滚珠丝杠构成的,这种构造结构简单,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不同加工工作的需要。
总之,数控车工技术的技术含量高,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数控车工技术目前在我国制作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应用有效的提升力我国制作业的生产效率和水平,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我国要大力发展数控车工技术,作为政府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以不断提升我国制作业的技术水平。
作为相关企业,也要能够认识到数控车工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要能够积极借助于这种技术实现生产创新,工作创新,能够借助于数控车工技术不断推动企业向更高端发展。
目前,数控车工技术在应用发展中还存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要重视这些问题,能够加大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真正推动数控车工技术向高速、高精、高效化化方向发
展,以有效的技术创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娟.数控车工技术的应用实践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17)
[2]杨永利.分析数控车工技术的应用实践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
第三篇: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课件)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温医细胞生物学技术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数据的显示与分析
第三节流式细胞仪技术要求
一、工作原理
一、参数
一、免疫检测样品制备
二、散射光的测定
二、数据显示方式
二、免疫分析中常用的荧光染料与标记染色
三、荧光测量
三、设门分析技术
三、免疫胶乳颗粒的应用
四、细胞分选原理
四、流式细胞技术的质量控制
第四节流式细胞仪技术的要求
第五节、流式细胞仪的科研应用
第六节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测中的主要应用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亦称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器(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是一种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电子计算机以及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
科技仪器。
/是对于处在快速直线流动状态中的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
/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各个方面,包括细胞生物学、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药理学、遗传学及临床检验学等。
"流式细胞术发展史
1930年Caspersson和Thorell开始致力于细胞计数的研究
1934年Moldaven最早设想细胞检测自动化,用光电仪记录流过一根毛细管的细胞1940年Coons提出结合荧光素的抗体去标记细胞内的特定蛋白 1949年Wallace Coulter申请了在悬液中计数粒子的方法的专利 1950年Caspersson用显微UV-VIS检测细胞
1953年Croslannd-Taylor应用分层鞘流原理,成功设计红细胞光学自动计数器 1969年Van Dilla及其同事在Los Alamos, NM发明第一台荧光检测细胞计 1972年Herzenberg研制出细胞分选器1975年Kohler等提出单克隆抗体技术,为细胞研究提供大量的特异免疫试剂
目前国内主要流式细胞仪厂家:Beckton Dickinson(BD)公司;BACKMAN COULTER公司
"流式细胞术的特点:最大的特点是能在保持细胞及细胞器或微粒的结构及功能不被破坏的状态下,通过荧光探针的协助,从分子水平上获取多种信号对细胞进行定量分析或纯化分选。
细胞不被破坏,测量快速、大量、准确、灵敏、定量
主要特点:1.单个细胞水平分析;2.多参数分析(同时多种荧光素标记)水平分析;3.灵敏度高;4.可分析大量细胞;5.速度快:5000-10000个细胞/秒;6.统计学意义:提供细胞群体的均值和分布情况;7.分选感兴趣的细胞:血细胞、骨髓、组织培养细胞等。
第一节概述
流式细胞仪是测量染色细胞标记物荧光强度的细胞分析仪,是在单个细胞分析和分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细胞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大小、内部结构、DNA、RNA、蛋白质、抗原等)进行快速测量并可分类收集的高技术。
分为三大类:(1)类为台式机(临床型):仪器的
光路调节系统固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易学易掌握。
(2)类为大型机(科研型)特点:分辨率高,可快速将所感兴趣的细胞分选出来,并可以将单个细胞或指定个数的细胞分选到特定的培养孔或培养板上,同时可选配多种波长和类型的激光器,适于更广泛更灵活的科学研究应用。
(3)类为新型流式细胞仪:15 个参数同时分析。
高速分选速度达到50,000 个/秒,并可进行遥控分选,能够满足多种科学研究的要求。
流式细胞仪常检测的细胞特性细胞组成细胞功能
一、工作原理大小
细胞表面/胞浆/核--特异性抗原
①采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保证其具有更好的单色性与激发粒度
细胞活性
效率;②利用荧光染料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结合的标记技术,DNA, RNA含量
胞内细胞因子
保证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③用计算机系统对流动的单细蛋白质含量
激素结合位点
胞悬液中单个细胞的多个参数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保证钙离子, PH值, 膜电位酶活性
了检测速度与统计分析精确性。
概括为三个系统结构:(1)液流系统:由样本和鞘液组成。
鞘液(PBS或生理盐水):主要作用是包裹样本流的周围,样品流在鞘液的环包下形成流体力学聚焦,包裹的细胞排列成单行,以每秒5000个-10000个细胞,每秒10米速度流动室喷出,保证每个细胞通过激光照射区的时间相等,从而得到准确的细胞荧光信息。
鞘液在整个系统运行中流速是不变的。
改变样本的进样速率开关,可提高采样分析的速度。
(2)光学系统:大多采用氩离子气体激光器。
每个细胞所携带荧光物质被激发出的荧光信号强弱,与被照射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温医细胞生物学技术的时间和激发光的强度有关,因此细胞必须达到足够的光照强度。
激光光束在达到流动室前,先经过透镜形
成光斑,这种椭圆形光斑激光能量分布属正态分布,为保证样品中细胞受到的光照强度一致。
激光光束与细胞液流呈90°角方向照射,细胞产生散射光和荧光。
主要光学原件是滤光片,主要分成3 类:
1、长通滤片:(LP):LP500滤片允许500μm 以上光通过,而500μm 以下光吸收或返回。
2、短通滤片(SP):与长通滤片相反,如SP500 滤片允许500μm 以下光通过,500μm 以上光吸收或返回。
3、带通滤片(BP):带通滤片可允许相当窄的一波长范围内光通过,一般滤片上有两个数,一个为允许通过波长的中心值,另一为允许通过光的波段范围。
如BP500 表示其允许通过波长范围为75μm-525μm。
(3)数据处理系统
流式细胞仪与显微镜的区别
区别
流式细胞仪
显微镜
光源
激光
自然光、灯光对象
细胞、生物粒子
细胞、组织等承载工具鞘液及流动室
载玻片检测信号光学信号
形态及染色放大方式PMT、放大电路目镜×物镜、光学放大统计
计算机,>5000 人工,200 结果
多参数,综合分析简单,单参数
二、散射光的测定
散射光信号不依赖任何样品的制备技术(如染色),因此称为细胞的物理参数。
(波长与激光相同。
)主要分为: ①前向散射光(0°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