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三言二拍”中对商人的描述以及对商人活动的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三言二拍”中对商人的描述以及对商人活动的描写
“三言二拍”中描述了大量商人形象,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
商人作为当时商品经济中最活跃的分子和市民的主要代表,在“三言”、“二拍”中作为正面的主人公而频频亮相,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1)“三言二拍”中对商人的描述和大量商人形象的塑造,突出反映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①在“三言”中,经商买卖已被视为正当的职业,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就写到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常言”:“一品官,二品客。
”客商凭着金钱的力量,已在百姓的心目中建立起仅次于官员的地位。
②“二拍”中的重商思想表现得更加明显。
如《叠居奇程客得助》中写到“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人生的价值就以得利的多少来衡量。
这篇小说所写的主人公程宰与海神女结良缘、发大财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生气勃勃的商人正在取代读书仕子而成为时代的宠儿。
(2)“三言二拍”的编者对商人的感情也与以往传统的观念不同,对商人活动的描写多从正面、肯定的角度进行。
①“三言”中活跃的商人,多数已不是贪得无厌之徒和为富不仁之辈,而往往是一些善良、正直、纯朴,而又能吃苦、讲义气、有道德的正面形象,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的布商吕玉、《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小商人施复等,都拾金不昧,心地善良。
有时候,作品
也表现了他们凭经商的智慧,掌握行情,灵活应变而获得厚利,如《徐老仆义愤成家》;有时候也透露出商业竞争的火药味和雇工剥削的血腥气,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但这一切都被作者“好人致富”的思想冲淡了。
新兴商人所获之“利”都被蒙上了传统道德之“义”而显得温情脉脉和天经地义。
②“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更注重描写商人的逐“利”而不是求“义”,更直接地接触到了商业活动的本质。
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一个破产商人出海经商而终致巨富;《叠居奇程客得助》中的程宰经海神指点经商之道后,以囤积居奇而暴富;《乌将军一饭必酬》中的杨氏,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侄子“大胆天下去得”,为追求巨额利润而不怕挫折,不断冒险,这些人和事都得到了作者的赞美。
这种不是从道义的角度而是直接从经商获利的角度去描写商人,去赞美他们的囤积居奇、投机冒险、积极进取的商业活动,更贴近经商活动的本质特点,更准确地反映了晚明商人势力迅速崛起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