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煤的全自动工业分析仪的研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新型煤的全自动工业分析仪的研制
朱海风;张德强
【摘要】介绍了5E-MAG6600全自动工业分析仪的组成、工作原理、试验方法、关键技术指标及与国标法的对比.
【期刊名称】《煤》
【年(卷),期】2008(017)008
【总页数】2页(P26-27)
【关键词】工业分析;全自动工业分析仪;工业分析测定
【作者】朱海风;张德强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质管理监督中心,山西,大同,037003;长沙开元仪器公司,湖南,长沙,4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33.2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煤的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长沙开元公司在国家创新基金支持下,经多年努力,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煤的5E-MAG6600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该仪器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动力用煤水分、灰分、挥发分测定,用仪器代替烘箱和马弗炉做仲裁的手工实验,其测试流程完全符合国标GB/T212-2001。

经湖北电力试验研究院验证、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该仪器测
定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国家标准GB/T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要
求。

1 仪器组成工作原理
仪器由分析仪、PC机、打印机组成,见图1。

图1 5E-MAG6600组成示意
仪器主机,既可同时工作,也可单独工作。

其中,水分和灰分用复式炉测定,对于规范性很强的挥发分指标,用带有恒温冷却室的单式炉测定。

5E-MAG6600全自动工业分析仪采用热重分析法,将远红外加热设备与称量用的电子天平结合在一起。

在特定的气氛条件、规定温度和时间内,对受热中的试样称重,并以此计算出试样的水分、灰分及挥发分等工业分析指标。

2 试验方法与关键技术
2.1 方法提要
分别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于浅壁坩埚和深壁带盖坩埚中,并置于仪器中对应的专用加热炉内。

按照设置好的测试方法自动完成从样品称重到加热、干燥、恒重检查、报表打印等一系列工作。

2.2 工作流程
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于浅壁坩埚中,并置于专用加热炉内,在(105~110)℃干燥氮气流中加热至质量恒定,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含量;再将上述失去内水分样品在氧气或空气流中按规定速度加热至(500±10)℃。

在该温度下保持30 min,按规定速度将炉温升至(815±10)℃,在此温度下灼烧规定时间,然后进行检查性灼烧至质量恒定。

以残留物质量计算灰分产率。

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在深壁带盖坩埚中,再于(900±10)℃下,加热7 min,以减少质量占样品的百分数减去该煤样空气干燥水分,作为挥发分。

2.3 关键技术
5E-MAG6600全自动工业分析仪突破了常规方法,在技术原理上有了很大改进。

挥发分测定,单独放样并用专门的分析仪I测试,分析仪I、II可同时工作,一次
可以测定19个样品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总时间不超过150 min。

1)为测水分、灰分,采用新型轻质耐高温绝热材料和红外加热技术的圆盘圆红外炉,测挥发分用带恒温冷却室的单式红外炉。

水分、灰分加热炉,既可测定水分,又可测灰分;挥发分加热炉适于测挥发分。

加温速度快,从10 ℃升到1 000 ℃仅用
25 min;智能PID算法自动控制炉温,炉内温度均衡;炉体容积大,可放置19
个样品并同时进行试验。

2)使用了具有专利技术的坩埚。

将浅壁坩埚和深壁坩埚分开设计。

浅壁坩埚较浅,且四周带有圆孔,有利于煤样燃烧完全;深壁坩埚深,带有严密配合的坩埚盖,防止煤样爆燃和氧化。

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保证了分析过程中残留物不飞溅,缩短分析时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失败的机率。

3)采用上下位机通讯方式,所有动作都由16位单片机控制。

上位机负责发送指令,控制实验流程,实时处理数据,提供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仪器可扩展性较强,控制实时。

4)独有的变频技术。

为了提高定位的准确性,采用的变频技术彻底解决了运动错位难题。

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动态改变其加速度,运动平稳且可靠。

5)操作流程合理,对于挥发分指标,采用代替干燥器的恒温炉,确保分析流程和结果符合国标GB/T212-2001。

6)采用了独特隔热方式,使挥发分高温炉和恒温炉互不影响。

7)采用独特的散热方式,避免高温坩埚对恒温炉辐射加热,使恒温炉始终处于一个较合理温度范围内。

8)采用的自动测量装置,由电子天平、高温陶瓷转盘、坩埚、升降和旋转机构及
16位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

在计算机控制下,能自动完成试样旋转、天平热称重、气体供应、数据通信和过程循环等一系列操作。

3 主要技术指标及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对比
3.1 主要性能
1)测量重复性与再现性,见表1。

表1 测量重复性与再现性 %
指标范围重复性指标范围再现性<50.2<5Mad5~100.3Mad5~
10>100.4>10<150.2<150.3Aad15~300.3Ad15~
300.5>300.5>300.7<200.3<200.5Vad20~400.5Vd20~
401>400.8>401.5
2)主要指标:样品质量,0.8~1.2 g; 炉温范围,100~1 000 ℃;控温精度,
±5 ℃(测水分)、±10 ℃(测灰分)、±10 ℃(测挥发分);分析时间,19个样品不超过180 min(测试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4个指标)。

3)适用范围:可代替烘箱和马弗炉,可用于仲裁。

3.2 与国标法对比
1)对比试验。

使用5E-MAC/GⅢ全自动工业分析仪与国标法同时测定样品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两种方法的灰分和挥发分测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值均在GB/T212-2001规定的再现性临界差(不同化验室间允许差)范围内。

2)精密度。

从测试结果看,5E-MAC/GⅢ全自动工业分析仪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
精密度不显著,比国家标准方法差;5E-MAC/GⅢ全自动工业分析仪灰分和挥发
分重复测定方差小于国标要求的重复性限,所以5E-MAC/GⅢ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灰分精密度符合要求。

4 结语
5E-MAC/GⅢ全自动工业分析仪具有高自动化、运行稳定等特点,该仪器精密度
和准确度满足国标GB/T212-200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曹长武.电力用煤采制化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
[2] 北京煤化所.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