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气压带和风带
考纲考点考法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全球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重
点)
2.北半球冬、夏季
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重点)
3.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的形成。
(难点)
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的成因及特点.(难点)
高考中对本讲内
容的考查多以区
域图和气候统计
图为载体,考查
气压带和风带对
气候、自然带等
要素的影响.多以
选择题形式呈现.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5年1考)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错误!⇒三圈环流错误!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错误!错误!
(2)六个风带错误!错误!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分析下面图示,说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提示: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2.气压带的形成都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吗?
提示:不是。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
(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
(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
(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
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高考全国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