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嘉兴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
编-填空题
一.探究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
1.(2021秋•嘉兴期末)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皮球表面涂黑,使这个皮球分别从同一幢楼的不同楼层自由下落。
其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 的关系。
如图所示是皮球撞击地面时留下的黑色圆斑,圆斑 (选填“A”或
“B”)是皮球从较高楼层下落形成的。
二.物质的分类(共2小题)
2.(2021秋•嘉兴期末)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的联系。
现有氯化钠、甲烷、氢气、乙炔、水、丁烷等六种物质,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常根据组成来对物质进行分类,会把上述物质中的氯化钠、氢气、水归为一
类,甲烷、乙炔、丁烷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 。
(2)甲烷、乙炔、丁烷、氢气四种物质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它们在反应中被 (选填“氧化”或“还原”)。
3.(2021秋•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的物质之间反应规律的相关知识,建构的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1)写出图中“?”处物质的化学式 。
(2)要一步实现图中“Cu﹣Cu2+”的转化,可将铜加入适量的某种盐溶液中,请写出转
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共1小题)
4.(2022秋•嘉兴期末)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人们常要对它们分类。
有下列4种物质,①食盐②纯碱③熟石灰④烧碱,请把上述物质分成两大类,你的分类标准是 ,你的分类结果是 。
四.人体中元素的作用(共1小题)
5.(2022秋•嘉兴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请解释下列现象。
(1)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某种元素,人就会生病。
例如,老年人骨质疏松是由于缺少 元素。
(2)“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和食盐外观十分相似,若误把它当作食盐放入食物,会造成严重的中毒事故。
亚硝酸钠中有毒的离子是 。
(3)医院放射科检查食道、胃等部位时,常会服用“钡餐”(BaSO4),Ba2+有毒,而服用钡餐却不会中毒,是因为 。
(4)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适应陆地生活的同时,肺的结构里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 。
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
6.(2021秋•嘉兴期末)2021年6月,嘉兴市有轨电车T1线示范段正式开通。
(1)列车轨道由锰钢制成,锰钢属于 材料(选填“合金”或“有机合成”)。
(2)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通过实验来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试剂中可以选用的是 。
A.Fe、Mn、ZnSO4溶液
B.Fe、Mn、CuSO4溶液
C.Cu、FeSO4溶液、MnSO4溶液
六.物质的鉴别、推断(共2小题)
7.(2020秋•嘉兴期末)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的“化学拼图”卡片,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盐酸与D反应的实质是 。
(2)C和D之间的反应属于 。
(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8.(2022秋•嘉兴期末)现有4包白色粉末,编号为A、B、C、D,他们是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通过下列实验,一一加以鉴别。
(1)确定B是硫酸铜,该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
(2)酚酞滴入A溶液中变红色,则A的化学式是 。
(3)将C、D 鉴别出来,“?”代表的试剂是 。
七.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1小题)
9.(2020秋•嘉兴期末)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现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1)金属B是 。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八.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共1小题)
10.(2021秋•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2)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了亮红色,后又变成了黑色,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九.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1.(2020秋•嘉兴期末)稀盐酸是实验室中一种重要的试剂,用途广泛。
(1)在稀盐酸的下列用途中,无法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选填序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氢氧化钠
③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某种固体与之反应,反应前后烧杯内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例变化如图所示,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下列中的 (选填序号)。
①铁
②碳酸钠
③氧化铁
④氢氧化镁
一十.酸、碱、盐的鉴别(共1小题)
12.(2020秋•嘉兴期末)有一固体混合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测。
甲同学向该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该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刺激性气体。
(1)该气体为 。
(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断此固体混合物质的组成是 。
一十一.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共1小题)
13.(2020秋•嘉兴期末)如图是某同学在高速公路上看到的标志牌,标志牌中数字表示汽
车限行速度。
此高速路段汽车行驶速度不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km/h;相比小汽车,大型客车的最高限速要小,原因是 。
一十二.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共1小题)
14.(2020秋•嘉兴期末)如图是上肢力量训练示意图,O点位于横杆ab的中点(不计绳重、滑轮重力和摩擦)。
(1)若人的质量为60千克,则能拉起的配重最大质量为 千克。
(2)人以0.15米/秒的速度用力向下拉,则配重上升速度为 米/秒。
一十三.滑轮相关量的计算(共1小题)
15.(2021秋•嘉兴期末)如图所示,当拉力F为5牛时,木块以0.2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该滑轮是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拉力F的功率是 。
(滑轮重、绳重及滑轮摩擦均不计)
一十四.滑轮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16.(2022秋•嘉兴期末)如图所示,当重为10牛的物体G静止时,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
6N。
试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绳重及摩擦)
(1)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是 。
(2)2秒内将重物匀速拉升10厘米,拉力的功率为 瓦。
(3)若重物G增大为12牛,仍将其匀速拉升10厘米,则装置的机械效率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一十五.焦耳定律的计算(共1小题)
17.(2022秋•嘉兴期末)如图是研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两只烧瓶内装有煤油,瓶塞上各插一根玻璃管,瓶内各装一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甲和有R乙,将两根电阻丝
串联在电路中。
(1)烧瓶内装的是比热小的煤油而不是水,优点是 。
(2)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甲烧瓶内玻璃管中的液面要升得更高,则两电阻丝的大小关
系R甲 R乙(选填“>”,“<”或“=”)。
一十六.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共1小题)
18.(2021秋•嘉兴期末)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并在轨道运行3个月后,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如图所示是返回舱落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
摩擦的情形,返回舱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返回加
速下落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一十七.水的比热容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共1小题)
19.(2020秋•嘉兴期末)汽车在长距离下坡的过程中如果频繁的高强度使用刹车,会因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刹车片发热是由于摩擦导致 增加,司机要向刹车片喷水降温,水具有极好的降温效果是因为 。
一十八.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共1小题)
20.(2022秋•嘉兴期末)如图是小嘉制作的“能的转化与守恒”概念图(部分),请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在概念图中填入合适的内容① ② 。
(2)当人沿竹竿下滑时,人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转化为手和竹竿的内能,使手和竹竿的温度升高,但相反的过程不会自发地发生。
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具有 。
一十九.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共2小题)
21.(2020秋•嘉兴期末)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经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结合如图所示的平衡膳食宝塔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
(填图中序号,下同)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处在长身体时期的青少年需求量更大,故应多吃 。
22.(2022秋•嘉兴期末)超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
7.9%。
(1)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个体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
据调查,18.9%的中小学生有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问题,若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过多,多余部分会转变为 。
(2)平衡膳食和参加体育运动,是预防肥胖的主要方法。
①国家卫计委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原因是水果
蔬菜不仅含能量少还富含 等营养素。
②体育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体内组织细胞 消耗有机物释
放出来的。
二十.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共1小题)
23.(2021秋•嘉兴期末)17世纪,英国学者哈维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后来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
请回容:
(1)毛细血管是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其结构上相应的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2)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不断地将 和营养物质等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3)小肠产生的CO2如何排出体外呢?请你将排出途径补充完整: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呼吸道。
二十一.输血与血型(共1小题)
24.(2021秋•嘉兴期末)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重症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窒息死亡。
(1)患者呼吸衰竭吸收不了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人体某些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并产生少量能量,患者肌肉会有酸痛感。
(2)一位B型血患者出现了肺部出血,需要手术治疗,输血时原则上应输 。
二十二.尿液的形成(共1小题)
25.(2020秋•嘉兴期末)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如图所示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流经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血细胞
B.无机盐
C.水分
D.大分子蛋白质
(2)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经肾小管的 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
二十三.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共1小题)
26.(2020秋•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强度和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乳酸菌呼吸曲线的是 ;水螅的营养方式是 。
浙江省嘉兴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
编-填空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探究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
1.(2021秋•嘉兴期末)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皮球表面涂黑,使这个皮球分别从同一幢楼的不同楼层自由下落。
其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 高度 的关系。
如图所示是皮球撞击地面时留下的黑色圆斑,圆斑 B (选填“A”
或“B”)是皮球从较高楼层下落形成的。
【答案】高度;B。
【解答】解:同一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皮球质量相同,下落高度不同,目的是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由图可知,黑色圆斑B较大,说明B球的形变大,原因是该球从较高处下落,原来球的重力势能较大,皮球与地面接触时,转化为的弹性势能大,球的形变大。
故答案为:高度;B。
二.物质的分类(共2小题)
2.(2021秋•嘉兴期末)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的联系。
现有氯化钠、甲烷、氢气、乙炔、水、丁烷等六种物质,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常根据组成来对物质进行分类,会把上述物质中的氯化钠、氢气、水归为一类,甲烷、乙炔、丁烷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 碳元素 。
(2)甲烷、乙炔、丁烷、氢气四种物质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它们在反应中被 氧化 (选填“氧化”或“还原”)。
【答案】(1)碳元素;
(2)氧化。
【解答】解:(1)氯化钠、氢气、水归为一类,其中都不含碳元素,甲烷、乙炔、丁烷归为另一类,其中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分类依据是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甲烷、乙炔、丁烷、氢气四种物质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物,因此它们在反应中都得氧,从而被氧化。
故答案为:(1)碳元素;(2)氧化。
3.(2021秋•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的物质之间反应规律的相关知识,建构的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1)写出图中“?”处物质的化学式 Cu(OH)2 。
(2)要一步实现图中“Cu﹣Cu2+”的转化,可将铜加入适量的某种盐溶液中,请写出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2Ag+Cu(NO3)2 。
【答案】(1)Cu(OH)2;
(2)Cu+2AgNO3=2Ag+Cu(NO3)2。
【解答】解:(1)图中“?”处的物质是一种碱,其中铜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氢氧根显﹣1价,则此处的物质是氢氧化铜,其化学式为Cu(OH)2;故答案为:Cu (OH)2;
(2)铜的活动性大于银,因此铜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此反应可以一步实现图中“Cu→Cu2+”的转化,故答案为:Cu+2AgNO3=2Ag+Cu(NO3)2。
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共1小题)
4.(2022秋•嘉兴期末)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人们常要对它们分类。
有下列4种物质,①食盐②纯碱③熟石灰④烧碱,请把上述物质分成两大类,你的分类标准是 熟石灰和烧碱在物质组成上都含有OH﹣ ,你的分类结果是 ①②和③④ 。
【答案】熟石灰和烧碱在物质组成上都含有OH﹣;①②和③④。
【解答】解:依据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氢氧根离子可将所给物质分成两大类,熟石灰、烧
碱在物质组成上都含有OH﹣,属于碱;食盐、纯碱在物质组成上不含有OH﹣,都是由金属和酸根组成的,属于盐。
故答案为:熟石灰和烧碱在物质组成上都含有OH﹣;①②和③④。
四.人体中元素的作用(共1小题)
5.(2022秋•嘉兴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请解释下列现象。
(1)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某种元素,人就会生病。
例如,老年人骨质疏松是由于缺少 Ca或钙元素 元素。
(2)“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和食盐外观十分相似,若误把它当作食盐放入食物,会造成严重的中毒事故。
亚硝酸钠中有毒的离子是 或亚硝酸根离子 。
(3)医院放射科检查食道、胃等部位时,常会服用“钡餐”(BaSO4),Ba2+有毒,而服用钡餐却不会中毒,是因为 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 。
(4)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适应陆地生活的同时,肺的结构里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 气体交换的面积 。
【答案】(1)Ca或钙元素;
(2)或亚硝酸根离子;
(3)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
(4)气体交换的面积。
【解答】解:(1)老年人骨质疏松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2)一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一个亚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亚硝酸钠中有毒的离子是亚硝酸根离子;
(3)常会服用“钡餐”(BaSO4),Ba2+有毒,而服用钡餐却不会中毒,是因为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
(4)肺泡主要的作用时用以进行气体的交换,肺的结构里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故答案为:(1)Ca或钙元素;
(2)或亚硝酸根离子;
(3)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
(4)气体交换的面积。
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
6.(2021秋•嘉兴期末)2021年6月,嘉兴市有轨电车T1线示范段正式开通。
(1)列车轨道由锰钢制成,锰钢属于 合金 材料(选填“合金”或“有机合成”)。
(2)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通过实验来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试剂中可以选用的是 A 。
A.Fe、Mn、ZnSO4溶液
B.Fe、Mn、CuSO4溶液
C.Cu、FeSO4溶液、MnSO4溶液
【答案】(1)合金;
(2)A。
【解答】解:(1)列车轨道由锰钢制成,锰钢属于合金材料;
(2)A、由于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Fe不与ZnSO4溶液反应,Mn能与ZnSO4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锰>锌>铁,能比较铁、锰的活动性顺序,故A可以选用;
B、由于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Fe、Mn都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了金属的
活动性是铁>铜,锰>铜,但不能比较铁、锰的活动性顺序,故B不可以选用;
C、由于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Cu与FeSO4溶液、MnSO4溶液都不反应,说
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铁>铜,锰>铜,但不能比较铁、锰的活动性顺序,故C不可以选用。
故答案为:(1)合金;
(2)A。
六.物质的鉴别、推断(共2小题)
7.(2020秋•嘉兴期末)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的“化学拼图”卡片,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盐酸与D反应的实质是 H+和OH﹣反应生成水分子 。
(2)C和D之间的反应属于 复分解反应 。
(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答案】(1)H+和OH﹣反应生成水分子;
(2)复分解反应。
【解答】解:(1)盐酸与D之间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2)C与D的反应是盐与碱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H+和OH﹣反应生成水分子;
(2)复分解反应。
8.(2022秋•嘉兴期末)现有4包白色粉末,编号为A、B、C、D,他们是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通过下列实验,一一加以鉴别。
(1)确定B是硫酸铜,该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溶液呈蓝色 。
(2)酚酞滴入A溶液中变红色,则A的化学式是 NaOH 。
(3)将C、D 鉴别出来,“?”代表的试剂是 硝酸银溶液 。
【答案】(1)溶液呈蓝色;
(2)NaOH;
(3)硝酸银溶液。
【解答】解:(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观察溶液的颜色可判断出硫酸铜。
(2)酚酞滴入A溶液中变红色,说明A为呈碱性的氢氧化钠,A的化学式是NaOH。
(3)氯化钠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硝酸钾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所以可利用加硝酸银溶液来鉴别两物质。
故答案为:
(1)溶液呈蓝色;
(2)NaOH;
(3)硝酸银溶液。
七.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1小题)
9.(2020秋•嘉兴期末)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现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
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1)金属B是 铜 。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
【答案】(1)铜;
(2)Mg+H2SO4=MgSO4+H2↑。
【解答】解:(1)用磁铁吸引金属镁、铁、铜的粉末时,铁被吸引出来,剩余两种金属为镁和铜。
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不反应,因此过滤可以得到B,即金属铜;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在氢前,铜在氢后,所以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铜不和硫酸反应,因此加入适量稀硫酸后,过滤,所得金属B是铜,溶液是硫酸镁溶液,蒸发结晶后的硫酸镁晶体。
故答案为:(1)铜;
(2)Mg+H2SO4=MgSO4+H2↑。
八.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共1小题)
10.(2021秋•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2)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了亮红色,后又变成了黑色,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停止了通氢气 。
【答案】(1)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停止了通氢气。
【解答】解:(1)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了亮红色,后又变成了黑色,是因为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停止了通氢气。
故答案为:
(1)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停止了通氢气。
九.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1.(2020秋•嘉兴期末)稀盐酸是实验室中一种重要的试剂,用途广泛。
(1)在稀盐酸的下列用途中,无法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②③ (选填序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
②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氢氧化钠
③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某种固体与之反应,反应前后烧杯内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例变化如图所示,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④ (选填序号)。
①铁
②碳酸钠
③氧化铁
④氢氧化镁
【答案】(1)②③。
(2)①④。
【解答】解:(1)①金属表面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除金属表面的锈斑可用稀硫酸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②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氢氧化钠,如果用稀硫酸会引入硫酸钠杂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③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如果用稀硫酸和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会产生微溶的硫酸钙,
附着在石灰石表面,继而阻止反应发生,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填:②③。
(2)①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前溶液中氢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是1:1,反应后亚铁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1:2,该选项符合题意;
②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溶液中氢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
比是1:1,反应后溶液中的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比是1:1,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产氯化铁与水,反应前溶液中氯离子和氢离子的个数比是1:1,
反应后溶液中铁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是1:3,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④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前溶液中氢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是1:1,
反应后溶液中镁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是1:2,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填:①④。
一十.酸、碱、盐的鉴别(共1小题)
12.(2020秋•嘉兴期末)有一固体混合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测。
甲同学向该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该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刺激性气体。
(1)该气体为 氨气 。
(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断此固体混合物质的组成是 硫酸钾、硝酸铵 。
【答案】(1)氨气;
(2)硫酸钾、硝酸铵。
【解答】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气体是氨气,故答案为:氨气;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推定此固体混合物质的组成是硫酸钾、硝酸铵,故答案为:硫酸钾、硝酸铵。
一十一.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共1小题)
13.(2020秋•嘉兴期末)如图是某同学在高速公路上看到的标志牌,标志牌中数字表示汽车限行速度。
此高速路段汽车行驶速度不能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km/h;相比小汽车,大型客车的最高限速要小,原因是 速度相同时,大型客车质量大,动能大 。
【答案】小于;速度相同时,大型客车质量大,动能大。
【解答】解:
(1)图中交通标志牌每种车型对应两个数字,分别为最高限速和最低限速,由图知最低限速都是60km/h,表示此高速路段汽车行驶速度不能小于60km/h;
(2)大型客车和小汽车在速度相同时,由于大型客车质量更大,其动能更大,行驶时危险性就大,所以大型客车的最高限速要小。
故答案为:小于;速度相同时,大型客车质量大,动能大。
一十二.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共1小题)
14.(2020秋•嘉兴期末)如图是上肢力量训练示意图,O点位于横杆ab的中点(不计绳重、滑轮重力和摩擦)。
(1)若人的质量为60千克,则能拉起的配重最大质量为 180 千克。
(2)人以0.15米/秒的速度用力向下拉,则配重上升速度为 0.05 米/秒。
【答案】(1)180;(2)0.05。
【解答】解:(1)图中杠杆为等臂杠杆,则杠杆左端拉滑轮的力最大也为人的重力G人,而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重,滑轮组有3股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