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5捅了马蜂窝读书指导教学设计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5捅了马蜂窝读书指导教学设
计教科版
教学目标:
1、通过“我”打猎途中捅了马蜂窝的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所讲的道理,不要冲动,遇事要冷静,要考虑事情的危险性,不要逞强好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会书写14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书指导。
A.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B.教师板书“马蜂”,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马蜂”,它有什么威力?
C.教师接着板书“窝”,那“蜂窝”又是什么意思?
D.教师继续板书“捅”,如果捅了马蜂窝会怎么样?
E.教师完成板书“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主人公就捅了马蜂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F.读了课文,你有些什么想法?
G.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课文。
2、自主学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A.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B.教师询问在自读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讨论解决。
C.读后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个自然段写出来的?
D.分自然段读课文。
E.研究谈论: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分几个部分来学习比较好理解呢?
F.教师小结。
3、细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内涵。
(1)研究第一部分,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
(2)研究第二部分
A“我”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什么事情?
B“我”看到了什么情景?读一读,这说明了什么?(读,感受孩子们的恐惧。
)
C马蜂窝什么样呢?谁来读一下?
(3)研究第三部分
A“我”和这群孩子们怎样对话?
B这群孩子对“我”是什么态度?从那里看出来的?
C“我”又是什么态度?“我”的内心有怎样的变化?
D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E我被激怒以后,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的动作的词语。
F“我”的举动引来了什么样的后果?请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G在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情况,“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H分角色朗读这一段内容,体会孩子们对“我”的刺激,及“我”是如何被激怒而逞强的。
(4)研究第四部分。
A“我”被蛰得怎么样?B此时我又是怎么想的?C你想对主人公说些什么?
(5)教师总结全文
A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不能说一说,“我”明知道捅马蜂窝是危险的,为什么还要去捅?
B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C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能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的道理。
2、认识5个生字、会写 14个生字。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指导朗读。
1、演动作,说对话。
选表演好的学生分别扮演逞强好胜的“我”,斜挎皮带的孩子和头发淡黄的孩子,在他们进行对话之后,评价他们的语气、动作、神态是否符合课文中所写的情景。
2、填一填,读一读。
这个孩子的话()得我火冒三丈,我也顾不得什么了,弯腰()起地上的长竿子,朝稻草房檐下()去。
无数马蜂像()一样,在我头上()。
三、识字写字。
认读要求会认的5个字,它们分别为半包围结构(屁)和左右结构(抄、捅、棚、橙)的字。
认记字形,会写字。
这14个字中大部分是左右结构的字(捅、棚、檐、橙、捂、踢、既、抄),均是左窄右宽的……要写的。
四、练习。
词语转换练习(课后练的习题)
查找资料,如果被马蜂蛰了,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