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自主管理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方法和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自主管理——浅析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方法和措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自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取得优
异的成绩,带领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在新时期下,班主任就要摒弃传统严厉、单
一的管理方法,要做到以人为本,自主管理。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相互监督,配合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工作,最终取得显著
的成效。

关键词:以人为本;自主管理;小学班级管理
引言:
强制性、严厉性的班级管理方法,只会泯灭学生的天性,限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的
健全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就需要班主任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采用高效灵活的班级管理方法。

一、建立民主制度
在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第一步需要通过民主制度的建立,才能做好
班级管理工作。

只有民主的班级制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配合力度,严格约束与规范
学生,取得显著的成效。

其具体方法如下:第一,与班干部进行密切互动交流。

班干部是班
主任的好帮手,也是学生的模范与学习对象。

在管理制度制定中,就要与班干部进行互动交流,听取其意见与想法。

然后基于学校的规章条例下,进行适当的完善、优化,才能适应于
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展开小组讨论。

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
不同的小组,然后广泛征集每一位学生的意见与建议[1]。

包括学习、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并且进行不断细化与具体。

这样既可以对学生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还有利于民主管理制
度的制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

第三,展开全体讨论。


主任、各科教师、班干部、学生等,都可以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中。

通过班级会议的展开,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进行优化与改正。

以民主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就可以
强化其实施力度,提供纪律保障,严格约束与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轮换班级干部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他不仅能够及时传递班主任
的想法与要求,还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需求与意见,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因此在实际管理中,还需要通过轮换班级干部,来充
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才能,促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个性化全面发展[2]。

其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制定班干部的选拔标准。

由于班干部的特殊性,因此班干部的选拔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不仅要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热爱学习与生活;而且要具有高强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号
召能力。

这样才能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同学的模仿对象。

第二,以民主的方式进行选拔。

可以借助班会等方式,鼓励学生以投票的方式,来选出自己心中的班干部。

然后由教师进行
调整决策,并设置一段考查时间,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明确班干部的职责与要求,并且积极配
合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第三,定期进行轮换。

班主任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也可以通
过推荐的方式,要求每一个月轮换一次班干部。

并且由其他同学进行监督,找出自身的不足,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争取在锻炼中做到更好,成为出色的班干部。

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轮换,就可以不断提高班级的组织能力,为班主任贡献更多的力量与价值。

三、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活氛围,都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之一。

因此在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模式下,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其具体方
法如下:第一,可以定期组织比赛竞赛活动。

如诗词朗诵比赛、作文比赛、劳动比赛、唱歌
比赛、体育竞赛等,来促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定期的比赛竞赛中,不仅能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还能够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在学生自评中,营造良好
的班级氛围。

第二,可以定期开设专栏活动[3]。

比如三好学生的评选、优秀的人物与事迹专栏、学习方法与技巧的黑板报、劳动能手的手抄报等等,来为班级管理增添更多色彩,规范
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生活,实现自我管理与约束。

第三,提供机会与平台。

在以人为本与
自主管理中,班主任还要为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才能不断提高学
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班会的召开、总结;学生管理角落的设立、维护等,都可以快速提高学
生的综合能力,让班级管理取得显著的成效。

四、展开实践活动
只有将班级内部管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才能构建一种民主、自由、开放、高
效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获得个性化全面发展。

因此还要通过实践活动的展开,让高尚的品质、优秀的方法、坚信的理念等,不断渗透在学生的心中,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促使学生自觉
遵守,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一,可以将班级的区域卫生,具体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要求其做
好自身工作,清楚认识到自身职责。

在实际行动中,要规定具体的时间,要求学生之间相互
监督,并且给予相应的激励与评价。

第二,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不同的课后
作业,并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

时间久之,就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
完善自身。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立民主制度;轮换班级干部;营造良好氛围;展开实践活动等策略,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与质量,促使学生不断完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嘉伟.小学班级管理中自主管理模式探究[J].新智慧,2020,(15):24.
[2]张虹萍.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探究[J].读与写,2020,17(12):9.
[3]褚君.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家长(上旬刊),2020,(3):7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