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专题复习-终极压轴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解析版)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专题复习·终极压轴版
专题解读
本专题是期中专题复习·终极压轴版。
本部分内容是对期中阶段最高频考点考题的预测,
根据考察频率、考题难度、考点考题覆盖广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建议作为期中复习压轴内容进行讲解,欢迎使用。
目录导航
(2)
(3)
(4)
(7)
(11)
(12)
(13)
(14)
命题预测
1.口算。
2×4+20=4×3-2=5×3+5=5×6+26=16+80= 45+9=67-8= 40-4=
【答案】28;10;20;56
96;54;59;36
【解析】略
2.口算。
15+20= 2×4= 20+75= 80+10=5×3=17+13= 29-10=22+7=【答案】35;8;95;90
15;30;19;29
【详解】略
2.列竖式计算。
35+58== 83-(45 35+(601.看图列式计算。
×+=(个)×-=(个)
【答案】3×4+2=14;3×5-1=14
【分析】图中每组有3个苹果,共4组,第5组有2个苹果,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可用4个3的和再加2,或者用5个3的和再减1,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3×4+2
=12+2
=14(个)
3×5-1
=15-1
=14(个)
一共有14个苹果。
2.看图列式计算。
或
【答案】4×5+3=23或5×5-2=23
【详解】略
1.在距离4厘米处画一朵,6厘米处画一片,10厘米处画一个。
【答案】见详解
【分析】直尺上1个大格是1厘米,因此可将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则在直尺的第
4个大格处,在直尺的第6个大格处,在直尺的第10个大格处,依此画图。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对厘米的认识,以及应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
2.以给出的线段为一条边,分别画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答案】见详解
【分析】直角是等于90°的角,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锐角是小于90°的角;由此画出来即可。
【详解】如图: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的特点。
3.画2条线。
【答案】见详解
【分析】和书本的角相同大小的是直角。
图1中没有直角,要想画2条线增加4个直角,可以从两条斜边向下画线;或者画两条线交叉形成4个直角;
图2中没有直角,要想增加6个直角,要从上边的2个顶点处向下画直线;
图3中没有直角,要想增加4个直角,新增的两条线要相互交叉。
【详解】由分析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认识。
1.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1本字典厚6( ),作业本封皮长是21( ),大树高8( )。
【答案】厘米厘米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1本字典厚6厘米;
作业本封皮长是21厘米;
大树高8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课桌长120( );一层楼高大约是3( )。
【答案】厘米/cm 米/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详解】课桌长120厘米(或cm)
一层楼高大约是3米(或m)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地选择。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宽约15( ) 长约2( ) 高约1( ) 长约7( )
【答案】厘米/cm 米/m 米/m 厘米/c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一本书宽约15厘米,一个单人沙发长约2米,小朋友高约1米,一只笔长约7厘米。
【详解】
宽约15厘米;长约2米;高约1米;长约7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对厘米和米的认识是解题关键。
1.单位换算。
(1)1米=( )厘米
(2)300厘米=( )米
(3)4米=( )厘米
(4)800厘米=( )米
【答案】(1)100
(2)3
(3)400
(4)8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1)1米=(100)厘米
(2)300厘米=(3)米
(3)4米=(400)厘米
(4)800厘米=(8)米
【点睛】主要考查了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要熟练掌握。
2.单位换算。
25厘米+8厘米=( )厘米 800厘米=( )米
60厘米+40厘米=( )米1米-70厘米=( )厘米
【答案】 33 8 1 30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由分析可得:
25厘米+8厘米=(33 )厘米800厘米=(8 )米
60厘米+40厘米=( 1 )米1米-70厘米=(30 )厘米【点睛】熟练掌握厘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在括号里填“>”“<”或“=”。
8厘米( )8米3米( )3厘米
80厘米( )1米90厘米( )9米
【答案】<><<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进行单位换算,然后再进行比较大小。
【详解】8米=800厘米,8<800,故8厘米(<)8米;
3米=300厘米,300>3,故3米(>)3厘米;
1米=100厘米,100>80,故80厘米(<)1米;
9米=900厘米,900>90,故90厘米(<)9米。
【点睛】主要考查了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以及比较大小,要熟练掌握。
1.是线段的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答案】
【解析】略
2.下列的角是钝角的是( ),是直角的是( ),是锐角的是( )。
①②③
【答案】②③①
【详解】略
3.左边的图形是由( )条线段组成的。
【答案】8
【解析】略
4.数一数,填一填。
( )个角 ( )个角 ( )个角( )个直角
( )个直角 ( )条线段( )个直角( )个锐角
【答案】 5 3 2 2 2 3 2 5
【分析】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大于直角的是钝角,小于直角的是锐角。
角有两条边和一个公共端点,这两条边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线段两端都有端点,不可延长。
【详解】
5个角;3个角;2个角;2个直角
2个直角;3条线段;2个直角;5个锐角
【点睛】熟练掌握对角、直角、锐角、线段的认识是解题关键。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 )得八三五
( ) 四( )二十
【答案】四十五五
【分析】根据表内乘法口诀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二四得八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的运用。
2.5×3读作:( );( )与4相乘得16。
【答案】 5乘3 4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算式的读法,数字不变只是把“×”读作“乘”;再根据4的乘法口诀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5×3读作:5乘3
根据四四十六可知:4与4相乘得16。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表内乘法运算的运用。
3.改写算式。
(1)8+8+8=( )×( )
(2)4+4+4+4+1=( )×( )+( )
【答案】(1) 3 8
(2) 4 4 1
【分析】根据几个相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详解】(1)8+8+8=(3)×(8)
(2)4+4+4+4+1=(4)×(4)+(1)
【点睛】主要考查同数连加的应用以及乘法意义的初步认识。
4.
加法算式: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答案】4;3;3+3+3+3=12(个);3×4=12(个)
3;4;4+4+4=12(个);4×3=12(个)
【分析】根据图片可知:桃子被分成了4盘,每盘中有3个,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也就是
说4个3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列式为:3×4=12;
根据图片可知:蛋糕分别装在3个盘子中,每盘中有4个,求一共有多少个蛋糕?也就是3个4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列式为:4×3=12。
【详解】由分析可得:
加法算式:3+3+3+3=12(个)加法算式: 4+4+4=12(个)
乘法算式: 3×4=12(个)乘法算式: 4×3=12(个)
【点睛】主要考查了同数连加的应用以及乘法意义的初步认识。
.
)和一共长多少厘米?
(厘米)
)比长多少厘米?
(厘米)
①的长度=
②的长度=
③的长度=
(2)③比①长的厘米数用减法计算。
据此解答。
【详解】(1)4+2=6(厘米)
答:一共长6厘米。
(2)5-4=1(厘米)
答:比长1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度的测量及简单的计算。
2.两张同样长的纸条,每张长20厘米,其中一张被分成相等的5份,这个图形的总长度是多少厘米?
【答案】25厘米
【分析】图一被分成相等的5份,每一份的长度都是4厘米;图二被分成相等的4份,每一份的长度都是5厘米,图三也就是一张长20厘米的纸条加上被分成相等的4份中的一份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4+4+4+4+4=20(厘米)
5+5+5+5=20(厘米)
20+5=25(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总长度是25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厘米的简单计算。
1.电影院来了84个人,小明搬了26瓶水,小丽搬了49瓶水,他们搬的水够喝吗?
【答案】不够喝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小明搬的水的数量和小丽搬的水的数量相加即可算出一共搬了多少瓶水,然后与人数相比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26+49=75(瓶)
75<84
答:他们搬的水不够喝。
【点睛】此题考查了加法运算以及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
2.小丽:我有24本连环画。
小文:我有28本。
小刚:我比小丽多6本。
小刚有多少本连环画?
【答案】24+6=30(本)
【详解】略
1.体育室里原有足球29个,新购进足球的个数比原有的多32个,现在体育室里一共有多少个足球?
【答案】90个
【分析】根据题意,用体育室里原有足球的个数加上32,可以计算出新购进足球的个数,再把原有的和新购进球的个数相加,即可计算出现在体育室里一共有多少个足球。
【详解】29+32+29
=61+29
=90(个)
答:现在体育室里一共有90个足球。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一根绳子长97米,先用去了28米,又用去了45米。
还剩多少米?
【答案】24米
【分析】用绳子的总长度减去先用去的长度,得到的差,再减去又用去的长度,求出结果,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97-28-45
=69-45
=24(米)
答:还剩24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3.车上原来有35人。
到公园站后,有17人下车,19人上车。
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答案】37人
【分析】用原来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
即可求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详解】35-17+19=37(人)
答:车上现在有37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把,每把6
【分析】用每把的价钱乘买的把数即可求解。
30(元)
答:小明带了30元钱。
【点睛】熟练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3.将一个木头锯断要3分钟,如果要将这根木头锯成7段,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8分钟
【分析】木头锯断一次可以分成2段,所以锯成7段需要锯6次。
已知将一个木头锯断要3分钟,如果要将这根木头锯成7段,需要多长时间?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7-1=6(次)
3×6=18(分钟)
答:需要18分钟。
【点睛】本题的解答关键是先搞清楚锯成7段木头需要锯几次。
4.同学们去东湖划船,湖面上有3只大船和1只小船。
(1)这些船可以坐多少人?
(2)还有几人不能上船?
【答案】(1)22人;(2)2人
【分析】(1)用每只大船的限乘人数乘3,再加上每只小船的限乘人数即可;
(2)用总人数减去可以坐的人数即可。
【详解】(1)6×3+4
=18+4
=22(人)
答:这些船可以坐22人。
(2)24-22=2(人)
答:还有2人不能上船。
【点睛】熟练掌握100以内的乘加和减法计算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