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学教师职业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和重视,它成为社会各界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然而,一部分中学教师却出现了倦怠状态。

首先,这种现象存在于职业内部,由于职业劳动繁重,老师们缺乏时间和
精力,不得不为了维持现状节省力量,很多家教老师在授课时也不能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和评价,久而久之就表现为倦怠的心态。

其次,该状况也受到了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

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不断变化,而且社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也是一个原因,除了由老师提高授课水平,还需要注意现代教育社会文化氛围的建设,只有搭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才能让老师不致于倦怠。

最后,在解决中学教育教师倦怠现象时同样是缓解这些教师的内心压力最为重
要的,考虑到教师的情绪体验,加强学校和上级部门的联系,在老师职业发展方面提出明确支持意见,做到更有质量、真实有效的学校内部宣传,及时向上级汇报教师倦怠现象,尽量降低教师工作压力。

综上所述,虽然中学教师职业出现倦怠现象,但其成因复杂,需要有效治理措
施来缓解老师压力,让他们重拾信心,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给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收获更多。

教育学中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教育学中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教育学中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近年来,教育学界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产生情绪疲劳和不满意感,不再以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从事教学工作的心理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学生和整个教育系统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教师职业倦怠可以表现为情绪疲劳、工作压力过大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失去热情等多种形式。

首先,教师情绪疲劳表现为精神疲惫、沮丧和情绪低落,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

其次,教师工作压力过大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学生要求的增加、教学任务的不断增加以及与家长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

最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失去热情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表现,教师不再对教育工作充满激情和动力。

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工作压力、薪酬待遇不公、教育体制不完善以及教育资源不足等。

首先,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还需要处理学生和家长的各种问题。

其次,教师的薪酬待遇不公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许多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后,发现自己的收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失去信心。

此外,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和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为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其次,要改善教师的薪酬待遇,给予教师合理的报酬。

此外,还需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适应新的教育发展需求。

最重要的是,要改善教育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总结起来,教育学中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这个职业中,职业倦怠的问题成为了存在于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中学教师由于其接触的学生人数众多,工作强度较大,加之学生的心理和肉体等方面的特殊性,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因此,探讨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深入剖析职业倦怠的产生机制,明确包括教师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在内的具体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和对策,以期通过本研究为提高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加强教师工作动力和素质提升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1)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和内涵(2)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3)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的影响(4)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缓解对策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潜在因素的分析,以量化的数据为基础,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因素进行客观评估。

(2)个别访谈法通过个别访谈采集中学教师的真实心声,探究职业倦怠的内在机制,并通过访谈的方法和策略来了解如何解决职业倦怠的问题。

四、研究预期结果(1)深入了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影响,清晰认识到职业倦怠对教学工作的危害。

(2)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策略和模式,提高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工作积极性。

(3)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以上是本人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特点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特点研究

第21卷第4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月!垫:兰!:堕竺:兰:墨Q墅曼坠坠!望圣塾坚望叁塑鱼圣望旦旦垒!!!型里Q圣坠墨鱼垦!!婴: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特点研究何冬丽(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新乡453000)摘要:以340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严重,成就感较高。

中学女教师情感枯竭维度显著高于男教师,专科组教师情感枯竭维度与成就感维度均显著高于本科组教师,教龄因素对职业倦怠各维度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感枯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中圈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25(2008104-0024-03作者简介:何冬丽(1978一),女,河南周口人,讲师。

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2005年度调研课题“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关系的研究”(编号:SK L一2005—9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发现,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

…这除了对自己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外,还会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文献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和学症状。

c21因此研究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1.被试选取本研究选取郑州、开封、新乡三地市中学教师为对象,其中有效人数340人。

被试的各项特征变量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见表1。

表1被试特征变量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了M asl as h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 B I)。

M B I共三个维度22个题目,分别是情绪枯竭维度(包括9个题目),去个性化维度(包括5个24收稿日期:2007—11-09题目)和成就感维度(共8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从未”、“很少”、“偶尔”、“有时”、“经常”分别记0—4分。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热情与积极的情感、态度、行为。

这种倦怠会导致教师的工作效率低下、情绪疲惫、人性淡漠等问题。

本文对XXX的3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职业倦怠比较严重,其中倦怠人数占76%,严重倦怠占20%。

主要表现在教龄20年左右的年师,以及社会因素和职业因素对男性教师影响更大。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非常严重,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情绪状态,还会对学生和教育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分析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个人内部因素,而不是外部因素。

此外,工资刺激与消除职业倦怠之间没有正比关系。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需要加强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其次,需要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同时,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最后,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增强教师的自信和自尊心,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其成因来自内因和外因。

然而,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82%的教师是班主任,18%的教师不是班主任,主要原因是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

内因包括对职业理想化追求程度和成就感降低,目标模糊。

大部分教师对教育的愿景和渴望不明确,不因学生的进步而快乐,不因学生的退步而焦急。

高达80%的教师怀疑自己,不愿意把孩子放到自己的班上。

这种感觉就像船行大海失落了航标,人行沙漠失去了方向,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消失,教师在工作中对自己取得的成绩熟视无睹,对学生的进步置若罔闻,总认为自己不行,时常感到无法胜任教育工作对教育学生的前景缺少远见,工作着就是撞钟的和尚,一声声催促岁月平静的走过,更不愿意在工作中付出努力。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 普遍,应引起重视。
2、组织因素是导致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工作负荷、学生 问题、评价体系和福利待遇等方面。
基于以上结论,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管理者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任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创造宽松和谐 的工作环境。
2、建立有效的学生问题处理机制,减轻教师的学生管理工作压力。 3、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3、职业发展
部分中学教师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长期从事重复性工作,导致职业成长 停滞。这种现象使得教师对未来失去信心和期待,增加了职业倦怠的风险。
4、学校氛围
不良的学校氛围也会对教师的职业心态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同事间的恶性竞 争、领导的不理解与不支持等,导致教师产生无助感和厌倦感。
三、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其组织影响因素,为学校管理 者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对策依据,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首先,通过网络问卷平台进行大范围 调查,收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及相关变量的数据。其次,结合问卷调查结果, 对部分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心理状态及对职业发展的 需求。
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例如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帮助他们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职业成就感。
四、总结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通过对现 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缓解这一问 题。只有当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提高,减轻他们的压力和负担,才能充分发挥他 们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和学校 能够加强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师的生存和 发展环境,为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总结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总结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总结引言: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对教师们个人的身心健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以期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结为工作压力、薪酬不公、职业认同缺失等方面。

首先,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等,这会导致教师感到无法应对,产生倦怠情绪。

其次,教师的薪酬通常不高,与其工作的辛苦程度不匹配,这使得他们感到不被社会认可,进而失去对职业的热情。

最后,由于现实教育环境的诸多问题,教师容易感到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同不足,导致缺乏满足感。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会对教师个人及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教师职业倦怠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如焦虑、抑郁等,进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能和教学质量。

其次,倦怠的教师通常会感到工作失去了意义,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最后,倦怠情绪的传染性也不能忽视,一位倦怠的教师可能会传染给其他教师,最终形成全员倦怠的局面。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多种策略。

首先,学校应关注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并适时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其次,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增加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减少倦怠感。

结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仅影响到教师个人,也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关注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压力,政府应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教师也要自我调适,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心理适应能力。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3、学校应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学生的成长,减轻 教师的压力。
4、教师自身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如通过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优化人际 关系等方式来缓解职业倦怠。
总之,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 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 因素的研究
目录
01 一、中学教师职业倦 怠的现状
03 三、研究方法
02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04 四、研究结果
目录
05 五、讨论与分析
07 参考内容
06 六、结论
中学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教 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当前有许多中学教师面临着职业倦怠的问 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中学教师职业 倦怠的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中学教师职业 倦怠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放给广大中学教师填写;其次,根据问 卷调查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职业倦怠的感受和 经验。
四、研究结果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3)学校支持:学校支持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若学校能够为 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训和晋升机会以及适当的心理疏导支持,将有助于 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4)人际关系:教师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之一。与领导、 同事、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容易给教师带来工作压力和负面情 绪。
2、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 使其与社会地位相匹配,以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分析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分析

标题: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分析在教育的大舞台上,中学教师犹如一支英勇的队伍,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然而,在这支队伍中,职业倦怠现象犹如一片阴霾,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探讨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分析其对教育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见解。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这些成因,如同一个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教师的心灵。

其中,最为显著的成因是工作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中学教师需要承担巨大的教学和升学压力,这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感到疲惫不堪。

这就像是一位厨师,需要同时烹饪多道菜肴,导致疲惫不堪。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另一个成因是人际关系处理。

作为教师,他们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以及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难以平衡各方利益,导致关系紧张。

这就像是一位外交官,需要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面对这些成因,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中学教师的培训和关怀,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这就像是为厨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这就像是为外交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国际关系。

再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建设,学会调整心态,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这就像是一位厨师,在面对繁重的烹饪任务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确保烹饪出美味的菜肴。

总的来说,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对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的优势,为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关注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对策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效率贡献力量。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的研究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的研究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的研究综述xx年xx月xx日•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的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方法目录01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1职业压力23教师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应对教育改革的各种挑战。

来自教育改革的压力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压力教师职业本身的压力很大,需要长时间投入工作,同时还要处理与同事、学校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来自教师职业本身的心理压力03福利待遇不足如果教师的福利待遇不足,会让他们感到不公平和不被重视,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工作环境01学校管理风格学校的管理风格会对教师的工作产生影响,如果学校管理过于严格、缺乏人文关怀,可能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02工作负荷过重教师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备课等任务,如果工作量过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个人因素家庭背景家庭背景会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如果家庭缺乏支持和理解,可能会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个人期望值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可能会感到现实与理想不符,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人格特质有些人天生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他们可能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和自律。

02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的影响教师因长时间工作压力和疲劳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疲劳。

慢性疲劳教师因工作压力和时间紧迫感导致失眠和焦虑情绪。

失眠和焦虑教师因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导致颈椎、腰椎等疼痛问题。

身体疼痛身心健康的影响教师因职业倦怠导致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影响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影响缺乏创新性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其教学热情和关注度,导致学生成绩下滑。

学生成绩下滑教师因职业倦怠可能导致教育失范行为,如体罚、言语暴力等。

教育失范行为职业发展停滞教师因职业倦怠可能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机会。

职业转型教师因职业倦怠可能考虑转行或跳槽,导致教师流失。

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03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方法保持积极心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认识到职业倦怠是常见的现象教师需要了解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忧。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职业倦 怠 是指个 体 出现 的一种 情感 衰竭 、去个 性化 以及个人 成就感 低落的现象 Ⅲ。教 师职业 倦怠是 指 教师 不能 顺利 应对 工 作压 力 时 的一种 极 端反 应 , 是教 师在长 时期 压力体 验下 而产 生的情 感 、态 度和 行 为的衰竭 状态 ,具有 情感衰 竭 、去个 性化和 低成 就感 3个维 度 。与其他 职业 相 比,教师属 于较 高压力 的职业 ,导致教师 职业倦 怠 的 因素 主要 是来 自组织 和个 体两个 方面 的压 力 。已有研究 肯定性 别 、年龄 、 教龄 、在 婚姻 或家庭 中 的地位 、所教年 级 、所 教学生 类 型等背景 变量对 教 师职业倦 怠 的影 响。角色 冲突 和角色 模糊等 组织 因素是 影响教 师职业倦 怠 的重要 的决定 因素 ,而工作 负荷大 、课 堂氛 围差 、决策 权小 以及 缺乏上 级和 同事 的支 持也对 教师职 业倦 怠有相 当程度 的影 响。 。但 是职业 压力 并非对 所有 的人 都 会 造成 同等 的伤害 ,压力 总是和 一定 的人格 特征 联
作者简介 :郑晓芳,讲师,在读博 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 向为理论心理 学 及 心 理 咨 询 理 论 。
通讯作者 :崔 酣 。
系起 来影 响个 体 。笔者从 内外 因结 合 的视 角 ,探 讨 教师 职业 压力与 职业倦 怠之 问是否 存在 简单 的因果 关 系 ,职业 压力 与人格特 征 能否预 测职业倦 怠 ,人格 特 征 因素 在其 中发挥 的作 用 ,以期 为提高 教师 生活 质 量 ,提 高教育 教 学质量有 所贡 献 。 1 对象 与方法 1.1 调 查对 象
Zheng Xiaofang et al
SchoolofPhilosophy andSociology,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12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近年来,由于教师受压力过大、收入水平低、缺乏社会认可,越来越多的教师经历了职业倦怠。

与此相关的有许多与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诸如教师的情绪障碍、焦虑症、抑郁症以及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抑郁程度与倦怠程度呈正相关。

因此,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健康角度解释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旨在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教师倦怠及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职业倦怠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即对职业的不满以及对工作的缺乏兴趣。

首先,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职业不满感,尤其是在薪酬低、社会认可缺乏的情况下,尤其是教师们会感受到职业的不满。

此外,教师的工作内容比较单调,兴趣程度低,加之常常没有足够的工作压力,也会导致教师对职业缺乏兴趣。

由于对职业不满和缺乏兴趣,教师会感到自己陷入了一种困境,既无力摆脱,又无法将自己扔进工作当中,最终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在职业倦怠产生时,教师会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情绪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

根据报道,教师的情绪障碍、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情况会比其他职业的人更为严重。

抑郁症有可能导致教师出现社交障碍、认知障碍、行为障碍甚至肉体病症等各种问题,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效率,甚至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首先,可以采取政策措施来减少教师面临的社会压力,对教师进行适当社会安全保障,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其次,老师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适当变换教师的工作内容,使工作充满乐趣。

此外,学校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活动,让教师与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以达到提高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增强学校教育氛围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不可忽视,政府、老师、学校等有关各方都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教师倦怠,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结束语: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讨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并对改善教师职业倦怠所需采取的措施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学教师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职业者,他们承担着社会教育工作的重任。

但是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这会对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中学教师的熟练程度和表现素质,以及加剧中学教师职业离职问题。

因此,研究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职业倦怠的机制,为促进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可行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学教师职业倦怠。

一般来说,职业倦怠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长期持续受到精神压力,从而失去积极性和能量,出现虚无感、失去兴趣等行为的状态。

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在职业中影响着教师的满意度和职业发展。

其次,我们来看看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

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方面,有一些报道显示,很多教师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压力性疾病等心理疾病。

这些心理疾病的发生,工作负荷加大、缺乏职业发展机会、职业认可低等因素是部分原因。

此外,中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往往有较强的压力源,如工作内容复杂、时间紧迫等,这些负担使教师更容易沉溺于压力之下,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最后,我们来看看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可能会加重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躁郁症等,从而影响老师的工作效率和表现,导致老师的职业生涯出现危机。

此外,职业倦怠也可能会影响老师的职业生活平衡,久而久之,老师会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其工作表现,最终导致老师的职业离职。

因此,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而且机制复杂。

在此基础上,应重视发展绩效考核机制,寻求客观、定期、有效的方式评估教师的工作成果,以确保教师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减轻教师的负担,实现足够的工作休息;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更好地处理职业倦怠,提高职业生涯发展效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增强教师对职业认同感,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和工作动力;并发展多种职业离职阻断机制,在老师准备离职前,针对老师的个性特征,加强心理支持,阻断离职行为。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个新型的学校环境正在形成,中学作为学生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体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中,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中学教师的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影响中学教师绩效和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科学家根据影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方法来提高中学教师的积极性和职业倦怠。

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提高中学教师的积极性和职业倦怠提出了建议。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都在不断增加,影响中学教师绩效、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此外,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发展到影响中国教育系统改革的地步。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学校学习环境、课程结构、教学条件都不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加之学校领导对教师管理的不够重视,也会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

另外,社会重视趋势的改变也是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发展,教师不再被视为社会精英,而更多人将其视为一种劳动力,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失去了自我实现的心理价值,从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出现。

最后,教师的职业倦怠状态也受到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

中学教师工作期间,频繁参加工作会议和活动,经常参加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负担,从而带来了职业倦怠。

研究与建议为了提高中学教师的积极性和职业倦怠,科学家根据影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多种方法。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支持,帮助他们处理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环境;其次,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在学习、教学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素质的提高,让他们能更好地提高职业情绪,激发作为教师的精神动力。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 前言
近些年来 ,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 怠 。 职业倦怠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 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 指在职业环境中 , 对 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 而表现的一 系列心 理 、生 理综合 征[ 1 , 2] 。Maslach 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 个维度构成的 一种心理状 态 , 即情绪衰竭 、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 1] 。其 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 指感到情绪 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 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 态长期持续下去 , 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 绪 , 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 、冷漠的行为 , 就是 去个性化 。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 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国外已有多 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 , 如Maslach 职业倦怠问卷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厌倦倦怠量表(Tedium burnout inventory)、罗马职业倦怠问卷(Rome burnout inventory), 其 中影 响 最大 、应用 最 广 泛的 是 Maslach 职业倦怠问卷(MBI)。
4 讨 论
4.1 关于测量问卷 经过分析发现 , 问卷的信效度指标与国外的
研究基 本一致 , 信 度效度良好 。 需要指出 的是 , MBI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指标 χ2 df 、RMR 、GFI 、PNFI 和 RMSEA 都达到了良好的标准 , 但 TLI(NNFI) 和 CFI 则不是很好(它们到 .90 是良好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 , 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样本较小且 采取的整群抽样方式 。但总的来看问卷可以用于 对中国教师的研究 。 4.2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特点
研究事先征得本人和学校领导的同意 , 进行 集体施测 , 问卷当场收回 。

教师职业倦怠特点研究报告

教师职业倦怠特点研究报告

教师职业倦怠特点研究报告当你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含委屈来求助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古香古色”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我想提醒你一句:老师,你真的是“老”了。

即便你还很年轻,但你的心态已经老了;即便你自认拥有年轻的心态,但此刻的你一定染上了不少教师感染过或正感染着的一种“职业倦怠症”。

提纲:一、职业倦怠的概念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四、预防和解除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报告: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所谓“职业倦怠”现象,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事业的失望感、精神的疲惫感、认知的冲突感等,是一种心理的内在需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矛盾的产物,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反抗而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反应。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人内外冲突矛盾运动的结果:即渴望快乐与感受平淡的矛盾、渴望成功与感受平凡的矛盾、渴望激情与感受平庸的矛盾,总之一句话,是内外不和谐的结果。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及不良影响(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The Relative Analysis of Job Burnout and Personality of Junior School Teachers
Meng Zonghong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渭南 714000)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通过EPQ与MBI的测量收集数据,了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分析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并结合结果相关分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做一定程度的解释。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job burnout and the personality of junior school teachers through the assessments of EPQ and MBI, trying to explain the interactive facts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关键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人格特征
Key words: junior school teachers;job burnout;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95-02
0引言
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职业倦怠可以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进而影响整个生活状态。

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 首次将它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用来描述工作者与工作之间由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导致的身体、情绪、行为的耗竭之感。

这一名词的应用与提出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现代人的职业病[1]。

通常情况下人们根据经验有一种基本假设: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了他或她的生活轨迹。

如果这个假设为真,在排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之后,个体的人格特征与其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就会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

本文的研究假设正是基于这一点。

1研究方法
1.1 被试选取从渭南市四所初中抽取150名中学教师作为被试。

按照婚姻状况和学历水平分组,其中婚姻状况按照已婚与未婚分为2组;学历水平按照中师、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分为4组。

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50份,有效问卷为100%。

1.2 研究工具选取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22个项目)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48个项目)作为研究工具。

MBI
量表采用美国1986年版,由情绪耗竭(9个项目)、人格解体(5个项目)及个人成就(8个项目)等3个因子组成。

每一项目按照利克特量表编制方法从低到高作7个等级评分,高于4分为较高水平,低于4分为较低水平。

EPQ(RSC)由精神质、外向、神经质以及掩饰等4个因子组成[2]。

2研究结果
2.1 MBI各因子基本情况
从本次MBI量表测量的总体情况来看,其中情绪耗竭因子X=22.93/9=3;人格解体因子X=9.15/5=2;个人成就因子X=21.49/8=3,受测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得分处于较低水平。

然而从个体的情况来看,数据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

2.2 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
表2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MBI与EPQ-RSC各个因子之间不存在显著意义的相关,这说明本次抽样研究结果显示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之间没有关系。

2.3 MBI各个因子分组的平均数比较
2.3.1 按照婚姻状况分组的平均数比较
表3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按照婚姻状况分组时,受测者在人格解体因子部分出现了具有统计意义的差异(P<0.05),说明未婚的中学教师表现出较多的对学生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其它两个因子与婚姻状况没有关系。

2.3.2 按照农村、城镇分组的平均数比较
表4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按农村、城镇分组时,被试在情绪耗竭因子部分的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极其显著(P=0.01),在人格解体因子部分,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

经分组平均数比较发现,接受测查的中学教师在收入水平与学历水平两个维度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受测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与这两个维度无关。

3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1 数据分析所显示的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受测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个体差异较大。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EPQ-RSC的测量结果与中国常模[3]的比较表明受测者不关心人,孤独,常有不适感;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容易表露出来;对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情绪激动后难以平复。

同时掩饰因子的差异显示本次测查被测者有显著的心理防御。

这也可以部分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相关分析会得出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无关的结论:这一结果是受测中学教师的心理防御程度较高的原因。

分组平均数比较的结果表明,受测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与学历水平没有关系,与婚姻状况有一定的关联:未婚的中学教师表现出较多的对学生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

按农村、城镇分组进行比较发现,城镇教师表现出的对工作厌倦、疲劳和精力丧失比农村明显。

在工作成就感与工作胜任感方面各农村、城镇没有区别。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受测者的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之间没有显著意义的关联。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EPQ-RSC的测量结果表明受测中学教师具有缺乏同情心、敌
对、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等特征。

3.2 对于结果的解释这一结果MBI量表的测量结果在理论上不一致。

因为从经验意义上推断这种紧张、不稳定型人格特征容易在工作中产生种种心理冲突,并由此产生职业倦怠感。

这个矛盾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其合理性:其一,这种紧张、冷模型人格对于整个教师群体来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某一人格特征的产生,尤其是在相同或者相似的职业环境中人群共同或相似的人格特征的产生,不仅会在这一环境中受到共同的作用,而且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个体间或产生一种相互的暗示,这种影响在环境中起作用的因素比较显著时还会相互叠加,因而会形成某一人群共同的人格特征。

这样一来,应该对另一因素产生的作用在数据的获得与分析时倒显得是无关的了。

在此就表现为共同环境中产生的人格特征对于职业倦怠的影响无差别。

其二,个体的人格特征产生的影响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这种可能性实际上是强调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一定是引起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表面上可归因为内部属性与外部环境。

如果在所处的共同环境中群体具有某些一致的人格特征,环境对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体产生的影响就是主要的因素。

这种影响可一般地概括为对这个环境的沉浸与疏离,职业倦怠就是一种典型的对从业者对工作环境拒斥行为的概括。

其三,对职业倦怠量表的反应由于掩饰的作用并不客观。

本次应用测量与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并没有得到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客观数据,在测量的过程中通过与受测教师的具体接触发现,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与问卷测试的结果并
非一致。

这种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问答式量表本身会引起受测者的警觉。

尤其是所提的问题与受测者的直接利益紧密相关时,受测者就会猜测那一种反应符合大众或者其管理者的期望。

或者再不能确定哪一种反应会给自身带来最大化的利益时,受测者会做出中性的回答。

另外,长期处在同一环境中的个体面对共同问题时其反应方式也会趋于相同。

这种趋同有时是有意识的相互模仿,有时是仅仅是盲目的从众反应。

然而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即此次测量由于偶然的因素(抽样误差)没有揭示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之间本质的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